- 相关推荐
《湖心亭看雪》问题研究
导语:《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张岱出身于累代仁宦之家,早年曾漫游苏、浙、鲁、皖等省,阅历广泛。他家经三代积累,聚集有大量明朝史料,读书颇丰,他32岁那年起就得用家藏资料编写记传体的明史。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下面是此文的问题研究及教学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问题研究
1.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教学建议
一、本文用1课时完成。可以用10分钟让学生自读和初步背诵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用15分钟和学生一起探讨文章内容,重点在于理解,不要讲解得过于琐碎。用15分钟处理练习题,突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用5分钟强化背诵。
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这是一种基本的写作方法,可以写景,也可以写人,教师要结合课文中的描写“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把这种手法的特征讲清楚,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和“渲染”手法对比说明。
三、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对张岱的经历作简要介绍,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文中的淡淡哀愁,但不适宜讲得过深过细,点到为止即可。叙事与写景的关系也不宜讲得过深,讲清楚文中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衬就可以了。
四、课后第三题也可以作为预习内容,在讲课之前先作交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舟子说的“痴”,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
作者的痴表现在:
1.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
2.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3.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刻意用已亡明朝的纪年和旧都,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
结尾舟子的喃喃自语有什么作用?
1.借舟子之口,用“痴”对作者痴迷于天地一色的美景、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给予高度评价。
2.从侧面表现作者孤傲冷寂的性格。
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平静的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高处的天和云、和远处的山、和远处的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看到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出怎样的艺术意境?
白描手法。作者用了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读来毫无赘述之感,反而觉得流畅自然。痕、点、芥、粒,几个量词的使用非常生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仿佛创造出一幅淡墨山水画,勾勒出一幅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如何理解?
“独”字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在他眼里,舟子等人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的心情。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
【《湖心亭看雪》问题研究】相关文章:
《湖心亭看雪》10-18
《湖心亭看雪》赏析03-25
湖心亭看雪的体裁03-24
《湖心亭看雪》教案06-11
湖心亭看雪课件04-18
《湖心亭看雪》教案04-17
湖心亭看雪学案04-17
湖心亭看雪教案11-18
湖心亭看雪分析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