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宋词

时间:2024-10-18 21:24:21 浣溪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宋词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宋词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译文

  晴空万里,我登上杨柳掩映的高楼,眺望一片芳草绿到天边。劝你不要登上高楼的顶点,因为此时登高怀远,最是伤怀。

  堂下的新笋已长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尘土作了燕子筑巢的新泥。此时再怎忍心听那林梢上传来杜鹃的的啼叫呢?

  注释

  ①浣(huàn)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②碧(bì)四垂:四面青天与远处绿野相接,自高而下,同一碧色。

  ③芳草:意为芳草掩映的归途。

  ④高梯:高楼。暗指登高易动乡情。

  ⑤燕巢(cháo)泥:落花化为泥土,被燕子衔去筑巢。

  ⑥林表:林外。

  ⑦杜鹃(juān):鸟名,其声衷苦,似“不如归去”,勾人乡思。

  赏析/鉴赏

  上阕首句“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中看似都是景语,实则化用了韩倔《有忆》“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和魏夫人《阮郎归》“夕阳楼处落花飞,晴空碧四垂”的物境和意境,词人看到了渺远而开阔的景物,思乡之情就油然而生。“劝君莫上最高梯”说出了自己思乡的心绪,因为登得愈高,思乡的离愁别恨也就愈加强烈,这里表现了词人怕触动无法排遣的乡情,才不敢凭高眺远,但词人却不予点破,可以说是含而不露,深沉蕴藉。

  下阕首句“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中,词人通过写新笋成竹、落花燕巢这样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思念之情。结合上阕内容,词人把视角从天空原野拉到了眼前的新竹燕巢,一远一近,一大一小,丰富了词的层次感,也在广阔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的维度,使词的抒情更加真切、感人。末句是景中情语,而其情过于深切,“忍听林表杜鹃啼”采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盼望回归故里的迫切之情。

  这首写思乡之情的小令从一开始就将愁情包含在了词句之中,全词更显愁思萦绕、不绝如缕,点明所愁的正是乡情,而用典自然,如从己出,也是这首词的重要艺术特色。

  宣和二年(1120),周邦彦曾任顺昌知府,这首词或许是这个时期所作。暮春之时,词人登高远望,看到天空中万里无云,地下芳草萋萋,远处的林外又传来杜鹃的啼鸣,触发了词人的惜春伤怀之情,于是写下这首词。

  关于它的作者有两种说法。明代诗人毛晋在《诗词杂俎》中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的,《古今词统》、《历代诗余》也有这种说法。然而宋朝末期陈元龙的《片玉词》早有记载这首词,比这更早一些,在方千里、杨泽民所作两种《和清真词》以及陈允平的《西麓继周集》中也记载这首词,看来这首词确实是周邦彦所作。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宋词】相关文章: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原文及赏析10-16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原文翻译及赏析06-27

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翻译赏析07-01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_周邦彦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浣溪沙宋词11-15

《浣溪沙》的宋词鉴赏08-02

宋词·贺铸《浣溪沙》07-27

《浣溪沙》宋词原文及鉴赏09-15

《浣溪沙》的宋词作鉴赏05-29

苏轼《浣溪沙》的宋词鉴赏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