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4-07-03 23:20:31 河中石兽 我要投稿

《河中石兽》习题及答案

  导语:《河中石兽》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更不可主观臆断,而是要知道它是这样的原因。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河中石兽》的练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河中石兽 》复习题

  一、《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他学问渊博,在乾隆年间辑修《四库全书》

  二、字词分析:

  1、 注音: pĭ yè zhào fèi yān sù yú

  圮 曳 棹 杮 湮 溯 欤

  2、重点字词:

  临:靠近; 河:指黄河;干:岸边。 余:多 湮:埋没.

  圮:倒塌。 阅:经过,过了 岁:年

  是:这;杮(fèi):削下的木片。 并:一起 。

  啮: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坎穴:洞坑。

  臆断:主观地推断

  已:停止 如:按照

  设帐:讲学,教书。

  竟:终于、到底。 棹:划船 曳:拖着 但:只,仅仅。

  倒掷:倾倒,摔倒。

  盖: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

  暴涨:指洪水。暴,突然。

  尔辈:你们这些人。 求:寻找

  以为:认为 溯流:逆流。

  固:本来 究:推究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遂:于是

  3、通假字: 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颠:通假字,通“癫”,疯狂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果得于数里外 如是再啮 如其言

  (1)介词 在 (2)介词,像 (3)介词 按照

  5、下列语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 )

  A .一寺临河干 B.棹数小舟 C. 不亦颠乎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6、 一词多义:

  闻之笑曰 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沿河求之 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代讲学家的话

  当求之于上流 代词,代石头

  其反激之力 的

  至石之半 的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代词,代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 的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被 )

  ⑵众服为确论 (认为 )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成为)

  5. 古今异义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是( c )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柿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 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 倒塌到河里,(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2、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

  3、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地,也不见其踪影。

  4、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 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有个讲学者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 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5、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

  6、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

  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7、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

  8、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原因是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9、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

  10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11、求之下流, 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

  1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四、问题探究:

  1、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 在下游” ,依据是“顺流下矣” ;讲学家判断其在_湮于沙下,渐沉渐深”,理由是“_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求之于上流“,是因为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2、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四种:

  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

  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

  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

  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3、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

  议论,由此可以看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作出主观的判断,否则会得不偿失

  (或是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6、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一、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角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角度:可据理臆断欤)

  三、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角度:老河兵正确)

  7、分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笑”的含义。

  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盲目的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

  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8、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性格特征。

  寺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河中石兽》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10-14

《河中石兽》练习题及答案参考06-02

河中石兽阅读答案01-02

河中石兽古文阅读答案09-29

《河中石兽》10-05

《河中石兽》课后作业及答案08-15

《河中石兽》改写05-31

河中石兽的教学09-21

河中石兽教参07-13

河中石兽的划分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