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送孟东野序》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22-02-11 10:52:03 韩愈 我要投稿

韩愈《送孟东野序》阅读答案及赏析

  《送孟东野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全文主要针对孟郊“善鸣”而终生困顿的遭遇进行论述,作者表面上说这是由天意决定的,实则是一种委婉其辞的含蓄表达,是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而不是在宣扬迷信。文章屡用排比句式,抑扬顿挫,波澜层叠,气势奔放;而立论卓异不凡,寓意深刻,是议论文中的佳制。以下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送孟东野序》阅读答案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大家。

韩愈《送孟东野序》阅读答案及赏析

  送孟东野序

  韩 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水)跃野,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敓(duó,同“夺”推移),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②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乐曲名)以鸣。夏之时,五子③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其弗信矣以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shuò,节奏短促)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松弛、颓废)以肆(放荡)。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⑤,莫之顾耶?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它浸淫(渗透,接近)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选自中华书局《全唐文》)

  【注】①孟郊(751—814),字东野,中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十岁时被授为溧阳县尉,怀才不遇,心情抑郁。在他上任之际,韩愈写此文加以赞扬和宽慰,流露出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感慨和不满。

  ②夔:kuí,传说是舜时的乐官。

  ③五子:夏王太康的五个弟弟。太康耽于游乐而失国,五子作歌告诫。

  ④木铎:木舌的铃。古代发布政令,摇木铎以引人注意,后以木铎比喻宣扬教化的人。

  ⑤将天丑其德:难道是上天厌弃那个时代的丑恶德行。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趋也,或梗之 梗:阻塞

  B、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假:借助

  C、其弗信矣以乎 信:信服

  D、东野之役于江南也 役:上任

  14、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人因为心中不平而鸣的一组是( )

  ①其沸也,或炙之 ②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③人声之精者为言 ④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

  ⑤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⑥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

  A、②③⑤ B、①③⑥ C、 ①④⑤ D、②④⑥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从草木、水、金石等物质的不平则鸣,写到人类的不平则鸣。对物来说,鸣是发出声音之意,对人来说则是用语言表达忧思怨愤。

  B、上至唐、虞时期的咎陶、禹,下至当今的孟郊等,历朝历代不平则鸣的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他们的事迹有力地证明:不平则鸣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C、全序仅篇末用少量笔墨直接写到孟郊,但不论写自然之物还是写历史人物,都紧扣孟郊其人其事,言在彼而意在此,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D、孟郊、李翱、张籍的文辞表达确实很好,但他们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握,所以不必为地位的高低而喜悲。这是对孟郊的宽慰之辞,也是作者的自勉之语。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②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它浸淫乎汉氏矣。

  答案及解析

  13、 C(信:真实)

  14、 D(①是水不平而鸣。③说的是人类声音的精华是语言,与不平而鸣无关。⑤说的是上天不让那些善于表达的人完美地表达)

  15、 A(对人来说,鸣不仅仅是“用语言表达忧思怨愤”,还可以用文辞、音乐等来表达)

  16、

  ①音乐,是人们郁闷在心而宣泄在外的声音,人们选择最适合发音的东西,借助它们表达自己的心声。

  ②孟郊的作品超过了魏晋,他不懈的努力使一些作品达到了上古的水平。其他作品也接近了汉朝的水准。

  【译文】

  大凡各种事物在无法平静时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没有声音,风吹它而发出声响;水没有声音,风震荡它而发出声响。水浪腾涌,或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湍急,或是有东西阻塞了水道;水花沸腾,或是有火在烧煮它。金属石器本来没有声音,敲击它就发出音响。人的语言也如此,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说话。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恋,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不能平静的原因吧!

  音乐,是人们郁闷在心而宣泄在外的声音,人们选择最适合发音的东西,借助它来表达心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这八种物质,是各类物质中发音最好的。上天对于一年四季也是这样,选择最善于发声的事物借它来发声。因此春天让百鸟啁啾,夏天让雷霆轰鸣,秋天让虫声鸣叫,冬天让寒风呼啸。一年四季互相推移变化,也一定有它们不能平静的原因吧?

  对于人来说也是这样。人类声音的精华是语言,文辞又是语言的精华,所以尤其要选择善于表达的人,依靠他们来表达意见。在唐尧、虞舜时,咎陶、禹是最善于表达的,因而借助他俩来表达。夔不能用文辞来表达,他就借演奏《韶》乐来表达。夏朝的时候,太康的五个弟弟用他们歌声来表达。殷朝善于表达的是伊尹,周朝善于表达的是周公。凡是记载在《诗经》、《尚书》等儒家六种经典上的诗文,都是表达得很高明的。周朝衰落时,孔子和他的弟子表达看法,他们的声音洪大而传播遥远。《论语》上说:“上天将使孔子成为宣扬教化的人。”这难道不是真的吗?周朝末年,庄周用他那荒诞不经的文辞来表达。楚国是大国,它灭亡的情景通过屈原的创作来表达。臧孙辰、孟轲、荀卿等人用他们的学说来表达。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些人,都通过各自的主张来表达。秦朝的兴起,李斯是表达者。汉朝,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最善于表达的人。此后的魏朝、晋朝,能表达的人比不上古代,可是也并未绝迹。就其表达较好的人来说,他们作品的声音清轻而虚浮,节奏短促而急迫,辞藻艳丽而伤感,志趣颓废而放旷;他们的文辞,杂乱而没有章法。难道是上天厌弃那个时代的丑恶德行而不愿照顾他们吗?为什么不让那些善于表达的人完美地表达呢?

  唐朝建立后,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都凭他们的出众才华来表达心声。其后还活着的人当中,孟郊开始用他的诗歌来表达感情。这些作品超过了魏晋,经过他不懈的努力有些作品已达到了上古诗作的水平。其他作品也都接近了汉朝的水准。同我交往的人中间,李翱、张籍大概是最引人注目的。他们三位的文辞表达确实是很好的。但不知道上天将应和他们的声音,使他们作品表达国家的强盛呢,还是将让他们贫穷饥饿,愁肠百结,使他们作品表达自身的.不幸遭遇呢?他们三位的命运,就掌握在上天的手里了。身居高位有什么可喜的,身沉下僚有什么可悲的!东野将到江南地区去就任县尉,心里好象有想不开的地方,所以我讲这番命由天定的话来解开他心中的纠结。

  赏析

  文章内容共分四段:

  第一段,论述“物不平则鸣”的道理。从草木、水受外力的激动而发出声音,论及人的言论、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

  第二段,列举自然界多种现象论证“不平则鸣”的观点。例如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就是最善于发出声音的东西;而上天则用鸟鸣、雷鸣、虫鸣、风声来告诉人一年四季的推移。这就为下文阐述“人也亦然”打下论证的基础。

  第三段,论证人也如此,不平则鸣。文章承接上文,从自然界论及人类社会,从唐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谈到隋、唐,列举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论证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论点。

  第四段,从唐朝的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一直说到孟郊、李翱、张籍,认为他们都是善于用诗文来抒发情怀的人。作者发问:孟郊、李翱、张籍三人的优秀诗文,不知是上天要使他们的声音和谐来歌颂国家的兴盛,还是要使他们穷困饥饿、心情忧愁,而为自己的不幸悲歌?最终点明题旨:“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借以抒发对孟郊怀才不遇的感慨。

  文章运用比兴手法,从“物不平则鸣”,写到“人不平则鸣”。全序仅篇末用少量笔墨直接点到孟郊,其他内容都凭空结撰,出人意外,但又紧紧围绕孟郊其人其事而设,言在彼而意在此,因而并不显得空疏游离,体现了布局谋篇上的独到造诣。历数各个朝代善鸣者时,句式极错综变化之能事,清人刘海峰评为“雄奇创辟,横绝古今”。

  韩愈首先着重分析了“鸣”的产生原因,从自然界的草木金石、风雨雷电之类到人类社会中的三皇五帝、至圣先贤,作者一口气用了三十八个“鸣”字,其中文笔千变万化,议论恣肆纵横,恰如清代吴调侯、吴楚材所评,是“如龙之变化,屈伸于天,更不能逐鳞逐爪观之。”韩愈在此以泼墨之法述古编新、竭力铺陈的用意就在于要以本文“不平则鸣”的中心论点去对孟郊进行一次思想上、心理上的说服、启发,因而这其中包含这样几层意思: 一是不要认为自己不该“鸣”,认为今日之不幸均因“鸣”字而起; 二是“鸣”乃天性,想不“鸣”也难做到,不如当个“鸣之善也者”,三是为世所用则“鸣”“国家之盛”,为世所疾则“自鸣其不幸”,两者无不可。总而言之,韩愈以古今万物为例,说明的正是一个极普通但却很重要的道理,即为人不能不“鸣”,为文人更不可不善“鸣”,至于“幸”与“不幸”,在“上”还是在“下”,那就不必强求了。依此看来,韩愈在此文中所阐发的理论基本上还是没有超出儒家“穷达”之说的范围。

  在分析了“鸣”的产生原因之后,韩愈又从“鸣”的“善”与“不善”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涉及三代,论述百家,以“鸣”字为经线,用旁逸侧出之笔,突兀峥嵘之法。时抑时扬地表达出自己对历代名人雅士的评价。韩愈把从唐、虞、夏、商到魏、晋、隋、唐的历史时期划为三个阶段。认为周以前及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是盛世之言;周衰后的孔子至西汉的司马迁也是“善呜者也”,但属衰世之音;至于魏晋之后则“鸣者不及于古”,纯属乱世之音了。这种厚古薄今的论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一是出于反对六朝以来骈文占统治地位的反常现象的考虑,再是对于魏晋以降志士仁人愈发地“不得其鸣”之现状的极大义愤。

  由此,韩愈就在末尾一段里以正大的议论,闪烁变化的语言向孟郊表示出了自己的真实看法,即:温故可以知新,从上古至今众多人物的遭遇就可以懂得,立身处世的关键是毋以胜败得失论英雄。一个人只要敢“鸣”,只要善“鸣”也就足够了。至于幸与不幸,遇与不遇,在上位还是处下位等等则一概不足论。更何况贤才不被知遇实为古今通例,本无可悲之处,如此,则“其在上也奚以喜? 其在下也奚以悲?”就可以达到一种不悲而乐且幸,“鸣”之而已矣的最高境界了。

  对于“鸣不及于古”,其中“善者”,韩愈以“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衰,其志弘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作出评说。但对于怎样“鸣”才算是“至善”,韩愈却一字未提,反以“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作了反问。为什么三代两汉各种人物都可以“鸣”而且评之为善,到了魏晋以后却一落千丈了呢。作者以“天怒其德”作口实,此含糊其辞之法也。其本意显然是在指出乱世之中大批人才被埋没、被轻视的事实。由此也就讲明了“不及于古”的真正原因,并流露出对历代当权者压抑、摧残人才的强烈的不满情绪。

  全篇紧紧扣住一个“鸣”字进行论述,其中“鸣”字出现三十八次,句法变换二十九回,声调顿挫之处更是层出不穷。明代茅坤论及此文时说:“以一‘鸣’字成文,乃独倡机轴,命世笔力也。前此唯《汉书》叙萧何追韩信,用数十‘亡’字。”既指出了连用一字贯穿全文的先例,又给予此文以高度的评价。韩愈在这篇赠序中溯古论今,独辟蹊径,反复以古人之鸣与今人之鸣相比较,于论述之中寄托感慨,在叙说之中有讽刺,达到了奇而不诡,收放自如,波澜迭起,令人击节的阅读效果,体现出变化多端,格调高奇,深刻雄健,气象万千的行文风格。

【韩愈《送孟东野序》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韩愈名篇《送孟东野序》赏析11-20

韩愈《与孟东野书》原文翻译及赏析07-16

孟东野失子韩愈07-14

韩愈《送石处士序》阅读赏析11-12

送石处士序_韩愈_原文及赏析10-16

韩愈《送石处士序》原文翻译及赏析12-26

韩愈《醉留东野》唐诗原文及注释10-30

《送蔡元振序》阅读答案及翻译11-14

韩愈《送董邵南序》原文及译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