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秋雨的古诗词鉴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雨的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雨的古诗词鉴赏1
1、《秋雨夜眠》
白居易 〔唐代〕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秋天的夜晚带着阵阵寒意,只有我一个老头安宁自在的在家。熄灯之后迟迟才躺下睡觉,在秋雨声中渐渐进入梦乡。
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不得不起床加点火烘烤被子。早上天空晴朗,但寒气未消不想起床,只看到秋雨把霜叶打落得到处都是。
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2.《河传·秋雨》
阎选 〔五代〕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秋雨不停地下啊!秋雨不停地下啊!不分昼夜,不停飘洒。昏暗的灯光下,她躺在冰冷的席垫上怨恨着和情人的分离,美丽的姑娘禁不住这样的悲哀。
西风渐渐急了起来,吹得窗前竹枝发响。时断时续地,她那敷着脂粉的脸上悬挂着两行泪水。
本来很多次都约定好,每年秋天大雁归来的时候就能相见,而对方却又一次次地违期,眼看大雁归来了,人却没有归来。
3、《怀吴中冯秀才》
杜牧 〔唐代〕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真正的友情,是不可能被流失的时光所淡化的。此句是写诗人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中。岁月虽然是那样的遥远,但当年依依握别的情景,却至今历历在目。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抒情小诗,此诗通过回忆以前与友人冯秀才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4、《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王维 〔唐代〕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深秋中蟋蟀的'鸣声已经急促了,单衣已无法抵挡寒意,准备添加厚重的衣服。寒雨孤灯坐落于高大的馆舍,急促的秋雨声中传来一阵稀疏的钟声。
以佛法调理自己,灭除诸妄心恶念,又探讨老庄玄理的谈论,兼学道家之言。黎昕、裴迪二友眷顾我的隐居处,我自己只觉得心里有愧。
全诗毫无惯有之凄苦意,纵是秋夜淅沥,也难耐勃发之意趣,字里行间,一番悠然。
5、《秋日思旧山》
子兰 〔唐代〕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
旧山指旧日隐居修行之处,因隐修处多在山林,故称旧山。这是僧人子兰所写的一首六言律诗。描写细腻,节奏明朗,情感真挚,寓意深沉,是这首诗的特点。
诗人慨叹,都说长安是繁华之地,可对我来说却是羁旅之地,秋日的雨声令人心碎。
6、《生查子·情景》
姚宽 〔宋代〕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
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
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郎君像路上扬起的尘土,我像河堤边生长的柳树。匆匆相见即离别,今后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脚步。
相逢时我们因幸福而面容绯红,就像迎接扑面而来的春风,如今我们泪眼相对地别离,泪水挥洒如同秋雨。过了这悲伤离别的一刻,分手之后你是否还会把我想起。
这首词以浅易直率的方法,表达出女主人公的一片真情:既有思念,又有怨愤,既温文尔雅、举动得体,又婉而有讽,义正词严。把一个封建社会里被抛弃的女子的复杂细腻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是“沁人心脾”而又“无矫揉造作之态”,其足以与大家之作并列明矣。
7、《醉蓬莱·归故山》
王沂孙 〔宋代〕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是此词最精彩的笔墨,用三排比短句。描绘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境界,秋灯、秋雨、秋雁,所衬托的不过是一颗秋心而已。
在这首词中,作者多处描写故乡秋季的景物,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用较为隐蔽的手法表达了他的黍离之悲。
8.《小桃红·寄鉴湖诸友》
张可久 〔元代〕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满城萧萧的秋雨一朵朵豆花瑟瑟清凉,闲倚平山堂上把远山眺望,眼前景象已不像当年鉴湖风光,那时候荷花鲜艳如云锦,香飘云空,采莲姑娘欢歌笑语荡漾在荷塘。
看眼前,阵阵西风大雁南飞,清溪上渔歌传唱,恨不得早日荡游沧浪。
全篇所表现的内容已经超出了怀远寄友的范围,曲折地表现了元代统治下知识分子普遍的坎坷人生和备受压抑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广的内容。
9、《桂殿秋·思往事》
朱彝尊 〔清代〕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这首《桂殿秋》,五句,二韵,二十七个字,纯属短制。在如此短短的尺幅中,织进了词人缠绵悱恻的情思,而且描画出意中人的眉眼。
词人与意中人只是心会神交,并没有结合。尽管好花旁落,词人却旧情不忘,所以有《桂殿秋》。如此痴爱之写,却又不见字面直露,全在一“看”、一“听”、一“寒”中传出;而全部复杂难言之心绪也仅凭一“共”、一“各”字之对相观照间抽引,诚是不凡之圣手。
10、《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纳兰性德 〔清代〕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这首词写的是相思之情,词人踏在铺满落叶的归路上,想到曾经与所思一道偕行,散步在这条充满回忆的道路上,然而如今却只有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
纳兰的词最常用到的字是“愁”,最常表现的情感也是“愁”,这首词的写法,是要写愁而不直接写愁,而通过其他意象的状态来体现这种情感。
秋雨的古诗词鉴赏2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杜甫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广德二年秋在严武幕中作。院中,节度使府署。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①。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②。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③。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④。
(叙立秋逢雨,在院有感也。借筹,时为参军。长者,指严公,言不能成就其谋也。此及下段,皆一景一情叠叙,上下相应。)
①《诗》:“七月流火。”注:“大火,心星也,七月则此星西流。”《左传》:“火犹西流,司历过也。”②谢灵运诗:“华屋非蓬居。”谢脁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诗》:“风雨萧萧。”③《留侯世家》:“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④好谋而成,子为长者虑,句中两用《语》、《孟》。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①,吾还访旧丘②。
(抚院中雨景,思及草堂也。北户、南楼,幕府宫室,树湿、江喧,雨时景象。访旧丘,复寻花溪也。此章,上下各八句。)
①《汉官仪》:“三台助鼎调味。”牛弘《食举歌》:“盐梅既济鼎铉调。”②还旧丘,黄生谓随武回京。按:《破船》诗云“缅邈怀旧丘”,本指草堂,此可相证。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秋雨的古诗词鉴赏3
秋雨叹 [唐] 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分类标签: 描写雨
阑风伏雨秋纷纷①,四海八荒同一云②。去马来牛不复辨③,浊烃清渭何当分④。禾头生耳黍穗黑⑤,农夫田父无消息⑥。城中斗米换衾裯⑦,相许宁论两相直⑧。
(次章,叹久雨害人,上四皆积雨之象,下慨伤稼而阻饥也。吴论:阑风伏雨,无日不雨,四海八荒,无处不雨,田野城中,则又无人不受其患矣。【卢注】换米不计直,疗饥急,救寒暖也。)
①赵子栎曰: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阑,如谢灵运“阑暑”之阑;伏,如《左传》“夏无伏阴”之伏。旧引《楚辞》“光风泛崇兰”,以“伏”为三伏,非是。【朱注】谢灵运诗“述职期阑暑”,又张协《苦雨》诗“阶下伏泉涌”,用字皆出《文选》。阑风、伏雨,大抵是风过雨来之状,秋深时,往往有之。胡仔谓“长雨”如“长物”之长,亦未安。荆公本作“仗雨”,当即伏字之讹耳。②《淮南子》:八埏之外曰八荒。《诗》:“上天同云。”③《左传》:“风马牛不相及。”《疏》云:“马逐上风而去,牛逐下风而来。”《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④《西征赋》:“其北则有清渭浊泾。”《关中记》:泾水入渭,合流三百里,清浊不相杂。⑤《朝野金载》:俚谚曰:“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朱注:禾生耳,谓牙蘖絭卷,如耳之形。⑥潘岳《秋兴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蔡琰诗:“迎问其消息。”⑦《诗》:“抱衾与裯。”裯,单被也。⑧【卢注】是秋,帝令出太仓粟,减价祟与贫入。但上虽减价,而下不论直,盖沾实惠者少矣。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秋雨的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秋雨叹》诗词及注释古诗词鉴赏10-17
古诗词鉴赏11-20
古诗词鉴赏大全04-26
如何鉴赏古诗词06-09
儿童古诗词鉴赏02-08
古诗词鉴赏,译文05-25
古诗词鉴赏若干11-09
《春寒》古诗词鉴赏01-29
《梅花》古诗词鉴赏08-09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