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诗中月亮的作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中月亮的作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中月亮的作用
“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
一、表时间。《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
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阴深锁,写景逼真而凄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先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即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诗人先把人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感染。同时,这暮色迷茫的景物描写也映衬出了作者凄凉感伤的心境。
三、“月”还有达意抒情的功能。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月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的异乡。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谪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之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对月的构思新奇,对月形象的描写也非常美妙。难怪清代沈德潜在评论这两句诗时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特点。
古诗的意境作用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词语的注释,诗句的翻译,以及对全诗的背诵和默写,而忽视了古诗教学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音乐感强以及形象思维丰富、感情色彩浓厚的特点,以致放松了对诗的意境教学,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艺术真谛的感受,束缚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力,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古诗的意境教学。
一、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置身于诗的意境
古诗“寄意、抒情”,我们可通过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当时诗人所处的那种环境,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言犹己出。如教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临终的这篇以诗写成的遗嘱,概括的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烈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
二、使用直观图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诗意图,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进入诗的意境。如教《所见》这首诗时,画面以诗的内容为背景,一片森林浓荫覆地,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再配上一段《牧童短笛》音乐片段,在它的前面插入一段山歌及山歌的回荡后,后面插入一段知了叫声,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进入小诗所设的情景,使学生在领会诗的意境时,不知不觉中完成由学生到牧童的角色换位。
三、指导表情朗读,深入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的诗韵和结构一般都合乎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我们在古诗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特别是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的意境,如教学《咏柳》,为了领会“妆”、“垂”“裁”、“似剪刀”这些词,先让学生仔细体味这些词的含义及作者的炼词艺术,通过指导,反复吟咏,使学生脑海中逐渐展现一幅图景,微风吹来,妩媚的柳条舒展开来,让人看了心情舒畅,惊叹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的神奇,而且朗读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四、启发想象,感悟诗的意境
想象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使他们在诗中的意境中遨游,真正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意。如教《所见》,对“忽然闭口立”进行讨论,牧童在什么地方?从书上插图可知牧童立在地上,有的同学却认为立在牛背上,可知牧童立在牛背上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牧童非常想捉知了,站在牛背上似乎比地上更方便捕捉,根据作者描述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只要符合诗的意境都可以成立,这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乐趣,只有按要求进行训练,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么,怎样进行基础训练,最后启发学生想象合理的结局,牧童想捉知了,他的神情由动态转入静态,是一刹那的,全诗也要戛然而止,那么牧童捕蝉结局如何呢?我便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是怎样走近蝉的?怎样捕捉?捉到了没有?若捉到了会怎么样?若没有捉到呢?可能是垂头丧气,边走边留心察看树上有没有蝉鸣;也可能牧童惋惜片刻,又笑而向前,进入“牧童骑黄牛,隔声震林域”的意境,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总之,古诗的意境教学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本身的内在含义,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在古诗的学习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古诗中月亮的作用】相关文章: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07-30
木兰诗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06-23
陶渊明诗中的名句09-04
木兰诗中的主旨11-15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06-29
木兰诗中顶真09-16
古诗中各类之最07-23
论李白的诗中酒10-03
李商隐诗中的蜡烛意象06-26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的诗句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