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安塞腰鼓的古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安塞腰鼓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首)
红潮骤起动塬墚,漫落飞尘日影苍。
万古雄魂浮汉土,千番锐意寄秦腔。
身逢盛世随官陕,史改衰心认帝唐。
柱鼓狂飙雷雨烈,谁人品味唱高昂?
(第二首)
黄土卷雷鸣大地,红绸绕鼓震高坡。
锣铙百遍胸膛裂,唢呐一声眼眦挪。
且舞且行云踏曲,边敲边吼浪同歌。
双槌打出新儿女,单腿踢飞陈疾疴。
(第三首)
元气淋漓西北汉,年轻豪放虎威生。
忘情打击山河震,任意奔驰日月惊。
亢奋声音人激动,铿锵旋律舞纵横。
中华腰鼓千秋韵,安塞称雄负盛名。
(第四首)
腰鼓声威撼谷坡,恢弘气势大风歌。
红绸绕体恽天地,白帕缠头浪里梭。
塞上高腔雷贯耳,河滩劲舞雨推波。
秦人音韵传华夏,盛世和谐赞曲多。
(第五首)
近观虎龙翻覆影,遥听莽野滚洪波。
后生甩脑飞绸举,老汉豁牙弓步矬。
柳鼓穿尘云得意,铜锣震地日哆嗦。
此塬本是千寻岭,我等经过只剩坡。
(第六首)
腰鼓咚咚震上苍,秋风瑟瑟报声腔。
双槌两手敲音响,百态千姿扭腚帮。
余热生辉新面貌,华巅飘发古服装。
桑榆落照丹霞色,妙舞清歌笑脸庞。
(第七首)
塬茫自古太平少,日永榆林健汉多。
羊白毛巾缠热血,牛青皮鼓振寒戈。
遮天尘浪玉山倒,动地雄军铁辘过。
且看志丹新悍勇,嗷嗷跃上陕西哥。
拓展阅读:安塞腰鼓介绍
安塞腰鼓,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安塞腰鼓历史悠久,但产生形成的具体时代已难考证。以鼓报警,以鼓助威,以鼓告急,以鼓为乐,这些都是安塞腰鼓的功能。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安塞腰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13
历史渊源
据《山海经》记载,鼓是黄帝与蚩尤大战的产物,后发展为鼓舞士气,威慑敌人不可缺少的装备。为携带方便,人们就仿其鼓的形状,制作成系在腰间的小鼓。
秦朝以后,安塞一直为历代驻军要地和兵家争战之地。腰鼓同刀矛、弓箭一样作为作战部队的装备:一遭突袭,以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交锋,以鼓助威;战事失利,以鼓告急;克敌制胜,以鼓为乐,以示庆贺。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军事用途渐渐消失,仅为舞蹈、演唱的伴奏乐器。
到了宋代,秧歌和腰鼓十分兴盛,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活动。
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新秧歌运动。革命文艺的发展,给安塞腰鼓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注入了生机。当时鲁艺的文艺工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服饰进行改造,使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艺术性等方面都有深刻变化,服饰上结束了古代武士风格,“白羊肚手巾红腰带”成为腰鼓表演者的服装特征,一直沿用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腰鼓的表演和扭秧歌、转九曲、舞彩绸、跑竹马、耍扇子、踩高跷、霸王鞭等融为一体,形成了黄土文化中贯穿古今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技艺。
【赞美安塞腰鼓的古诗】相关文章:
《安塞腰鼓》课文教后记12-17
赞美杜甫的古诗句12-20
赞美春耕的古诗句03-29
赞美大雪的古诗句大全02-08
描写赞美梅花的古诗句11-29
描写赞美长江的古诗句06-24
赞美冬至的古诗词12-18
赞美梅花的千古诗句11-26
赞美元旦的古诗词12-28
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