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望月怀远》赏析

时间:2024-07-15 10:26:36 古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望月怀远》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望月怀远》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望月怀远》赏析

  古诗《望月怀远》赏析 篇1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解

  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译文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赏析

  这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的`并举,情景交融。作者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古诗《望月怀远》赏析 篇2

  望月怀远原文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张九龄〔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关翻译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天涯的离人此时都共赏月华。

  有情之人定在埋怨长夜,我也彻夜不眠,苦苦相思。

  熄灭蜡烛,因爱这满屋月光,披衣起来,发觉露水已重。

  既然不能手掬月华送你,那就睡觉梦里与你相会。

  相关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开元二十五年(737 )由京师贬荆州长史后所作。全诗围绕望月,抒写怀念远人的幽情。

  起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传诵的佳句。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气象高华浑融,远在天边的亲友此时此刻正与我共望同一个月亮,一个“共”字逗出怀远,由景入情,衔接浑成自然。虽然暗用了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但“海上“、“天涯“相

  应,开拓了一个大境界,而一个“生”字不仅写明月的升起,更将额联的“起相思“引出来了好像情人的怨思在月光的氤盒中酝酿,并随着海潮的.涨起而升上来。

  三、四两句,以“怨”字为中心,采用流水对,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章夕“呼应,整夜对月相思不能寐,却怨长夜漫漫。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妙韵天成。

  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望月,月亮的清辉满屋,更觉可爱。“怜光满”亦透露出月亮已经升到中天了。披衣到室外徘徊,月华风露凉。“觉露滋”表明月亮已经西斜,夜深露水渐多。

  此际忽生奇想,想要把满手的月光相赠远人,却“不堪“,只好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梦境,去寻找相会的佳期,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却觉余韵袅袅,更引起人们无尽的同情和猜想。

  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遣词造句十分空灵,写景抒情并举,层层深入不紊,情和景融成一片,意境幽清秀美,情真而意切。构思精巧却又自然浑成,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引姚南青语,说它是“五律中的《离骚》。

  作者介绍

  张九龄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进士第授校书郎。历官左拾遗、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朝贤相,以正直著称。后为李林甫所谱,罢相。所著《感思诗》格调刚健。详情

【古诗《望月怀远》赏析】相关文章:

《望月怀远》古诗词赏析03-26

望月怀远张九龄古诗赏析03-26

《望月怀远》古诗原文及注释09-18

张九龄《望月怀远》赏析10-07

张九龄望月怀远赏析11-24

张九龄《望月怀远》 赏析06-08

张九龄《望月怀远》 赏析08-18

张九龄《望月怀远》赏析01-08

张九龄《望月怀远》原文赏析02-26

(优秀)张九龄《望月怀远》 赏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