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语文《归园田居》教案

时间:2024-08-24 23:00:20 归园田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必修一语文《归园田居》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必修一语文《归园田居》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修一语文《归园田居》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熟知作者及其影响。

  2、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能力目标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层次,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2、体悟古典诗歌中融注的积极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点: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播放诵读录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分析文本→把握主旨→解析景语→体味意境→总结规律→扩展练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介绍新知

  1、有“田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之称的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是陶渊明。

  2、《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归去来兮辞》等诗文描写了田园生活。

  3、陶渊明的诗歌喜写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他的诗歌语言像雨后麦苗一般清新。风格像田野间的春风一样真实、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学们能说一说陶诗的影响吗?

  4、明确: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题材,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朱自清也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二、分析诗歌,明确主旨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模仿诵读,熟悉作品,了解诗歌内容。

  3、列结构图摒弃世俗喜爱自然

  村居生活

  田园美景

  本性复苏

  心旷神怡

  4、归纳主旨

  学生归纳:赞美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表达回归后的舒畅喜悦,透露出其对官场污浊生活的憎恶、摒弃。

  三、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欣赏诗歌意境。

  1、教师点拨: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借助哪些景物描写表现出来的?

  2、学生选出描绘景物的诗句。

  3、教师点拨:

  这些乡村平平常常的事物,到诗人笔下却组成了一幅优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像世外桃源一样。诗人怎样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的呢?我们来品味写景诗句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出示鉴赏提示)

  4、学生讨论诗句“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分析景语,体会情思,教师点拨。

  5、师生总结本诗情景交融的意境。

  6、教师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体,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把情景交融作为创造意境的基本要求。读者解读诗歌、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揣摩诗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鉴赏融注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才能身临其境,领悟到诗歌的韵味、情趣。

  四、拓展练习,巩固鉴赏方法

  1、鉴赏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诗歌的情思意境。

  (课件展示诗文)

  2、学生各抒己见,注意仔细分析、研读品味、体会意境。

  3、学生讨论、回忆所学过的古典诗歌,进一步品味诗歌意境

  《归园田居》原文和译文

  原文: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_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一、学习目标简要明确。

  学生学习古诗,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更不知用什么方法去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这一节课的教学设定为“目标导学”课。我认真研究文本后,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五个会”,即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这样的目标即全面又简要。更值得欣喜的是,这样的目标,学生更易于执行与记忆,它为整节课的学习定下了科学的基调。

  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实到位。

  整节课,我都十分注意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落实。在“会朗读、会理解”的层面上,我指导学生学习了古今字词的读音差异,如“荷花”与“荷锄”中“荷”等字的读音,也指导学生理解了古诗字词的意思,如“荒秽”等字词句的意思。在“会背诵、会默写”层面上,我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训练。这些教学环节的成功进行,使学生的古诗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三、学生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与确实的提高。

  我在引导学生进行目标式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了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自学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从他们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的这些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四、学生有了情感的体验。

  教学中,我把诗歌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等的欣赏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他们在品析中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五、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学习的目标,有层次、有步骤、有主见地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这种明了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宗旨吗?

  六、由于缺少了多媒体等的辅助教学,教学缺失明显。

  这一节课,虽然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也比较积极主动,但课堂容量少了一些,比如拓展阅读虽然有了安排,但远远做得不到位;诗歌的相关习题也没进行专门的训练;对于诗人当时的田园生活场景想象的训练时间也过少等。这些缺失值得我认真思考与改进。

  这一节课虽然已成为过去,但是,我会从这一节课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必修一语文《归园田居》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必修一归园田居课文解读07-26

归园田居一教案07-12

归园田居教案08-04

《归园田居》教案09-17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07-07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06-10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11-07

归园田居其一的教案11-04

《归园田居 其一》教案08-13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