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潮》内容赏析
引言:《观潮》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观潮》内容赏析,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观潮》内容赏析(一)
禅在於悟,在於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而至感悟。此诗就说明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是那样美丽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倾心向往,如果不去观赏一番,真是令人遗憾终生。去观赏了,看到的是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纷纷滔滔,了无穷尽的潮汐。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虽然庐山还是照样的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照样的宏伟壮观,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江的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可以渐悟,也可以顿悟。
释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产生思想上的飞跃,豁然开悟,入於禅境。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第一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如果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定之时。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对此,世俗的感叹是:“不过如此!”
而禅意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禅者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正是如此!”
凡夫总是把极乐世界想像成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并且即使到了极乐世界,也感觉不到乐趣存在。对于他们,日常的生活、熟悉的地方、得到了的东西就没有美妙可言。占有一物便失去一物的剌激,如此永远陷于无聊——痛苦——无聊的恶性循环中,精神的流浪从不停止。而已经解脱了的悟者,虽然与凡夫生活的空间原来是同一个,却能将日常的生活、熟悉的景致化为极乐世界,对拥有的东西倍加珍惜,将理想落成于现实,从不沉溺于海市蜃楼的幻想。如此,穿衣吃饭,行止语默,无不感受到真实、鲜活的生命之存在。(吴言生《经典禅语·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它形容一个人向往庐山的蒙蒙烟雨和浙江钱塘潮水的澎湃,很遗憾一直没有机会登临庐山、亲见浙江钱塘潮水。
「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后来他终于亲临庐山、浙江。
我们对未知的事情都很好奇,对得不到的东西总是一心追求。庐山烟雨你未曾见之前,它是神奇的庐山烟雨,你见了,心里的神秘感消失,它也就只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你未亲见之前,它是澎湃壮观的`浙江潮,在你的想象中飞舞,你到了,它还是浙江的潮水,不因你到不到而增减。
佛法,就是要以平常心对治好奇心,世间一切有它自然的道理,不一定非要得到才是我的,非要见到才是我的。没有见过的东西,可以用心眼去想,心耳去听,不必加意夸张渲染。只要我们用平常心来看待这个世界,快乐也好、痛苦也好,有也好、无也好,能够不在这些外境上面计较、起烦恼,一切就会显得那么自然,那么本色了。
很多人愤世嫉俗,有怀才不遇的慨叹,实在是多余的。「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世事无常,诸相皆空,如果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世间一切有也好、无也好,都看做镜花水月。有,固然可以生活不忧愁;无,也可以心灵自在,深入体会无限、无边、无量!得也好,失也好,能得是福气,失去是结缘。常怀一颗平常心,能让我们在生活里不因好恶而颠倒挂碍!
9、年少时初读这四句诗,乍以为印刷出了错误,怎么第一句和和四句是同一句话呢?百思不得其解,求教学长,学长肯定书没有印错。我想了好久,得不出所以然。正因为茫然,所以印象深刻,从未忘记。
十年后再突然想起,已经过了最青涩时光,细细回味这四句话,一时间百感交集。
庐山烟雨,钱塘观潮,都是不可方物的美景,是多少人千里迢迢历尽艰苦都要朝圣般觐见的风物,未达成所愿时,总是耿耿于怀,惦记着,攒足了劲儿,誓不罢休。真的身临其境了,才松了一口气,可能还稍稍有点失落。原来,期待了那么久的事情,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震憾。其实,烟雨和潮,一直在这里,不曾改变,变化的,只是“求不得”的心情。
在人的一生里,有多少事情,我们是充满了期待和美好幻想的呢?为了心里的烟雨潮汐,我们一开始都是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挖空心思的,从求学,到求职,到求爱,求婚,求子……无一不是,而所求的,一旦到手,开始欢喜几日,慢慢平静平淡下来,才发现,不外如是,从而立,到不惑,再到知天命,多少的烟雨潮汐,到了最后,原来只是求全。
那些在时光里淡淡地流逝了的种种散聚,欢喜和伤悲,那些为了得到而付出的努力,那些为了成全而承受的隐忍,那些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徘徊和挣扎,那些含泪挥手笑着说的再见……磨灭了的是最初的殷勤和炽热,埋没了的是雄心壮志和渴望,最后剩下的,是平静如水的淡泊,到得别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
如水雾飞花,如梦如幻,如朝露,如泡沫,世间种种,诸法空相,在我指间流过,而我惶恐地抓不住,知道抓不住,还是徒劳地想抓住点什么。这就是执着吧,未到千般恨不消,究竟意难平。
《观潮》内容赏析(二)
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庐山烟雨浙江潮,感叹:“不过如此!”
另外一种观点是“正是如此”。认为:首句为想像、听说中之景。末句为目睹后之景。作者的追求得到了满足,没有失落,没有遣憾。禅意是,很多人终身在追寻某种东西,未追求到手时是痛苦,追求到手后是厌倦、无聊,觉得“不过如此”,这样一来,人生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而具备了平常心,体验了生活禅,你在实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目标时,在看到了“庐山烟雨浙江潮”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正是如此!”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可是《观潮》一诗,就完全是另一种抒写,值得玩味。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变得平淡无奇了。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可以忘记了,烟雨、江潮也似有还无了。
以禅理人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等都是例证。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难免的。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拂尘看净”、“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把庐山烟雨、钱塘江潮淡化,淡到不过如此,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显得很可笑了。
拓展阅读:
相关典故:
钱塘江潮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自然现象。但古人不明其因,便产生一些传奇故事。《越绝书》说,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征伐齐国,夫差不听,后竟赐剑命他自杀。他死后冤魂不散,便依附钱塘江潮往来,竟有人看见他素车白马凌驾于潮头之上。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否定伍子胥魂附江潮之说,认为江潮是受月球引力作用所致。他按海潮的成因来解释江潮,不如苏东坡观察分析得那么具体实在。吴越时,江潮威胁都城,人们认为是海神作怪,吴越王即令三千弓弩手朝潮头射箭,“与海神战”,潮水才终于退去。苏东坡的诗句“三千强弩射潮低”即写此事。历代还有祭祀海神或向江里投置诗文以求平安的。解放初期,为避江潮之害,有人想在海门修筑闸门以拦阻潮水,这种愚事幸好黄了。
熙宁六年(1073)八月十五,身为杭州通判的`苏东坡与杭州太守陈襄一同观赏江潮。因是中秋节,深谙水性且以冒险为乐事的江南“踏浪儿”们(可能还有水军参与)举着小红旗,齐声唱着“浪婆词”,驾舟张帆而弄潮。两岸观者则欢呼鼓噪,为之呐喊助威。壮观的江潮和踏浪儿们动人心魄的精彩的弄潮表演激发了诗人的情思,当日苏东坡便作了《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并题写在安济亭上,另外还作了一首词《瑞鹧鸪·观潮》。这表明观赏江潮满足了他的精神享受。
不过,苏东坡不光观赏江潮,还看到了江潮对人民的危害。他考察得知,衢、睦、处、婺、宣、歙、饶、信等州以及福建八州的人民往来时,都需在龙山附近乘潮渡江,但往往覆溺江中,“老弱叫号,求救于湍沙之间,声未及终,已为潮水卷去”,“能自全者,百无一二”,公私财物一年要损失几千万;沿江各州人民生活必需的盐、米、薪,也需借钱塘江运输,但浮山一带水势险恶,船只很难安全航行。苏东坡为此焦虑不安,多方寻求减少损失的“灵丹妙药”。但是,在那个时代科学不发达,生产力低下,要战胜江潮平安渡江和顺利运输,谈何容易啊!苏东坡谋划、寻觅了好多年,终于在元祐六年(1091)他将离杭州太守任前,才从前信州知州侯临那儿访知,在钱塘江上流名叫石门的地方开凿一条运河,即可避开浮山之崄。于是,他邀约转运司官员叶温叟、张璹一同前往石门一带实地考察,考察后一致认为侯临的设想是正确的。于是,他即请侯临写了《开石门河利害事状》,命令观察推官董华做了开石门河所需的人工、材料、钱米预算,又绘地图一幅。然后,他撰写了《乞相度开石门河状》,连同预算、地图及侯临书状一并上奏朝廷,请求宋哲宗和听政的太皇太后拨钱十五万贯、允许差用军人三千,用来开凿石门河,还建议朝廷专差候临监督开河工程,计划两年完成。他办完这些事情的当月,即熙宁六年三月中旬,就起程离杭了。
【《观潮》内容赏析】相关文章:
《观潮》赏析03-23
《观潮》周密赏析03-24
苏轼《观潮》赏析04-24
《观潮》全文赏析07-19
观潮片断赏析09-10
课文《观潮》赏析03-25
《观潮》原文赏析04-16
观潮翻译及赏析07-24
苏轼《观潮》赏析「优选」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