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坛经》的“心”性净自悟说
在中国禅宗心性思想发展史上,《坛经》心性论思想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坛经》提出定慧相等,即定即慧的思想,宣扬自性清净,不假外求。众生只要现起般若智慧,一旦妄念俱灭,顿见清净自性,就能自成佛道。《坛经》着重把成佛的根据、方法、途径和境界都设置在现实的人心之中,成佛在自心中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不是创造)超越的意义,现实性即超越性。这也就是对死后生命的追求转变为对内心的回归,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生命主体的地位,从而为超越消极封闭的“守一”、“守心”,提倡豁达洒脱的“无念”、“无住”,为冥思遐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开辟了广阔道路,也为禅宗在中国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引自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心性论》
“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
——引自《坛经》[12]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
——引自《坛经》[8]
“世人性本自净,……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注释:《坛经》[20]。]这是说,众生的心有善恶即净妄、智愚、悟迷之别。《坛经》强调众生应当“自净其心”[注释:《坛经》[35]。],并指出众生的迷惑是由于有“妄心”、“迷心”、“邪心”、“毒心”。在慧能看来,这些心是虚幻的.,是对外境执著的结果,是“不思本源空寂”[注释:《坛经》[42]。]的表现,也是人未悟本心以前的现象,而不是人心内在本质的反映。正因如此,众生有可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实现心理转变,祛除妄心。《坛经》还多次提到“直心”这一概念[注释:《坛经》[14]、[34]、[35]。]。直心是指真直无虚假的心,这被认为是佛教修行之本,进入道场之路。慧能提倡行直心,以自净其心,回归本心。他的“但行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注释:《坛经》[14]。]的说法,促使后世禅师把禅法融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而形成一种任运自然的禅风。
——引自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心性论》
见本性不乱为禅,……外离相曰禅,……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
——引自《坛经》[19]
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
——引自《坛经》[29]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引自《坛经》[24]
自性心地,以智惠(慧)观照,内外明彻。
——引自《坛经》[31]
(3)
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引自《坛经》[30]
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
——引自《坛经》[35]
慧能在强调心对性的依存关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从心地开发本性,他说:“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注释:《坛经》[35]。]“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惠(慧)[注释:《坛经》[41]。]又说:“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自开佛知见,莫开众生知见。”[注释:《坛经》[42]。]
——引自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心性论》
识心见性,即悟大意。——引自《坛经》[8]
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引自《坛经》[30]
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把慧能的禅法思想归结为“举足下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性,同归性海”
——引自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75页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
——引自《坛经》[52]
《坛经》还宣扬“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注释:《坛经》[30]。],“言下便悟,即契本心”[注释:《坛经》[40]。“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注释:《坛经》[29]。]
——引自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