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故事

时间:2022-11-06 15:24:33 范仲淹 我要投稿

范仲淹的故事汇编15篇

范仲淹的故事1

  宋朝名宰相范仲淹,年轻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买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范仲淹的故事汇编15篇

  有一次,他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改作学堂,实践了年青穷苦时想要造福众生的宿愿。

  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达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

  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百倍、几千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

  我们面对人生一再出现的抉择,心里晓得不管做什么决定,都「无法」预知事情会如何发展,知道自己只是在做「希望」会成功的事情。我们永远活在不确定中,对于这样的变化无常,我们只能「尽力」应付。我们的人生是一直在「抉择」中,古老的西藏典籍指出:有个办法肯定能让一个人不会逃出监狱,那就是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活在监狱里。我们的监狱,就是不确定所做的事情是否会成功。让我们逃出监狱,重获自由,才能明白第七世纪的佛教大师月称菩萨所说的:「所有事情的成功机率是百分之百。」我们要承认,生命与事业是由一长串的工作组成的,我们需要一个把工作做好的方法,需要一个必能获得成功的诀窍,必须是要以「因果业力」的法则:「作善得福,作恶得祸」。

范仲淹的故事2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一)课文内容: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让同学们能理解他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品读关于范仲淹的名言名句,学习他“刻苦学习、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德。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在第一课时已经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二、说教法

  著名心理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1)分享收集资料,走近范仲淹。

  (2)读中感悟,想象说话,感悟其精神。

  三、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堂课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展示的舞台。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谈自己的理想,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课之前,首先全班先谈谈自己的理想,再让生猜猜范仲淹的理想,生想了解范仲淹理想而去深入学习课文,从而产生想更多地了解他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经历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他的启发,让生明白要刻苦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课始回顾复习,为细读课文,感悟体会做好铺垫。

  让学生复习生字,还复习一个问题,问题是课文讲了范仲淹的哪几个小故事?四个小故事既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又是体现范仲淹精神的重点篇章。回顾复习是为细读课文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三)自主探究,品读感悟,感受其精神。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来感受范仲淹的精神。教学时,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对比读并引导生在对比中明白哪句话更体现范仲淹刻苦学习?

  第二步全班分四小组讨论,最后交流一下四个小故事中分别有哪些句子能体现范仲淹刻苦学习的?交流环节采用“以学定教、随机点拨、趁势朗读”的教学方式。

  第一个小组汇报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学生说到“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只身”“废寝忘食”等突出范仲淹的刻苦学习,我引导他们在感受的同时发挥想象,想象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这么艰难,但是最后他还是能坚持刻苦学习,有感情朗读重点语句,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

  第二组的汇报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我播放了“划粥割齑”的相关视频,让生更明白故事的经过,生再结合课文寻找重点语句、词语进行理解,并且就“凌晨鸡鸣即起”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

  第三小组汇报第三个故事“拒绝佳肴”,就好友与范仲淹的对话引导学生想象,范仲淹如何“好意难却,只好接受”好友的美味佳肴;但食品已变质,范仲淹却一口也没吃,第三次体会范仲淹的刻苦学习。

  第四小组汇报第四个故事“闭门不出”,生找出这里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他的刻苦,当全城轰动之时,范仲淹为什么不为所动。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力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读中悟,悟中感,感中得。

  第三步升华本课的思想感情。首先教师语言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范仲淹为什么要这么刻苦学习吗?引导学生说出范仲淹之所以这么刻苦学习是因为他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理想他无论如何也坚持刻苦学习,他的理想实现后他提出并实施兴国利民的措施、施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之后,教师不急于做出判断,转入第六自然段的学习“有人曾经问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说:??”,教师出示范仲淹说的话,学生读后谈感受,这时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教师追问:“此时,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了一个一心为国,全心为民的一代名家范仲淹的形象,你是怎么了解到人物的这些品质的呢?”从而总结出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的写作特点。

  (四)拓展延伸,学习其品质。

  范仲淹有了理想,他的理想为什么会实现?那同学们在上课前也谈过自己的理想,学习完这篇课文,在范仲淹身上我们看到该怎么做才能使理想变成现实呢?请同学们谈谈并写写。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微型教案。我抓住课文重点,采用简洁的文字,设计本课的板书,使人一看便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16范仲淹的故事

  只身苦读

  划粥割齑

  谢绝佳肴

  闭门不出

  六、说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刻苦学习。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总之,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

  更加注重语文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并大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学理念,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理念,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课堂永远都有遗憾,但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愿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生命价值的绿洲!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范仲淹的故事3

  借读醴泉寺

  范仲淹从关中游学东归长山之后,胸襟宽了,眼光高了,读书求知的愿望更强烈了。再到哪里去读书求学?哪里有名师大儒呢?询来问去,范仲淹最终做出了选择。寻根溯源,要从五代说起。早在五代时期,邹平人田敏,少通春秋,笃于经学,后梁贞明年间登科,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太常博士、太常卿等高级文教职务。后唐时朝廷任命他为详勘官,校勘雕印九经。历经22年,最终完成一代伟业,周世宗褒扬他为“儒学之宗师”。显德五年(958年),80岁的田敏告老还乡。他身体异常健壮,耄耋(màodié)之年不须拄拐仗,徒步往来于街巷和山野小道,讲学于长白山中,每一天亲自为众多学子讲授经典,求学者纷至沓来。前后12年,田敏培养了一批饱学之士。一时间,邹平学风大盛。与田敏同时,历城人田诰在长白山西南麓的明水讲学。所以,长白山一带成为北宋初期讲学成风儒学昌盛的地方。古时,许多佛寺的法师高僧几乎都是饱学之士,有的是当地著名的儒学大师。地处长白山腹地的醴泉寺内,当时聚集着一批颇具儒学造诣的和尚,寺院的住持就是远近闻名的儒学大师。

  范仲淹到醴泉寺借读的主意,先跟母亲商议妥当后,整理了一下简单的书籍衣物,背上包裹,便直奔相距50多里路的醴泉寺而来。醴泉寺是济东的大佛寺,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曾来此求法拜佛。相传南朝宋齐之间,由庄严法师所创立。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成之日,东山岩石间有泉水涌出,掬而引之,味甘芳,唐中宗特赐名“醴泉寺”。范仲淹来醴泉寺,拜高僧为师,学习儒学经典,寄居寺内,故曰“借读”。寺院住持高僧与范仲淹见面叙谈后,深感这青年为人诚恳,求学心切,并且心志高远,便欣然收留了范仲淹这个儒学徒弟,给予学习及住宿的种种方便。初始,住持每一天单独为范仲淹讲授一个时辰,其余时间由仲淹自学。自学中遇到的疑难,第二天请教师父。师父根据仲淹提出的问题,即题讲解,并且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层探究。范仲淹暗自叹服,师父讲得透彻。每次讲授,都使范仲淹觉得心地敞亮,识见大增,一天一个新的境界。

范仲淹的故事4

  读罢《范仲淹的故事》这篇课文,我的心就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久久不能平静。课文讲述了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事。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全天下为己任。想到现在的我,却大不一样了。课文有一段写到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全城都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去看,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旧埋头苦读。同学特地跑来叫他,他也只平淡地回答了一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这句话说明了范仲淹对自己有很大的信心,更蕴含着范仲淹为国治民的宏大志向。而我们呢?读书时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大惊小怪、东张西望。还有,课文中写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而我们,每天都有丰盛的饭菜,有时还会抱怨难吃。

  朋友送美味佳肴给他,他也没吃,理由是:怕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吃不下咸菜、米粥了。范仲淹少孤家贫却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并埋头苦学,这种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今我们有优越的学习条件,有优厚的生活条件,更应该埋头苦学,掌握现代化知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范仲淹的故事5

  在范仲淹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后衍生成一成语为:断齑画粥。

范仲淹的故事6

  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千 多年来这句话就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警句。

  范仲淹本来生活在一个官宦之家。不幸的是,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随着家境的衰落,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范仲淹小时候很有志气,为了读书,他就一个人来到一所寺院,一边干活一边苦读,他经常读到夜深有点困了,就用冷水洗脸。最让他感到困难的就是每天的饭菜不要说好吃的饭菜就连吃饱也很不容易,他每天只好煮一碗粥,等到冷凝了以后,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下肚子。

  一天,一位同学来看望范仲淹,那位同学是官宦弟子,家中很富有,看见范仲淹生活那么困难,学习却那么用功,心里很是感动回家告诉了父亲,然后父亲就叫儿子去给范仲淹送好饭好菜。过了几天,那位同学就去看望范仲淹,发现给范仲淹的饭菜放在地上,原封不动都快发霉了。于是那个同学就责怪道,君子不知小人送来的食物,你不吃这些食物,难道你瞧不起我?范仲淹表示歉意说,我现在吃粥已经吃习惯了,我怕吃了你的饭菜,吃不下这些稀粥了,那些位同学听了范仲淹的话,对范仲淹更加钦佩了。

  后来范仲淹,又到南都学舍读书,学习更加刻苦,夜以继日,有时通宵达旦,五年没有脱衣服睡过觉,由于范仲淹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范仲淹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抱负,当他还是个秀才时,就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后来他当了谏官,大胆揭发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因此受到贬谪处分,后来他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又回朝任负宰相,积极推行新政,因触犯一部分权贵利益而遭到排挤,回到陕西防守边境,新政也就废止了。

  后来,他在岳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子京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范仲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的故事7

  读了《范仲淹的故事》这篇课文。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打动了我。

  课文里面讲——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他一个人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据说,他从五年未解衣就寝。

  一天,范仲淹的一位好友去看望他,给他了一些美味佳肴,而他把食物放发霉了也不吃。范仲淹怕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真的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我想要是我,是不可能做到的。不过我也能学到一点吃苦精神,以后挑饭,吃完饭就用心学习。

  那年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别人都争先恐后的去看。只有范仲淹一个人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有一天,我回到家做完了家庭作业,没有检查,就去看电视了,而我的书没有收到书包里。风扇一吹,他直接翻到了《范仲淹的故事》这一课。我就拿起书读了一下。范仲淹在这么艰苦的日子里就能好好学习,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呢!所以我就关掉电视,马上去复习。

  我们要像范仲淹学习,学习他那勤学苦练的精神。我也要下定决心为社会,为国家做点贡献。

范仲淹的故事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年范仲淹贬到邓州后,身体很不好,这时,他接到昔日好友滕宗谅从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一篇记。范仲淹为了激励遭到贬黜的朋友们,便一口答应了滕宗谅的请求,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用洗炼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并且借景抒情,劝勉失意志士不要因自我的不幸遭遇而忧伤,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个人得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所以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xx改革,触及到北宋的xx、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改,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一向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在死后入殓时,连件新衣服都没有。然而他喜欢将自我的钱财送给别人,待人亲热敦厚,乐于替人家办好事,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范仲淹的行动和思想,赢得身前身几代人的敬仰。邠州和庆州的百姓,与归附宋朝的羌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他噩耗传到各地,人们深为叹息,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羌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器哀悼,斋戒了三天才散去。历代仁人志士也纷纷以范仲淹这位北宋名臣为楷模,学习和效法。而今日,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闪耀着奋发向上的思想光辉,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

范仲淹的故事9

  今天上午第一二节我带领学生学习了第16课《范仲淹的故事》,总体来说课堂气氛不好,学生的热情不高,课堂缺少互动,感觉很失败。

  静静地坐下来进行反思。

  教师的原因:对文本的解读只是停留在教材的浅面上,没有深入解读文本,对主人公的收集的资料有限,对范仲淹这个人物理解的不够,教学设计没能做到高屋建瓴,教师对范仲淹理解的深入不够,势必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启发诱导学生时没有激情,没能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尽管这课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到了,也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就范仲淹的言行就行了学习,体会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体会他刻苦学习与伟大抱负之间的关系,学习了课文围绕中心取材的写法,但总体上来说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

  文本的原因:这篇课文中对范仲淹刻苦学习的描述只是泛泛而谈,范仲淹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没有能详尽的描述,学生对那个年代的学习条件缺乏直观的印象,没有时空对接,学生针对范仲淹的言行的句子谈感受就空空泛泛,显得假大空,缺乏真切体验。建议教材今后在编排时能改进缺陷。

  学生的原因:学生缺少对范仲淹的了解,预习的不到位,没有去熟悉了解范仲淹的其人其事,没有去阅读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

范仲淹的故事10

  范仲淹一开始生活在一个官宦之家。五代时期,他的爷爷范赞时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武宁军(徐州)节度掌书记。范仲淹就是范墉在徐州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但可悲的是当范仲淹刚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随着家境的衰落,他的母亲谢氏不得不带着他改嫁给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东)朱氏,更姓朱,名说,中进士后恢复本姓。范仲淹在小的时候很有志气。他曾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南)醴泉寺读书,因家庭贫苦,每天只能煮一盆薄粥,划作四块。早晚各两块,切一点荠菜,加一点盐就着吃,就这样坚持了三年,也苦学了三年。后来,他知道了自己的家世,非常难过,哭着辞别了母亲,到南都(今属商邱)学舍读书。他这时学习更加刻苦,夜以继日,有时通宵达旦,五年没有脱衣服睡过觉。由于范仲淹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范仲淹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抱负。当他还是个秀才时,就“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后来他当了谏官,大胆揭发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受到贬谪处分。后来他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又回朝任副宰相,积极推行新政,因触犯一部分权贵利益而遭到排挤,回到陕西防守边境,新政也就废止了。

  第二年,他在岳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子京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范仲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千多年来,这句话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警句。范仲淹一生艰苦朴素,经常把自己的薪俸分给乡亲,深得人民拥戴。他“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人民“哭之如父。”

范仲淹的故事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感悟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3、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4、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 朗读指导法 质疑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交流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 指名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范仲淹又了解了多少呢?

  二、学习第三部份

  1、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第7自然段。思考:有范仲淹实现他的抱负吗?

  (2)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再读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提问范仲淹还有怎样的志向和抱负呢?

  (3)品读、感悟: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三、学习第二部份

  过渡:文章举了哪些事例讲范仲淹要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而刻苦学习的?

  只身苦学、 划粥割齑、 谢绝佳肴、 闭门不出

  (一)品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只身苦学”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能感动你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指名反馈。

  3、出示重点句

  (1)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2)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理解废寝忘食)

  4、归纳学习方法:读、画、写、说

  (二)利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3、4、5自然段

  1、出示自读要求

  (1) 读:小组内一起朗读3、4、5自然段

  (2) 画、写:找出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 说:同桌或小组内讨论你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2、检查自学情况

  (1)理解成语“划粥割齑”。

  (2)出示句子①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五年未解衣就寝。②送银子他委婉谢绝了,送美味佳肴,却食品发霉也不吃一口。③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④别的师生都丢下书本跑出去,他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随便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

  (3)再读这些句子。

  (4)师小结:范仲淹为了实现他着远大理想和抱负而刻苦读书,实在令人敬佩,那后人又是怎样赞颂他的呢?

  (5)引导学生理解并品读感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三)总结写作方法

  1、懂得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采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去叙述;

  2、回顾板书,明白写人首先必须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

  3、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崇高精神的。

  四、 课堂总结,拓展

  范仲淹为着理想苦读诗书,成就了他的一生,实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今天,你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五、 作业

  1、 借初中语文课本范仲淹的名著《岳阳阳楼记》读一读,再次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2、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你身边熟悉的人。

  六、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只身苦学

  划粥割齑 实现

  刻苦读书 谢绝佳肴 理想和抱负

  闭门不出

范仲淹的故事12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范仲淹被朝廷撤去军政要职,贬往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做知州。

  这一年,邓州一个姓孙的通判因病在官署去世,留下弱妻幼子好不可怜。孙通判携家带口在邓州做官,一向没有什么积蓄,后事如何料理?通判夫人一夜之间哭肿了眼睛,愁白了头发。范仲淹知道这个同僚生前清贫,立即带头捐出当月的薪俸,为孙通判治丧所用。其他官吏也纷纷解囊,各尽所能,总算给孙通判买了一口像样的棺材。孙通判的老家远在江西九江,他妻儿从邓州乘船回老家最为便捷,走白河、转汉水、入长江,一路顺水,指日可抵。大家的捐款除了买棺材之用,还有一些余钱,正好雇一条船。诸事妥当,范仲淹派了一个捕快,随船护送孙通判的灵柩和他的遗孀孤儿。

  范仲淹带着幕僚把孙通判的家人送到船上,正要挥手作别,那捕快却又跳上岸来,向范仲淹说道:“大人忘了一件大事!”

  范仲淹一怔:“快说,忘了什么?”

  捕快快人快语:“此去九江,水路千里迢迢,各个州县都设有关防,盘查过往船只。随便找个借口,就要你拿钱打通关节。大人不备足‘通关’费用,只怕这船出了邓州境地,就寸步难行了。”

  范仲淹皱了皱眉头,对各地关防假公济私之弊,他了如指掌。他想,对于孙通判的后事,官府已经给了抚恤,同僚们也已经捐过了钱物,这“通关”的费用又从哪里出呢?范仲淹想了一阵,叹着气走进了本州设在岸边的关防公署。官署里纸笔都是现成的,范仲淹略一思索,挥笔写道:

  “一叶轻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凉天。关防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儿寡妇船。”

  范仲淹把诗写成之后,署上自己的名字,交给押船的捕快,说:“若遇关防盘查,你就拿这个应付。”

  就这四句诗,能当银子使唤?捕快虽然有些疑虑,还是接了。

  捕快的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那些关防的官员,谁不知道范仲淹的大名?看了范仲淹的怜贫诗,谁还好意思敲诈这孤儿寡母?捕快一路畅通无阻,很顺利地把孙通判的遗孀送回了九江老家。范仲淹写诗助贫解困的故事也随之传开。

范仲淹的故事13

  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如果学生说到“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这一句,我就引导他们在感受的同时发挥想象,想象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他又会怎样解决呢?从而引导学生用句式“——了,就用——————”,感情朗读中体会范仲淹只身求学的艰苦。最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如果学生说到“划粥割齑”这个成语,就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语句进行理解,并且就“凌晨鸡鸣即起”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这时教师再次追问:“同学们,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第三个故事“拒绝佳肴”,就好友与范仲淹的对话引导学生想象,范仲淹如何“好意难却,只好接受”好友的美味佳肴;当食品变质时,对于范仲淹的回答好友又会有何感想,发出怎样的感叹呢?此时范仲淹又会怎么说。第三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第四个故事“闭门不出”,师生对话让学生换位体验,当全城轰动之时,范仲淹为什么不为所动。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整个教学过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主线贯穿,有详有略,并注意感情朗读。

范仲淹的故事14

  《范仲淹的故事》选自语文S版第十册第16课,本单元的主题是自强不息。课文主要讲述了范仲淹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几个故事,通过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有以下三点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伸拓展:

  一是学习课文中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小标题的形式,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故事予以灵活创新地概括。

  在学生遇到困惑时,采用适当点拔、师生商议的办法去完善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教师情急之中给出答案。本节课我启发性地让学生针对每则故事用两个词语予以概括,这对我的教参与备课是个挑战,但为了更加详尽地表达故事的梗概,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积累适用的词汇,何乐而不为?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不同于教参的答案:只身苦学,拜师深造;划粥割齑,和衣而眠;谢绝佳肴,粗茶淡饭;闭门不出,攻读诗书。我要感谢同学们在本堂课中自主学习情趣的兴奋表现,正是与同学们的努力合作,一个个小标题才会从我们的思考与解读中诞生。

  二是树立大语文观念,充分利用对比引导学生谈谈范仲淹的故事给自己的启迪。

  范仲淹的几个故事,对于生活在现代小康社会的幸福一代实在是比较遥远,难怪学生在读书时,些许带着质疑的语气,而不是敬佩之情。所以在课堂上我充分让学生每读一个小故事,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迪或是看法?同时我在课堂上相机讲述搜集的关于范仲淹的材料,通过此种方式的交流,学生改变了起初的看法,也终于明白了范仲淹成功的政治家、文学家背后的精神支柱——自强不息,勤奋读书,对于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的意义,学生亦理解得比较深刻。

  三是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学生并非读不好书,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是否到位。

  课文中为赞扬范仲淹的精神品格,后人引用了范先生给予别人称赞时的诗句“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赞扬范仲淹本人。本句是后人对范仲淹精神品格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对范先生无限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学生在初读时,丝毫未能体现出这句诗的深刻意义,我指名朗读后效果依然平淡。谁能试着说说这句话的大意,终于在师生研讨中我们基本弄清了此句话的大意,先生的人品与风度,堪比山高堪比水长。我用一段话启迪学生:同学们,范仲淹是一个多么谦逊的人,他用如此高度的语言去评价赞扬别人,我们后人也只能用这一句先生的话来高度地赞扬范先生了!怎样朗读这句话才能表现出范先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呢?怎样才能让我们永远的记住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呢?指生交流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好这句话。交流后学生再次齐读,果然效果明显,面对伟大的范仲淹我们岂能坐着朗读?全体齐立恭敬地再来一次朗读,气势更足了。最后我又和学生一起背诵了一遍,积累了这句赞扬范仲淹人品的诗。

范仲淹的故事15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范仲淹未入学,母亲和继父就对他进行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讲述了许多古圣先贤如何立志、如何读书、如何成就大事业的故事。每次他都认真聆听,默记在心。听后,他又总爱安静地独立思考。

  商周时代,有国学、乡学。秦汉以后,只重国学,乡学多由民间自办。州县普遍兴学,还是仁宗朝由范仲淹等先贤倡导的。范仲淹青少年时代,长山没有官办的县学,有的只是富贵人家自办的塾学,或民间筹办的学宫。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母亲便送范仲淹到长山城东南隅一所民办学宫读书。后人怀念他,金代泰和年间在范仲淹当年读书之处创立怀范楼,元元贞元年(1295年)县尹安惟洪修葺。这是后话。

  范仲淹进长山学宫读书后的一天中午,学宫旁边一座庙宇前,涌满了男女老幼许多人,说某某神显灵了,人们虔诚地前来烧香磕头,求签问卦,神能够断吉凶祸福,能够问前程未来。少年学子出于好奇,随人流也进了庙宇。看到都在争先恐后地求签问卜,范仲淹郑重地走到一个相士面前,抽出一签,询问道:“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相士回答说“不能”。周围的人听到这一问一答,不由得愣了,惊疑的目光投向了他。范仲淹又问:“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怎样样?”相士愣了,无言以对。旁边一位老者十分叹赏这位貌不出众却志向非凡的少年,便仔细询问了范仲淹的情景。在范仲淹看来,“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也”。用吴曾转述范仲淹的话来说:“能及大小生民者,固为相为然”,“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在封建社会中,皇帝职位最高。除了皇帝,当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居高位,最能为民造福的,当属宰相;在民间,最能为民造福的就是良医。良相良医,尽管职位高低不一样,在为天下人造福方面却是一致的。

  很显然,范仲淹早年的志向不存在升官发财之念,其意向鲜明地表达了利泽生民的思想。这个少年时代愿为良相良医的人,在经过数十年宦海生涯之后,暮年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范仲淹的故事(十范公堤的由来

  从汉朝起,盐就是官府所专营。从唐至清,盐赋收入占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盐为朝廷的重要经济命脉,可谓举足轻重。古云:国家财富,盐利为盛。淮盐又占全国盐赋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泰州一带,海水含盐量高,海盐产量一向为淮盐之冠,西溪则被誉为“天下海盐仓”。所以,北宋朝廷多派进士及第的京官来此任盐官。西溪盐仓监,相当于盐务管理所所长,管辖东台境内各个盐场,职责相当重大。范仲淹在巡守盐田盐仓的同时,深入泰州、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连云港)一带,考察社情民意。煮海水煎盐的盐灶灶户,在茫茫的数百里海滩上,星罗棋布,柴草浓烟,遮天蔽日。盐民生活很苦,盛夏酷暑,更是苦不堪言。明代盐民诗人吴嘉纪《绝句》云:“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烈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如今,沿海四州的盐民农户愈加困难,泰州尤甚。那里几乎年年遭受海潮祸患。每年秋天,海潮泛滥,如遇大风,潮水咆哮怒吼,扑向海滩,冲毁盐田盐灶,冲毁庄稼农舍,甚至伤及人畜性命。潮水过后,粮田碱化,米豆无收。百姓无以生计,被迫流落他乡的已有三千余户。针对海潮侵袭,唐代曾修筑了一条捍海堤堰,堤东产盐,堤西种粮,防止了潮患,民众生活安康自足。可历经唐末及五代

  战乱,年久失修,原捍海堤堰多半颓坏,致使海潮重新肆虐泛滥。当地多数民众,渴望复修捍海长堤。范仲淹经过深入考察,确认海潮泛滥是泰州一带民众的主要灾难,再也按捺不住为民兴利除弊的急切心境,决心越职言事,专程赶往泰州,找到淮南发运副使张纶,提出重修海堤、增置盐田、改造农田、召回流民的提议方案。张纶十分欣赏这位敢言敢为的下属范仲淹,当即表示支持。可重筑海堤引起不一样意见的争论,持海堤易造成内涝观点的一派人极力反对。张纶力排众议云:涛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护九而亡一,不亦可乎!他上书朝廷,并推荐范仲淹任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筑海堤工程。工程浩大,涉及四州,民工四万余人,张纶又安排时任泰州军事推官的滕宗谅参与协助指挥。

  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即位,范仲淹任兴化县令(正八品),总掌捍海堤工程,进取筹备工程启动的有关事宜。从天圣二年至三年,范仲淹全力以赴投入海堤工程。顶严寒,冒酷暑,日夜奋战在工地,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严格工程质量,关怀民工生活。工程进展顺利,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秋冬之交的一天,北风怒吼,寒流突至,雨雪冰雹混作。晚上,海潮陡涨,铺天盖地。数万民工在百里大堤上无处可躲,许多民工四处奔逃,官员制止不住,也跟着乱跑。这时,协助指挥的滕宗谅临危不惧,神色镇定,晓之利害,果断指挥,迅速稳定了局面,成为主帅范仲淹危难时刻的最有力助手。范仲淹暗自称赞同年滕子京为“十分之才”,而“心爱焉”,结为终生莫逆之交。

  风雪之夜,海潮卷走了慌忙中未来得及撤离的一百余名民工,也冲毁了部分工程。原先的反对派一时甚嚣尘上,流言谎称死人上千,更有人上书请求罢修。朝廷立即派人下来调查,幸亏张纶从中解释情景,辨明是非,可是否继续修筑仍举棋不定。皇帝又诏令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实地察访,秉公议决是否复工。胡令仪曾在东台担任过县令,十分清楚泰州海堤的重大作用。他亲自征询范仲淹意见,范仲淹反复陈述利弊,权衡得失,坚持复工修筑海堤,不可半途而废,不能因噎废食。胡令仪十分赞成范仲淹的主张,向朝廷回报了范仲淹的益民苦心及功绩,并提议必须复工。

  天圣四年(1026年)八月,范母病逝,仲淹闻讯悲痛不已,立即赴南都睢阳奔丧。按北宋规定,官员为父母守丧(即“丁忧”)二十七个月。范仲淹此时仍惦念着海堤工程复工,又给张纶写信,激励张纶坚持把海堤工程完成。这位一向关心民瘼的张纶三次上书朝廷,自请知泰州府,负责海堤工程。张纶到任后,在天圣四年秋,带领民工重新启动筑堤工程。天圣六年(1028年)七月,长达150余里的捍海大堤,历经曲折坎坷,最终修成了。

  海堤的修复,解决了沿海各州县百姓的海潮之患,保护了泰、海、通、楚四州数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大面积的盐场粮田,召回了流亡在外的三千多户人家。从此,堤东产盐,堤西种田,民众安居乐业了,盐税与田赋收入也增加了,利国利民。张纶和胡令仪都因筑堤有功而升迁。倡导筑堤并在初始阶段打基础的是范仲淹,竭力奏请朝廷批准复工的是胡令仪,最终亲临指挥完工的是张纶,当地民众在东台建“三贤祠”,纪念他们。人们把主要功劳记在范仲淹身上,特称捍海堤为“范公堤”,号称“华夏第一堤”。

【范仲淹的故事】相关文章:

范仲淹的故事精选10-30

《范仲淹故事》11-20

范仲淹的故事06-24

《范仲淹》的故事11-06

范仲淹食粥的故事范仲淹故事大全12-03

范仲淹的读书故事11-04

《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01-24

讲范仲淹的故事10-31

《范仲淹的故事》有感07-16

范仲淹先忧后乐故事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