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小故事

时间:2022-04-14 16:22:18 范仲淹 我要投稿

范仲淹的小故事(通用20篇)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在如今是历史命人。大家对他了解多少呢?如下就为大家收集了范仲淹的小故事。仅供参考!

范仲淹的小故事(通用20篇)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

  断齑划粥

  范仲淹小的时候生活贫困,但是他依然坚持向学。在随母亲改嫁之后,范仲淹为了学习,搬到了寺庙之中。范仲淹此时的生活清贫无比,每日只煮一锅粥,将粥分成四块,早晚分食两块。他吃粥只就一点咸菜,然后用醋汁调和米粥,就这样草草的将就一顿。放在今日,主食、甜点水果一样不缺的今日,范仲淹这样的食物吃一顿两顿也许还行,若是多吃几顿,如何受的。而范仲淹就是这样每日两食,苦读成才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故事,才有了后来断齑划粥这个词语。

  范公堤

  天圣二年,范仲淹为兴华县令之时,发现当地的堤坝受损严重。返潮之时,不仅是当地百姓的盐田会受损,甚至很多时候水会直接淹没农田,致使数以千计的农民受灾,灾情严重的时候,百姓痛苦不堪。

  范仲淹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当即上奏上司,并且得到了朝廷的准奏,开始着手修建堤坝。他征调各州数万农夫前去修坝,哪知道刚开始就遇到了大困难。修坝的时候,刚好遇到大风暴,光是征调的农夫就有一百多个被卷入水里丧命。这个消息传到朝中,众人议论纷纷,不知道该继续修建还是停工。当地的百姓也很是惶恐,认为是老天不允许重修堤坝。

  在这样的情况下,范仲淹身先士卒。每次大潮来领之时,别人都害怕的退后,只有他和同事好友站在最前列。范仲淹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众人,风浪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受到范仲淹这一举动的鼓励,大家都拿出干劲,修建堤坝。堤坝修建完成之后,保障了众人的利益。而为了纪念范仲淹,众人将这个新修的堤坝成为“范公堤”。

  《灵乌赋》

  范仲淹多次在朝为官之时宁折不弯,与恶势力做斗争,数次遭贬。在被贬谪到饶州之时,他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在附近为官的好友寄其一首《灵乌赋》给他,说朝中之人将其数次直言当做是不祥的叫声。劝诫他日后闭紧嘴巴,只做一只翱翔高飞的鸟儿。范仲淹当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面见真宗

  范仲淹在南京国子监读书的时候,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人们争先恐后的前去看望真龙天子,就连书院里的师生也不例外。只有范仲淹一人,还稳坐不动,只一心读他的圣贤书。与他交好的同窗对他说,快去看啊,面见天子,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啊。但是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第二年他果然高中进士,参加殿试之时,有了面见天子的机会。不仅如此,后来还参加了皇帝举办的御宴。

  范仲淹的名句: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子孙何事为炮烙,不念嘻吁祝网时。

  3、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4、莫道官清无岁计,满山芝术长灵苗。

  5、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勗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春山雨后青无限,借与淮南洗眼看。

  8、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9、清风何处来,先此高高台。兰丛国香起,桂枝天籁回。

  10、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

  11、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

  14、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距。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15、春尽桃花无处觅,空余流水到人间。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2

  范仲淹在求学时,认识了一名刘姓同学。当时条件很差,每天只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刘同学家境好,总是把好吃的给范仲淹。范仲淹才勉强填饱肚子,得以继续学习。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多。临别那一刻,范仲淹暗暗发誓,将来如有出头之日,一定要感谢刘同学对他的恩情。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在范仲淹当宰相后的不久,刘同学找到府上,说家里发生了变故,需要范仲淹的帮助。

  多年未见,范仲淹跟他把酒言欢叙旧,一边喝酒一边聊起过去的经历。范仲淹说,几十年未见老同学在哪里高就?刘同学端起杯,一饮而尽,说,罢了罢了,此行正好求助老同学,能够谋个一官半职。他想凭着范仲淹在朝中的威望,应该不成问题。

  谁知,范仲淹脸色一沉,说,刘兄家里有几个人,每年需要多少钱开支?刘同学回答,一百两银子足够。

  范仲淹沉吟了一下,叫下人取出一千两银子,说,这些银两先给你救济,如果后续有困难我会继续给你提供帮助。

  范仲淹的银子解了刘同学的燃眉之急,他还了外债,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银子用完后,他又找到了范仲淹,这次他直截了当地说,想通过他的关系做官。

  范仲淹一口回绝,说如果家庭困难可以再帮助,你要做官我不能做主,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进入。刘同学离开时,埋怨地说,范仲淹一点不讲交情,如果当初不是我,范仲淹能有今天的成功吗?

  范仲淹说到做到,再取出一千两银子给刘同学。直到最后,范仲淹也没有给他一官半职,自掏腰包维护了清廉形象。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3

  1、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2、天圣二年(1024年)秋,兴化县令范仲淹率领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 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惊慌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 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兴化县令范仲淹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至今兴化仍有范公祠遗址,为父老怀念。

  3、范仲淹自幼多病,近年又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并告诉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昔日愿他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飞。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4、范仲淹担任邠州地方官时,有一天闲暇无事,带同僚属下登上高楼,设置酒宴,还没有举杯饮酒,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并没有十分气愤,而是急忙派人去询问他们。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并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间有的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上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范仲淹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4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赖。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长大以后,他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可是他幼年却很不幸,出身贫寒,无力上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生活得也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后来,他的一个同学看到他的生活如此艰苦仍好学不辍,就回家告诉了父亲。同学的父亲听说后,被他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同情他的贫穷处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叫儿子带给了范仲淹。

  那个同学将做好的鱼肉送给他,说:“这是我父亲叫我送给你的,赶快趁热吃吧!”

  他回答说:“不!我怎么能够接受你的东西呢?还是带回去吧!”

  那个同学以为他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辞,连忙放下东西,就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同学又来到他的住所,发现上次给他送的好吃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坏了。就责备他说:“看,叫你吃你不吃,东西都变坏了,你为什么不吃呢?”

  他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那个同学回家,将他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他正是凭着“断齑画粥”这股苦读的劲头,最后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5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卒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终年六十四岁。仁宗时,他武官曾任枢密副使(大致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文官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虽是苏州吴县人,但他却是出生在徐州。他的老家是苏州。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幼小的范仲淹便随其母亲改嫁,来到了长山县的朱氏家中,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是在一种十分艰苦的境遇中度过的。他在博山的荆山寺刻苦攻读。

  范仲淹在范泉边勤奋学习。他的学习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在追忆他的少年生活时这样写到:"我过去和一姓刘的同学,在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都是极为艰苦的,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把咸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盐,烧熟当菜,就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多" 。虽然范公少年时代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学习勤奋,胸有大志。曾有人在一座灵祠中听到范仲淹的祷问:"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又问:"我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或当宰相,或当良医,工作性质虽然不相同,但为民造福却是相同的。范仲淹不做宰相就做良医的思想,确实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思想的精华。 "毅然出走"是说范仲淹在二十岁时得知自己的身世,毅然离家出走,到南部"应天府书院"读书学习。当时他的母亲哭着追出去很远,他甚至都没回头看一眼心爱的母亲。在南部应天府书院,他"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的舒适生活,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再继续读。日常生活也非常艰苦,经常吃不上饭,他就以喝粥充饥,一位南都官员的儿子和他是同学,非常同情他,便把他学习勤奋、生活艰苦的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便叫儿子把官府为自己准备的饭菜送一份给他,他婉言谢绝了,并说:"我吃粥惯了,一吃好吃的,就要以吃粥为苦了" 。就这样他在南部应天府后院寒窗苦读五年。

  经过五年"人所不堪""自刻益苦"的生活,大中祥府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了进士,这年他二十六岁,做官后,他清正廉洁,办事公正。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6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離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師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蒜、野葱、野山芹,还有苋菜、王不留、荠荠菜、苦菜、蒲公英、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7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離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師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師。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師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8

  范仲淹简介:

  宋朝范仲淹,江苏吴县人,二岁时父亡,母亲因家贫无力谋生,只好带着他改嫁。及长,知此事后,即泣别母亲,寄居佛寺苦读。也因此善缘,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守持净戒,并刻苦自励、发愤精进。长大为官后,非常笃信佛法,且乐善好施、广修众福。凡是他为官时所莅守之处,必定修建寺院、恭敬僧众,带动地方百姓信奉三宝,于兴崇佛法上不遗余力。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公后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范公的四个儿子不但贵为官卿、道德极高,且能遵父舍财济世之风;其后代子孙在朝为官者亦屡出不绝,这都是得自范公的庇荫。世人若想后代子孙昌绵久远,当学范公积善造福之方。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范仲淹未入学,母亲和继父就对他进行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讲述了许多古圣先贤如何立志、如何读书、如何成就大事业的故事。每次他都认真聆听,默记在心。听后,他又总爱安静地独立思考。

  商周时代,有国学、乡学。秦汉以后,只重国学,乡学多由民间自办。州县普遍兴学,还是仁宗朝由范仲淹等先贤倡导的。范仲淹青少年时代,长山没有官办的县学,有的只是富贵人家自办的塾学,或民间筹办的学宫。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母亲便送范仲淹到长山城东南隅一所民办学宫读书。后人怀念他,金代泰和年间在范仲淹当年读书之处创建怀范楼,元元贞元年(1295年)县尹安惟洪修葺。这是后话。

  范仲淹进长山学宫读书后的一天中午,学宫旁边一座庙宇前,涌满了男女老幼许多人,说某某神显灵了,人们虔诚地前来烧香磕头,求签问卦,神可以断吉凶祸福,可以问前程未来。少年学子出于好奇,随人流也进了庙宇。看到都在争先恐后地求签问卜,范仲淹郑重地走到一个相士面前,抽出一签,询问道:“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相士回答说“不能”。周围的人听到这一问一答,不由得愣了,惊疑的目光投向了他。范仲淹又问:“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怎么样?”相士愣了,无言以对。旁边一位老者十分叹赏这位貌不出众却志向非凡的少年,便仔细询问了范仲淹的情况。在范仲淹看来,“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也” 。用吴曾转述范仲淹的话来说:“能及大小生民者,固为相为然”,“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在封建社会中,皇帝职位最高。除了皇帝,当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居高位,最能为民造福的,当属宰相;在民间,最能为民造福的就是良医。良相良医,尽管职位高低不同,在为天下人造福方面却是一致的。

  很显然,范仲淹早年的志向不存在升官发财之念,其意向鲜明地表达了利泽生民的思想。这个少年时代愿为良相良医的人,在经过数十年宦海生涯之后,暮年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孝水省亲

  范仲淹继父朱文翰,字苑文,端拱二年中进士任平江府推官,不久京都召试馆职,他便应试入馆,授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编校。宋真宗赵恒继位后,朱文翰得到信任,升为户部郎中。郎中为皇帝的侍卫和随从,地位较高。朱文翰为人耿介刚直,敢于直言朝政,得罪了权贵高官,受到诽谤中伤,景德初年被贬出京城,任淄州长史。

  母亲先去淄州的秋谷口照料继父,范仲淹仍在长山读书。秋谷口简称秋口,位于今淄博市博山城东荆山之麓。这里群山怀抱,孝水中流,泉水绕城,景色幽美。长山至秋口,相距百余里,中间由孝水联结起来。孝水,又称笼水,俗称孝妇河。孝水发源博山颜神镇,北流经淄川入长山县境,绕长山城南,鱼子沟水汇入,经城西北吕家庄,向西流经原梁邹县城(今邹平旧口)西北,与济水汇合,东流入海。范仲淹随母迁居长山以后,与孝水结下不解之缘。读书余暇,每每邀同学少年,到孝水玩耍戏水,好不畅快。孝妇河的传说,听父老乡亲讲了一遍又一遍:

  颜文姜自丈夫死后,侍奉婆母特别周到细心。她每天到10里之外的山泉挑一担甜水,供婆母饮用。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无间寒暑,无怨无悔。这事感动了神灵,水缸处冒出一灵泉,甜水随用随长。文姜便用一个编织的笼子罩住泉眼,从此免除了她天天担水之苦。久而久之,婆母产生疑惑,乘文姜外出,婆母发现了水缸旁的笼子,用力一掀,灾难降临,大水涌出,淹没了房舍街巷,婆母也被淹死。文姜归来,夺过婆母手中握着的笼子,向北一指,滔滔洪水北去,流成了一条河,这便是笼水,也就是孝妇河。孝妇河岸边长大的人,谁不为颜文姜的孝道感动呢!

  范仲淹特别孝顺,母亲的冷暖苦乐,时时挂在他心上。母亲刚去秋口之时,他天天想念母亲,寝食不安。一天,他请假要到秋口探望母亲,老师与同窗担心他路径不熟悉。他说:这孝水不就是引路的吗!他独自一人沿着孝水河岸,溯流而上,走了一程又一程,过了一村又一村,大半天的光景,终于从孝水下游到了孝水上游岸边的秋口。母子相见,泪流满面。一段时间里,他常常从长山步行百里到秋口省亲,母亲也常常顺着孝水流去的方向张望。后来,继父在秋口寻到一所学宫,把范仲淹接到秋口读书。有时母亲回长山朱家料理家务,时间稍长,范仲淹便又从秋口沿着孝水到长山探望母亲。潺潺孝水,便成了连接范仲淹与母亲的一条亲情河。

  范仲淹孝水省亲的故事,感动了周围的父老乡亲,人们赞不绝口,到处传颂。范仲淹晚年知青州之时,他赈灾救荒、掘井汲水、折钱纳税等惠民政绩,感动了青州的父老乡亲。青州的艺人回忆起范仲淹孝水省亲的往事,编写了一段唱词,唱词中借用了初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改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口至长山一百。”63岁的范仲淹听罢唱词,不禁潸然泪下。请君试问孝妇水,思绪与之谁短长!

  借读醴泉寺

  范仲淹从关中游学东归长山之后,胸襟宽了,眼光高了,读书求知的愿望更强烈了。再到哪里去读书求学?哪里有名师大儒呢?询来问去,范仲淹终于做出了选择。寻根溯源,要从五代说起。早在五代时期,邹平人田敏,少通春秋,笃于经学,后梁贞明年间登科,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太常博士、太常卿等高级文教职务。后唐时朝廷任命他为详勘官,校勘雕印九经。历经22年,终于完成一代伟业,周世宗褒扬他为“儒学之宗师”。显德五年(958年),80岁的田敏告老还乡。他身体特别健壮,耄耋(mào dié)之年不须拄拐仗,徒步往来于街巷和山野小道,讲学于长白山中,每天亲自为众多学子讲授经典,求学者纷至沓来。前后12年,田敏培养了一批饱学之士。一时间,邹平学风大盛。与田敏同时,历城人田诰在长白山西南麓的明水讲学。因此,长白山一带成为北宋初期讲学成风儒学昌盛的地方。古时,许多佛寺的法师高僧几乎都是饱学之士,有的是当地著名的儒学大师。地处长白山腹地的醴泉寺内,当时聚集着一批颇具儒学造诣的和尚,寺院的住持就是远近闻名的儒学大师。

  范仲淹到醴泉寺借读的主意,先跟母亲商议妥当后,整理了一下简单的书籍衣物,背上包裹,便直奔相距50多里路的醴泉寺而来。醴泉寺是济东的大佛寺,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曾来此求法拜佛。相传南朝宋齐之间,由庄严法师所创建。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成之日,东山岩石间有泉水涌出,掬而引之,味甘芳,唐中宗特赐名“醴泉寺”。范仲淹来醴泉寺,拜高僧为师,学习儒学经典,寄居寺内,故曰“借读”。寺院住持高僧与范仲淹见面叙谈后,深感这青年为人诚恳,求学心切,而且心志高远,便欣然收留了范仲淹这个儒学徒弟,给予学习及住宿的种种方便。初始,住持每天单独为范仲淹讲授一个时辰,其余时间由仲淹自学。自学中遇到的疑难,第二天请教师父。师父根据仲淹提出的问题,即题讲解,并且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层探究。范仲淹暗自叹服,师父讲得透彻。每次讲授,都使范仲淹觉得心地敞亮,识见大增,一天一个新的境界。

  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继父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今山东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齑划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后来至应天府学院读书时,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留守的儿子将范仲淹天天吃粥和不出去观驾的情况,回家告诉了家父。家父让儿子带上官府厨师做的饭菜送给范仲淹。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去看范仲淹,发现他送的饭菜一点没动,都发了霉。留守的儿子异常不悦地说:“我家大人听说你生活清苦,特意让我送来饭菜招待你,你竟然没有吃,难道是玷污了你,有过错吗?”范仲淹匆忙地表示歉意解释说:“家父大人和你的一片深情厚谊,让我十分感动。但我长久吃粥已经成了习惯,今突然吃了您的如此丰盛的美味佳肴,以后我怎么能再安于吃粥呢?”留守的儿子听罢,既感动,又惊讶:范仲淹所思所为,异乎寻常。

  他读书的时候,白天晚上很用功。五年中,他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凉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直提醒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9

  范仲淹二岁时,父亲范墉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改嫁给山东的一位朱姓大户,他也改名为“朱说”。范仲淹成年后,从傲慢的朱家孩子口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激愤之下,发誓“男儿当自强”,要自立门户,重振范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求学。虽然应天府是“公费读书”,但范仲淹生活费用还得自理,“依戚同文学”,过得十分艰难。他只能吃薄粥,深夜困倦打瞌睡,就用冷水洗面,激醒自已,继续攻读。一个同学是应天府留守(官阶相当于今日之“市委书记”、“市长”)的儿子,看不下去,便好意送了些美食。他却一口不尝,听任食物变坏。同学怪罪起来,他长揖致谢,道:“你的好意,我都心领了,谢谢!但我只怕自己一旦学会享受美餐,日后再也吃不得苦!”

  范仲淹在应天府读了五六年书,成绩优异,便有了一个远大的人生理想。据《能改斋漫录》记载,范仲淹应试前,特到祠堂求签,咨询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暗中祈祷:“如果不能当宰相,希望能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恼火了,掷签于地,慨然长叹:“男子汉大丈夫,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还有什么活头!”这就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名言的来历。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中了进士,得到真宗赵恒的接见,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范仲淹政绩斐然,如安抚江淮的蝗灾、修建“范公堤”等,但由于喜欢给高层“挑刺”,仕途就像乘电梯般,上上下下,几起几落。章献太后刘娥当政时,他一会儿指责仁宗赵祯不该率领百官给太后祝寿,一会儿要求太后还政,被贬到苏州;待得赵祯亲政后,他本受到重用,但又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要求改革,结果得罪宰相吕夷简,再贬饶州。

  范仲淹是一个锐意进取、热烈执着的人,眼看自己年已五十而碌碌无为,未免有点灰心、有点牢骚。一天晚上,他看着《三国志》,突然觉得十分没劲:这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只得三分天地,“人世都无百岁”,还不如“刘伶一醉”!第二天,他叫来好友欧阳修。两个人喝得醉醺醺的,手拉手到大街上唱歌,那是他新作的《剔银灯》。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他到乡间散心,看到百花洲四周鲜花盛开,莺蝶飞舞,就自嘲起来:“我是到了桃花源吧?我也做做陶渊明!好笑的是,当年的理想竟是什么良相、良医!”又作了一首《定风波》,节缶高歌: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但这种颓废消极的状态还没有持续多久,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就发生了,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略大宋。两年不到,宋朝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元昊气势嚣张,扬言要灭了大宋。国难当头,范仲淹立刻忘了那个“桃花源”,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强烈要求上前线。大宋朝廷对这场战争措手不及,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赵祯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危难之际,赵祯匆匆召见了范仲淹,先给他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再荣封一个“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康定元年(1040)秋天,五十二岁、满头白发的范仲淹,紧急挂帅,风尘仆仆地赶往西部战场。秋天的边塞,与繁华似锦、车水马龙的京都宛如两个世界:万物凋零,到处都可见断壁残垣、尸骸废墟、难民流离。范仲淹登高一望,但见斜阳下,寒霜满地,孤城默然矗立,长烟寥寥,连大雁也不想停留,呜咽着向南飞。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深夜失眠,挑灯填了几首《渔家傲》,寄给在京城的欧阳修,开头都是“塞下秋来”,现流传下来的却只有下面这一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五代宋初,盛行的都是柔婉绮丽的“花间词派”,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气势悲壮苍凉,意境雄健刚烈,可谓是“大宋第一首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欧阳修非常欣赏,赞叹之余,又戏谑道:“希文,你动不动就是‘塞下秋来’,真个穷苦的边塞主儿!”欧阳修到底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文人,无法体会“孤城闭”、“归无计”、“征夫泪”的苦难、凄凉和悲痛,以为取胜真的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竟然羡慕朋友上战场“真乃大元帅之事也”,还急切地祝贺他,“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0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范仲淹被朝廷撤去军政要职,贬往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做知州。

  这一年,邓州一个姓孙的通判因病在官署去世,留下弱妻幼子好不可怜。孙通判携家带口在邓州做官,一向没有什么积蓄,后事如何料理?通判夫人一夜之间哭肿了眼睛,愁白了头发。范仲淹知道这个同僚生前清贫,立即带头捐出当月的薪俸,为孙通判治丧所用。其他官吏也纷纷解囊,各尽所能,总算给孙通判买了一口像样的棺材。孙通判的老家远在江西九江,他妻儿从邓州乘船回老家最为便捷,走白河、转汉水、入长江,一路顺水,指日可抵。大家的捐款除了买棺材之用,还有一些余钱,正好雇一条船。诸事妥当,范仲淹派了一个捕快,随船护送孙通判的灵柩和他的遗孀孤儿。

  范仲淹带着幕僚把孙通判的家人送到船上,正要挥手作别,那捕快却又跳上岸来,向范仲淹说道:“大人忘了一件大事!”

  范仲淹一怔:“快说,忘了什么?”

  捕快快人快语:“此去九江,水路千里迢迢,各个州县都设有关防,盘查过往船只。随便找个借口,就要你拿钱打通关节。大人不备足‘通关’费用,只怕这船出了邓州境地,就寸步难行了。”

  范仲淹皱了皱眉头,对各地关防假公济私之弊,他了如指掌。他想,对于孙通判的后事,官府已经给了抚恤,同僚们也已经捐过了钱物,这“通关”的费用又从哪里出呢?范仲淹想了一阵,叹着气走进了本州设在岸边的关防公署。官署里纸笔都是现成的,范仲淹略一思索,挥笔写道:

  “一叶轻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凉天。关防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儿寡妇船。”

  范仲淹把诗写成之后,署上自己的名字,交给押船的捕快,说:“若遇关防盘查,你就拿这个应付。”

  就这四句诗,能当银子使唤?捕快虽然有些疑虑,还是接了。

  捕快的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那些关防的官员,谁不知道范仲淹的大名?看了范仲淹的怜贫诗,谁还好意思敲诈这孤儿寡母?捕快一路畅通无阻,很顺利地把孙通判的遗孀送回了九江老家。范仲淹写诗助贫解困的故事也随之传开。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1

  在范仲淹求学时,认识了一名刘姓同学。当时条件很差,每天只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而刘同学家境好,总是把好吃的给范仲淹。这样范仲淹才勉强填饱肚子,得以继续学习。而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多。临别那一刻,范仲淹暗暗发誓,将来如有出头之日,一定要感谢刘同学对他的恩情。

  范仲淹当宰相后的不久,刘同学找到府上,说家里发生了变故,需要范仲淹的帮助。

  因为多年未见,范仲淹跟他把酒言欢叙旧,一边喝酒一边聊起过去的经历。这时范仲淹说,几十年未见老同学在哪里高就?刘同学端起杯,一饮而尽,说,罢了罢了,此行正好求助老同学,能够谋个一官半职。想凭着范仲淹在朝中的威望,应该不成问题。

  不料,范仲淹脸色一沉,说,刘兄家里有几个人,每年需要多少钱开支?刘同学回答,一百两银子足够。

  范仲淹沉吟了一下,叫下人取出一千两银子,说,这些银两先给你救济,如果后续有困难我会继续给你提供帮助。

  范仲淹的银子解了刘同学的燃眉之急,他还了外债,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在银子用完后,他又找到了范仲淹,这次他直截了当地说,想通过他的关系做官。

  但是范仲淹一口回绝,说如果家庭困难可以再帮助,你要做官我不能做主,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进入。在刘同学离开时,埋怨地说,范仲淹一点不讲交情,如果当初不是我,范仲淹能有今天的`成功吗?

  而范仲淹说到做到,再取出一千两银子给刘同学。到最后,范仲淹也没有给他一官半职,自掏腰包维护了清廉形象。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2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在文学上也很有建树。他为官时,更是严于律己,不徇私情。

  明道二年,范仲淹奉旨去京东和江淮赈灾,同行中有位没有官职的学生叫富弼。一路行来,见百姓只能食野草为生,范仲淹心里很焦急,马上制定出方案,调粮救急。

  有一天,粮食刚刚运到,还不曾发放,竟然被偷盗出两担。范仲淹极为恼怒,下令严查偷盗之人。后来,小偷抓住了,是一位青年汉子。范仲淹大怒,正要责打偷盗之人,公堂外却传来哭喊声。范仲淹将哭喊之人召上公堂,是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跪在公堂之上,不停地磕头说:“大人呀,我儿偷粮实属不该,只是可怜我老妇人无依无靠,只求大人放了我儿,老奴情愿替儿服罪。”老妇人哭得哀哀不已,富弼抬头,发现范仲淹已是两眼含泪。后来,范仲淹将偷粮之人责打了几十板子便放了,老妇人连连叩谢。

  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以整顿吏治为重点进行改革。他任命了一批按察使去巡视全国各地,考察各地的官员政绩,凡是不称职的官员,他便把姓名从官员簿上勾掉。有位官员,因为不称职而被勾去名字罢免官职,结果一家老小哭哭啼啼涌上公堂,求范仲淹开恩。范仲淹面对哀号,不为所动,坚持罢免了那位官员。

  已任官职的富弼恰好同行,就对范仲淹说:“你这样一笔把人家勾掉,惹得全家人痛哭,而你却无动于衷。前番老妇一个人哭,你却眼中含泪,这是为何?”

  范仲淹回答说:“青年人偷粮食是为老母亲,老母亲哭是为儿子的性命,我眼中有泪,是为青年人的孝心也为老妇人的舐犊之情,所以法外开恩不涉及其他。而官员的一家哭怎比得上一路(当时的一种行政区域,相当于明、清的省)哭呀。我撤掉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只是他的家人感到悲伤,我若让不称职的官吏留在任上,那就要危害整个地方,这地方的百姓都要哭,一家哭总比一路哭好。”

  范仲淹的眼泪,让后人在他铁面无私的政治生涯中,也看到了他柔情的一面。而他刚正不阿的秉性和宽容仁厚的胸怀,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3

  在范仲淹的情感世界中,最突出的是一个“忧”字。他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一连六个“忧”,借楼抒怀,道出了自己那鲜明的忧乐观。本来,有喜有忧,属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但在那种平民百姓的“天下之乐”少之又少的年代,范文正公的忧自然也就远多于乐了。难怪他在短短的《岳阳楼记》中就“忧”字连篇。

  无论什么人,也无论处于什么时代,总会有忧愁,问题在于忧什么、为谁忧。范仲淹的“忧其民”、“忧其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忧国忧民。一个“忧”字,既不为“物喜”,亦非为“己悲”,而完全表达的是他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境界和政治抱负。他以忧国忧民之心,多次上书朝廷,直陈己见。他写的《奏上时务书》、《上执政书》、《上时相议制举书》等,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固邦本者,在乎举县令,择郡守,以救民之弊也”等改革措施。其中,《上执政书》是在他居母丧期间写的。旧时官员丁忧期间,通常是不必问国事的,但他为了“四海生灵长见太平”,还是“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仅此一事,便可见其“忧”之一斑。

  范仲淹的“忧”,归根到底是为普通百姓而忧。他在任兴化县令时,发动当地民夫建成数百里让“民享其利”的捍海堤,被百姓誉称为“范公堤”。他位高权重时,则极力为百姓选好官。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庆历三年十月,朝廷为整顿吏治,决定逐路(注:路,是宋朝行政区划的名称)选拔转运使,对不称职者皆行罢免。在审查名单时,范仲淹把那些庸碌无能的转运使的名字,毫不客气地一笔勾掉。与范仲淹一同审核名单的富弼见勾掉甚多,心有不忍,便劝道:“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义无反顾地坚持将庸碌无为者勾掉。在范仲淹的眼里,“一家哭”与“一路哭”孰轻孰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让更多的普通百姓笑,只好让少数不肯干事或干不成事的庸官(包括他们的家人)哭了。

  范仲淹屡遭罢黜,忧国忧民的志向不改。有人对此曾提出过疑问,范仲淹的回答是:“我道则然,苟尚未遂弃,假百用百黜,亦不悔。”(《范文正公集》附录)我的信念是不变的,为了信念,就是用我一百次、罢免我一百次,也不后悔。他的信念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4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窖金苦读”、“窖金捐僧”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精神和克服困难顽强意志。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5

  范仲淹本来生活在一个官宦之家。五代时期,他的爷爷范赞时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武宁军(徐州)节度掌书记。范仲淹就是范墉在徐州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可悲的是当范仲淹刚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

  随着家境的衰落,他的母亲谢氏不得不带着他改嫁给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东)朱氏,更姓朱,名说,中进士后恢复本姓。范仲淹小时候很有志气。

  他曾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南)醴泉寺读书,因家庭贫苦,每天只能煮一盆薄粥,划作四块。早晚各两块,切一点荠菜,加一点盐来吃,这样苦学了三年。后来,他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十分难过,哭着辞别了母亲,到南都(今属商邱)学舍读书。

  他这时学习更加刻苦,夜以继日,有时通宵达旦,五年没有脱衣服睡过觉。由于范仲淹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范仲淹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抱负。当他还是个秀才时,就“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后来他当了谏官,大胆揭发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受到贬谪处分。后来他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又回朝任副宰相,积极推行新政,因触犯一部分权贵利益而遭到排挤,回到陕西防守边境,新政也就废止了。

  第二年,他在岳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子京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范仲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千多年来,这句话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警句。范仲淹一生艰苦朴素,经常把自己的薪俸分给乡亲,深得人民拥戴。他“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人民“哭之如父。”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6

  范仲淹就是这样从小立志,划粥而食的,靠着这种精神,范仲淹终于当上了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小时候是个平穷的孩子,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为了生活,母亲改嫁带他到了朱家。朱家也很穷,没有钱给范仲淹读书,范仲淹就一个人来到一所寺院,一边干活,一边苦读。经常读到夜深。有点儿困了,就用冷水洗脸。最让他感到困难的就是每天的饭菜,不要说好吃的饭菜,就连吃饱也很不容易。他每天只好煮一碗粥,等到冷凝了以后,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用咸菜来下肚子。

  一天,一位同学来看望范仲淹,那位同学是官宦弟子,是家中很富有的。看见范仲淹生活那么困难,学习却那么用功,心里很是感动,回家告诉了父亲,然后同学就叫父亲去给范仲淹送好饭好菜。

  过了几天,那位同学又去看望范仲淹,发现给范仲淹的饭菜却放在地上原地不动,都快发霉了。于是,那位同学就责怪道:“君子不吃小人送来的食物,你不吃这些食物,难道你瞧不起我?”范仲淹表示歉意,说:“我现在吃粥已经吃习惯了,我怕吃了你的饭菜,吃不下这些稀粥了。”那位同学听了范仲淹的话,对范仲淹更加钦佩了。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7

  北宋时期,西夏王元昊经常侵犯宋朝边境进行挑衅。当时,名臣范仲淹担任延州经略,有一天,元昊派人给范仲淹送了一封信来,范仲淹打开一看,这封信是写给皇帝,元昊让范仲淹把此信转交皇帝。此信写得极其傲慢无理,对皇帝及宋朝极尽侮辱之能事,是在辱没宋朝皇帝尊严。范仲淹看完此信后,二话不说,当着送信来使面,把信烧了,然后命人将送信来使送出边境。但此事后来被范仲淹政敌们知道了,他们便以此事上奏朝廷,说“范仲淹只是边境地区一个官员,竟然把敌国外交信件烧毁而不上报,所以应该将范仲淹斩首。”皇帝得此奏报,也怪罪下来,派人调查范仲淹。于是,范仲淹便上了一份折子替自己辩解,范仲淹在折子里说:“元昊那封信,对陛下极尽辱侮,污言秽语,不堪入目。陛下如果看了此信,就必须立即发兵与其交战,这样才能捍卫陛下及大宋朝廷尊严;如果不发兵,就等于向天下人承认了元昊对陛下侮辱,陛下因此就会颜面尽失,被天下人耻笑。但依我朝现在条件,尚无力发动战争。所以,我当着对方信使面把此信烧掉了,是在告诉元昊,也是在告诉天下人,宋朝皇帝根本就没有看到你这封带有侮辱性质信。所以,这只是边官范仲淹一个受到侮辱罢了。”皇帝听了范仲淹解释,才明白了范仲淹良苦用心,所以,不但没有治罪于他,反而表扬了他。

  范仲淹在烧信同时,把对方对皇帝及国家侮辱也一同烧掉了。而且,甘愿自己把侮辱承担下来,既是一种聪明处世智慧,也是一种令人仰望担当精神。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8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数量,出人意料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专用成语。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19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在任为官时,更是严于律己,不徇私情。

  有一次,范仲淹奉旨去京东和江淮赈灾,同行的人员中有个学生叫富弼。一路行来,只见民不聊生,范仲淹马上调粮救急。可粮食刚到,竟然被偷了两担。范仲淹下令彻查,抓住了小偷。范仲淹正要责打偷盗之人,公堂外传来哭喊声。

  一老妇人上前不停地磕头,嘴里说:“大人呀,我儿偷粮实属不该,只是可怜我老妇人无依无靠。只求大人可怜放了我儿,老奴情愿替儿服罪。”老妇人哭得十分悲痛,富弼抬头,发现范仲淹已是两眼含泪。后来,范仲淹责打了几棍偷粮人便放了。

  后来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官员,不称职的官员都被罢免。有一位官员,因为不称职而被罢免,结果一家老小哭哭啼啼涌上公堂,求范仲淹开恩。范仲淹不为所动,坚持罢免了那位官员。

  富弼恰好在一旁,就对范仲淹说:“你这样罢免人家,惹得人家全家人痛哭,而你却无动于衷。前番老妇一个人哭,你却眼中含泪,这是为何?”

  范仲淹回答说:“之前那人偷粮食是为老母亲,老母亲哭是为儿子的性命,我眼中有泪是为青年人的孝心也为老妇人的舐犊之情,所以法外开恩。而我撤掉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只是他的家人感到悲伤,我若让不称职的官吏留任,那这地方的百姓都要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对于清正廉明的范仲淹来说,他的眼泪不会轻易流出。范仲淹的眼泪,让后人在他铁面无私的政治生涯中,也看到了他柔情的一面。而他刚正不阿的秉性和宽容仁厚的胸怀,值得后人学习。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20

  范仲淹自幼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为了使儿子和自己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的姓也改成了朱。

  范仲淹长大后知道自己亲生父亲姓范,便想恢复自己原来的姓,可是继父不同意,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因此,范仲淹便从家里出来,住进了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开始了刻苦读书的生活。寺庙里的日子是很清苦的,而当时范仲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又特别大,所以他经常吃饭时端起碗,几口就扒得精光,还没到下一顿时就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以至于看书时也无法集中精力。怎么办呢?他想出了办法,每天早晨煮好一锅稀粥,等冷凝结成粥块以后,用刀在上面划个十字,切成四块,早晚饭各吃两块。而下饭的菜呢,更加简单,仅切一点咸菜就行了。

  范仲淹就这样在醴泉寺里刻苦读书,他懂得了很多道理,长了不少知识。为了开阔眼界,增长更多的知识,他不远千里来到应天府,进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南都学舍,拜著名学者戚同文为师。因为范仲淹很穷,经常吃不上饭,刚开始还能喝点稀粥,后来稀粥也没了,每当太阳落山时,他才胡乱吃点东西,可是他从来没有为吃饭这个问题而分心,而是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刻苦了。他为自己制订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不完成计划决不睡觉。在严寒的冬夜里,每当他学习感到疲倦时, 他就用冷水洗脸,提提精神,学习环境虽然这样艰苦,可是范仲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

  范仲淹就这样凭着一股坚定的信念,十几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后来终于取得成就,成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贝蒂说:“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温塞特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丁玲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古今中外大凡仁人志士,明达贤者,无不经过困苦磨砺。而伴随他们走过磨难的,就是他们心中的信念。事实证明,只要心中有了信念,就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只要心中有了信念,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

【范仲淹的小故事(通用20篇)】相关文章:

范仲淹坚持的小故事11-10

有关范仲淹的小故事08-22

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11-12

范仲淹文言文小故事11-06

范仲淹好学的小故事(精选5篇)03-22

范仲淹的故事通用15篇11-28

范仲淹的故事(通用15篇)09-19

《范仲淹》的故事通用15篇09-15

范仲淹食粥的故事范仲淹故事大全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