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苦学》

时间:2024-08-07 05:16:49 范仲淹 我要投稿

《范仲淹苦学》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范仲淹苦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范仲淹苦学》

  一、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二、翻译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辞别母亲,离开家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不分昼夜地刻苦读书。五年中,他竟然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夜里有时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冷水洗脸。范仲淹常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每天直到太阳偏西才开始吃饭。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要旨,又慷慨地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对自己说:“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字词解释

  孤:幼年丧父。

  以……为:把……当作

  谪:贬。

  谗:说别人坏话。

  沃:浇。

  适:旧指女子出嫁。

  世家:家世。

  去:离开,离去。

  寝:睡觉。

  或:有时。

  辄(zhé):总是。

  啖(dàn):吃,喝。

  旨:要领。

  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

  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

  馕(zhǎn)粥:稠粥。

  日昃:太阳偏西。昃(zè)。

  孤:幼年丧父。

  辞:辞别。

  沃:冲洗。这里是“洗”的意思。

  食:饭,三餐。

  给:提供,给。

  士:有志向的人。

  去:离开。

  南都:指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氏:姓。

  尝:曾经。

  或:有时。

  既:已经;……以后。

  拓展

  《岳阳楼记》和《范仲淹苦学》比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选自《范仲淹苦学》)》)

  小题1:解释加点的字。(2分)

  (1)每以天下为己任()(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或异二者之为渔人甚异之

  C.范仲淹二岁而孤已而夕阳在山

  D.居庙堂之高辍耕之垄上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题4:甲段中 “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乙段文字讲了三个层次的意思,第一层是,第二层是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第三层是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2分)

  小题5:两段选文中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请问此句在这两篇文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作为(2)探求

  小题2:A

  小题3: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

  小题4:古仁人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1分)

  小题5:相同,都是揭示主题(或点明主旨1.5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每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为”的意思是作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的意思是探求。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中的两个“谪”的意思是“古代官员降职或远调”,动词。B项前一个“异”应为“不同”,第二个“异”应为“感到惊异”;C项中前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无实在意义;D项中前一个“之”应为助词“的”,第二个“之”因为动词,到,往。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为“以”,因为。

  小题4:

  试题分析:【甲文】中“斯人”中的“斯”,代词,因此要搞清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要仔细阅读,“斯人”指代“古仁人”。总结第一层的意思格式为:谁+怎么做+结果,因此就总结出:范仲淹少时家贫但胸有大志。

  小题5:

  试题分析:因为前文是范仲淹体现个人胸襟和抱负的千古名篇,后文是范仲淹的传记性的文章,所以两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相同,都体现了范仲淹的抱负,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范仲淹苦学》】相关文章:

范仲淹苦学故事05-07

范仲淹少年苦学译文04-20

范仲淹苦学成材的故事02-25

范仲淹苦学成材的故事09-05

【推荐】范仲淹苦学成材的故事09-22

范仲淹的故事09-13

范仲淹的故事02-25

范仲淹简介06-29

《范仲淹》的故事05-21

范仲淹的诗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