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鲜为人知一段情

时间:2024-09-24 05:50:06 杜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牧鲜为人知一段情

  杜牧的诗气度不凡,风神俊逸,尤其七绝更令人称绝,怎么赞美都不为过,只有朗诵出来才对得起这些优美佳句,也是唐诗中最应该背诵的。

杜牧鲜为人知一段情

  太和末,牧复自侍御史出佐沈传师江西宣州幕。虽所至辄游,而终无属意,咸以非其所好也。及闻湖州名郡,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湖州刺史某乙,牧素所厚者,颇喻其意。及牧至,每为之曲宴周游。凡优姬倡女,力所能致者,悉为出之。牧注目凝视曰:“美矣!未尽善也。”乙复候其意,牧曰:“愿得张水嬉,使州人毕观。候四面云合,某当闲行寓目,冀于此际,或有阅焉。”乙大喜,如其言。至日,两岸观者如堵。迨暮,竟无所得。

  将罢舟舣岸,于丛人中,有里姥引鸦头女,年十余岁。牧熟视曰:“此真国色,向诚虚设耳!”因使语其母,将接致舟中,姥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姥曰:“他年失信,复当何如?”牧曰:“吾不十年,必守此郡,十年不来,乃从尔所适可也。”母许诺,因以重币结之,为盟而别。故牧归朝,颇以湖州为念。然以官秩尚卑,殊未敢发。寻拜黄州池州,又移睦州,皆非意也。牧素与周墀善,会墀为相,乃并以三牋干墀,乞守湖州,意以弟顗目疾,冀于江外疗之。

  大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比至郡,则已十四年矣,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三子。牧既即政,函使召之。其母惧其见夺,携幼以同往。母诘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牧因取其载词视之,俛首移晷曰:“其词也直,疆之不祥。”乃厚为礼而遣之。因赋诗以自伤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唐阙史》

  杜牧(约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去到湖州游玩,受到湖州刺史崔君的盛情款待。崔刺史素知杜牧风流,便把本州的一些名妓唤来,供他挑选。可杜牧看过那些名妓后,却说:“她们美是很美啊!但都还不够尽善尽美。”杜牧接着又说:“我希望能在江边举行一次竞渡的娱乐活动,让全湖州的人都来观看。到时候我就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细细地寻找,希望或许能找到我看中的人。”湖州刺史按照杜牧的意愿,举行了这样一次竞渡活动。那天,江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杜牧跟崔刺史一起来到江上,喝酒、吟诗、观景。突然,杜牡看到江岸上有一位乡村老妇人,带着一个女孩子正在向江上张望。杜牧看了好一会,激动地说:“这个女孩子真是天姿国色,先前的那些人和她相比简直就是虚有其人!”崔刺史一心想结交杜牧,听他这样一说,就立即差人将那祖孙俩请来船上,欲与杜牧做个媒人。那老妇人说:“我这孙女能被杜大才子看中,自是她的荣幸,但她今年才13岁,恐未宜嫁人。”杜牧说:“我也不是要马上就娶她,只是想要订下迎娶的日期。”老妇人说:“将来若是违约失信,又应当怎么办呢?”这样吧,十年之内,我必来湖州做郡守。我来湖州做郡守之日,便是迎娶她之时,倘我十年不来,随便她嫁人如何?”老妇人听后表示同意。然后杜牧便当即下了厚重的聘礼。

  分别后,杜牧一直想念着湖州,牵挂着那位女孩。可他官职较低,不能提出调任湖州的请求。后来他出任黄州、池州和睦州刺史,都不是他的本意。等到他的好朋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便接连写了三封信,请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849年),杜牧41岁,获得湖州刺史的职位。此时距离与当年那祖孙俩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四年。那位女孩子已经出嫁三年,生了三个孩子。当然这些杜牧是不知道的。到了湖州,杜牧马上将老妇人叫来,这老妇人带了外孙来见杜牧。杜牧责问说:“从前你已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我,为什么要违背诺言呢?”老妇人说:“原来的约定是十年,可十年过去了,你也没有来。这才出嫁的。”杜牧屈指一算,果如妇人所言,于是无奈地说:“你讲得很有道理,我不会强迫你们的,是我的不对。”说完便又送给老妇人很多礼物,这才满腹惆怅地让她们走了。

  送走老妇人,杜牧伤心不已,感慨万千,当即写下一首《怅别》诗:

  自是寻春去较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拓展阅读:杜牧生平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关于杜牧生卒年,钱大昕《疑年录》据杜牧大中六年《自撰墓志铭》推断,生年为贞元十九年(803),卒年为大中六年(852)。但也有学者考证其卒年在大中七年以后。

  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制策登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同年十月离开长安,到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府署中担任幕僚,后转入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和宣歙观察使崔郸幕中任掌书记、判官等职。十数年间奔波各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进一步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多所探究,尤喜议政谈兵。在淮南幕府中写的政论文《罪言》等,对修明朝政、削平藩镇提出了切中时弊的见解。著名的《张好好诗》,也写在这一时期。

  开成四年(839)回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及比部员外郎。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在地方官任上,常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革弊政,免除猾吏豪胥额外强征的苛捐杂税。会昌年间,宰相李德裕主持抗击回纥侵扰和平安泽潞藩镇叛乱的军事活动。杜牧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上书陈述用兵方略,得到采纳,并取得"泽潞平,略如牧策"(《新唐书·杜牧传》)的成效。可见他确有实际政治才干。

  大中三年(849),回朝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复出为湖州刺史,一年后又内调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权贵,仕宦不很得意,从而对社会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态度。但抱负难以施展的苦闷,又造成他纵情声色、颓废放任的生活作风,有一些"风流艳事"流传。

【杜牧鲜为人知一段情】相关文章:

杜牧鲜为人知的浪漫史08-14

网上那一段儿女情长散文07-12

杜牧的古诗10-11

杜牧的名句09-23

杜牧《出关》01-25

杜牧的古诗05-30

杜牧《金谷园》03-25

杜牧《赠别》05-21

杜牧的诗09-01

杜牧的诗集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