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05-09 11:01:53 杜甫 我要投稿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通用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通用1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通用

  原文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解

  1、蜀主:指刘备。

  2、征吴:对吴有企图。

  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

  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5、武侯句: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其祠在先主庙西。常:一作“长”。

  6、一体句:正因他们君臣一体,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顾宸所谓“平日抱一体之诚,千秋享一体之报。”

  译文

  当年刘备谋攻东吴曾到达三峡;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想象里仪仗旌旗仍在空山飘扬;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难寻影踪。

  古庙的松杉树上水鹤筑巢栖息;每年三伏腊月跑来祭祀的村翁。

  诸葛武侯祠庙长年在附近为邻;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发抒了无限感慨。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通用2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翻译: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注释:

  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②明妃:指王昭君。

  ③去:离开。

  ④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⑦省识:略识。

  ⑧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通用3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原文: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

  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注释:

  ⑴宗臣:后人崇拜的大臣。

  ⑵羽毛:指鸾凤。

  ⑶身歼:身灭。

  赏析: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读者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诗人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诗人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的意思。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个“纡”字,突出诸葛亮委屈地处在偏僻的地方,经世怀抱只能算“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也只不过是“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是议论中高于其他诗人之处。

  诗人联想起诸葛亮超人的才智和胆略,如同见到了他那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方面是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说:“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说:这一评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读者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所以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得挂齿。诗句写得这样曲折跌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这首诗通篇议论但不空泛,句句含情,层层蓄势,到诗的尾联达到高潮:“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束于这里的最强音上。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通用4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作者: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翻译:

  落叶飘零是深知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

  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

  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注释:

  1、摇落:凋残,零落。

  2、风流儒雅: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学养深厚渊博。

  3、“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4、故宅:江陵和归州(秭归)均有宋玉宅,此指秭归之宅。空文藻:斯人已去,只有赋留传下来。

  5、云雨荒台: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之“先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6、“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楚宫:楚王宫。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通用5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原文: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

  战乱时颠沛流离在东北方,如今我又漂泊到西南地区。

  滞留在三峡一带已有多年,和服饰不同的异族共生活。

  可恨不讲信义的胡虏之人,这混乱的年代有家不能回。

  庾信的一生最为坎坷悲凉,但晚年的'诗赋震撼了江关。

  注释:

  ①支离:流离。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②漂泊:一作“飘泊”。

  ③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

  ④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共云山:共居处。

  ⑤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⑥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⑦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⑧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定都江陵。

  鉴赏:

  第一首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再写胡人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精选7篇)04-15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03-24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通用5篇)02-22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12-29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4-08

《咏怀古迹·其五》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6

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翻译赏析04-01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全诗翻译赏11-21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