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7 02:33:52 杜甫 我要投稿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集合15篇)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理解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4、感受诗歌中的羁旅之愁和家国之悲。

  5、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三、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四、鉴赏诗歌

  (一)解题:

  题目意思是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二)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

  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

  “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三)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四)诗歌大意:

  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五、艺术特色

  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

  1、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论及。故此从略。

  2、情景无间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

  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附录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二、近体诗知识

  ⑴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⑵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⑶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⑷诗歌鉴赏指要

  A.基本要求: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B.基本要领:

  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④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三、研读诗歌:

  全诗感情基调——孤独抑郁

  整体感知

  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四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用豪迈、宏阔写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问: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问: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结:

  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

  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

  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

  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在真实的叙述中所寄寓的漂泊天涯的落魄感以及同情百姓疾苦、为国担忧的感情。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作品,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胸怀天下的“诗圣”形象。

  说明: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其所处的时代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期,他的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诗作不仅有对个人境遇的嗟叹,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充溢着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本课选录的三首诗,都是杜甫中后期的优秀作品。学生读这三首诗,可以从读入手,通过熟读来感知诗的内容,进而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品读,联系作者的个人经历,领悟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复杂感情,并且产生对诗人的敬仰之情,有兴趣诵读杜甫的作品。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石壕吏》: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2.《又呈吴郎》:体会本诗措辞委婉、以情动人的特点,并感受“不为”、“只缘”、“已诉”、“正思”、“即”、“便”、“虽”、“却”等词的表达效果。

  3.《登岳阳楼》:体会诗人在描写宏伟壮丽的景象中所寄托的心忧天下、嗟叹自身的悲愤与感伤。

  说明:

  《石壕吏》一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语,无议论语,但寓褒贬于叙事,倾向性十分鲜明,所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于巧妙的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又呈吴郎》是一首劝诫别人的诗作,所以引导学生体会本诗委婉的措辞、循循善诱的劝导显得很有必要;同时,本诗一些散文化虚词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更加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应该引导学生好好品味。《登岳阳楼》一诗以其意境的宏丽开阔为人称道,但水势浩森、无边无际的巨大景象中却有一个北望长安,涕泗滂沱的诗人,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这一点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介绍:《唐诗鉴赏词典》名句索引中选自杜甫作品中的名句约有五十多句。由此可见,杜甫确实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同时,引导学生共同回忆自己熟悉的.杜甫诗作。搜索记忆库,同想杜甫的诗作。熟悉的作品有:《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赠花卿》、《绝句》、《旅夜书怀》等。激活学生的记忆库存,比较直观地体会杜甫诗作的丰富及对我们的深远影响,引发学生学习本-果选录的三首诗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作者生平请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杜甫的资料,明确杜甫生活的时代,大唐帝国正经历着由盛而衰的剧变,其一生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课前准备杜甫的生平资料,查阅三首诗创作的时间、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遭遇等,在课堂上交流。一方面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提炼资料的习惯,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将作者与作品紧密地联系起来。

  赏读《石壕吏》

  l.整体感知:

  (1)散读全诗,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提问:初读本诗,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重点研读

  (1)细读老妇“致词”的十三句话,想象老妇面对悍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样一番说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2)提问:除了老妇的致词以外,作者还在哪些诗句中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憎?

  3.集体背诵,小结。1.(1)戍(shù):驻守某一地方。且:姑且,暂且。已:停止,完毕。

  学生散读本诗,明确本诗主要叙写了一户普通家庭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

  (2)诗人在诗中抨击了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同时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2.学生研读、批注:

  (1)①“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②“你们家还有别人吗?”(室中更无人。)

  ③“你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唯有乳下孙。)

  ④“孩子的母亲呢。快把她叫出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⑤“这怎么行!你们家必须有一个人要跟我们走。”(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种“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悍史的蛮横、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

  (2)学生圈画、批注诗句,体会作者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流露的思想情感。

  例1:“暮投石壕村”句中“暮”、“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表现了当时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实。

  例2:“有吏夜捉人”句是全诗的提纲,“夜捉”两字如实地描绘了悍吏抓了手段的狠毒,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此的揭露与批判。

  例3:“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说明老百姓长期以来饱受抓丁之苦,即使到了深夜也睡不安稳,有风吹草动立刻“逾墙’而逃。

  例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呼”与“啼”形成强烈对照,体现了“吏”的暴戾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同时“一何”修饰“啼”与“苦”,加重了感情色彩。

  例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夜久”表明老妇哭诉、悍吏百般威逼的过程很漫长,联系前文的“暮”、“夜”更能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同时联系“如闻泣幽咽”句,“夜久”还表明诗人对老妇一家的遭遇万分关切,彻夜难眠,关心百姓疾苦之情溢于言表。

  例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既叙事又抒情,一方面照应文章开头,另一方面也是对“请从吏夜归”的补充,如果说前面我们对悍吏是否会带走这样一个孤苦的老妇还心存疑问的活,至此我们已经全然明白了结果,我们再次体会到了悍史的暴戾和人民的疾苦。

  陆时雍称赞《石壕吏》“其事何长,其言何简”,诗人十分善于裁剪,在简洁的叙事中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本诗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是将“吏”的蛮横、凶悍在老妇“致词”的转折中暗示出来。

  杜甫的诗可谓字字珠玑,“精炼”更是本诗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之后,细细品味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品味关键字词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悍吏的凶暴嚣张、人民的悲苦无助的。当然在品读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认识体会为主,不必面面俱到,更不能任意拔高。

  赏读《又呈吴郎》

  l.提问:从题目“又呈吴郎’来看,吴郎是谁?

  2.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吴郎?

  3.提问:“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4.提问:吴郎是晚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使用敬词“呈”?

  5.自读全诗,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入手来劝解吴郎的?

  6.上述三个角度的劝说,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虚词,请圈画并指出其表达效果。1.查阅资料明确:吴郎是杜甫的一个亲戚,杜甫把自己住的草堂让给了他。

  2.这个草堂前有几棵枣树,杜甫住的时候,常有一个寡妇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但吴郎来了以后,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就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诗去劝告吴郎。

  3.因为杜甫以前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处用“又”。

  4.作者在这里特意用了敬词“呈”,是想让吴郎易于接受。

  5.自读全诗并梳理:(l)前四句诗作者自叙以前的事,用自己如何对待寡妇扑枣来启发吴郎。(2)5、6两句委婉地指出吴郎的行为确有不妥之处。(3)最后两句指出战乱、苛税是寡妇扑枣的社会根源。

  6.圈画关键词:“不为”、“只缘”、‘已诉”、“正思”、“即”、“便”、“虽”、“却”等,感受这些经常出现在散文中的虚词如今出现在律诗当中,能够化呆板为活泼,使得整首诗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与“委婉地劝说”的目的相配。从解题入手,引导学生明确本诗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整首诗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对吴郎委婉的规劝,感受作者对穷苦人处境的体谅,对国家大局的关注。

  引导学在在感知诗作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为了承载这样的内容,作者选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对承载这样的内容有何效果。

  赏读《登岳阳楼》

  l.提问:诗人登临岳阳楼时的人生境遇如何?

  2.散读《登岳阳楼》中的前四句诗。

  (1)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描绘你所想象的诗人笔下的洞庭庭的景色。

  (2)提问:前四句诗中哪两个字显示了洞庭湖的景色特点?

  3.散读《登岳阳楼》中的后四句诗,依据所表达的内容,为杜甫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4.提问:洞庭湖开阔的景象似乎与诗人涕泗滂沱的情感并不相称,对此你怎样看?

  5.总结本诗的主要地位:《登岳阳楼》被评为“登楼第一诗”,现今岳阳楼上二楼正壁还悬挂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诗屏。1.反馈:根据所掌握的杜甫生平资料,可以发现这首诗是诗人辞世前两年的作品,当时他漂泊在湘江带,贫病交迫,暮冬叫节到达岳州,登上了岳阳楼。

  2.(1)可能会选用“水势浩瀚”、“雄伟壮阔”、‘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等词语。

  (2)“坼”字捕写洞庭湖的千层巨浪冲裂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显示洞庭湖水的磅礴气势;‘浮”字描写洞庭湖主宰着天地万物的沉浮显示出洞庭湖的壮阔。

  3.抓住“无一字”、“老病”、“孤舟”、“戎马”、‘涕泗”等关键词语来体会诗人的感伤不仅只为一己.更为遭受兵乱的国家与百姓。

  4.感受作者在这里是用宏大的景象反衬自己的渺小无助,用伟岸的气势反衬自己的无足轻重,景色虽然阔大,但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的感触。

  跟读、诵读、背读,争取熟读成诵。1.了解诗人当时的境遇,有助于体验诗人“涕泗”的情感宣泄与心路历程。

  2.通过诵读、品析,去感受前四句诗所展现的开阔宏丽的意境。

  3.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理解“漂泊西南天地司”的杜甫登楼看景时的独特感受。

  5.通过他人对杜诗的推崇,激发学生热爱杜诗的情感,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三首诗。

  在本课选录的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思路点拨】

  本篇课文共三首古诗,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三首诗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喜好,选择课堂品读和课后自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也可选择课前布置自读笔记、课堂交流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

  【练习举隅】

  我们在赏读本文选录的三首诗的过程中,已经领略了“诗圣”杜甫的特点,其作品情感丰富,字句凝练。请再任意选读杜诗五首,并选择其中一首圈画批注,谈谈自己的看法。可在班中交流。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4

  一、导入,竞背学习过的唐诗。

  二、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岱宗(dài) 决眦(zì) 簪(zān) 逾墙(yú) 邺城(yè) 老妪(yù)

  幽咽(yè)

  三、比读,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

  1. 比较角度:抓住一个“望”字。

  2. 明确:

  (1)《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写此诗时诗人24 岁,正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

  (2)《望岳》之望是由远而近,由朝而暮, 由大略而细致,《春望》之望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

  (3)《望岳》之景阔大雄伟,令人心神为之激荡,豪情满怀;《春望》之景满城残败,凄凉荒芜,使人黯然神伤。

  (4)《望岳》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格调高昂,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春望》则抒发了战火之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深沉抑郁,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 小结:分析诗歌风格可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诸方面入手。

  4. 自读《石壕吏》,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几方面分析此诗的写作风格。

  明确:《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此时郭子仪等的60 万大军被史思明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诗中记叙了县吏夜晚捉人的事,诗人通过对现实的如实描绘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诗歌风格是含蓄的、深沉的。

  四、链接延伸。

  1. 复习以前学过的杜甫诗歌和自己课外背诵的杜甫诗。

  2. 将这些诗作按诗歌风格归类,引导学生体会杜诗风格的多样性。

  如雄阔高昂、深沉含蓄、清丽温馨等。

  五、背诵三首诗。

  【教学设计B】赏读课

  〔教学创意〕杜律向来被誉为律诗的最高境界, 为很多后人效仿。原因何在? 语言的苦心锤炼是一个重要原因,杜甫曾自言“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本设计就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学习杜诗。

  〔教学步骤〕

  一、字正腔圆吟读三首诗。

  二、从词语锤炼的'层面鉴赏三首诗。

  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5.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三、引用诗中名句造一个句子,然后说说这些句子成为名句的原因。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确:名句都是千百年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人类经验通感,在鲜明的形象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的句子。

  四、背读三首诗。

  【教学设计C】杜甫作品朗诵会

  〔创意说明〕本课选编了三首杜甫诗,对一位作者来说,这就犹如编者给他安排的个人专场,设计一节“杜甫作品朗诵会”,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他,深入地了解他,放声地吟咏他,不失为“用好教材”的作法。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 课前复习曾经学过的杜甫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迟日江山丽》《绝句·江碧鸟逾白》《江南逢李龟年》《出塞·挽弓当挽强》《江畔独步花》

  2. 学习本课三首诗,了解大意,理解第一首和后两首诗风的差异。

  3. 教师准备相关音像资料,制作课件。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汉》《旅夜书怀》《登楼》《登高》《蜀相》..

  4. 根据学生准备的篇目编排朗诵顺序,安排学生主持人。

  二、朗诵会过程:

  1. 引子:“千秋诗圣———杜甫”,简介杜甫。

  2. 第一乐章:“青年才俊———一览众山小”,朗读篇目:《望岳》朗读VCD ,学生朗读《出塞》。

  3. 第二乐章:“诗穷而后工———记录历史的如椽巨笔”。

  “忧国忧民———直面现实时的真情”, 朗读篇目:《兵车行》《石壕吏》VCD ,学生朗读《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VCD。

  “乱世暂安———浣花草堂前的微笑”,朗读篇目:学生朗读《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迟日江山丽,江碧鸟逾白)《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VCD。

  4. 尾声:“写诗———生命的存储方式”, 朗读篇目:《登岳阳楼》《登高》《登楼》(师生齐诵) 。

  5. 结束语。师生共同小结,下课。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古诗五步教学法。

  3.诗歌境界教学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dài ) (2)决眦入归鸟 眦(zì )

  (3)白头搔更短 搔( sāo ) (4)浑欲不胜簪 簪(zān )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聚集

  (2)阴阳割昏晓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3)会当凌绝顶 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4)浑欲不胜簪 浑:简直

  (5)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四、朗读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五、阅读赏析

  《望岳》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学生齐背《望岳》。

  《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明确:《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六、布置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板书设计:

  远望所见:寄情于物

  望岳 近望 望翘首望景 忧

  细望所感:触景生情 国

  春望 思

  所盼: 亲

  盼低头思亲

  所思: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高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有相当的生活经验与思考品味能力,主要用引导的方式进行,学生会在启发下完成本首诗歌的鉴赏活动。《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PPT展示描写重阳节的诗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张谔【九日宴】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王之涣【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重阳节的诗文,并让学生找出诗文中人们怎样庆祝重阳节。(一生回答:插茱萸赏菊和菊花酒登高……)

  (教师补充导入新课)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一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的在外飘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位老人就是杜甫。

  二、简介杜甫(学生填空)(PPT展示)

  杜甫(712—770)字,自号,盛唐大诗人,

  长安十年的.困顿求官,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他的诗歌记录了唐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本人被称“”,伟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三、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沉郁:思想内容方面的特征。“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方面的特征。字面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伏。

  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

  四、背景(一生介绍)(PPT展示)

  杜甫写这首诗时(767),安史之乱(755—762)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五、指导朗读(PPT展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感受诗歌的美:节奏分明,整齐,音律和谐,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结构上回环照映

  六、赏析

  首联:问: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学生讨论并明确答案:风天猿渚沙鸟;急高哀青;冷色调,透露灰暗、凄凉)

  颔联:问:“落木”一词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生答:萧条、光秃秃的视觉印象,写出了秋的萧瑟。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它让我们有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不尽长江”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尽”写出了江水广阔、绵延。“滚滚”写出了江水翻滚向前,有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的感觉,有种韶光易逝的感觉。

  颈联:问:请说说这两句有多少可悲的事情?

  (学生讨论PPT展示)

  万里”地之远也,万里之外。(四川)

  “悲秋”时之凄惨也,悲凉之秋(万木凋零)

  “作客”羁旅也,漂泊,流浪(客居他乡)

  “常作客”久旅也,长久的,不断的(为求官旅居十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漂泊十年)

  “百年”暮齿也,岁月不饶人,晚年(55岁)

  “多病”衰疾也,多病之躯(肺病、疟疾、糖尿病、风痹、右臂偏枯耳半聋)

  “台”高迥处也,寒冷

  “独登台”无亲朋也(异乡,严武、李白、高适去世)

  尾联:品味“艰难”二字的内涵。

  国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自身命运(事业未成,颠沛流离,多病暮年)

  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思考:为什么新亭酒杯?

  明确:抑或因病戒酒,抑或穷极买不起酒,抑或情绪不好不想喝酒。

  七:拓展: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7

  【目标聚焦】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要领提示】

  1、教学中要多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诵读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一次次的诵读不应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领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领悟表现出来。教师要在启发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 上,做一些朗读技法方面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2、有些表现重大事件,与诗人经历、处境密切相关的诗歌,要对其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鉴赏分析。

  【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进行无提问式设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味美点,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

  2、强调朗读。古代诗文都强调朗读,但诗的朗读更应高于文的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节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吟唱。

  3、要做好课前预习,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充分。

  【实例探究】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

  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交流,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整理,然后课堂发言,并补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以上内容教师可根据情况增删,但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诗歌做好背景介绍。

  一诗四读,理解诗意

  一、吟读 ,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二、译读,以诗译诗,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古诗,译出来的现代文最好也要押韵

  《望岳》:学生读原诗,教师示范译诗: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这些青山耸立在齐鲁间。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黄昏清晨不一般。

  云层翻滚荡涤着我的心胸,

  注目飞鸟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

  举目纵观傲视群山。

  《春望》:教师读原诗,学生译诗。

  山河依旧而国都已经破残,

  春天的京城荒树野草蔓延。

  感念时事看见花草就想落泪,

  痛惜离别听到鸟鸣倍觉心寒。

  战火接连从去年三月烧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书抵换万两黄金。

  白头发已经越挠越稀,

  简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译

  《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 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诗的写作思路,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赏读

  教师示范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万金”,古代以十两黄金为一金。极力写出了难得和珍贵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因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赏析:

  1、“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a、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b、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c、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重点字词的`含义;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PPT、道具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五岳”导入。

  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

  二、作者并背景介绍

  1、指名简介作者。师补充要点:杜甫人称“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背景:应试落第。

  三、初步朗读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速抢答,字词解释。

  五、深入研读

  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1、首联“岱宗”两句。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字词解释,梳理大意。

  重点:“岱宗”、“夫如何”、“夫”、“齐鲁”、“青”、“未了”。

  ●指导概括并板书:远望青翠苍郁、绵延不绝。

  ●齐读。

  2、“造化”两句。

  ●字词:“造化”、“神秀”、“钟”、“阴”、“阳”、“割”。

  ●指导概括并板书: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板书——“近望”

  3、“荡胸”两句。

  ●字词:“荡胸”、“决眦”“入”

  ●看PPT图片,演示“决眦入归鸟”。

  ●指导概括并板书: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六、名句赏析

  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一览众山小。

  2、“会当”两句释义。

  3、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启示。

  七、总结课文

  1、完成填空: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思想感情。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

  八、背诵竞赛

  九、作业:

  1、字词解释抄2遍。

  2、抄写原诗并翻译。

  板书:

  望岳

  (唐)杜甫----“诗圣”

  首联:远望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颔联: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尾联:不畏艰难俯视一切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9

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本课三首诗都是诗圣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间,借山川风物表达自己人生感慨的诗作。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化为泡影,国家动荡,半生潦倒,晚境更惨。悲从中来,《秋兴》抒发了人生之悲、家国之悲;《咏怀古迹》寄寓怀才不遇之悲;《登高》饱含浓得化不开的人生悲叹。三首诗都是杜诗的代表之作,文质兼美,尤其是《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以含蓄蕴藉为美的中国古典诗歌,对于高一的孩子是一种熟悉的陌生。程度稍好的孩子可能会模糊感觉到美,但难以言传。程度稍差的孩子,只能是茫茫然,难知所云。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洋,实现上述目标,教会学生驭船之法,让他们自己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择。叶圣陶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平等对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对话作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孩子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平等对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鉴赏的一般方法是重点,汲取精神是难点。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教学流程。

  首先我用对联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学生在对工整的对联赏析中,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为鉴赏诗歌做好感情准备。

  初读,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畅之美,并初步感悟诗中景色特点和情感内容。

  再读,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

  首先让学生比较三首诗的异同。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比较中进行整体感知,几首诗互为参照,学生体会的会更准确。引导学生的比较中了解背景,把握情感,分清类别。结合课下注释,通过读和比较学生不难明白三首诗都是杜甫漂泊西南时间代表作,都表达了杜甫的人生之悲、家国之悲。第一三首是借景抒情,第二首是咏史怀古。

  让后让学生用一个字分别概括每首诗的情感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深入诗词,把握情感的差别。《秋兴》由“故园心”很容易总结出“思”字;《咏怀古迹》由“分明怨恨曲中论”不难总结出“怨”字;《登高》由“万里悲秋常作客”可以轻易找出“悲”字。情感各异,但悲以贯之。

  三读,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我以以《登高》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意象分析,感悟意境美。

  古人云“立象以尽意”“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引导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体验是意象,诗歌鉴赏的关键。科林伍德说“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我们读者通过想象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而感受体验则是以全部身心投入作品,心灵与心灵相沟通,感情与感情相交流,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因此,在引导意象解读中,我先让学生点击这一个,就是通过抓修饰词、依据感情基调、展开想象具体分析本诗中每个意象的情感意蕴和审美意蕴,使学生明白意象在每首诗中的独特性。再由局部到整体,感悟诗中雄浑苍凉的意境美。

  然后,链接那一个,使学生明确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相似性。还刷新另一个,使学生明白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迥异性。又点到面拓展,借以加深学生对意象的透彻理解。

  四读,品评词句,领悟悲情美。

  诗中有景有情,学生在入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词领悟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体会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五读。感悟朗读,品悟音乐美。

  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的最佳途径。我将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诵。

  最后,归纳赏诗之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运用的诵读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比较分析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做一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然后进行拓展迁移,要求学生用已经归纳的方法,鉴赏《秋兴》。程序相类,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不再赘言。

  (第二课时)

  鉴赏《咏怀古迹》,在初读感受过程中学生对本诗类别情感已有所了解,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品读诗情,学习诗法。咏史怀古类诗作本是作者借古抒情,而我们又是在品读古人诗作,其实都是在历史中穿梭,诗人在穿梭中表情,我们在穿梭中悟情。鉴于此,咏史怀古类诗的'鉴赏主要是回味的过程。回味诗之史实,了解内容;回味诗之作者,读懂感情;回味诗之感情,读透诗作。

  首先,诵读诗作,回味史实。让学生诵读后,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根据杜甫诗作给大家为昭君墓写一段解说词。然后互相评比,选出优胜者,班内交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通过写作让学生复原诗中昭君史实,通过对词句的品味领悟作者杜甫在字里行间寄寓的感情以及所运用的手法。

  然后,析读诗作,回味作者。在充分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诗作,联系背景回味杜甫其人,比较杜甫和其笔下的昭君的相似之处,理解所寄托的感情。两相比较可以得出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佩空归;杜甫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佞,不得重用;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可见杜甫实是借昭君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这也是咏史怀古类诗作的显著特点。

  第三,品读诗作,读透诗情。与《登高》感悟朗读相类,不再赘言。

  然后,以此课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咏诗怀古类诗歌鉴赏方法:

  1、史实分析法;

  2、知人论世法;

  3、比较分析法。

  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并且及时进行阅读训练。用高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迁移能力。

  最后以作业引导探究。

  白居易云“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结合杜甫和李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个人生际遇的不同对社会苍生的情感也不尽同,从而深刻体会“老杜爱君,事前则出以忧危,遇事则出以规讽,事后则出以哀伤”的崇高思想境界。

  诚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去同化,顺应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把自己融入诗境。在情感的冲击中获得境界的升华,在感性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归纳,获得一定的规律方法。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将课堂与课外,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广泛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就变得生动而且广阔了,语文学习也变得深刻而且快乐了。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讨论,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讨论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师:回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在《沁园春长沙》中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

  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所以,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唉!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延伸拓展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四、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字。

  (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3)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4)分析、

  《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煤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并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1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4)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

  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结构

  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

  结局(4)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

  5、了解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6、请同学用词语形容石壕吏。

  凶暴蛮横不可一世

  四、作业:

  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2、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五:板书

  石壕吏

  时间地点事件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能力目标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德育目标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流程:

  (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设疑自探

  (一)学始于疑

  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3、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为:1、景物?2、情感?3、拓展?

  (二)自探要求

  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

  2、时间三分钟

  三、解疑合探

  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展示——两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一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二:——第四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三:——第五组展示(前黑板)

  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二组评价

  问题二:第六组评价

  问题三:第七组评价

  答案解析:

  问题一: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二: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问题三:

  【明确】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作者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四、课堂小结

  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怨愤之情的。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五、质疑再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到这里我们都已解决了,大家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新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在提出来。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六、运用拓展

  自主编题——我做小老师,我来考考你

  小组推荐优秀习题,由出题人领着同学们完成。

  请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试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作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七、课堂总结:

  1、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作点评总结。

  2、师总结:我们学了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大家以后也可自己作诗并引用典故

  补充修改

  “秀出我的风采”——

  展示要求:

  1、书写要认真、规范,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

  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

  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评价要求:

  1、评价同学声音要洪亮、清楚;

  2、先点评展示同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再点评展示的答案,力争进行补充或必要的拓展;最后对展示组进行评判打分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

  难点:

  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教学流程:

  (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二、设疑自探

  (一)学始于疑

  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为:1、意象?2、情感?3、情景交融?

  (二)自探要求

  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

  2、时间三分钟

  三、解疑合探

  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展示——两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一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二:——第四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三:——第五组展示(前黑板)

  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二组评价

  问题二:第六组评价

  问题三:第七组评价

  答案解析:

  问题一: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题二:

  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题三:

  明确: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但诗人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所闻,也不是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征,而是赋予它们某种性格某种精神。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在这里诗人其实是用豪迈、宏阔写出了哀愁,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四.课堂小结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希望大家课后能够仔细品读。

  五、质疑再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到这里我们都已解决了,大家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新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在提出来。

  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六、运用拓展

  自主编题——我做小老师,我来考考你

  小组推荐优秀习题,由出题人领着同学们完成。

  赏析: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课堂总结:

  1、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作点评总结。

  2、师总结:我们一起领略了杜甫笔下的秋天,感受诗人心中的苍凉。

  补充修改

  “秀出我的风采”——

  展示要求:

  1、书写要认真、规范,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

  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

  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评价要求:

  1、评价同学声音要洪亮、清楚;

  2、先点评展示同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再点评展示的答案,力争进行补充或必要的拓展;最后对展示组进行评判打分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一、导入:杜甫有关知识(学案)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即“三吏”、“三别”。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二、解读诗歌秋兴八首(其一)

  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五轮诵读,达成诗歌欣赏目标)

  (一)一轮诵读,因声求气:

  (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1、学生(结合注解)试读。

  2、音律等指导后试读:

  指导:平仄、押韵、节奏等韵律感、音乐美

  “七言诗”每句三顿,其主要是第五个字或第七个字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

  3、录音范读后学生再读。

  (二)二轮诵读,缘景明情:

  (缘景明情:通过品味诗歌的意象——或景或物或人或事,连缀成画面,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感情。)

  自读诗歌,思考讨论: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意象玉露枫林波浪风云丛菊孤舟暮砧

  意境萧瑟凄凉雄浑壮丽

  感情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老大伤悲,凄苦落寞时局不安,阴沉郁闷

  思乡不归,无奈凄伤无家可归,惆怅凄凉

  (三)三轮诵读,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时代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明确:《秋兴八首(其一)》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四)四轮诵读,品味语言

  提问1:从炼字的角度对“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进行赏析。

  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五)五轮诵读,吟咏诗韵(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美: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总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二课时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一、导入: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三、解读诗歌(五轮诵读,达成诗歌欣赏目标)

  (一)一轮诵读,因声求气:

  (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1、学生(结合注解)试读(见PPT)

  2、音律等指导后试读:(对此试读可稍作点评)

  3、录音范读后学生再读

  (二)二轮诵读,缘景明情:

  (缘景明情:通过品味诗歌的意象——或景或物或人或事,连缀成画面,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感情。)

  自读诗歌,思考讨论: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王昭君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怨恨

  昭君怨恨什么?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思考: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师吗?

  明确: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统治者的昏庸造成的。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三)三轮诵读,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思考:《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诗人借古咏怀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怨恨)(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四)四轮诵读,品味语言

  提问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群山万壑赴荆门”,描绘了一幅图画。为什么?

  明确: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2、赏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3、“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五)五轮诵读,吟咏诗韵

  (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借古咏怀

  四、方法总结:咏史怀古诗鉴赏

  内容:写历史事件、历史古迹、历史人物

  目的:感慨兴衰、借古讽今、寄托哀思

  方法步骤:

  1、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2、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3、分析技巧: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五、作业:(见学案)

  1、课堂延伸:解读下面诗作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请简要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弄清史实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2、体悟感情

  问: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

  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明确: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3、分析技巧

  问:两首诗有何不同之处?

  杜牧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做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颇有积极意义。

  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杜牧诗用不大肯定的语气来表述,表示推测,实际上是借题发挥。

  王诗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第3课时《登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人的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

  一、导入

  据粱朝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有一个叫费长房的人,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遣神捉鬼。有一天,他对徒弟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里将有灾祸降临,须早作准备。”桓景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免除这场灾祸?”长房告诉他:“这天,你全家人各做一个红色布袋,装上茱萸,挂在胳膊上,再带些菊花酒到高山上去饮,即可避免这场灾祸。”从这段记载来看,汝南人桓景听从了师父的劝告,在九月九日率家人登高避灾,结果幸免于难。所以,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重阳节就是一个登高节,它与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登高成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标志。

  今天我们就来学杜甫的登高诗,看看他是否也饮菊花酒,祈求长寿?

  二、阅读诗歌

  (一)一轮诵读,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1、学生(结合注解)试读

  2、音律等指导后试读:

  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明确: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沉郁、顿挫

  3、录音范读后学生再读

  (二)二轮诵读,缘景明情:

  (缘景明情:通过品味诗歌的意象——或景或物或人或事,连缀成画面,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感情。)

  自读诗歌,思考讨论:

  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点拨: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展示一幅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秋景。

  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

  猿鸣——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凄凉悲苦

  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自己漂泊孤独无依,也是百姓流离失所的写照。

  落木——落叶飘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可以感到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

  意象(景物)

  仰观风天猿(绘形绘声)

  俯察渚沙鸟(绘色绘动)

  仰观落木

  俯察长江

  意境雄浑高远肃杀凄凉

  情感:孤独沉郁悲凉

  思考: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各有何含义?

  答案:万里—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提问: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罗大经《鹤林玉露》

  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思考: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明确: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悲”的含义:秋日肃杀、羁旅异乡、孤单一人、晚年多病、国难家愁、重阳断酒、壮志未酬。

  (三)三轮诵读,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时代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无边落木,俯仰宇宙,不尽长江,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面对着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自然,再看看自己沧桑的白发,老病的身躯。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从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与人世沧桑的无尽感慨

  (四)四轮诵读,品味语言

  赏析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五轮诵读,吟咏诗韵

  小结: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三、问题探究:怎么理解杜甫诗作中的“悲秋”情怀?

  点拨:本课所选的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

  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

  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四、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沉”即深刻、深厚,“郁”是凝重、含蓄。沉郁是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而非消极或简单的忧愁。“顿挫”是指语言的凝练,节奏的铿锵。

  五、作业:

  1、比较赏析《秋兴其一》与《登高》

  2、背诵诗歌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5

  【教学目的】

  1、能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造。

  2、能举一反三地学习更多更好的诗歌。

  【教学重点】

  对诗歌的吟咏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

  【教学难点】

  对诗歌的再创造。

  【教学设想】

  1、安排三课时。

  2、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杜甫的《望岳》诗有三首,分咏东岳、南岳和西岳。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二、整体感知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

  2、字词译释:

  ⑴ 钟:聚。

  ⑵ 会当:唐人口语,一定要

  ⑶ 凌:登,乘。(又如:壮志凌云)

  三、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两句。

  ⑴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⑵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⑶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2、造化两句。

  ⑴ 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⑵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3、荡胸两句。

  ⑴ 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⑵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4、会当两句。

  ⑴ 绝顶,极顶,指玉皇顶。

  ⑵ 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哲理?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四、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

  背诵、默写本诗。

  第二课时 学习《春望》

  一、朗读全诗

  二、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三、赏析本诗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四、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

  第三课时 学习《石壕吏》

  一、介绍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这番痛苦的经历凝集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这是一首古体叙事诗,用了白描手法,诗人对故事作了客观描述,看似没有主观感情参与,但在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读者会感到处处有诗人在,叙事带有明显的抒情色彩。两个一何是诗人感受到的差役的凶暴、老妪的悲苦;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是诗人听说了一家人已为国家作出了多大的牺牲,出入无完裙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是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诗人亲身感受到这一家的悲惨遭遇。

  本诗通过一家人在安史之乱时期的悲惨遭遇,真实的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二、范读课文

  1、正音:逾墙走( ) 邺城戍( ) 老妪( ) 泣幽咽( )

  2、学生读课文。

  三、参看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重点诗语的解释

  四、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给课文分段

  五、分析

  1、这首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2、叙事的线索是什么?

  3、说说本文的写作方法。

  ⑴ 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全诗紧扣吏促人、妇诉苦,与这两者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情一概不写。

  ⑵ 明写和暗写相结合。

  ⑶ 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六、作业

  改写成记叙文。

  改写要求:

  1、人称:第一、第三都可。

  2、变换表达方式:将直接叙述改为人物对话。

  3、人物不变。

  4、顺序不变。

  5、主题不变。

  6、联系背景,构建生活场景。

  注意事项:

  字数不少于500字。

【《杜甫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杜甫诗五首》教学设计07-19

杜甫诗06-03

杜甫的诗11-08

杜甫诗《登岳阳楼》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26

杜甫写景的诗10-09

有关杜甫的诗09-10

杜甫的爱国诗10-14

杜甫的写景诗09-07

杜甫的赠别诗10-15

(精)杜甫的诗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