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杜甫《望岳》三首全文欣赏
杜甫的《望岳》一诗,是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1.《望岳》(东岳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望岳》 (西岳华山)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次。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3.《望岳》(南岳衡山)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xū)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评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分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时,在齐赵一带游历。这首诗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为五岳之首,尊称岱宗。第一句用设问语气领起全诗。“夫”字是个虚词,但在这句诗中却不可少。它表达的是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岱宗究竟是怎样的雄伟壮观呢?一种迫不及待的搜奇探胜之情,跃然纸上。第二句作答,在写法上如顺水推舟,分外自然。久闻岱宗之名,现在身对此山,昔日的敬慕之情泉涌而出,他要对这巍巍的泰山作一事与愿偕的观望、礼拜了。于是他放眼四顾,只见汪洋的山色,一直洒满齐鲁两国之境而犹“未”了——“泰山之阳(南)则鲁,其阴(北)则齐”,五字囊括数千里,境界何其雄阔!
上面写的是由于迫不及待之情的驱使而作的远望,接下来便开始写近望之景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是如此多情,把天地间所有的灵秀之气都赋予了泰山。山势崔巍兀立,光线南明北暗,判若晨昏。“阴阳割昏晓”暗承第二句,也就是说当山北的鲁地尚显昏繄之际,山南的齐地早已是阳光绚烂。这里的“晓”不是指具体时间,而是指视觉上光亮的明暗。看第七句可知望岳的时间是在傍晚。
咀嚼这两句诗,细心的读者也许会问,第一句写的既是迷濛的山色,是目不能尽之景,为什么接着又会出现“阴阳割昏晓”这样清晰可感的形象呢?一片苍苍莽莽的青色和一昏一明的景色同时出现不是有点不协调啦?
这便是想象的妙笔。在现实描绘的基础上,想象的翅膀腾飞了。诗人仿佛身临山上,看到了山南山北的一昏一明的景象。这种想象,实际上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既然是“齐鲁青未了”,既然泰山是如此之高、之大,那么它也理所当然会出现“阴阳割昏晓”这样的奇景。如果参看诗人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则更能理解这一点:分明是傍晚登临,却写出了“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这种深夜才能出现的景象。如果把它看作实景,那么下文的“羲和鞭白日”以及黄鹤哀鸣、大雁群飞等景色描写便无法得到解释。可见,“阴阳割昏晓”和“七星”两句一样,都是想象中之景。有的读者不明白这是写虚景,便产生了诗人只有登上日观峰才能写得出来这样景色的误解。
在对近望中的实景、虚景描写之后,诗人更进一步写细望之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此时此刻,他早已为泰山这种雄壮的景色和气魄所感染、陶醉了。他仿佛与泰山融为一体,那飘飏弥漫在泰山上的层层云气,也简直是在诗人自己的心胸里纵横卷舒。诗人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目送着茫茫暮色中匆匆归山的鸟儿,按捺不住自己那喜悦的心情,它也随着归鸟愈飞愈远,愈飞愈高。“归鸟”二字同时暗示时间已届傍晚了。这样便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乱云低度,宿鸟归山。暮色愈来愈浓,今日登山是不大可能的了。可是,兴高采烈的诗人却并无半声叹惋,而是满怀热情地寄希望于明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管千艰万险,我将一定要登上那能一小天下的泰山绝顶!那时平庸的众山,将显得多么的渺小!这两句正如前人所评,是虚写,是悬想将来的登山。《文心雕龙·神思篇》曾引“身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来说明想象的特色。我们也同样可以说,杜甫是身在岳麓之下,神游绝顶之上的了。末句暗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是全诗的主旨,是杜甫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的生动写照。
在理解这首诗时,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是想象力的飞翔。诗的第四、第七、八句都是写想象中的情事,这样在谋篇布局上便能虚实结合,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其二,是它的豪放的风格。杜甫曾在二十四岁那年(公元735年)去东都洛阳应试,没能登进士第。但他年少气盛,根本不把它当回事。第二年便开始了齐赵之游。这首《望岳》便作于此时。当时的杜甫是“裘马颇清狂”的,表现在诗里的是气势磅礴、—往无前的豪放的风格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阔大的意境。杜甫这一时期的其它作品如《房兵曹胡马》、《画鹰》等,也无不表现出前程万里、海阔天空的气势。这种诗风和杜甫后来的沉郁的风格是迥异其趣的。
【杜甫《望岳》全文欣赏】相关文章:
杜甫的望岳的全文赏析06-20
杜甫望岳全文及翻译10-12
杜甫诗《望岳》全文及翻译07-25
杜甫的望岳02-14
杜甫 《望岳》11-18
杜甫《望岳》赏析-杜甫12-23
赏析杜甫《望岳》04-19
杜甫《望岳》翻译06-20
望岳杜甫的诗09-14
杜甫望岳的意思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