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
导语:杜甫是我国唐朝现实主义诗歌派的代表,其作品充满对现实的讽刺,对社会现实的残酷,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生平著作坚持以社会写实为主,一抒发个人情感为辅,反应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欢迎大家分享。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古代诗人智慧的集体结晶,值得我国学习和继承发扬。尤其是我国唐朝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出现很多著名的诗歌创作人。当时唐朝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还有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社会现实为写作题材,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现实残酷的不满,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使得诗歌中蕴含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值得我国学习和研究。
一、杜甫诗歌创作历史背景分析
(一)社会背景
杜甫生在我国唐朝时期,他出生的时期正是我国盛世唐朝由盛变为衰的过程,在唐朝安史之乱后,人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也是背井离乡,到处避难。在这种社会形式下,作者一生的阅历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其一生所见所感十分丰富,而杜甫本人又是一个比较容易感伤的诗人。所以,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诗人杜甫经过精神上的斗争,创作了一系列的现实主义诗歌。这些诗歌在当时被人们广为传诵,直至今日,人们在次翻读杜甫的诗歌依然能有一种感同深受的感觉。这就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精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我们研究和学习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全面学习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色,发扬民族文化精髓。
(二)个人经历
1.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bai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大概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
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
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2.困守长安
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3.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
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4.蜀中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5.舟中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
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二、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一)社会写实为主
现实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坚持从社会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现实社会的黑暗,并且对自己满心的报复感到很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奈感。如在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这样几句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歌是被世人传诵的绝句,其中表达诗人对社会上贫穷人们生活和富人生活之间的反差感到极大的不满,诗歌表达的意识就是如果自己能有豪宅,一定会给天下贫穷的百姓遮风挡雨,而不是只顾自己享乐。诗歌中一种宁肯自己委屈受罪也不愿意广大社会劳苦百姓受罪,这种思想中表达了诗人高尚的节操,同时也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残忍和不公平,君王和土豪们不顾广大劳苦群众的生存,只懂得自己享受,这种现象激起杜甫的不满之情。在愤慨的情况下,奋笔疾书写下这首流传与世的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歌经过千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仍在被人们牢记在心中,现在读起来依然能感受到当时杜甫的无奈和愤慨。
(二)抒发感情坚持理想的特色
杜甫的现实主义主要是由于其自己的理想和报复没有施展之地,才最终导致其走向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其中蕴含着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如在杜甫《奉增韦左丞相文》中有提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句诗词表达诗人希望君王能贤明,能大治天下,让百姓过上舒服的日子。说明杜甫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希望能为天下事做点贡献,他拥有高尚的情操,兼顾国家大事以及体恤民生和民情的理想,但是事与愿违,在杜甫生活的时代,唐朝君主越来越混匀,不顾朝事、贪恋美色,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社会越来越动荡。同时还有杜甫的《同元使君春陵行》中“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这句话表达诗人忧民忧国的心情,并且对国家忠心耿耿的高尚品质,作者喜欢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毫不吝啬的诗歌言语,犀利的诗歌语言,使得人们在朗读杜甫诗歌时,也能有一种激情澎湃和愤世嫉俗的感觉。
(三)诗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诗歌语言、结构以及手法上面,其诗歌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多样多彩,他将自身经历和心中所想,通过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特色的诗歌篇章,成为一代经典。如《读少陵集》中“少年莫漫轻吟咏,五十方能读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这句诗歌中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诗歌中添加了对称以及顶针等表现手法。不仅读起来更加具有诗歌的节奏感,同时还能让读者有一种好奇心理,与愿意挖掘诗歌中的寓意和内涵。还有在杜甫《古柏行》一诗中有一句这样的话“霜皮溜雨十丽,黛色参天二干尺”,这句诗词中运用了明显的夸张手法。
(四)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特色就是源于现实,但是又高于现实,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来自与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但是作者能通过想象和描述,将人物更加鲜明化和生动化。如在杜甫诗歌《可惜》中有这么一句诗词“宽心应是洒,谴兴臭过诗。”这句诗词明确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以兴磊诗,凡是乱离之感,不平之鸣,个人遭遇及人民的痛苦生活感受等,随有所触即为诗。从杜甫诗歌中最能感受到的是作者对现实的讽刺,而不是坚持一种浪漫主义的基调,这种现实主义诗歌特色,是我国诗歌流派中的一种主流代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结束语
研究和学习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诗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诗歌在唐朝时期曾经风靡一时,并且知道今天都是国民学习和膜拜的对象。杜甫坚持社会写实,他生平诗歌创作全部坚持以社会写实为主,进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杜甫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就是其诗歌创作极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能让读者与杜甫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进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意识。不仅如此,杜甫诗歌语言上也很犀利和尖酸刻薄,直接将显示的黑暗描写出来,让世人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以求得思想上的解放。
拓展:杜甫文章精选
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与李白并称“李杜”,但在艺术上能否与李白相提并论?
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闻一多先生我们都很熟悉,是位学者,同时也是个浪漫的富有激情的诗人,他做出如此高的评价,自有他的道理。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看一下杜甫能否当得起这句赞语: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3.杜甫生平
以三十五岁为界:
三十五岁前:(712-745)
壮游生活,二十岁漫游吴越;二十五岁,齐赵之游;三十三岁,结识李白,同游宋中,北上齐鲁。
此时杜甫一腔豪气,满怀雄心:“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饮酣视八极,俗物皆茫茫。”
三十五岁后:
(一)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年长安生活(746-755)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有时不得不寄食朋友,卖药都市。
(二)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陷安史乱中
四十五岁,授河西县尉,没有接受,不久改任右卫府兵曹参军。
四十六岁,避“安史之乱”,携家北走至鄜州,得到肃宗即位灵武的消息,便只身北向延州,半路被叛军俘虏,押往长安。第二年,冒死逃见天子,在凤翔被授予左拾遗。
因房琯事,几乎问死,后放还鄜州探亲。
在长安过了七个月的安定生活。
四十七岁,房琯被贬,受到牵连,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四十八岁,弃官而走,
(三)四十九岁到五十九岁漂泊西南
①四十九岁,于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
开始漂泊西南十一年(760-770)的生活
公元770年逝于舟中,终年五十九岁。
这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简略而艰辛的一生:四方飘泊穷愁潦倒,忠爱朝廷,忧患苍生。那么,艺术成就究竟如何?还是那个问题:能够与李白相提并论?
文学作品大约可分为两类:山峰与河谷。山峰:极高的艺术成就,是公认的佳作,就像山峰矗立,谁都会承认它的艺术价值。河谷:艺术技巧并不十分出色,但在那作品中写下的是一代人的梦想、一个民族所走过的路,也许时代背景换了,不能再产生它在当时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巨大的震撼力,就像那河谷,有时不免随着河流的消失而干涸。河谷似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并不少见。比如戴望舒,《雨巷》写得是那样空灵而唯美。待到日军入侵,挺身而出,关在狱中,备受折磨摧残,狱中所作,艺术技巧并不高明。(《我用残损的手掌》),但深深的感动后人。面对民族的苦难与血泪,义无返顾,出来战斗,这才是大写的人。至于怎样理解诗,要不要用诗表现出来,是另外一回事,有的人坚持做人的节操,但多数情况下把诗作为纯粹的艺术追求,而有的人则同时用诗来传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社会现实的深沉的关注与思考,比如杜甫。
可与白居易作比较:
白:推己以利人
杜:苦己以利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人中为民代言的诗不少,但作姿态的多,出自儒家理念(民本思想)的多。而杜甫饱经磨难,小儿子饿死,真正发自内心的血性同情,又能超越一己之悲哀,将他深广的同情投向整个大地,整个苦难中的民族。所以梁启超称之为“情圣”,王国维亦说“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但这还不是杜甫的全部,杜甫在后人心中不仅仅诗河谷似的伟大诗人,更重要的他还是一座山峰似的伟大诗人,一座后人无法绕过的山峰。
我们来看他的作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初春小雨,如烟如雾,在天地之间弥漫飘散。而一种春之生机,正是随着这如烟如雾的小雨降临万物,他用了一个“润”字;因为雨是在在夜里,随着春风无声无息地弥漫飘散,他用了一个“潜”字;这一“潜”“润”,便把初春夜雨之神传出来了。
下面我们看几首杜甫的代表作:《蜀相》《登高》《登岳阳楼》,我们按时间顺序来说。
一.《蜀相》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为何要“寻”,诸葛亮在老杜心中为何如此之重?回想三国那段历史,诸葛亮做出了何等事业!为何?风云际会,得遇明主。主对臣,尊之爱之;臣对主,忠之敬之。老杜呢?忠肝义胆,苍天可鉴,却漂泊沦落。这是对个人的感伤,此中还有对社稷苍生的关怀。当时,北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一心系念国家的杜甫多么希望能有英雄再现,救民于水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如掩去“自”“空”二字,画面鲜亮、美好。春草青青,黄鹂婉转。加上“空”“自”,顿生伤心。此中有三层意味:春草青青,冬去春来;黄鹂婉转,夕去朝来。草木年年依旧,英雄却已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在这天地自然的永恒面前,人生、功业何其短促!此其一;再言自身,满腹经纶化作一腔心事,可又向谁诉说?这里只有春草,只有黄鹂,只有青青,只有婉转,而不解人事。此其二;草木无情,哪里理会人世沧桑?只有人看着春草年年转绿,才会触发光阴流逝、斯人不归的感慨。以景之无情衬人之有情。此其三。这“自”“空”二字下得如何,无须多论。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句从大处着眼,写诸葛亮的才德,括尽一生。亮初隐居隆中,刘备三次往见,恳求出山相助,《出师表》。天下计,天下大计。指《隆中对》所言:东连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刘璋。亮佐刘备开基创业,后辅刘禅济美守成,故云两朝开济。《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即所谓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联当中,作者充满了感叹、敬仰。“英雄”兼指古往今来天下一切有志于为振兴国家民族而奋斗的人物。这一联概括了英雄们由诸葛亮的赍志而没而产生的强烈共鸣,道出了他们壮志未酬、功业夭折的无穷遗恨。中唐王叔文改革失败,念着这两句诗,唏嘘泣下。北宋抗金名将宗泽临死时无限感慨地吟着这两句诗,三呼“过河”而逝。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生于大陆,早营农业,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农业民族相比于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在武力上稍逊一筹,但是先进的文明却也催生出一些具有伟大精神、傲岸不屈的人物,如留胡节不辱的苏武,如怒发冲冠、横枪立马的岳飞,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如以三千人马独守扬州孤城力抗十万清军、宁死不屈的史可法,正是这些英雄支撑起我们民族的天空。
二.《登高》
此诗作于夔州。
背景介绍:
759年,杜甫来到成都,760年春建草堂。两年后即762年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剑南节度史。严武与杜甫为好友,对杜甫多有接济。762年四月,严武奉诏回京,杜甫送至绵州,时剑南兵马时徐知道叛乱,不能回成都,暂留绵州,不久至梓州,秋末接家人至梓州。764年春,杜甫携家由梓州往阆州,拟由水路出蜀。闻严武再尹成都,遂重回成都。六月,严武荐杜甫为节度史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朗。不到半年,厌倦幕府生活。765年正月,辞官回草堂闲居。四月,严武死,失去依靠,五月,携家离开成都,买舟东下,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云安,766年至夔州。夔州都督柏茂林多有帮助,于第二年迁居夔西,经营那里的四十亩柑橘园,又租得东屯的一些公田,雇人耕种,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同时进入创作的一个丰收期,在夔州近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名篇即作于此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先看对仗,极为工整,当句对。
再看语言,极为精炼。十四字之中写到“风”“天”“猿”“渚”“沙”“鸟”,六事六色。
再看句式,一字一顿一换,句式结构与所写景物达到契合无间的程度,渲染出秋气来临的紧迫之感。
风急――听觉天高――视觉猿啸哀――听觉
以上均为仰视
渚清――视觉沙白――视觉鸟飞回――视觉
以上从俯视到仰视
秋风扑面而来,肃杀、急迫,极目所见,高天在上,猿鸣耳畔,沙渚在下,鸟转空中,所见所闻所感,人立刻被卷入这无穷无尽的秋意之中。
但不局促,为何?注意押韵,用“灰”韵,有回环流转之感。另外,所选皆是当时当地典型景物,未见如何阔大,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同。而借视角的变化来见出阔大:仰――俯――仰,仰见天高,俯见沙白渚清,俯仰之间,关怀生出,最终归于仰视,视野重又开阔。景物繁多,亦见视野开阔,视野开阔,见胸怀博大。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二句写秋景,承“风急”而来。
上二联言景,情在其中。
“鸟飞回”,在无边秋意之中,鸟亦失途;残齿暮年,人生无路,不亦如此。
落木潇潇,长江滚滚。生命老去,无可奈何。悲,不是悲哀,是悲壮。人生似江河,江河似人生。生命的老去,无可奈何,如眼前滔滔而逝的江水,尽管人生在老去,但毕竟还是人生,“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正如滔滔江河,虽然东逝,毕竟还有不尽的后续流水。但尽管后来不断,绵绵不绝,毕竟仍要流走。生命本身尽管辉煌,尽管还有一腔热望,但毕竟不再是青春放浪,不再是纵情高歌,人生!流水!让人激动,让人无奈;让人无奈,又让人激动。正如东坡所言“人生如梦”,辉煌壮丽,不过一梦,尽管一梦,却曾辉煌壮丽。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眼前景转入眼前身
万里――漂泊,地远――悲
悲秋――时之凄惨――悲
作客――羁旅――悲
常作客――久旅――悲
百年――齿暮――悲
多病――衰疾――悲
台高――迥处――悲
独登台――无亲朋――悲
此八重悲是层层累加,似滚雪球,力量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由前所言,至此下得“艰难苦恨”一语,沉痛之极。身世之感,家国之痛,不尽悲哀,方有此语。有艰难苦恨,自然两鬓霜繁。忧时伤世,忧生伤己,无穷烦恼,欲借杯酒暂消,而杜甫时因肺病戒酒,欲饮不能,又添一恨。真真是无限悲慨。
虽为悲秋之作,虽为伤怀之篇,却因景界壮博而阔大深沉。
章法:
首联(起):登高所见,扣题。
颔联(承):秋景秋色,深重。
颈联(转):毕生之苦,情思。
尾联(结):目下之愁,根由。
句法:句句皆对,句中自对,流畅自然。首联一、二句分起颔联一、二句;颈联上下句分起尾联上下句。
三.登岳阳楼
伟大人格与完美技巧的结合
此诗为漂泊两湖所作。
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春(768),杜甫举家离夔州,乘舟出峡,暮春抵江陵,晚秋又由江陵去公安。在江陵和公安,他都过得不舒畅,人情淡薄,贫困潦倒。这年暮冬,他终于离开公安。岁暮,来到岳阳,泊舟岳阳城下。衰病漂泊,战火未息,感叹身世、伤悼家国,他登上岳阳楼,写下这千古绝唱。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慕名已久,于此可见洞庭之美,于此可见对山河一片热爱。
今上:夙愿得偿,一件乐事。
早有耳闻,为何没有得偿所愿?漂泊半生。为何漂泊半生?山河破碎。为何山河破碎?不遇明主。国运艰难,哪里有这番赏景之心!这乐与悲、喜与愁,交错纠结。这一“昔”一“今”,何其痛也!
这一年杜甫五十七岁,如果是青年时代的杜甫来到这八百里洞庭会如何?《望岳》《登兖州城楼》为侧证,意气风发,壮志豪情。而眼下的杜甫暮齿残年,百病缠身,会说什么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裂。湖在楚之东,吴之南,若中分之,故曰“坼”。
此老究竟此老,如此身世道眼前景,竟然壮阔伟丽。
远远望去,浩瀚的洞庭湖将广大的吴楚二地分割开来,天地日月星辰浮于水面。
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孟诗自有特色,一平面一立体。空间的广大二诗皆有表现,不分轩轾。杜诗气象过之。即在空间的三维之外,立出历史这一维度。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字易下,“有”字难得。一身病痛,只有孤舟相伴,何其衰也!此联言登楼所引个人身世之感,跟上两句,一景一情,一大一小,一阔一狭,似极不相称,极不相干,其实不然。因为境界空阔,在一定情况下,往往能引起或加强人们的飘零孤独之感。比如北朝民歌:“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便是例子。增加这“一身飘然”之感的不是别的,正是那无边的“旷野”。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困守长安时,患上肺病和恶性疟疾,在成都时,又患风痹,到夔州后,病况加重,右臂偏枯,左耳也聋了,牙齿也一半落了,到这时,正是一身病痛。“老病”非虚语。也正因上联之阔,托起了此联之狭,如两镜相照,互辉互映。“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正同此理。(但《登岳阳楼》以两联表现,而此诗以一句包容,前者更丰满些)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结语极难。“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楚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
从两面解:
章法:想象中的转场。亦虚亦实。
内容:关怀国运。
总结:
沉郁顿挫
深沉的忧思。读杜诗,首先感到情思的深沉浑厚。无论他写生民疾苦,还是写自己困顿的生平;无论他诗忧念国家安危,还是感慨人生、思念亲朋,他的感情都是阔大深沉的,让人感到他的忧思是那样的执着深广。他的感情不是清澈小溪,不是明净湖泊,而是潜伏着巨大波涛的大海。他的诗句之中,都蕴含着一种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厚积的感情力量。
他的诗有着一种悲壮的情调。悲虽极悲,却不凄凉,不感伤,而是壮大。它把人带进一种悲壮的、阔大的感情境界里。
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还表现在百转千迴、反复咏叹的抒情方式上。《秋兴八首》
后世影响
伟大作者总是在他们的诗篇中表现着志意与理念,同时用他们的
毕生来实践着他们的诗篇。杜甫正是如此,“一饭未尝忘君”“杜诗有句皆忧国”,还是王国维的那句话,“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二.杜甫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写出这些出色的诗句,更重要的是他还具有一种典范意义。
就风格内容而论,从前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到杜诗从内容上无所不包,既有忧国忧民的血泪之作,又有玲珑剔透的写景名篇,风格既有优美,又有壮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伟大的胸怀与极为敏锐的艺术感受结合在一起,《登岳阳楼》,气势、章法,完美之作,既有深刻的内容,又有出色的表现。
就形式而论,如果说中国古代诗人中有一个人的诗歌创作可称得上无体不工、无体不备,那这个人只能是杜甫,尤其是律诗到杜甫手中才真正成熟,超过总数。
律诗特点是在法度规范中追求自由,而这种法度规范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恰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艺术是需要规范的,一枝红杏出墙来,若红杏一枝出墙来,破坏了平仄平的内节奏,声律的规范有积极意义。为了说明这点恰恰可以将李、杜对比,李白,天马行空,随意挥洒,神龙见首不见尾,极度奔放自由的天才美,是天才的喷发;杜甫刻苦经营,反复推敲,炼字炼句,是巨匠的锤炼。李白诗飘逸潇洒,杜甫诗深沉浑厚,作为个人审美,无高下之分,但对艺术的总体发展来说,哪一种更具有特殊意义,对,是后者,就是说对一般的后学者,前者可望而不可及,后者却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严羽《沧浪诗话》:“少陵诗法如孙吴,李白诗法如李广。”这又好比张旭、颜真卿,张旭酣畅淋漓,天马行空,狂放自由,代表一种伟大的盛唐精神,颜浑厚刚健,方正庄严,从气质上来说都体现了唐朝的伟大,但颜法度严整,可供后人学习。李、杜一样都很博大,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博大,李,不讲究炼字炼句、章法,“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轷转秦地雷。”犯忌,但无人计较,强烈的整体效果。杜是将磅礴的气势和胸怀,纳入严整的规范形式中,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样本,成为后人学诗必经之途。
无法绕过的杜甫,受到了高度重视,获得了极高荣誉,(中唐,自宋以后)影响极为深远,开了许多诗派(宋代江西诗派),许多诗人,都从杜诗中取其一肢一节而各自名家。例如,韩愈从杜甫学得沉雄壮大的一面;张籍、白居易从杜甫学得写民生疾苦、写实的一面;李商隐从杜甫学得情思沉郁、回环反复的一面。
杜甫的结局
大历四年(769)正月初,杜甫启程南行,入洞庭湖,过湘阴;三月抵达潭州,旋又向衡州,复又折回潭州。这时他的境遇已经十分悲惨了:
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清明》二首之一)
第二年春天,他仍住在潭州舟中。四月,湖南兵马史臧玠杀潭州刺史崔瓘,潭州大乱。杜甫不得不移舟避乱,入衡州。在衡州小住一段,又往郴州,舟行至耒阳县境之方田驿,遇江水大涨,不得前进,其间有五日得不到食物。耒阳县令使人送去食物。待水退,遍寻江上,已不见杜甫踪影。当是此时死于舟中。这位伟大的诗人,留下了不朽的诗歌遗产,却贫愁潦倒,在漂泊中终其一生。时当大历五年(770)夏,终年五十九岁。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庄严:人格
瑰丽:艺术
永久:影响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相关文章:
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12-16
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06-13
杜甫的诗歌合集03-27
杜甫诗歌意象03-24
杜甫的诗歌题目04-19
杜甫诗歌风格11-08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03-15
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05-11
杜甫诗歌“诗史”性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