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4-08-29 13:45:02 弟子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职场弟子规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中蕴含的职场智慧感悟,对职场人士有一定的帮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职场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人们的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作者是李毓秀(1647-1729),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原名是《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1080个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对后世影响颇大。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弟子规》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弟子规》首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我们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我们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通篇讲的是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大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把对父母的爱扩大到对他人的爱,必然会为他人着想。一个爱自己父母利益的人,也能够用心去爱他人。只要把这些清楚了,并且能够付诸行动,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弟子规》是为人处世的教育,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处理人与周边关系。企业都是人构成的,所以《弟子规》同样适用,只是处理的关系变成企业员工与同事、下属、上司、客户、企业等。对于企业员工而言,用好、学好《弟子规》,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就从《弟子规》的原文入手,进行逐句解读和思考。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原文解释】《弟子规》是依据古代先贤们的训示和教诲编订而成的。它教导我们: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全文开篇给《弟子规》一个清晰的界定,那就是弟子规是圣贤的教育,不是瞎编乱造、混淆视听的。《弟子规》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浓缩的精华。

  《弟子规》首先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要和兄弟姐妹友爱相处。这和我们在企业中员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设想,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不孝顺父母,与兄弟姐妹相处不好,怎么还能奢望他在企业中能够与同事们和谐相处呢?如果企业再提倡什么奉献和感恩文化的,这类人肯定会“切”的一声表达不屑。

  可惜现在的企业“利”字当头,对员工这些最基本的素养关注的少之又少。在人员招聘时,更多的是看专业、看其工作经历,只要这些符合,就过关了,其他的事情认为都是“私事”,不会过问,或者觉得与工作成效无关。其实中国古代任命将相都要考察其人是否孝悌,汉武帝时就是设立了“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只有“根正”才能“苗红”,才能进一步“光彩照人”,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在企业文化形同虚设、整体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异的大背景下,拥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认同就非常重要,这个基本的底线就是“首孝悌”!虽然企业特别强调展现自我、各尽其能,但如果在思想上,其实也就是企业价值观上没有统一,那企业的沟通成本就将大幅度上升,员工的本位意识上升,表现出工作推诿、沟通难、投入不够、执行力下降、效率下降等。试想,如果一位员工基本的“孝悌”都做不到,怎么相信他可以对公司负责,为客户着想?

  在圣贤教育的第二个最基本点,那就是“诚信”!这句话将触痛多少人的心,因为现在面临的危机就是诚信缺失。我们看到社会上、企业里,“假、大、空”盛行,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企业做账内部的一套、外部的一套,酒桌上说的是一套、酒桌后做的一套,台上是一套、台下是一套,对别人的要求是一套、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套,……现在可怕的是遇到什么事情,我们心里都会条件反射的嘀咕一下:这是真的吗?

  一个欧洲的保健品客户,打算进军中国市场,计划选择网络销售其“高大上”产品,不建店面。我们告之要做高大上产品,必须要有上档次的店面支撑才行,只是网络销售很难取信于消费者。结果那位老外连问几个“为什么”,他的逻辑是我的产品真的好,消费者是能够识别的,应该相信的。可是网络虚假的东西那么多,一般消费者哪有精力一个个去判断?诚信本来是中国传统的美德,现在已经成奢侈品了,倒让外国人惊讶,不知道是不是一个讽刺?

  我们在抱怨诚信缺失的时候,也应该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的话又有多少是真的?!所以,现代企业在学习《弟子规》时,眼光不能只是向外看,而是向内审视自己,从自我做起。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原文解释】平等友爱地跟身边的每个人相处,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前面都做到了,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多看书学习。

  在孝悌、谨信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就是仁爱。“仁”字拆开,就是“人二”,两个人在一起,“仁”是人与人如何相处的行为准则,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为什么要仁爱呢?简单的道理,我们不对别人好,不关心别人,别人凭什么会对自己好,会关心自己呢?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就像故事中大山的回声一样,你对它喊什么,它的回声就是什么。

  扩而大之,仁爱给了我们一个整体观。我们同在一个企业,同属于一个国家,同在一个时代,享受着同样的环境。企业发展好了,企业中的人都会受益;国家强盛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发达国家的人和贫穷国家的人基本生活水平肯定不一样;当今时代生活的再差,也会比战争动乱年代生命都不保要好得多;我们同属于一个地球,享受着同样的阳光,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一旦环境发生破坏,谁也逃脱不了。我们大家是一体的,不是吗?

  现在学不会和谐相处了,假设了较多的竞争对手,非要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可能吗?有企业提出“为冠军而战:宁愿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令人毛骨悚然。人是要拼搏,但这样的心态是否走向了极端,人活着就是为了互相比拼而亡吗?企业那么多,每个企业总是要生存的,与其把精力放在如何干掉对手上,不如想着自己如何能够活下去。

  现在企业浮躁,只要能赚钱,“坑蒙拐骗”的事情想必都可能去干。为什么?关键的因素就是缺少了“仁”,没有去为他人着想。现在谈德行好像是个奢侈品,甚至会让很多人不屑:“德行?能值多少钱?”可结果呢,物质是丰富了,虽然我们住豪宅、开豪车、穿着高大上的服装,但我们吃着不健康的食品、呼吸着污浊的空气、喝着不干净的水、拖着病怏怏的身体、忍受着心灵上的茫然和痛苦!佛家早就预言我们将会处于一个“饮苦食毒”的时代,好像还真是如此。这都是因为缺少了传统 “仁德”的教育,如果企业注重“仁德”,还会制造污染吗,还会制造假冒伪劣的产品吗,还会想方设法欺骗消费者吗?

  有些人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带来了中国近代的贫穷,传统的就是落后的;其实恰恰相反,在否定中国传统、否定自我的时候,我们失去了民族魂,才造成了近代的贫穷和当今的精神痛苦。别忘了中国2000多年一直称雄世界,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还是唯一传承下来的,核心靠的就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当我们拼命学外语、想出国、骂同胞、崇洋***的时候,我们失去了民族自信,丢失了“仁”,丢了我们的根。

  也难怪,优秀传统教育已经断代,从小教育就缺失,现在很少强调关爱他人,更多是如何考试获得高分,变成了应试教育。所以,不要认为《弟子规》就是给孩子看的,我们补一补这门功课同样重要。我们是端着金碗要饭,天天向外求方法找出路,其实就是智慧宝藏就在我们身边。如果能把《弟子规》活用到现代企业中,更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北京汇通汇利公司董事长胡小林先生,把《弟子规》应用到他的企业中,业绩的持续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孝悌、谨信、仁爱”都做到了,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弟子规》中才提出去学习。这估计会令很多人惊讶。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拼命的学习知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催人奋进”的口号,怎么会排到最后呢?看来前人都是“老古董”?

  非也!一个不孝的人、没有诚信的人、也没有爱心的人,如果特别喜欢学习,那会是什么样子?电视剧中一个没有素养的人,一旦武功高强,无人能及,我们心里会莫名的害怕,总想他赶快被灭掉。这说明,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仁德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而且德在先。如果一个人品德有问题,那么才能越大,破坏性越强。在企业中,业绩好的,但负能量多的人,还是早拒之门外比较好。“知识越多越反动”估计是对这类人的贴切描述吧?

【职场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弟子规读后感范文03-28

《弟子规》03-27

弟子规全文01-20

《弟子规》原文08-08

弟子规标语12-28

《弟子规》心得01-10

弟子规说课稿06-02

弟子规内容08-28

弟子规注释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