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吟诵《登鹳雀楼》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吟诵《登鹳雀楼》,欢迎阅读与收藏。
吟诵是古人教学诗文的方法,是带有音乐美的一种传统读书艺术。《登鹳雀楼》想必大家儿时都背诵过,但用中国式读书法——吟诵的方式,你试过没呢?
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再读《登鹳雀楼》,品味诗人王之涣为我们诉说的诗情画意世界里的人生哲学。
初遇《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认识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传世之作仅六首诗。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
关于王之涣的介绍并不是很多,直到后面出土了他的墓志铭,世人才读出了他人生的几分悲苦,而用五个字来总结,就是“平生不得志”。
在中国古代,文人志士都有儒士精神,直白些讲就是——入世,简言之曰“想做官”。
尽管王之涣的边塞诗歌特别出彩,但是我们也发现他的一些诗歌当中哀怨感叹特别得多。可见文学的成功,但却难掩仕途上的不顺。
品读《登鹳雀楼》
首先看韵。“流”、“楼”表达出的是细腻的感情,而不是大气磅礴。在情感上,是一种感叹、忧叹。
“白日依山尽”(“白日”入声字,体现了惊讶,“山”字拖长可以让人遐想当时作者内心的感受,想说而未说的话。拖长了“山”字,更让我们在脑海里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山”字拖得越久,就表示作者看了很久很久的山。)
“黄河入海流”(黄河如此之壮观,却还是消逝了,汇入了大海。和人生一样,转瞬即逝!此句可感受到作者的消极情绪。)
欲穷(想望而不得,“穷”字拖长,表达了“我不甘心哪,我不想如此!”作者内心激烈的情感在碰撞)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赏析
古诗《登鹳雀楼》,描绘出万里山河雄浑壮丽的景象,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这一哲理,表达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中通过自读质疑,强调学生自学、自悟、自得,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辅以重点点拨,引导学生从诗句意思中理解生活哲理,领会奋发向上的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就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就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就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就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就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就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就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就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就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就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就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就是所谓“定格”,不就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就是虚数,就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就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就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就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就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就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就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就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就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就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就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就是,虽然两句相对,但就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就是十分成熟的。
【吟诵《登鹳雀楼》】相关文章:
登鹳雀楼的散文07-14
登鹳雀楼教案08-02
《登鹳雀楼》说课稿10-24
登鹳雀楼王之涣06-08
登鹳雀楼英译05-24
登鹳雀楼教案08-27
王之涣《登鹳雀楼》07-21
《登鹳雀楼》解释08-26
登鹳雀楼教案06-12
《登鹳雀楼》畅当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