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经典赏析

时间:2024-11-09 15:59:01 赤壁赋 我要投稿

(热)赤壁赋经典赏析11篇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1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注释

  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已而:过了一会儿。

  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松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通“需”。

  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俯冯(pí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悄然:静默的样子。

  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留:停留。

  反:同“返”。返回。

  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掠:擦过。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俛:同“俯”,低头。

  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顾:回头看。

  寤:觉,醒。

  赏析: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2

  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人到中年的苏轼,流落黄州,与好友两游赤壁,极目渺渺苍穹,感慨人生短促,多少壮志随风消逝,多少期许转头成空,他却未言失意沮丧,反以豁达胸怀写成前后《赤壁赋》,纾解胸臆苦闷,重寻人生欢乐之源……

  清风明月,水光接天,本就是用来赋闲邀客的,箫歌奏和,诗酒相发,原也是借以寄情抒傲的,前两段写眼前美景自是实况真事,为全篇渲染气氛、酝酿情绪。一乐一悲,后先相应,人生之无常难测、世路之乖舛多戾不正如此吗!苏轼说的“多难畏事”似乎在眼前景物中叠印出了深微隐曲的文脉和心迹。文吧,“其赋事也,则于事有触;其赋物也,则于物有况”(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睹物兴情,情以物兴”(刘勰语),两段叙事、写景、引情,意在铺陈,提起下文,是本赋的基础。心吧,作为“乌台诗案”受害者的苏轼,应当有两重:一是他太出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当路者沮之”;二是他的性格和遭际,早已练就了他处惊不变、逆势顺迎的本领。他不乏诗友过访,亦不缺野老相问,可是“望美人”垂顾的'期望还不可能消弭,为朝廷所用的执着会时时撞击心扉。

  三四两段借赋之本体,主客问答,即景怀古,畅论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是全文的重心。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3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自荀子《赋篇》创其名后,历史上先后有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唐,科举考试中仍要按声律平仄写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宋欧阳修《秋声赋》已趋成熟。苏轼才华横溢,他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在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自由中,既坚持赋的形体,又含诗味的浓郁,且与散文亦迥乎有别。所以,《前赤壁赋》行走自由、似诗如画,能够说是散赋中杰出的代表作。

  历来游记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大多用记游写景抒情为常法。苏轼游记赤壁,推陈出新。首先,他记叙之体是虚拟的主客对答的结构形式。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经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其次,辞赋行文多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

  但《前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可是,既然是赋,则应当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终,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并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第四段的“鹿”“属”、“粟”“穷”“终”“风”,以及末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总之,《前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叹人生之如寄。用辞赋之语言形式,却又弃寻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尔乃”“是以”等等也抛而不用。这是大家的苏轼兼取散文和辞赋的优点、手法作赋,是苏轼此赋出新处,亦是绝妙处。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4

  后赤壁赋

  宋代·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宋代古诗词《后赤壁赋》注释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bǎn)。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lú)。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临皋: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黄泥之坂: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已而:过了一会儿。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淞江之鲈: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斗:古代盛酒的器具。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通“需”。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qiú)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píng)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悄然:静默的样子。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留:停留。反:同“返”。返回。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gǎo)衣,戛(jiá)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pián)跹(xiān),过临皋(gāo)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chóu)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掠:擦过。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揖予:向我拱手施礼。俛:同“俯”,低头。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过我:从我这里经过。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顾:回头看。寤:觉,醒。

  宋代古诗词《后赤壁赋》赏析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那我们就看看他在《后赤壁赋》中是如何将孤鹤的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孤鹤在苏轼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渲染内心弃世的幽情,孤鹤的形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蔚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关,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化境界中。山形与鹤形,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谙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了对应。通观全文,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就展现出了好一幅“水月禅境、山鹤幽鸣”的美景图!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5

  赤壁赋分为四个部分。全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河上的微风”和“山中的明月”下,以“风与月”为主题,以“山水”为线索,写下风景,展开讨论。最后的解释是我们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明星和事物;如何平静而开放地度过短暂的一生。

  一般来说,第一段是对场景的描述,说明了撰写本文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想象一下辽阔的长江,有一条孤舟,悠闲地乘风而行。不久,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明亮的白色月光照亮了黑暗的河流。船上有两个人站在船头,在风中喝酒。当他们高兴的时候,他们可以背诵《诗经》中描写月亮升起的句子。这一幕是否让你感到快乐,并在不知不觉中被作者带入了这个情境?

  我们常说喝酒令人愉快。酒能使人快乐。俗话说:";很难告诉你悠闲会面的美妙之处喝过同样饮料的朋友可能更了解苏轼当时的心态。于是,他们在船舷上高兴地喝着酒,大声地唱着歌。第二段从风景转到讨论。与一般议论文不同的是,苏轼一方面巧妙地在逻辑上抛出论题,另一方面又根据提出的问题形成了一种思辨性的讨论。这种写作方式将严肃的问题转化为包罗万象的谈话。当我们以后再读这篇文章时,我们不会感到无聊,而是会把我们的思想传播到谈话材料上,思考我的答案。

  赤壁有人。很难不去想那场壮丽的战争。我们不在乎苏轼访问的赤壁是否是一个古老的战场。对宋朝的苏轼来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800多年前发生的历史事件。这样,您可能没有任何特定的概念。让我们改变想法。明朝建立于我们现在生活的20xx年之后的xx年。因此,可以说宋朝的苏轼看到了三国赤壁之战,这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明朝的`建立还要遥远。

  比苏轼早二三百年的唐代张若旭在《春江花月之夜》一文中说:;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是无限的,河流和月亮只是年复一年的相似“当时在赤壁的苏轼也有这样的心情。这就是为什么他问:“为什么”因为800多年前曹孟德就在那里ī酒在河边,舒奥格雷夫写诗"但是现在,只有一轮明月和一艘孤独的船,船上有两个人喝酒聊天。

  客人这样回答:“我不知道;这是一生的英雄,现在在哪里呢“像曹梦德这样在世界上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尘世,更不用说我们两个无名的人了?”庄子的“自由旅行”“说到小年和大年,对于宇宙来说,我们的生命太短了,就像水中的一只蜉蝣,大海中的一滴水。你看,即使曹操消失了,流动的长江仍然是无尽的。月亮仍然悬在头顶上。你怎么敢活得比天地还长呢?

  从第二段末尾开始,对全文的讨论进入了一个深刻的“变化与不变”。在第二段中,客人抛出了他的观点,即生命短暂,转瞬即逝。我们不能在永恒的天、地、山之间留下任何东西。这样的哀叹令人心酸。在第三段中,苏轼扩展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另一种具有相对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即:;如果你从改变它的人的角度来看它,那么天堂和地球一次(z)ēNG)如果你不能从它不变的角度在瞬间看它,“既然你说时间已过,生活匆匆忙忙,为什么我们要把它与天、地、山相比呢?”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条河是无穷无尽的。可以说它一直在流动,这是一个绝对的运动,但也可以认为它总是在那里,这是相对静止的。如果你从绝对运动的角度看问题,没有什么会在一瞬间保持不变。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但如果你从一个相对静态的角度来看,至少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刻,我们都与天地万物同在,因此没有必要为生命的短暂而悲伤。

  关于“变化与不变性”的争论一直是国内外哲学家们讨论的共同话题。在这部赤壁赋中,苏轼不仅谈到了我们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明星和事物Rdquo,这进一步回答了在他看来,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担心我们是否能活在和天堂一样的年代,成为不朽的人。相反,我们应该活在当下。

  因为不朽的错觉,但这是贪婪。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想长生不老,吃药找仙岛,因为他贪图自己手中的至高无上的皇权。一旦人们有了贪婪,他们就会担心得失。苏轼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像河面上的微风,山上的月亮。只要你听到和看到它们,它们就是你的。你为什么要自己拿呢?

  苏轼的观点与庄子的“无依无靠,逍遥自在”的观点非常相似。佛语说:放下屠刀,成佛。事实上,这意味着打破我们心中的困扰。庄子主张只有“无所依靠”,才能真正做到无忧无虑。苏轼也说过,你不必执着于永恒或短暂,获得或失去。只要你心胸开阔,心胸开阔,心平气和,专注于当下,你的胸膛里就会有清风明月。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你是一个内心有大海的人。

  文章的对话部分非常精彩。后人也相信所谓的“客”是苏轼心中的另一个自我。整篇文章都是以与他人交谈为借口,说出内心的两种观点。不管是什么,我们读者都享受到了精神食粮。读完全文,你能更好地理解苏轼的魅力吗?您是否对他的写作风格有更深刻的感受;做你应该做的事,并且以“不超过”结束?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6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管》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中唐以后,赋开始向散文化发展、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欧阳修的《秋声赋》己趋向成熟,苏轼以横溢的才华和杰出的创造力,进一步兼取古文和赋的优点,用写散文的手法作赋,他撰写的前后两篇《赤壁赋》自由流畅,似诗如画,蕴含深邃的哲理,把散文赋的写作技巧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了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解脱“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现象。歌中的“击空明兮诉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答对,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歇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舢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发员“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入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7

  《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梦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我可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我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我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字里行间,虽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而实质却是其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消极的思想深处正在酝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内心骚动。只是,这“飞仙”与“明月”并非什么“求仙隐逸”,而是文人早年“忠君报国、经世济时”的梦想。“知不可乎骤得”,苏轼此时才恍然明白,当年进谏神宗皇帝所说的“欲速则不达”正印证在了自我的身上。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下来的这段精辟的阐述,可说是苏轼走出其心灵阴霾的真实写照。透过对水与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深刻观照,作者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于是“哀吾生之须臾”没有了,“羡长江之无穷”消失了。他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你瞧,这就是阴霾散尽的苏轼,“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这就是跳出炼狱的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8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赋是有很大难度的。也许因为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遮蔽了探寻的双眼,深玄的人生哲理更让阅历简单的学生敬而远之,逡巡眺望,难以尽情领略无限风光。文学即人学,诗文就是作家特定时代的`心灵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若缺少对心灵的扣问,岂能是真正的阅读!此赋反映了苏轼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课文则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让学生切实感悟到苏轼“入世不能,出世不忍”的复杂情感,就成了教师必须应对和解决的问题。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以诗歌情感为抓手,教学重心定位为情感的变化及诱因,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挖掘,从文本内部延展到文本之外,整体把握与综合研讨并行。让“情感变化”这条线索不仅仅统领全文的资料,并且贯穿教学流程,简便地化解了教学重点、难点,可谓牵一“情”而动全身。教学主题的集中,既便于开放中的约束,又利于规范后的提升,保障了课堂效率。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9

  《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述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最终"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全文借景取理,依理述志。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之所以说《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能够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能够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10

  苏轼是宋代的文学大家,他的文学主张及其创作实践。至今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坛,他的诗文作品屡屡被选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自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他的诗文都深受执教者和受教者的喜爱。这种现象,在我国历代作家中。是少有鲜闻的。譬如屈原,其作品意义深远,影响亦大,但由于与现读者隔膜濛远,难以理解,所以其受欢迎的程度自然就低,其余还有那种应付之作,因某一特定原因硬塞进教材的,自然就更不可用于而语了。当然,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博大情深,深受人民喜爱的作家作品。如繁星翰海。但亲切如苏轼者,亦不为多。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虽经过各方讨论、论证,专家和权威部门审定,又有多篇苏轼诗文选入,此亦可证明苏轼诗文之不朽!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六课,是苏轼的《前赤壁赋》,课文题为《赤壁赋》,只在课文注释中标明,此赋为《前赤壁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都是苏轼游记文中的精品、极品其文学价值极高,实为我国古代游记文学的经典之作。

  前后《赤壁赋》均创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期间,两文都体现了作者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萎靡消沉,而是洒脱飘然,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

  《前赤壁赋》(即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所题《赤壁赋》,下文亦同)记叙了作者携客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夜游赤壁的情景,文章起笔不凡,一篇叙事写景之文,写的如此清新优美,情韵动人,不愧为名家大手笔。

  文章先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作者与客夜泛舟于赤壁的所见所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日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景,巧妙的组成一幅生动真切的画面。今人读来,犹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作者用极富浪漫色彩的笔调,抒写了自己与客夜的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只有飘逸洒脱之人,才能领悟此景,也只有豁达脱俗之人才会有此感受,千年苏轼,真是不虚此行此游,其后情景定然更为精彩!

  有景如此,对景高歌,方为乐事。中国古代的文豪,大多与酒结下了深厚的渊源,曹操不是“对酒当歌”么,陶渊明不是“把酒东篱下”而“悠然见南山”么?还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苏轼自然是不会例外的,“于是饮酒乐甚,扣船而歌之”。真乃神仙胸襟,好不令人神驰心漾!而后且饮且歌,歌词清丽,而客又吹洞萧而和之,真是良辰美景,诗酒兴会,乐亦无穷也。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巧妙地将乐转入悲来:“洞萧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洞萧之声浑厚低沉,本是其音色特征,所以由此转悲,实属意外之自然。此时作者又以夸张之笔,对举之句,极写了洞萧之悲的感染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文中洞萧之声悲,实则暗喻作者心中之憾,此乃作者因“乌台诗案”负“莫须有”之罪名,被贬谪黄州,使其雄才难展,壮志难酬,对一个“此心耿耿,归于忧国”的有志有才之人来说,实是人生之大憾。憾则憾矣,但作者并不因此消沉,而是积极的自为开脱,保持乐观的心态,因此也就有了下文的与客对话;作者问萧声悲的原因:“何为其然也”客人对“悲”的'解释:一是想到当年赤壁之站的风云人物都已一去不返,何况我辈等闲之人呢?二是广阔的天地和悠悠不尽的长江而感到人生之渺小与短促,于是乎,悲从中来。这段客人的答话,其实是作者政治上失意后所产生的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的真实流露。这样说来,似乎与前文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苏轼睿智之人,七情六欲自然丰富于常人,对景生情,触发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时消极情绪,亦属自然。最为可贵的是,他能从此消极情绪跳出来,转入理智和超然。此段文字,文气充沛,感情深沉,为逼出下文主人对客人的劝慰作了充分的准备。

  于是也有顺理成章地有了下文主人对客人的劝慰,着重的表现了作者“变”与“不变”的相对主义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念,这是全文的主旨所在,这其中,虽然有作者纵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消极思想,但更主要的是一种旷达,一种洒脱,一种理智和超然,这实在是常人难及的,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者常十八九。尽人事而顺自然,这实在是一种大彻悟、大智慧。正因为苏轼如此,方成就了千古文豪!直到今天,这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最后一段,文章以主客开怀畅饮,由悲伤又转到了快乐,和文章开头相呼应。

  总览全文,通篇紧紧围绕着明月江水之景,进行叙述、描写和议论,在叙述中议论,使文章富有思致和理趣,在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使文章情趣顿生,使全文达到了情、景、理的完美而和谐的统一。同时文学构思新颖,层次井然,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奔放而又自然,流畅而富于变化,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极富美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赤壁赋经典赏析 篇11

  这篇赋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全文共分五段。开头一段先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式是“泛舟”,时间是“七月既望”,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述、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人物是“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作了这样的交代之后,下头之后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境。扣着“泛舟”二字,写水兼写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简短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扣着“七月既望”再写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里《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章诗描述诗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烦闷不安。吟唱这样的诗,除了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之外,在那里还有以“月出皎兮”召唤月亮飞临的用意。果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那里泛指夜空中少数明亮的星点。“徘徊”二字,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并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际上乃是游人即作者对于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愉悦。这时,在皎洁的月光的辉耀之下,秋江的夜色便历历在目了。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无拘无束,因而不由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说,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那里虽然回应到开头的“泛舟”二字,可是游人所感受到的,倒不像坐卧舟中、漂游江上,而是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地升入仙界里去了,所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开头一段,写“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完全足以供人赏心悦目,作者也确乎陶醉于其中,以致感到进入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而读者又经过作者这样精彩的描述,有如亲临其地,与作者同享那“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的良辰美景。通篇《前赤壁赋》真正描述“泛舟”游赏景物的,也主要是这开头一段,它正面写了一个“乐”字。

  之后第2段是过渡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就是继续描述“泛舟”时的欢快心境。“于是饮酒乐甚”一句,点出“乐”字。“乐”借“酒”来助兴,“酒”又增添“乐”趣。古人往往“痛饮”伴随以“狂歌”,作者在“饮酒乐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之”了。比“举酒属客”进了一步,是“饮酒乐甚”;比“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进了一步,是“扣舷而歌之”,唱自我即兴所作的歌词。这种深入一层的写法,并非仅仅为突出“泛舟”时的欢快心境,还主要是为反迭下文感情的变化,以引出一番议论。关键在“扣舷而歌”的歌词。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梦想的追求。歌词显然是从《月出》一诗生发而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皎兮”吗“美人”,即心上的漂亮的人儿,不就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吗“渺渺兮余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吗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已有不一样,它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这在作者的也写游赏赤壁的《念奴娇》词中,赞美年轻有为的“三国周郎”感叹自我“早生华发”,就表现得更为明确。可是,“击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应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当中,已然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对于苏轼在歌词中表现的这种政治感慨,他人是未必能了解、体会的。“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这位为苏轼歌唱伴奏的客,正是按照他自我的感受吹箫的,因而那箫声就别是一种悲凉幽怨的调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曲洞箫,凄切宛转,竟然引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寡妇不由得感伤身世而哀哀哭泣。苏轼借助于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下泪。这箫声,当然与“饮酒乐甚”的气氛很不协调,并且当然要引起苏轼的惊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郑重其事地向客询问,于是由客的回答带出这篇赋的第三段文字来,这就是启下。承上写“乐”,启下写“悲”。第3段经过“客曰”,从反面揭示一个“悲”字。

  客之所以“悲”,在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促。眼之所见,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很容易联想到曹操的`诗句,所以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并且,身之所在,又正是曹操赋诗的长江赤壁,这自然会进一步联想到赤壁之战,所以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此刻湖北武昌西、嘉鱼东北的赤矶山,一说在蒲圻西北的赤壁山,总之,不在黄冈的赤壁。苏轼可是是因为地名相同,便信手拈来出之客口,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于历史无知。他在《念奴娇》词里就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所谓“人道是”,即在证明原属传闻,实无依据。在那里,借着景物、地区的关合,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感叹现实人生。景物还是曹诗中所描绘的情状,地区还是曹操以往赋诗之后又被周瑜战败的处所,底下就有一个问题: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此刻哪儿去了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七月,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他志得意满,趾高气扬,

  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朗吟自我的诗篇。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所以客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客认为他和苏轼既不在中央朝廷,又不在地方官署,谈不到政治上有何作为,事业上有何建树,只可是在江岸水洲,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是伴侣,麋鹿当友人,划着小船,举杯相劝,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简直短促得像永恒天地里仅能活几个小时的蜉蝣,渺小得像茫茫大海里一颗丝毫也不显眼的米粒。这样就连同曹操都不能相比了。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进而期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可是,“知不可乎骤得”,那本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而忧伤愁苦,并把这忧伤愁苦经过冷清秋风里的箫声传达出来,“托遗响于悲风”,点出了“悲”字。

  第3段所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点和虚无主义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的戏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靠自然但更要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我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念奴娇》词不也是说“人生如梦”吗而这样的思想感情,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点也不感到有任何枯燥的说教意味。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同样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批评了客的回答,表现了苏轼当时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全文至此遂以“苏子曰”开始而进入第4段。

  因为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又期望“抱明月而长终”,所以苏轼还是拾取眼前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将引出一节精彩的唱段,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证明客其实不能从江水、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正确认识。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那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所以能够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苏轼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所以能够说“莫消长也”。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坚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所以,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

  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赤壁赋经典赏析】相关文章:

《赤壁赋》的赏析06-10

《赤壁赋》经典赏析10-26

赤壁赋经典赏析05-16

赤壁赋经典赏析07-17

赤壁赋赏析08-02

苏轼 《赤壁赋》 赏析09-18

《前赤壁赋》赏析06-27

《赤壁赋》原文及赏析03-28

《前赤壁赋》经典赏析10-10

赤壁赋原文及赏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