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读后感600
《长恨歌》是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平淡却又不乏幽默的笔调,将琐碎的生活小事娓娓道来的同时,还为读者展现了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
1长恨歌读后感600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那是一条黄昏梦残的古道,那是一渺春江花月的清波,那是一驿积淀了江楚流香的亭阁。着一条漫卷的青丝带,映着斜阳走过碧坪,你轻曼的温柔,异于北国的风雪,你的妖娆更有着明晰的江南芳韵。江南的水无私的把你妆望,绿林熏陶成你的素雅,天生丽质一朝秀选,却都化作淡淡的历史伤云。
夜,静的出奇。
你踏着唐朝宫殿的红地毯,吟着那江南的曲赋信步而来。久睡的长安,投下一片卓丽的云彩,那是江南的水给她织的嫁衣吗?“一枝红艳露凝香”“春风拂槛露华浓”,这艳容胜过冬日里贞傲的梅和寺里的明肌香雪。舞曲也多情了,直要披上霓裳般的羽衣去回应这春来的歌唱。帝王手中的御笔颤动了。
或许这原本就是中唐的宿命,或许一方爱的曙光将要在冷冬擦亮,或许这都是冥冥之中从未休止的拨动的命弦。雄伟的望朝金殿,一派帝国端重的气韵,也抵不住她轻盈的`舞姿,和浪漫时节的回眸一笑。已再没有了她的倩影。远去的车迹,回首这雄伟的金殿,天摧残星,月蚀清夜,玉阶生怨……
那夜的马嵬驿,在祭奠绝代的红颜。
那夜的马嵬驿,着裳的红树谢了。
那夜的马嵬驿,好美,好凉。
明皇落泪了,哭的凄惨,哀惋。窗,开着,缺月无声,门扉里透着沉沉的鼻息,青松漏着几段光隙。昨日的记忆,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今日却是伊人归去,从此阴阳。
宫阙里,依旧有曾经舞动的羽衣,而那身影,在一场浮华之后,悄然离去。夜,真的很寂寞,晚初的村店,只有一声断断续续的幽咽,只有黑森森的天空下,一袭霓裳滤出的滴滴清泪。
红昼月弭,风轻掠。木积香山雪,冷宫阙。竹松懈,轻纱妆玉阶。伊人眉笼,彤如月。月曳轻波,皎渡仙桥鹊。冷夜谁人解?——《长生殿》
有人说:“她爱明皇,不爱天下。”
有人说:“她的拥有使千万民众一无所有。”
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
我淡然对曰:“历史非柔媚女子所主,世人只看到明皇堕落在漫舞飘飘的温柔乡里,却看不到他自身的堕落。”
日月成为流年,她终于化为爱的殉鹊,天空一片澈蓝。长生殿里,也许只有一对仙侣,在暗淡中抚琴,歌唱。
2长恨歌读后感600
《长恨歌》是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平淡却又不乏幽默的笔调,将琐碎的生活小事娓娓道来的同时,还为读者展现了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
青灰色的弄堂,几缕袅袅的炊烟,一簇攀出墙外的夹竹桃,和偶尔停在青瓦上的白鸽子……在王安忆笔下缓缓地铺成一幅画,这是上海四十年的风情,浓郁却夹杂着小市民的辛酸,散发着樟脑丸的味道。可是她笔锋一转,是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的生活。王琦瑶在这儿长大,度过她沉浮变幻的一生。
其实我是很怜悯王琦瑶的`,四十年前的她还是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她的世界只有从弄堂顶上的天空这么大,只能望见飞鸟飞过的痕迹。她总是习惯以高于同龄人的眼光打量这上海,决心过上另一种生活,其实她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女,对于这个世界而言。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利,她只能故作纯熟地应对自如。
周旋于名利场,她失去了与她无话不谈的密友,失去了深爱她的男人。感情丰富的她一次次被伤害,最终死于非命。有时候我想,如果当初王琦瑶没有参加那次电影的选角,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名利扰乱她原本安宁的生活,也许她的一生不需要像柳絮般随风摇摆,会在弄堂里洗衣,做饭,安度余生。这是一个好的结局吗?
可是四十年前的上海,处于变迁之际,日新月异的生活触动着每一个人。有千千万万的王琦瑶,渴望一夜成名,向往奢华的名利场。王琦瑶本来是幸运的,却也是不幸的。
3长恨歌读后感
暑假里有一位朋友送给我一本王安忆的《长恨歌》作为礼物,对于我这种爱书如命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珍宝,开学后便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挤时间来读。
对于一本好书来说,刚刚开始是喜欢的想要快点看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王琦瑶这位传奇女人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可是越到后来,我便开始惜页如金,每一段每一字都要仔细琢磨,不愿这么早看到结局。
故事主要讲了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第三名,被称作“三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使她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上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也在艰难的生活与心灵的纠结中生下女儿薇薇并将她抚养成人。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女儿同学的男朋友为了金钱,把王琦瑶杀死,使其命丧黄泉。
“鸽子从它们的巢里弹射上天空时,在她的窗帘上掠过矫健的身影。对面盆里的夹竹桃开花,花草的又一季枯荣拉开了序幕。”——这是《长恨歌》结局。先前的一切声色光影被一个女人的死亡咽下,生活回复了常态。而面目上的浪静风平,撑不住芯子里的暗流涌动。这个不甘心的女人的最后一丝挣扎,将她带到了当年她梦想开始的地方。这一瞬间,她的身上叠化出一系列蒙太奇:少女,姑娘,妇人,直至容颜老去。一个女人的年华,耗在一个城市的变迁上,而城市的历史打败了她。这个最后的哑然,真实是个无声胜有声,是个此恨绵绵!
——潜意识里便生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若是穷尽一个女子的方方面面,非得把她做到一个上海的背景下。这里分明是一个作坊:旗帜上诚然打造着的是奢侈品,暗地里却是三六九等无一不熟的。故而它面上的繁华造的声势固然不小,但终究是个拖泥带水的前台风景——那些阴污着的狗苟蝇营嚷嚷着的才是真正的城市之声!这使得久居其中的人算是经历了世面:他们的眼观六路和裕付自如,仿佛是这个城市的杰作。而写书的人更是不会捉襟见肘:不必担着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心,那素材仿佛是生来供人挥霍的;一个故事可以旁逸斜出许多枝节,自然一个人也可以塑出十二分的风情。
所以王安忆坦言,较于当下的《富萍》,几年前的《长恨歌》靠的是想象,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白手起家。于是,一个纪实上的虚构开始在她的笔下凸现。这个精致的杜撰把这个城市所能折射在一个女人身上的东西尽收眼底,因此女主人公王琦瑶的出现带有一种演出性质。为了操办这个人生,王安忆几乎纠结了她所有的心志——那些历久弥新的场景在她面前展现。
她从民国开始谋划她的篇章,是将民国的一点“民”意遗风调到最纯粹最耐看的状态。这是如今的上海回头去拾但总也力不从心的过眼云烟。其时的上海,还不急着去留心自己的前途,一切既是个未知,那么瞎忙着还不如悠闲着。这是上海的懒惰。这种对于未来的轻松的等待使得这个社会从里到外都不露声色地歇了口气。政客的周旋着眼于一个“拖延”,文坛则病病歪歪地少了葱茏之气,而人间常态上的街巷里弄就促成了无数个小情小调,过日子,实用着的王琦瑶。
王琦瑶的故事从弄堂里开始发迹,走的是一个中间道路。这个安排颇具匠心,无论她日后向哪个方向发展,都是个顺水推舟,显不出唐突的。在这个环境中,她显出了几分鹤立鸡群。生而具备的敏感和摇曳是她的资本,但还远远不能成为她的手段,那敏感和摇曳只是一点脂粉本事,只适合女人间的单打独斗,即使是胜利,对日后的影响也短浅得很。但毕竟,男人们喜欢这点大方中的谦逊与腼腆,喜欢这点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含蓄与沉着。由此,选秀的“三小姐”的称号便是名至实归,她也和上流社会有了一点瓜葛。但,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总需要些支撑局面的力量,这力量便来自李主任。王琦瑶的美谈不上惊人,是那种看过之后不妨忘心的,而李主任则记住了她的一点暖心可人。顺理成章地,她把自己义无返顾地献给了李主任。
片场,照相馆,上海小姐,李主任,是王琦瑶用前程和青春投进去的东西,在上海解放后却是一滩子落花与流水。王安忆把王琦瑶的风光作到了头,接下来是个物极必反。四十年过一生,前一半是大开大合,后一半是忍气吞声。这就是冒险家的乐园:昨日快乐,今日忧伤。王琦瑶的生命在此断作两截,是历史的轮子将她身首异处:这一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那一头则是慢了发条的钟,一步慢作三步走,越走越发现希望是渐渐稀薄——盼头没有了,日子就打发着过了。
成人的王琦瑶,是独挡一面地过生活。骨子里多了一些对世事的'忍让,做什么都是夹着尾巴,留一条后路的。因为被动,周遭的一切便现出了狰狞。她是前朝留下来的一个影,关心她的是揭她的旧疮疤,不关心的则干脆退到了冷眼旁观的境地。而王琦瑶的爱情便是在此之上的一个收获。
阿二,康明逊,萨沙,老克腊,是注入王琦瑶生命里的一点活力。可这人间毕竟是时过境迁!早个十年也许结局就皆大欢喜,但若是平铺直叙的人生,其悲剧美也就大打折扣。于是,阿二成了还是一张白纸的阿二,只是让人徒生怜惜;康明逊则成了有贼心没贼胆的粉面少爷;萨沙,老克腊,则更是对半丝半毫的进展就显出了怯懦。在这些没有结果的感情里,王琦瑶的矜持放下了许多,她张开着没有设防。她有一种约束中的自由,牺牲中的获得,她被自己感动和敬佩着。
这几十年的时光在王琦瑶的身上断行断句,而在上海本身对王琦瑶而言却是面上文章,更是天外文章。但王琦瑶是个木然,读者却是个清醒。上海与邬桥,新上海与旧上海,虽是个两重天,却是真个通气!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个无所不在的变迁,只是知道自己对于天意是甚于蜉蝣的一点微不足道。王安忆在此充分利用了这种心理:这个人群中的明哲保身是游离着的城市精神。她所捕捉到的女人带着这种精神成全了自己也败落了自己。她是个地道的上海人,她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兼容并蓄,但她改不了她的祖上的遗传:她身上所散发的是市俗可以仰见而不能成就的俗贵——上海何尝不是如此呢?
王安忆的语言稍显冗长但抱的是拳拳的心,是酸而不涩喉,是理性的诚恳。她是真想让旁人把这个中情由搞个分明。她不惜动用一切来说明自己的所想。她的语言是个描述,也是个总结:一个女人的年华,一个城市的年华被王安忆作了最贴人心意的决断。公允地讲,上海的历史是脱不了阴柔气的十里洋场一般的历史。偶尔你回头一看,每一步脚印都成了化石,是叫不醒催不活的!所以在今天,当它的气质从阴气变为英气时,这段掌故便是做了流年里的一些静水深流。
【长恨歌读后感600】相关文章:
白居易长恨歌读书笔记600字09-12
《长恨歌》与《长恨歌传》比较谈07-29
《长恨歌》04-15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600字11-27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600字09-27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600字07-16
《长恨歌》课件08-16
小说《长恨歌》08-20
《长恨歌》说课稿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