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岑参《走马川行》补笺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岑参边塞诗代表作之一,诗作激昂高亢,雄壮豪迈题作“奉送出师西征”,何时西征?出师何地?奉送何人?所征何敌?军行何处?战局如何?这些基本问题基本没有解决。下面将进行研究补笺。
1.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题)
《选读》:选自《岑嘉州诗笺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人)。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家。有《岑嘉州集》……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注: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四月,诗人岑参受北庭都护封常清延揽,入封常清幕任北庭节度判官,六月随封常清至北庭。九月,封常清西征阿布思余部,岑参赋此诗送行。
案:《选读》注释未涉写作时间和背景。
“奉送”对象为封常清。《唐诗别裁》诗题“奉送”下有“封大夫”三字,封大夫即指北庭都护封常清。《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天宝十三载三月,“程千里执阿布思献于阙下,斩之。甲子,以千里为金吾大将军,以封常清权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 。“轮台九月风夜吼”,天宝十三载九月,封常清出兵北庭西征。“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岑参六月随封常清至北庭,九月赋此诗送行。
出师之地在北庭。北庭,即庭州,治金满县,旧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里北庭古城(吉木萨尔即金满之维语音转)。北庭古城遗址东半部尚有残垣,南北长约五六里,东西宽约三里,气势宏阔,内城尚有西门残址。惟城内被挖掘破坏已尽,遍地碎瓦片,坑坑洼洼,遍生骆驼刺。内城西壕中有大片白草。此即当年封常清出兵处。
作于同时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与《走马川行》内容相近。《轮台歌》:“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犁,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走马川行》:“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两诗皆云“轮台”、“金山西”,复言“西出征”、“西出师”,可见所写实为一事。征伐对象则为阿布思余部,说详下。
2. 走马川
《选读》:走马川即左末河(今新疆车尔成河)。
补注:川,平川。指可行走马的北庭川。
案:旧注谓“走马”即“且末”、“左末”,说误。车尔成河在南疆,金山、轮台在北疆。“轮台九月风夜吼”必不能使车尔成河“随风满地石乱走”也。河渠之中,石虽亦浑圆,但因流水冲击,沟槽满布,实难“乱走”,亦非“满地”,故“川”应训为平川,而非河川。
走马川指可行走马的平川,即北庭川。北庭川之名见《宋史》王延德《使高昌记》:“时四月,师子王避暑于北廷……地多马,王及王后、太子皆养马,放牧于平川中,弥亘百余里,以毛色分别为群,莫知其数。北廷川长广数千里,鹰鹞雕鹘之所生,多美草,不生花。沙鼠大如兔,鸷禽捕食之。”此所谓北庭川,即指今天山以北、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南一狭长平川。其地多雨雪,杂草遍布,一望无垠。
“一川碎石大如斗”,指天山北麓北庭川之碎石。今自米泉东行,公路沿天山北麓沙漠边沿地带,碎石遍布,绵延数百里。石多浑圆少棱角,为万古冰川推移而成。近山处有大如牛、马者,稍远亦有如猪、如羊者,再远则如斗、如升、如拳比比皆是,更远,则“平沙莽莽黄入天”矣。因在平川之中,较圆之石在大风中因地势南高北低而转动自属可能。故岑诗作“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川名既曰“走马”,必据北庭城不远,而碎石只山麓甚多,故“走马川”应指近山之处。
3. 雪海
《选读》:泛指西北边疆的苦寒之地。
补注:雪海即雪山。此指天山雪峰。
案:“雪海”不是泛指。“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雪海”应有固定的地域范围。
《旧唐书・地理志》:“雪海又三十里,至碎卜戌。傍碎卜城五十里,至热海。”《通典》卷一百九十三:“杜环《经行记》云:从安西西北千余里有勃达岭,又北行数日度雪海。其海在山中,春夏长雨雪,故曰雪海。勃达岭北行千余里至碎叶川,其川东头有热海。” 可见雪海范围很大,西至热海(今伊塞克湖)。雪海,应在天山至伊塞克湖之间,此地区唯有山岭,并无湖泊。天山因终年积雪且广阔无垠而名雪海,故唐人所称雪海,其实不是瀚海而是雪山。
岑参《首秋轮台》:“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可见雪海应距轮台不远,必在北庭川可视范围之内。故“走马川”旁之雪海,应为今吉木萨尔南之天山雪峰。自吉木萨尔南望天山,清秋晚照,金光四射,雪峰叠嶂,东西连绵数百里,正与海浪无异,宜称雪海。此种景观,古今无异。
4. 平沙
《选读》未注。
补注:指天山北沙漠,即今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案:今准噶尔盆地多沙丘,然近天山处则颇平坦。山脚下多巨石,稍远有碎石,再远则平沙无垠。可谓“平沙莽莽黄入天”矣。
今自阜康至吉木萨尔,公路穿行于平野和山脚之间,吉木萨尔与北庭古城间稍有碎石,北庭古城之东、西及北三方,惟有莽莽平沙。此景正与岑诗所写吻合。
5. 轮台
《选读》未注。
补注:指北轮台。此诗中之轮台代指北庭都护府所在地。
案:轮台有汉唐南北之分。“轮台九月风夜吼”中的轮台指北轮台。即唐设置的庭州轮台县。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确址在今乌鲁木齐市拉泊古城(这一点有争议,不赘述)。
此诗中之轮台代指北庭府城。岑诗中北庭、轮台多并提。《赴北庭度陇思家》“西向轮台万里余”,题为“赴北庭”,而句为“西向轮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闻说轮台路”,题为“赴北庭”,而句为“轮台路”。《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白发轮台使”,题为“北庭罢使”,句为“轮台使”。《北庭与宗学士道别》地为“北庭”,句为“忽来轮台下”。以上各诗可以说明,“轮台”即北庭府。
复以情理揆之。“羽书昨夜过渠犁,单于已在金山西。”(《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军书告急应至北庭府城,自不当至轮台县,北庭大军主力瀚海军即在北庭府城内,出师亦应发自北庭,而不应发自轮台县。“汉家大将西出师”,主帅出征,也应发自北庭府城,不应发自轮台县。轮台在北庭西南百里外,大军不能行至轮台后方称“出师”,故诗中轮台即北庭城。
6. 虏骑
《选读》:敌军,古代贬称北方游牧民族为虏。
补注:指反叛的阿布思残部。
案:注释隐去西征具体对象,显得空泛。
封常清天宝十三载之西征,对方究为何者?检索史籍惟有阿布思余部。阿布思原为突厥西叶护,天宝元年(742)降唐,赐名李献忠,累迁朔方节度副使,赐爵奉信王。因不甘居安禄山下,禄山恨之。十一载(752)安禄山征契丹,奏请李献忠与俱,李献忠惧为所害,请奏留不随行,不许,李献忠乃掠仓库叛归漠北。十二载(753)五月,阿布思为回纥所破,乃由漠北西向,往依葛逻禄国。北庭节度使程千里以书谕葛逻禄国,其叶户乃执阿布思送北庭。十三载(754)三月,程千里献阿布思于阙下,斩之。
阿布思之余部叛逃游击路线,由朔方至漠北,为回纥所破后窜逃金山(今阿尔泰山)西,依葛逻禄方向,与封常清西征路线完全吻合。阿布思并无大罪过,被斩之后,其部下数千尚在北庭西北,当有反叛迹象。封常清代程千里为北庭节度使之后,肩负平叛之责,故有西征之举。此次西征,当为扫荡阿布思残部。
7. 车师
《选读》:安西都护府的驻地,在今新疆吐鲁番。
补注:唐代北庭为汉代车师后国所在地。车师西门,即北庭城西门。
案:“车师”,汉西域国名,汉宣帝时,其地分为前后车师。前车师地域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唐初为高昌国。唐太宗李世民取其地西州,为安西都护府所在地,治交河城。
《汉书・西域传》:“车师后国,王治务涂谷。去长安八千九百五十里,户五百九十五,口四千七百七十四,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二百三十七里。”车师后国的地域,在今博格多山脉北麓至奇台西南,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庭古城)在二地之间。故北庭称车师,北庭西门称车师西门。
8. 献捷
《选读》未注。
补注:此为拟想之词。此次西征,封常清不战而胜。
案:此次西征九月发兵,十月回军,历时一月,不战受降。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作于封常清回军之时。诗云:“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由“前月”可知师出时间,由“降虏”可知战争结局。盖封常清以北庭瀚海军主力清剿阿布思残部,西有葛逻禄国之狙击,阿布思残部只得投降。诗又云:“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诗实写封常清回军之赫奕声势。“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走马川行》一诗中诗人对战争结果的预期变成了事实。
【岑参《走马川行》补笺】相关文章: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02-24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走马川”在哪10-18
岑参走马10-30
岑参之《暮秋山行》08-09
岑参《暮秋山行》译文05-13
《暮秋山行》岑参 赏析04-23
岑参的古诗01-26
岑参的简介11-24
岑参经典名诗10-31
岑参作品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