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案

时间:2024-10-05 12:25:42 边城 我要投稿

《边城》教案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边城》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边城》教案汇总七篇

《边城》教案 篇1

  【学习目的】

  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

  1、借助电影片断了解情节。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人却很少。”这是.沈从文先生在他的散文《在昆明的时候》中的一段话。如此简单,如此熟识的两个字却鲜有人能参透其中深意。世上最美丽的东西无过于缠绵的情思,那爱不管凄婉抑或豪迈却永远那么美丽,于是玉谿生说“春心莫与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鲍照也说“两相思,两不知”,如此之凄婉,如此之缠绵。沈从文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淳厚的世俗人情去反照他心中的缠绵而质朴的爱和那人性之美,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去发现她的美,展示她的美,用你我的心去共同体味。

  二、介绍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mào)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

  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识字与解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黑黝黝()焖菜()挪移()竹篁()碧溪且()

  傩送()涎皮()甬道()莞尔()滨水()蒿艾()

  角隅()胡诌()嗤笑()茨滩()碾坊()茶峒()

  2、用下列词语编写一段话:

  神往倾心间或悲悯信口开河自言自语

  四、观看电影片断,给课文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

  《边城》是沈从文1934年创作的著名中篇小说,课文节选13、14、15三章。小说写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茶峒城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他们一起爱上了碧溪上一个老船夫的外孙女,叫翠翠。两兄弟不是互相争斗,而是互相谦让。当地有青年男女对歌定情的风俗,两兄弟商量两人都去对歌,谁通过对歌得到翠翠的爱情,谁就同翠翠结婚。但是天保知道自己唱不过弟弟,也不想跟弟弟争,就出走了,要把幸福留给弟弟,不幸船半路遇难,天保溺水而死。弟弟十分爱翠翠,曾经有乡绅采提亲,有很值钱的陪嫁,他都不要,宁愿娶穷苦的翠翠。但是他感到十分对不起哥哥,因为哥哥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幸福而死的,于是他出走了。傩送一走对老船夫打击很大,因为自己的女儿就是为爱情而死的,是他含辛茹苦养大了这个外孙女,眼看就要得到美满的婚姻,却发生了这样的意外,老船夫在一个暴雨之夜告别了人世,留下了孤苦伶仃的翠翠。这时许多人都热心地来照顾翠翠。顺顺要接翠翠到家里去住。

  还有一个姓杨的老兵,当年曾经追求过翠翠的母亲,但遭到拒绝,现在看到翠翠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也来照看她。作者在谈到《边城》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爱的颂歌。

  (依次可命名为:往事如梦或移动的心、梦中人的梦或为了谁、水中望月或未了情缘)

  五、赏读第一部分:

  1、这部分可分几个层次,试进行概括。

  提示:可分两部分。“黄昏来时……很觉得悲伤。”表现翠翠内心的骚动不安;“天夜了……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写爷爷讲妈妈过去的爱情故事。

  2、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凄凉?

  提示: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的火花。

  3、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

  提示:是那朦胧中的爱情,后文说“新的人事”“生活太平凡”与此同。

  4、翠翠真的想逃走吗?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提示: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内心的无聊与孤寂。

  5、“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觉得悲伤”的原因吗?

  提示:祖父不理会是外部表象,渴望情感的抚慰是真。

  6、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神往倾心”呢?

  提示:主要是对母爱的渴求、对母亲的怀念。

  7、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的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

  提示:源于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

  六、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用不尽相同。①烘托夜幕降落时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惆怅;③烘托人物内心的骚动难安;④构织浓厚的乡土气息。

  七、作业: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讲析作业:课后练习二

  二、分析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请加以归纳。

  提示:两层。“老船夫做事累了……他就不去惊动她。”写翠翠梦中听歌摘虎耳草。“第二天……不告给翠翠一个字。”写爷爷张冠李戴,事情发生波折。

  2、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3、爷爷“张冠李戴”的前后神情有什么变化?

  提示:“温和悲悯地笑”——“快乐”——“涎皮”——“脸色那样难看”——“莞尔”;神情的变化体现出他把翠翠许给大老的强烈意愿,及对翠翠的深切关怀。

  4、大老为什么要让弟弟先开口?

  提示:一是他老实厚道,让着弟弟以求公平;二是弟弟唱得比他要好,自己不便启齿。

  5、老船夫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给翠翠“一个字”?作者安排这样的细节有何妙处?

  提示:老船夫不告诉翠翠是因为害怕她走母亲的老路;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悲剧情节发展的`需要。

  三、分析第三部分:

  1、第三部分的有几层意思?请概括之。

  提示:有两层意思。“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写爷爷将亲事委婉告诉翠翠。“月光极其柔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写爷爷月下为翠翠唱歌。

  2、爷爷问翠翠选哪一个,翠翠为什么不答?

  提示:翠翠其实心里是早有所属的,只是在爷爷面前不好意思说出来。

  3、翠翠拿芦管出来吹,又吹不好,这是为什么?

  提示:她一心等着傩送为她唱歌,却等不来,心里乱。

  4、翠翠何以要求爷爷唱个歌来听?

  提示:她的本意是要想知道傩送为她唱过的是什么歌。

  四、作者为什么把他的小说中的人物都塑造成一个个不愿多说话的形象呢?(讨论)

  提示:是为了表现作为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的湘西,人们身上那种孤寂的色彩。

  五、本文第二三部分中也有一些环境描写的语句,试分析它们的作用。

  (学生议论后作答)

  六、作者写作《边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结合课文提示和时代特点讨论)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附】发展研究性阅读:这篇小说极赋乡土气息和湘西特色,你认为要发展特色旅游的话,那么有哪些开发价值?

  (重在体会本文的艺术风格)

  1.翠翠对爷爷的爱,爷爷对翠翠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作品是怎样表现这种普通生活中的爱的?

  提示:

  翠翠的爱主要表现为对爷爷的依恋。翠翠为爱情而痛苦,胡思乱想自己离家出走,爷爷搭下水船去桃源县杀了她,结果自己把自己吓住了,几次请求正在撑船的爷爷回来,悲伤地哭了。

  爷爷的爱含蓄而深沉。他教育翠翠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他主动跑到城里鼓励大老“走马路”,通过对歌求爱,还向大老传递来自翠翠的爱的信息。他还告诉翠翠要从唱歌人的歌声里听懂求爱的真心。他不希望女儿的悲剧重演,尽力帮助翠翠得到真正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爷爷和翠翠的爱是围绕着翠翠的爱情,通过寻常的生活事件、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

  2.这篇小说,情节前后有许多照应,如翠翠梦中听歌和翠翠父母唱歌相恋的情节,关于摘虎耳草的情节,这些情节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提示:

  爷爷讲翠翠父母唱歌相恋的情节表现他内心的隐痛和对翠翠的悲悯。他衷心希望翠翠像她母亲那样获得真正的爱情,但又害怕再发生那样的悲剧。这一情节表现了爷爷深沉的爱。

  翠翠梦里听歌表明她也像母亲当年一样到了恋爱的时节。她像母亲一样热烈而纯真,渴望真正的爱情。为了所爱的人她可以爬上高崖去摘虎耳草,虎耳草是爱情的象征。梦中听歌、摘虎耳草的情节表现了翠翠美好的心灵。

  所有这些情节赞美了淳朴的民风、高尚的心灵和美好的爱情。

  3.选文开头写翠翠“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她的心理活动是什么?这一部分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心理有什么作用?

  提示:

  情窦初开的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翠翠渴望爱情而还没有着落,有孤单失落之感。这时祖父在渡船上忙千不息,顾不上她,杜鹃叫个不息,泥土、草木、各种甲虫类气味,生意人的杂乱声音,更增添了翠翠内心的纷乱和孤独之感,因此她“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这里的环境描写成为人物心理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人物的心情,还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小结:

  以本课为例,谈谈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提示:

  1.串连相关情节,分析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2.注意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边城》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2.《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读课文。

  二、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5.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6.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注意此时翠翠的心理变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7.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老船夫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 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9.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三、分析讨论

  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意图何在,这可能是个复杂问题,可不必在教学中深究。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四、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五、教师总结

  六、 课后训练: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内容,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提示: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景情结合、烘托 )

  教案点评:

  本教案以介绍沈从文和《边城》情节导入,抓住翠翠的心理活动,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感受边城的人性美。教学中应以学生品读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拔。

《边城》教案 篇3

  本文从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规律出发,对高中新教材新篇目《边城》中貌似“有语病”的句子作了一番新的理解,以提醒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应注意从文学创作规律和阅读规律出发去理解文意,注意作者的陌生化写作效果,不要被语法和语言常规局限,要从所谓的“语病”中读出深意来。

  “病句”乡土特色多义性与模糊性艺术效果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备受读者喜爱,最近又被收入新版高中语文教材,研究者颇多。近日在一本语文教学期刊(20xx年第一期《语文教学通讯》)上读到一篇《<边城>病句例析》,感到非常有意思。文章不长,从语法角度对《边城》中十处结构特殊、用词别致的重要语句作了细致分析,指出其“用词不当、顺序不当、省略不当、成分多余”等四种病因,并作了相应修改,态度科学、意见独到,可见作者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却从未如此用心地钻研,十分惭愧,然而拜读之余,细细品读这些语句,疑云渐起:这些语句如此修改果真合适吗?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对这些语句作一番理解,又该是怎样的一番境界呢?在此把我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为方便研讨起见,现摘录《<边城>病句例析》全文如下:

  1、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27页第29行)

  这里“同”字很明显应改为“从”,这是介词使用不当。

  2、靠近了祖父身边去。(26页第10行)

  “了”与后面的“去”搭配不当,此处应为“到”。

  3、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老船夫。(25页第23行)

  “职务”一词,从语言习惯看,它与政治权利地位有关,此语言环境不适合用这个词,将它改为“岗位”更恰当些。

  1、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24页第10行)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生命”,谓语是“觉得”,很明显主谓搭配不当。可将它改为:“在成熟中的翠翠觉得生命中好象缺少了什么。”或“翠翠在生命的成熟中,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

  2、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27页第3行)

  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两种改法,如果强调的是“望着”这一行动,“已极熟悉”就为“肥大虎耳草”的修饰成分,即应改为:“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已极熟悉的肥大虎耳草。”如果认为它有“望着虎耳草”和“心里对虎耳草已极熟悉”两层意思,就应拆为“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的虎耳草”和“她对这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两个句子,不能将它们杂糅在一起。

  1、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25页第23行)

  “后”字后面应加个“来”字才通。

  2、只站在船头告翠翠,不要叫他。(25页第25行)

  “告”字后面缺个“诉”字。

  3、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24页第8行)

  “这个当前一切时”应改为“这当前的一切时”才通。

  1、把人渡完事后,就会回家里来吃饭。(25页第26行)

  “事”与“里来”都是多余的。

  2、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26页第21行)

  “之间”一词是多余的。

  首先要明确: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先生是一位乡土作家,其作品极富乡土特色;其次要明确:沈从文先生文学的“希腊小庙”中供奉的是“人性”。对此有了了解之后再来品读这些语句,这些所谓的“病句”反而成了让人越品越有味道的一杯醇厚的“乡酒”。

  比如,“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靠近了祖父身边去”、“只站在船头告翠翠,不要叫他”、“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把人渡完事后,就会回家里来吃饭”、“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这几句,句中被视为“语病”的介词、动词和省略都是当地口语的用法,我们若按照《病句例析》一文作者的意见修改,改完后再读一读,那浓浓的乡(湘)音乡(湘)味还在么?那独特的韵味和美还有么?

  好的作品写人当“毕肖其声口”,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景状物应是全方位、立体的,让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当作者的语言通篇都洋溢着湘南的口语与地方特色时,那氛围与意境、那浓浓的乡土气息就弥散出来了,作者的语言风格、作品的风格也就随之立起来了。相反,如果沈从文按照《病句例析》一文作者的语言要求去写《边城》,那《边城》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了,沈从文也就不是沈从文了。

  就拿“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一句为例,这句妙就妙在多了“之间”二字,“之间”是文言词语,用在此处,登时使作品的语言在“土里土气”的口语中显出优雅来,显出品位来。这句本身就是拟人的写法,加上这两个字,既与意境相合,又多了一股书香,多了一种悠远的韵味,让读者在这奇妙的语言组合营造的朦胧的阅读距离中对描述的情景生发出“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美感。这真又像一位极善吸收学习的乡间雅士,在随意向你讲述着什么,乍听起来是那么“土”,仔细品味又是那样不俗,而妙处恰在“似与不似”之间,别有意味。

  在朗读节奏上,加上“之间”之后,这个短语就由一个节拍变成两个节拍,加之“不”为急促的去声,“久”字为拖长音的上声,“之间”都是短促的平声,抑扬顿挫、急缓相间,更富音乐性了。

  这是去掉“之间”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老船夫”一句中“职务”一词,如按《病句例析》一文作者的看法是“大词小用”,仔细品来,正在这大词小用中,见出老船夫对自己“岗位”的重视,见出其“毫不儿戏”的原因,再联系文中老船夫的言行,比如翠翠在春天的黄昏来时为了自己“好象缺了什么”的心事“哭了许久”,而老船夫开导翠翠时却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扎实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更可见出人物刚毅执著然而又不会消解负担、不会游戏人生的品性;也见出了沈从文老先生不经意间的可谓黑色的幽默和对文中人物的态度。称其为“黑色幽默”,是因为沈从文先生一直在借这个如诗如画的故事传达一个悲剧的主题,文末老船夫在暴风雨之夜突然死亡和他的这种品性是否有些关联呢?

  “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把这一句读作拟人有何不可?文学作品正是在这些手法中尽显其无穷魅力的。连“这小鸟儿”都能“好像明白这是半夜”,那活泼泼的“生命”为什么不能“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呢?再试想,连翠翠的生命都“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了,我们那“在一种奇迹中”长大、“在风日里”被自然长养得“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的翠翠,我们那恰如生命一样如野地里春天萌动的万物一样钟灵毓秀、鲜活清亮的翠翠呢?又会怎样了呢?多么隽永而又耐人寻味啊!

  再来看“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一句,这是一处相对读者来说十分陌生的文法结构,恰恰是这种陌生的文法结构才会让我们飞速前进的阅读目光在此稍作停留,从而读来读去,读来读去,造成一种阅读中的间歇和反复,在这种间歇和反复里,有心的读者就把翠翠对那夜“真有趣”的'美梦的回味读出来了,就把翠翠对美妙爱情的朦胧的向往读出来了,就把翠翠的内心世界读出来了。因为这里的“肥大虎耳草”已成了翠翠萌动的春心的依附,成了她把握、向往爱情的载体,更成了她美丽灵魂的寄托,同时,也成了读者走进翠翠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摆向彼岸翠翠精神家园的渡船。这一阅读间歇和反复,让我们和翠翠一道领略了“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这一心理过程的微妙,感受翠翠的思想、心理,更好地接受人物,理解人物,并在阅读中感受体味这文字营造的魅力。而这一阅读效果是修改后的句子难以企及的。

  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义性与模糊性,而这些看似不寻常的句子在不经意间也给了我们更多回味与启示。

  当然,这只是一己之见,但就理解文学作品而言,希望对读者尤其是语文教师有一点启发。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阿来,这位藏族作家,还有其它一些少数民族作家,如霍达,也如沈从文这位作家一样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融合汉语言文化之后,孕育创造了汉语言文化的新生命,在一种陌生化的写作中显示出一股清新的魅力。在这些作家们别开生面的同时,还要有理解与接受它的读者,在指导读者方面,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1、《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xx年第一期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

  3、《边城》

《边城》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自读课文,以讨论、自由发言为主)

  1、依靠揣摩词句,领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

  3、进行联想想象,体会小说中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着重了解人物的性格、心理。)

  一、 导入 新课

  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赞者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为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类内容的代表。

  二、简介作者

  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三、《边城》主要情节介绍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四、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的心理,理解文意。

  第二课时

  一、小说的情节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二、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以深入理解文意: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

  (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5、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6、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注意此时翠翠的心理变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7、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老船夫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 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三、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四、分析讨论课文中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作者正是通过老船夫对孙女的挚爱亲情,去和当时社会的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形成对照,去呼唤那久已失去的“善良人性”,去追求那“无侮无忧”的远古社会,去保存那“遵从古礼”的美德。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把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沈从文正是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小说《边城》正是这样展示了这块净土上的人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从而体现作者拒绝“现代”,厌恶“文明”,以此来寄托他重造民族品德的希望。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五、深入挖掘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意图何在,这可能是个复杂问题,可不必在教学中深究。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六、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七、教师总结。

  八、课后训练:

  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内容,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提示: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特点、作用——景情结合、烘托:①烘托夜幕降落时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惆怅;③烘托人物内心的骚动难安;④构织浓厚的乡土气息。)

  九、发展性阅读

  这篇小说极富乡土气息和湘西特色,你认为要发展特色旅游的话,那么有哪些开发价值?

  课后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 ) 黑黝黝( ) 焖菜( ) 挪移( )

  竹篁( ) 傩送( ) 涎皮( ) 甬道( )

  莞尔( ) 滨水( ) 蒿艾( ) 角隅( )

  胡诌( ) 嗤笑( ) 茨滩( ) 碾坊( )

  茶峒( ) 埋怨( )

  2、判断下列词语写法的正误,如有错误的请改正:

  神往顷心 温和悲悯 垂涎三尺 荒涎不经 蜂涌而上 向隅而泣 胁肩诌笑

  (顷——倾;荒涎——荒诞;涌——拥;诌——谄)

  二、综合训练

  1、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2、爷爷“张冠李戴”的前后神情有什么变化?

  提示:“温和悲悯地笑”——“快乐”——“涎皮”——“脸色那样难看”——“莞尔”;神情的变化体现出他把翠翠许给大老的强烈意愿,及对翠翠的深切关怀。

  3、老船夫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给翠翠“一个字”?作者安排这样的细节有何妙处?

  提示:老船夫不告诉翠翠是因为害怕她走母亲的老路;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悲剧情节发展的需要。

  三、迁移拓展

  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并各仿写一个句子。

  1、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仿写:我坐在 ,看 被 。

  2、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

  仿写:清晨照样的 。

  3、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

  仿写:阳光如 , 。

  4、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仿写:他一直唱呀唱,我的心被唱得 。

《边城》教案 篇5

  《边城》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小说的主旨.

  2.了解沈从文小说的风格特征,感受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的情调和诗意.

  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和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味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理解小说的主旨。

  课前准备

  阅读《边城》,收集有关沈从文的资料

  教学难点

  了解沈从文小说的风格特征,感受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的情调和诗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请同学交流。

  二、导入新课

  放映《边城》电影的开头片段,介绍沈从文其人其作。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二、积累整合

  (一)补充注释

  1. 边城:指湘、鄂、黔、川四省交界的地方,也有人把它理解成和主流汉文化不同的苗文化地区。

  (二)结构安排

  《边城》整个小说共有二十一章,课文节选自原文第一和第十三章。

  第一章:交代环境及主要人物——翠翠和爷爷。

  第十三章:翠翠的心理变化。

  三、分析人物。

  (一)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讨论下列问题:

  1.第十三章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预设: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预设: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预设: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预设:神往倾心→沉重压抑

  5.关于翠翠的性格特点:

  预设: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又情窦初开,不免思绪纷乱,举动反常。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

  (二)爷爷的性格特点

  (结合爷爷对待船夫工作的表现,对不幸女儿的态度,对翠翠的情感以及对翠翠心理的不解来分析)

  善良慈祥、淳朴诚实、坚强,生活清贫却乐善好施,对孙女充满疼爱又不解女儿心。

  四、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情感关系,感受人性美。

  1. 船夫与渡客之情

  船夫对工作尽责尽力,对渡客服务周到、不收钱财、乐善好施;渡客对老船夫心存感激。

  2.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预设: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五、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1.孤独而坚强的爷爷:内心里藏着关于女儿的悲伤故事,却不能说与人;说给翠翠的只是掩去了伤痛的缅怀。年迈衰老,却必须坚强地生活,因为对于翠翠的未来还感到茫然。一心为了让翠翠快乐地生活,却不理解翠翠的心理。

  2.孤独而单纯的翠翠:生活于边城的渡船边,封闭的环境让纯真的翠翠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她只能孤独地久久在内心回忆;想出去,却更担心爷爷;心里感到孤独却无法从爷爷那里得到安慰;听了关于母亲的故事,也只增添她孤儿的感受……

  第二课时

  六、感受鉴赏

  (一)圈化你最欣赏的语句,用心诵读、体会并交流

  1.典雅性与口语化的结合。典雅性主要体现在作者的描述性语言上,如:“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的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这种语言有着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而且其中自然夹杂着的一些文言词语,更具有一种古典的精美。口语化则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对话中。

  2.凝练、清新。在朴素的叙写中,注入诗的节奏,使语言充满感兴,富有灵气:“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

  (二)自然风景和地方风物的描写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些。”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这些淡然、素雅的描写,充满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具有田园牧歌的风味和浪漫抒情的色彩,浸润着作者对湘西苗地乡土文化的真诚的讴歌和迷醉。如此环境,仿佛世外桃源,本身便诗意盎然。

  (三)诗意的人及人的“生存形式”

  如果说翠翠美丽、聪慧、善良是一首恬静优美的诗,那祖父的爱、责任、坚持、淡泊钱财就是一首动人的歌。

  作者笔下的湘西世界是封闭的停滞的,它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侵蚀,保持着古朴、自然、原始的民风,人们善良、热情、质朴、好客、真诚。翠翠和爷爷,相守于封闭的渡船溪边,在孤独中相互照应,在单调的生活中依然知足。文中人物生存的世界诗意盎然。

  (四)故事情节的散文化和诗化

  文中没有什么大开大阖,惊心动魄的事件,写的多是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故事情节平淡如水、节奏悠然迂徐、和谐而有张力。

  七、拓展、延伸

  (一)人们提到沈从文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废名(冯文炳),因为沈从文自己说他的创作是学废名的。如果说沈从文是散文化、诗化、写意乡土小说的扛鼎之人。那么废名大约可以算是开山之祖了。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桃园》等都具有强烈的写意色彩,它们都影响了沈从文的创作。废名、沈从文这一派写意式的乡土小说,后来在孙犁以及汪曾祺身上有了继承。而这一派乡土小说和鲁迅开创的写实一派共同构成了乡土小说的两支。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的写实一派一直占据着文坛的主流,而废名、沈从文这写意一脉则一直是支流,甚至是潜流。

  散文化、诗化的写意乡土小说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注重风景、风俗、风情、人情、人性的描写,都多少具有田园牧歌的调子,情感都较为美好,温暖。更具有艺术性。

  (二)有人认为,《边城》是“一个关于水的故事”。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从课文中举出实例,并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故事本身就发生在水边上,写的是水边常见的风景,如渡口、渡船、龙舟、水面的雨等;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水一般清澈、透明;到处是水光、水声。水给了小说明净、清澈的语言、色调和意境,小说节奏也如流水一般,纡徐平缓;写记忆中家乡的水,其中注入了他的乡愁,表达他对家乡和家乡底层人民的文化思考等等。见赵园(《<边城>——一个关于水的故事》)

《边城》教案 篇6

  1. 知识链接(见学案)

  2. 导入新课

  在现代文学名著里,以“城”为名的有哪些,能举出一些吗?

  有沈从文的《边城》、钱中书的《围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萧红的《小城三月》、师陀的《苹果园城》

  为什么这么巧合呢?这个“城”是不是有些意味呢?我们今天学习沈从文的《边城》,看看这是一座怎样的“城”?

  3. 整体感知。读课文,叙述情节

  明确:第三章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第四章追述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

  第五章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祖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

  第六章回到现在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4. 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从中选出一个词来概括本文自然风景

  乃至整个环境的特点

  明确:“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然后从中选择;为了帮助学生,还可以投影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

  5.再读课文,圈点勾画

  ①小说环境包括自然风景、社会风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情),本文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请分别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总结。

  (个人勾画——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明确:风俗方面写了两个节日——端午和过年,重点写了端午节,官员、士兵和百姓一同参加或观赏赛龙舟、捉鸭子,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其乐融融。新年也是军民、官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另外有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送给老船夫“一个小红纸包”的钱,而从不要过路人钱的老船夫还必须收下。而且这些习俗又是许多年来,“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真是淳朴、原始、和乐,丝毫没有被现实社会所污染。

  人情方面官民同乐、军民共欢,俨然世外桃源;龙头大哥顺顺一家人对翠翠爷孙的关怀照顾;爷爷对孤独老汉的关心,甚至连那么小的还在埋怨爷爷食言的翠翠知道后,也就理解了爷爷;渡船人给老船夫钱,老船夫却不要,二人竟然为此吵架;顺顺因为两个儿子能下水捉鸭子而不再下水捉鸭子了,“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古朴、淳厚、善良、透明,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而美好。(预设:在社会风俗方面,学生往往忽视了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时必须给钱的'细节,要引导学生找到,并与老船夫为不要过路人给的钱而吵架的细节比较,从而感受到民俗的淳朴。对于人情的分析,往往会失之空泛,所以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文中所有人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而这“关系”又必须通过人物的所言所行所想表现。)

  ②反复咏读最后一节,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和情感。

  明确:这是一幅非常和谐非常恬美的画面,唢呐悠悠,白云悠悠,带着爷爷的祝愿,载着翠翠的情愫;然后,“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寂静,淳朴,伤感,美丽。这是作者的家园,是他的世外桃源,是他魂牵梦萦的湘西热土。

  (注意学案上这段话: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6.回顾与总结

  总结本节课分析小说环境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明确:要抓住整个环境的特点,从自然风景、社会习俗、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要通过对具体描写的具体分析中得出结论,反对架空文本的分析。

  7.作业布置

  借鉴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分析《祝福》的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8.板书设计

  《边城》(节选)

  沈从文

  豆 天朗风轻水清——风景美 环

  绿 淳朴原始和乐——风俗美 境

  色 古朴善良淳厚——人情美 美

《边城》教案 篇7

  一、 教材分析:

  《边城(节选)》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阅读鉴赏第一单元。本单元设立的 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本单元选取了三篇文章,有情节冲突激烈的小说,环境描写出彩的小说,和人物塑造入木三分的小说。

  这些文章都是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具有很高的鉴赏和审美价值。《边城》是一篇散发着魅力的小说,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

  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二、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关于边城风土人情的描写,把握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

  2、品味作者朴实而清新,流畅而优美,富有生活气息的散文化的语言。

  3、通过交流和讨论,把握对人物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之美,探寻人性之美。理解作者在这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中所寄寓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紧扣课文的有关情节与细节,披文入境,披文入情,通过对具体描写的具体分析中得出结论。培养分析鉴赏能力,养成勾画圈点的习惯。

  2、教学难点:品味民俗风情之美,探寻人性之美。 体会作者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展示出人物心理 的写作手法,用探究的眼光去发现文章之美。

  四、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三元信息教学,围绕教师、学生、媒体展开互动,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深入思考文本。

  五、 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讨论法,让学生自己品味课文中的风土人情。

  2.运用勾画圈点法和点拨法,抓住课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进行分析,以点带面,以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他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

  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是一幅用水墨绘就的无彩之画。

  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 能领略个中真趣。

  沈从文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醇厚的世俗人情,表现他心中的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它,展示它,品味它。

  2、阅读小说,概括故事情节,拟写小标题。(预习)课上请同学们交流拟写的小标题,并复述或概括课文内容。

  小标题:

  第三节 边城风俗 / 端午日

  第四节 端午邂逅(翠翠—傩送)

  第五节 说亲事(翠翠—天保)

  第六节 看迎亲送嫁 / 心事

  通过同学们的复述和概括,发现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性不是很强,既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没有悬念迭生出人意料。

  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而沈从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

  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展示出人物的心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边城》教案】相关文章:

边城 教案08-10

边城的教案07-23

《边城》教案11-02

《边城》教案06-17

《边城》教案【优选】10-23

边城优秀教案09-20

《边城》优秀教案07-03

《边城》教案分享08-21

有关边城的教案08-12

沈从文《边城》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