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课后反思
《背影》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背影》课后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背影》课后反思篇一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选有此篇文章。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把自己的感悟与大家交流共享。于是在课堂上除了欣赏优美生动的句子之外还出现如下一些不同声音:
1.第2自然段有一句“祖母死了”,有学生认为“死”字用得不好,没有表现出对长者的尊敬,应该用“去世”或“逝世”比较好。
2.第六段中有一句“我便进来坐下”,学生以为“便”字用的不好,该用“才”,“才”能表现那种依恋不舍,而“便”字表现的动作似乎过快。“进来”一词也欠妥,本来是在外边送父亲的,应为“进去”才妥帖。
3.文中有9处用了分号,学生以为一些地方并非并列关系,不可以用分号的。如第七段中那句:“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4.第四段中有两处“踌躇了一会”,两处“踌躇”之间是作者的心理活动,学生以为两处有多余之嫌,应删去第一处,只留第二处一句“他踌躇了一会”。
5、第五段中有一句“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学生以为这句话有毛病,怎么能将大衣铺好坐位,应是“在坐位上铺好”或“铺在坐位上”才通顺。
这些问题在过去的教学中不可能出现。过去阅读教学是教师分析,学生记录,对文章都是仰视,且教师讲的也并非自己的感悟而是教参中的罗列,生怕有讲不到讲不透的地方。而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背影》一课的教学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和看法出乎我的意料,课堂教学没有按我预设的步骤进行,见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并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我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设计,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讨论。以上问题他们各抒己见,一些问题我也无法给出准确的说法,特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讨论。
晚上我还想着课堂的情景,失眠了。遂又起来补记:
⒈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去阅读实践,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感悟与体验。要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舞台,这样的课堂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并非都不喜欢表达,不会表达,他们都有一定的表现欲望,只是没有机会表达罢了。过去注入式教学,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现在只要用心引导,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起来。过去总是欣赏别人文章的精美之处,现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样能使学生进步很快,在质疑中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他们的发现都是个性化的感受。
⒉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你并非无所不知。过去讲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这样的观念不一定正确,不是你给学生水而是要学生自己打井取水,不仅关注结果找到多少水,还要关注过程怎样打井,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挖井,不断鼓励他们,哪怕只出现了一滴水,也值得为之鼓掌。学生所提的一些问题教师未必都能给出圆满的解释,这很正常,教师不仅仅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课堂师生要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背影》课后反思篇二
《背影》一课教学结束,回顾整个备课过程和课堂教学现状,有很多思考,现进行如下反思总结。
一、板块教学在设计与使用中要结合阅读规律。
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分成了以下六个板块:经典背诵,导入新课——回顾旧知,梳理线索——研读细节,品读感悟——我的情感 我的眼泪——拓展延伸,链接生活——质疑交流。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由于过渡语的恰当运用,环节与环节间显得自然而紧凑,回顾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我们使用了板块模式,但经常忽略的是板块彼此间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符合语文阅读的规律。致使课堂教学结构虽清晰,但是感觉不是贯穿的,是松散零落的。
二、语文教学首先应该是语言的学习。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章语言朴实无华,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了作者刻骨铭心的亲情。文章离现在的学生遥远,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如何让“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来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以人为本,教文育人”的目的?我把语言的品味与赏析作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充分预学的基础上抓重点语段,抓词句进行赏析,进而从字里行间的体会感人至深的人间亲情。比如:对父亲的穿戴的描写: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关注颜色,程度很深的冷色调,引导学生联系前文家庭遭遇的坎坷,不难体会到父亲内心的悲怆和沉郁,而这种心境下的买桔、离别才更让人伤感。再有,三个“布”字,和前文我的穿着紫毛大衣——父亲给我做的,相比较,父亲的爱是不难看出的。还有,从“蹒跚”、“肥胖”、“走”、“探”、“攀”、“缩”、“微顿”的揣摩中理解到父亲的艰难举动中充满感情,饱含深意。 “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感到很轻松似的” 语句的揣摩。还有父亲的几句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话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体会、理解其中饱含的深情。通过语言的分析、比较、揣摩,学生很容易地领悟了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
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进行文本理解。
在“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感到很轻松似的” 这一语句的揣摩中,我引导学生回想:当你很不容易地为家人做了一件事之后,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在“拓展延伸,链接生活”环节,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忆曾经有过的对父母又不理解到理解进而深受感动的经历。学生子在交流中,理解了父爱,理解了作者。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入心入脑地研究,教学中的点滴积累定会成就语文课堂的生动和美丽!
《背影》课后反思篇三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科学)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看法。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凌焕新),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多年来,大家都喜欢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笔者不作赘述。
(二)分析流泪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
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
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从四次流泪入手来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
(三)对比服装
“衣服是人的第一生存环境”,从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我的关心程度。父亲穿着很朴素,“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价,颜色普通。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就连给脚夫的小费,父亲也要讲价,家境惨淡可见一斑。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出读书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皮大衣,父亲为儿子做的是紫毛大衣,很贵重,也很时髦。通过父子服装的对比,不言自明: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远远胜过自己。从父子服装对比这一角度来分析课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以上三个角度,各有优缺。前两个角度,倾向于作者对父爱的感受与理解,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对父爱的感悟的双向性。从第三个角度,学生感受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单向的关爱,而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接受,以及对父亲的关爱与牵挂不容易看出。但是,初一的学生,对父爱的感受还不够深刻,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父爱的深沉。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从服装对比入手来解读课文,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如何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特长等加以确定。
【《背影》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背影》课后教学反思01-05
《背影》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01-02
《背影》课后练习02-16
朱自清背影课后训练01-22
《背影》课后习题及答案02-22
《背影》课后题及答案02-22
《背影》课文课后题答案02-22
背影课后题及答案02-21
《背影》的课后练习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