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清明节的小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小编与大家分享清明节的小报,欢迎参考!
清明节的小报
有关清明扫墓的作文1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我回到老家去扫墓。
我走在山路上,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杂草,草丛中不时冒出滚滚青烟,忽然,一阵风把烟吹来,薰得我眼睛都睁不开,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人在坟头前烧纸钱祭祖。
转了个弯,我又路过一个坟,坟上都是鲜花。站在山顶,极目望去,鲜花零零落落地点缀在山间,与大多数坟墓上的冥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看到了这,我想:清明节祭祖虽然延续了几千年了,现在我们应该提倡文明祭祀。烧纸钱祭祖,不但有山林着火的危险,冒出的烟还会破坏臭氧层呢,这多不环保,多不文明啊!要是我们每个人都用鲜花祭祖,那该多好,让祖先天天生活在花海里中。
虽然,大多数大家还在烧纸钱,不过,这零零落落的鲜花也说明了文明祭祀的种子正在萌发……
清明节又来了,让我们用文明方式祭祖吧!用鲜花祭祀来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思念,用网上祭祀来表达我们对先烈的缅怀,用清明诗会来表达我们对古人的哀思。
有关清明扫墓的作文2
清明的这天上午,我和家人一起去为爷爷扫墓。爷爷的墓在一座山顶上,我看见有很多人手捧着黄菊向山上走去。天,阴沉沉的,大家的脚步缓缓的,好像怕惊醒了墓中的人。
在爷爷的墓前,奶奶点上香烛,焚燃纸钱,嘴里说着什么。不知道是烟的缘故,还是奶奶伤心,我看到奶奶的眼睛红红的。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香,向爷爷的墓鞠了三个躬。看着墓碑上爷爷的照片,想起家里像册里爷爷抱着小时候我的照片,我心里真难过。
下山的时候,我问奶奶:“人为什么会死?”奶奶说:“人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世间万物都是这样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仿佛明白了什么,我看见在山路两边,枯草又发出了新芽,刚刚阴沉沉的天空中,太阳又露出了明媚的笑脸。
来到山下,在一片绿绿的大草地上,大家三五成群的嬉戏着。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在妈妈的牵引下,蹒跚而行。五彩缤纷的风筝飞舞在蓝蓝的天空中,和着远方山间的青烟,仿佛在向逝去的人诉说着思念。
我想:爷爷,您虽然离我们去了,但您的爱永远留在我的心里,从来就没有离去过……
清明节习俗
1.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大家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大家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3.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大家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4.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5.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6. 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
【于清明节的小报】相关文章:
清明节小报内容04-07
关于清明节的小报04-07
清明节的小报内容04-02
清明节小报(精选12篇)04-09
清明节小报黑白材料04-07
清明节小报全字09-10
清明节小报内容汇总04-10
清明节手抄小报内容04-03
清明节电子小报背景内容04-08
清明节祭英烈电子小报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