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白居易为何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诗《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样一句。直言进谏是官场大忌——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
唐宪宗却没有太宗的魄力和胸怀,但也不至于是暴君和昏君,因此白居易最终没有因为犯颜直谏而丢掉性命,也算是比较幸运。
然而当了左拾遗这个谏官之后,白居易特别把这个职位当回事,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当着皇帝的面直言进谏,其较真的劲儿有时还惹恼皇帝,甚至差点儿丢掉性命。皇帝唐宪宗就曾私下当着其他大臣的面说:“白居易这个小子真不懂事,他还是我亲自提拔的,居然还常常当面批评我,让我下不了台,真让人气愤,以后一定要修理修理他!”
在古代历史上,谏官最出名的当魏徵莫属。谏官魏徵死后,皇帝唐太宗恸哭长叹,随便惋惜了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但是,唐宪宗却没有太宗的魄力和胸怀,但也不至于是暴君和昏君,因此白居易最终没有因为犯颜直谏而丢掉性命,也算是比较幸运。
白居易直言进谏有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其中有一次,唐宪宗觉得荆南(湖北一带)节度使裴均为自己当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便想把裴均调到长安来当宰相。白居易一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不行,立即上疏朝廷进行阻止,上疏的大概内容就是:“作为地方节度使,本来平时就不听朝廷使唤,又拥兵自重,再把他们调到长安来,简直是不明智的。再加上裴均人品不好,政绩又不行,在任上没什么作为,反而还要将其调到朝廷任宰相,很是不妥。”在白居易的上疏下,舆论顿时对裴均不利,唐宪宗迫于舆论的压力,最终打消了任命裴均当宰相的打算,不得已将裴均下放到山南东道去当节度使了。裴均去了地方后,还是不死心,便想方设法讨好宪宗皇帝,有一次给皇帝送了1500两银器(银做的杯盘)。白居易知道后,便又急着上疏称裴均送银器是有野心,皇帝不应该接受。宪宗皇帝听了,心里那个气哦,要是白居易在身旁,真想一下把他给掐死。
除了向皇帝进谏裴均等节度使的不法行为外,白居易还进谏宦官的乱政行为。由于宪宗上台,宦官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宪宗对帮助过自己的宦官很是宠爱。当时唐宪宗对吐突承催这个宦官很是宠爱,除了将手下的御林军让他管理外,还任命吐突承催作为处置使统帅士兵攻打不听话的节度使。
白居易听了后,立即上疏反对让太监做统帅,称其名不正言不顺。最后唐宪宗心里不舒服,虽没同意白居易的上疏,但也不得已将“处置使”的名号改为“宣慰使”。
当谏官时,白居易爱直言进谏,不当谏官后,他仍旧不改冒死进谏的“毛病”。元和十年(公元820)六月,白居易44岁,这时他是太子左赞善大夫,负责劝导太子行为的一个闲官。当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暴死,裴度也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并不急于处理。“皇帝不急太监急”,白居易对此十分气愤,便立即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白居易的上书激怒了当时的掌权派,他们非但不褒奖白居易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就是一种僭越行为,白居易因此被贬为江州刺史。因为白居易常常进谏攻击其他不法官员,得罪了很大一批人,在他被贬为江州刺史后,有一个叫王涯的人再次落井下石,进谗道:白居易的母亲因为看花掉到井里淹死,但白居易却不孝顺,还乐呵呵地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这样有伤孝道的人不配治郡。
于是,朝廷又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这个名叫王涯的人,后来因为“甘露事变”被杀,白居易听闻后,非常开心,到东都香山寺游玩,就即兴写下了“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的诗句。)
【白居易为何被贬为江州司马?】相关文章: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原因09-14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故事07-22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09-01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11-11
白居易《初到江州》古诗原文赏析08-18
白居易被贬江州的后因后果10-29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诗赏析10-22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11-01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阅读答案08-18
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说课稿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