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民间小故事[汇总12篇]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1
上世纪1979年9月,我高中毕业后,有幸考入慈溪县技工学校,专业为电子电器。学校座落在慈溪县周巷镇,经过二年的学习、充电,掌握了半桶水的电子、电器基础理论,但实践经验可以说一纸空白。
在校期间,我是校团总支宣传部长、班上的宣传委员(主要负责墙报、黑板报),同时我又是班级电子电器课代表,为此身挂三职,算重量级人物,非常夺目耀眼……)。少吹年,回归正题。
1981年4月20日(星期六下午),电子电器专业课老师——吴德明(家住周巷镇桥头村),叫我去他家维修一台钱江牌17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当时我犹虑重重,皱皱眉头,吞吞吐吐地说:“老师,上门修电视机恐怕吃不消,修不好”,“没关系,老师会教你的。”听完,我心里不知有多么的高兴和自豪啊!随即,骑上吴老师的崭新永久牌28寸重磅自行车,带着吴老师,穿街越巷,快速行进。一路上,春风佛面,我和吴老师畅所欲言,谈笑风生,这样不知不觉到达了目的地。
进门时,师母娘和吴金玲(吴老师的独生女)满面笑容,热情招呼:“快请进,请进”。随即师母娘又吩咐吴金玲赶紧泡茶……。
吴金玲,年方十八,圆圆的脸蛋,长长的发辫,说不上十分俊美,但却楚楚动人,魅力十足,特别是那双微笑的大眼睛,纯洁中带着稚气,沉静中含着深情,此外还多少带有点揶揄人的神气……。
维修开始:电视机无光有声,当初,我是第一次触碰电视机,很不顺畅打开后壳,拉出线路板。哇里面这么复杂,电子元器件横七竖八,密密麻麻,一只只电子管象地对空导弹,井然有序,准备发射……。吴老师问我故障的'大致范围,我答:“行扫描电路,”“对,那你对照图纸慢慢检查吧。”说完,走开了……。
吴老师走开,但吴金玲且始终站在我的身旁,注视着我的维修全过程。此时此刻,此时此情,我脸上直冒紧张的汗水,两手不停的抖擞,万用笔指针始终左右晃动。神不知,鬼不觉,放在电视机上方的一把老虎钳不知为何,突然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中电子管,只听“啪”的一声,型号为6P15的功率放大管立即破碎,光荣殉职。
我目瞪口呆,半响无声。而旁边的吴金玲却不停地安慰我:“没关系,叫我老爸配一只便是。”我恍然大悟,缓过神来,说:“对,去街上买一只。”说完,我闪出房门,飞快地向街上电子配件店奔去。
我一边奔跑,一边悔恨自己,这叫顾前不顾后……。返回时,心里却平静很多。我暗下决心:必须尽快掌握家电维修技术,以实际行动全方位赶超吴老师。一只电子管是有价的,而精湛的维修技能是无价的……。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但这一幕却永远铭刻在脑海里。它激励着我不断磨练,不断突破,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从那开始,小岑变成岑师傅,岑师傅又变成现在的老岑师傅,最终变成老、老、老岑师傅,最后尘归尘,土归土,回到大自然,一切OK而结束!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2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经学家张策少年时就才智超群,学识渊博。
有一次,他家所在的洛阳敦化里,在疏挖一口甜水井时,起出了一只古鼎。那锈蚀斑驳的铜鼎上铭刻着一行篆字:“魏黄初元军春二月,匠吉千。”那鼎做工十分精细考究。左邻右舍无不认为这是稀世的文物。大家高兴极了,好像已得了飞来的横财。
可是,张策望着古鼎一会,苦笑了笑,说:“众乡亲啊,不是我说扫兴话,这只‘古鼎’是后人假造的,绝不是曹魏时代的珍品。”
众人听了都大惊失色。有个老学究却不服气,冷笑道:“唉!你这小子不过十二三岁,怎晓得几百年前一个古物的真伪呢?”
张策的父亲张同也有此感,怒声责问道:“你可要谦逊一些!”
张策也不气恼,只是轻声慢语地对老学究说:“老先生,晚辈斗胆说一下根据,请您指教。”
老学究笑笑,话内含刺地说:“愿听高见。”
张策侃侃而谈:“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后,东汉年号就改为延康了。这年十月,曹丕接受了汉献帝刘协的禅让,做了皇帝,建立了魏国,改年号为黄初。这就是黄初元年,请问哪来的二月呢?可见,古鼎上的篆文说什么‘黄初元年初二月’,岂不是太荒谬了吗?”
老学究和张同听了,相对着望了一眼,不再言语了。众人纷纷七嘴八舌地说:“张同先生,您何不取出《三国志》来查对一下呢?”
《三国志》取来了,张同翻开其中《魏书》一看,果然书中记载的'同张策的说法完全一样。
老学究面色腾地飞红,连忙说:“小策真是个博古通今的小奇才啊!”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3
相传,古时候有八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个个神通广阔,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宝。
铁拐李的法宝是一个葫芦,这个葫芦能炼出灵丹妙药,治病救人。汉钟离的法宝是一柄芭蕉扇。张果老成天倒骑着一头毛驴。吕洞宾的法宝是一把能降妖伏魔的宝剑。何仙姑的法宝是她手中的荷花。蓝采和的.法宝是一个花篮。韩湘子的法宝是一支笛子。曹国舅的法宝是他手里的笏板,笏板一拍,就能发出奇妙的声音。
有一天,八仙来到了东海边,想要过海去参与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吕洞宾说:铂我们各自使出自己的能耐来,看谁先到海的那一边!”
于是,铁拐李把自己的葫芦抛到了海上,汉钟离抛出了扇子,吕洞宾抛出了宝剑,何仙姑抛出了荷花,蓝采和抛出了花篮,曹国舅抛出了笏板,韩湘子抛出了笛子。七位神仙各自站在自己的法宝上,在大海上航行。张果老呢?他直接骑着毛驴下了海!
就这样,八仙各显其能,向着海对面动身了。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4
相传,古时候有八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个个神通广大,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宝。
铁拐李的法宝是一个葫芦,这个葫芦能炼出灵丹妙药,治病救人。汉钟离的法宝是一柄芭蕉扇。张果老整天倒骑着一头毛驴。吕洞宾的法宝是一把能降妖伏魔的宝剑。何仙姑的法宝是她手中的荷花。蓝采和的法宝是一个花篮。韩湘子的法宝是一支笛子。曹国舅的法宝是他手里的.笏板,笏板一拍,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有一天,八仙来到了东海边,想要过海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吕洞宾说:铂我们各自使出自己的能耐来,看谁先到海的那一边!”
于是,铁拐李把自己的葫芦抛到了海上,汉钟离抛出了扇子,吕洞宾抛出了宝剑,何仙姑抛出了荷花,蓝采和抛出了花篮,曹国舅抛出了笏板,韩湘子抛出了笛子。七位神仙各自站在自己的法宝上,在大海上航行。张果老呢?他直接骑着毛驴下了海!
就这样,八仙各显其能,向着海对面出发了。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5
明朝辰光,无锡有个姓李的状元,在他出娘肚辰光爷就去世了,全靠他娘抚养长大。
儿子长大后,娘就送他到二十里外的学馆里去念书。临行辰光,娘关照说:"勿念满十年,勿要回家。”
"晓得了,娘请放心。"儿子眼泪汪汪地走了。
从此以后,母亲日日夜夜扳着指头,计算着儿子离家后的日子,一年过了又一年,这样过了整整七个年头,一日夜里,突然见儿子推门回家了。娘说道"才过了七年,你怎么回来啦?”
儿子说:"十年里我该学的七年里全学了,因为我日夜思念娘,才赶回来的。”
娘板着脸说:"我勿要你回来看我,我要你学好,现在你先写几个字给我看看。”
儿子听娘要他写字,高兴了,说:"娘,我写,我马上写。"可是正要动笔辰光,母亲一下把台子上的小油灯吹熄了,说:"我要你在黑暗里写字。你在这里写,我去给你弄点吃的。”
过了两袋烟工夫,娘点上灯,端来一盘大饼说;"你的.字写好了吗?我也摸黑做了一盘大饼,你看好不好?"儿子一看,只只大饼一样大小,一样厚薄,一样圆匀,黄澄澄,香喷喷。再看看自己写的字呢,却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心里一阵惭愧。
娘泪流满面地说:"儿啊,你才学了七年,还很浅薄,根深才能树大啊!你马上回去念书,这几个饼你带在路上吃,以后要是勿学好,勿要回来见我啦"说着把装饼的口袋往儿子手里一塞,将儿子推出大门。
儿子回头望了望娘,转身走上大道。
雁来雁归,十年很快过去了。一日夜里,娘扳着指头计算着儿子回来的日子,忽然有人推门走了进来,细一看,正是日思夜想的儿子。
"娘!"儿子拿出笔墨纸砚,边吹熄灯边说:"我摸黑写几个字给娘看看。"一袋烟工夫,儿子点亮油灯,双手捧上给娘看。娘见白纸上的黑字写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才高兴地说:"是学好了,学深了,没有辜负为娘一片心。”
后来,儿子更加努力学习,终于考中了状元。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6
1、一日,傻妈给四岁的小宝讲家庭常识,说到一般家里电子类的产品都害怕水,比如手机、电插座、电脑等等,讲的非常起劲,这时顺宝淡淡的来了一句:那水怕什么?傻妈一听,赶紧脑补,水怕啥。水。突然想到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紧接着又想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好,懂了,于是告之:水几于道,什么都不怕。傻妈看着顺宝得意的笑了笑,只见这货眨了眨眼,兴奋的说到:我知道了,水怕土。傻妈一听傻眼,怕土?金木水火土?土克水?不可能,她不可以知道这个。于是问到:为什么水怕土啊?答:因为土可以把水吸干。吸干?天,好有道理的样子,天上下雨,入土即无。一时无语,只听见傻爹在那里哈哈大笑。
2、公司一同事a,跟同事b一起出去喝酒,散席后忐忑不安,问明原因后才知道同事a事先答应老婆今晚不喝酒的,于是想了一个好办法应对,由同事b扶着送了回去,装着自己喝醉的样子,送到家,老婆一看见他喝酒了,还喝醉了,上前扶他,正准备发火,只听这哥们来句:滚开,我是有老婆的人了。后来这哥们就被老婆欢欢喜喜送到床上,又是帮脱鞋子,脱袜子的,之后成了很多同事酒后应对老婆的办法了……
3、一次同事a和同事b出差,晚上出去洗脚按摩,旁边一美女长的很正点,a眼睛挑了挑,问:感觉这女孩如何,很漂亮吧,只听那同事b说到:再漂亮能有我老婆漂亮?同事a一听:至于嘛,大哥,你现在在出差,不是在嫂子跟前。只听那哥们语重心长的来句:你懂啥,我这是要培养成潜意识惯性,万一哪天喝酒喝多了呢。于是,于是。从此这位同事a就顿悟了。
4、一日,云姑娘去看男友,万里碧空,如洗过一般,说起今天天气好,一片云都没有,只听那二货男友来句:我知道为什么没有云。为何?因为云来看我了啊,所以云朵天上没有,我这里有。哈哈哈~
5、老婆:老公,你爱我吗?
老公:你猜。
老婆:不爱?
老公:你再猜。
老婆:哈哈哈
老婆:老公,你爱我吗?
老公:你猜。
老婆:爱?
老公:恭喜你答对了。
6、一日,老公问女儿,爸爸再给你找个漂亮的妈妈好不好?女儿干脆利落的回答:不好。于是妈妈接着问:那给你再找一个会赚钱的爸爸好不好?女儿兴奋回答到:好啊好啊。老公顿时一脸哎气,彻底无语。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订阅故事大全微信订阅号:gsjx365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7
北宋年间,有一年春季,桃红柳绿,风光无限,苏东坡携书童前来泰山游玩,两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佑庙前。佑庙里有不少碑刻,大都是历代帝王将相所立,名家名人所书,苏东坡与书童随人流进了铺庙,观赏碑林。
这时,打东边过来一位气宇轩昂,风度不俗之人,苏东坡仔细一看,不觉大喜过望,那人竟是他的好友大文豪王安石。苏东坡连忙招呼“:王大人,怎么这么巧,你也来泰山了?”
王安石见是苏东坡,一边观赏碑文,一边回答:“只许你这位大诗人观赏泰山风光,铺庙碑刻,就不许我也来凑凑热闹?”苏东坡急忙辩解:“哪里话,能与王大人同游笛庙碑林,实乃人生一大幸事!”说完用手一指身后:“这是书童福德。”王安石用嘴一撇右前方那位年轻人,说:“我的书童学智!”
王安石话音刚落,福德便跑过去与学智打招呼,谁知学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只是“哼”了一声,算是打招呼。
四人不紧不慢边看碑文,边朝前走去。来到一块微微向东倾斜的'石碑面前时,四人止步,评头品足。福德因刚才看了学智的脸色,心中不快,就上前一步,抢先说道:“安石不正影子歪!”学智何等聪明,一听人家福德在讽刺自己的主人抛岂肯罢休,脱口接道:“东坡前倾根基斜!”
听见两位书童斗嘴,王安石插话说:“学智说得一点没错,此碑确实因为根基斜了,才东坡前倾啊!”苏东坡“嘱”了一声,说:“王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咱福德说得更有道理,身子不正影子才歪么!”说完,王安石与苏东坡相视着“哈哈”大笑起来。
见主人大笑,福德与学智也跟着吃吃地笑了。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8
小丁踏着草深没膝的青石古道,向传说中的隐秀园走去。远远望去,隐秀园就像是湮没在荒草丛中的一处坟茔。这是七月十四,鬼节,满眼都是纸钱燃烧的点点火堆。七月十四的夜,总是这样的阴森凄惨。然而那月亮却是明朗的。那照在地上的月光,似乎是湿的,显得虚无而迷茫。正是在这样的夜里,当小丁站在这般凄冷的月光下,第一次望见隐秀园时,种种有关隐秀园的传说,顿时涌上心头。
若干年前,隐秀园曾是平原郡王韩延胄的赐园。弁阳翁诗云:凌风凄泪尚可寻,已非韩家旧赐园。韩氏覆灭之后,隐秀园也便成了弃园,一个不祥之地,再也无人入住。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传说隐秀园的后墙之内常常传出若有若无的说笑声。甚至在黄昏来临天色晦暗时,还偶然会看见一个极其美丽的少女,在荒芜的后花园散步。在少女的后面,远远地,会跟着一个老头。那少女总是满含幽怨地独自踱步,好像在等什么人似的。
没有人敢接近隐秀园,也没有人敢向那园中多看一眼。因为,每一个偷偷接近隐秀园的人,都会被毫不留情地杀死!这些胆大包天的死者中,自然包括那些试图偷窥少女美丽的人,他们死得尤其悲惨!在惨状面前,所有的美丽都变得阴森可怕。在隐秀园的上空,总是隐隐飘浮着一种浓得化不开地好似怨恨的黑云。
然而,在七月十四这样鬼影憧憧的夜晚,小丁要去的却正是隐秀园!眼前便是隐秀园了。月影绰绰,古老的府第越发显得阴暗幽深!这确实是一个鬼气森然的庭院!即便心中早有准备,但那爬满常青藤的围墙和高大破旧的铁门,仍然使小丁感到浑身发冷。他轻轻叩响大门上那满是红锈的铜环,然后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没有回音。于是小丁再次叩击大门,这一次他稍稍用了点力,然而仍然没有回音。小丁终于奋起一脚,“咣——当”!笨重的铁门晃了晃,竟然裂开一道缝来。奇怪,门是开的!四周仍然是静悄悄的。在惨淡的月光下,小丁看见园中的青石板路径上,有一些浓稠的黑点,一点点地向前延伸着。那是血!并且那血还是新的,尚未凝固!小丁吃了一惊,沿着血迹向前走,在一堵老墙后面茂密的女贞丛中发现了一具尸体,那人双目圆瞪,血从切开的脖子里缓缓滴下!从那人的打扮来看,似乎是这园中的护卫。小丁再往前,又断断续续发现另外几具尸体,也都是护卫打扮。斑斓的血迹映照着惨白的月光,显得尤为可怖!小丁又惊又疑,正要探个究竟,耳边却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刀剑之声,中间似乎还夹杂着少女的娇咤!那零零碎碎的刀剑声在夜风中越来越清晰,看来那动手的人可能就在后花园。小丁急向后花园奔去,只见一个少女正与一个蒙面人激斗。那少女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对方千刀万剐。那蒙面人却不紧不慢,轻描淡写地将少女的招式一一化解。在一棵浓密的夹竹桃下面,另外四个蒙面人正在悠然地观望。
一个蒙面人道:“小妞,你知不知道女孩子要温软一点才可爱啊?别这么硬顶着!”另一个蒙面人道:“你操什么心,软有软的味,硬也有硬的味。老四,你说是不是呀?”“哈哈!” 那个叫老四的说道, “有没有味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嘛。”这几个人说说笑笑,根本没有把那少女放在眼里。老四的刀法显然要高出许多,若是他全力攻杀,只怕那少女已经死在刀下。看起来,他们是想留下活口。只不过那少女心怀忿恨,刀刀凶狠,只攻不守,那老四一时却也奈何她不得。一个似是头目的蒙面人突然叫道:“老四,放肆!小心伤着她!”也就在那时,他们发现了小丁。没有任何迟缓,除了那个老四和头目,其他三人呼地一下子扑了上来。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只是一种茫然的目光,这在职业杀手中是常见的目光,杀人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生活习惯。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多余的话语。只有杀戮!小丁在乱刀旋起的狂风中继续向前,丝毫也不改变行走的节奏!然而,刀已出鞘!三个蒙面人已经倒下,茫然的目光已经冷却!小丁向前走了三步!一步一杀!那头目目瞪口呆!老四目瞪口呆!少女却毫不放过任何一个杀死对方的机会,一刀劈中老四的脖子,老四倒下时目光依然茫然!而那头目却早已向黑暗中遁去。
那少女转身问道:“你是谁?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小丁道:“雪儿,你不认得我了?”那少女在黯淡的月光下打量小丁,等到认出小丁来,只是轻轻地哼了一声。小丁道:“雪儿,我是受陈帮主所托,特来找你们回去的!”那少女道:“谁是陈帮主?我不认识什么陈帮主。我也不叫什么雪儿,你找错人了。”小丁叹道:“雪儿,陈帮主做错事,如今已经悔悟,你就不能原谅他么?”那少女道:“好笑,陈帮主做错了什么事,与我何干?”
这少女名叫陈梅雪,她父亲就是小丁的朋友定海帮帮主陈德海。雪儿小的时候,小丁常常带她去逛庙会,买冰糖葫芦给她吃。陈德海与雪儿的母亲韩氏琴瑟和谐,十分恩爱。然而十年前陈德海突然另有所爱,韩氏忍受不了如此打击,带着雪儿负气出走。那已经是十余年前的依稀往事了。就在半年之前陈德海重病在身,卧床不起,想见她们母女一面,特请小丁寻找二人下落。小丁多方打听,才探明她们母女所在。原来那韩氏乃是平原郡王的后裔,故而十余年来一直栖身于隐秀园中。
小丁道:“雪儿,我知道你恨你爹,可是他如今重病在身,只想见你们母女一面。我想……你爹是爱你们的,也许……也许,只是有时候他自己不知道罢了。”雪儿冷笑道:“他不知道?难道他是三岁小孩?他想见我,我可不想见他!”小丁只好苦笑道:“雪儿,你娘呢?”雪儿冷笑道:“多谢你还想起她,不过你找她不着了,她已经死了。”雪儿说到母亲的死时,那张极其清秀的脸上,只有愤怒。她对父亲的恨却那般的根深蒂固。小丁道:“不管怎么说,他总是你爹,他想见你们一面,总是不算过分吧?雪儿,也许……也许,你爹他活不了多久啦。”雪儿道:“是吗?现在他感到孤独,终于想起我们了?”小丁无奈道:“不错!他确实孤独。难道你不孤单?这些年来,你们母女在这荒园里生活,想来也艰难得很……”雪儿道:“你错了,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们自给自足,不与任何人来往,若是有人想欺辱我们,我们就把他们杀了,若是杀他们不过,我们便让他们给杀了,就像今晚这些人一样……”小丁像想起来什么似的,突然问道:“雪儿,今晚来的都是些什么人?”雪儿道:“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神仙,他们不是都蒙了面么?”小丁道:“雪儿,你想想看,近来可与什么人结下梁子?”雪儿道:“想不起来,也许是一些强盗吧,以为这园子里家财万贯呢!”小丁心想:这些人看情形不像一般的强盗,他们做事干净利索,下手狠毒,应该是地地道道的职业杀手。这偌大的隐秀园中,所有仆人、护卫加上其他人大约也有四、五十个人吧,都被斩尽杀绝。可那些人身上的金银之物,他们丝毫未动,显然并非为谋财而来。从适才的情形来看,他们还想劫持雪儿。他们所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他们又是谁派来的?小丁疑虑重重,对雪儿而言,无论她愿不愿意去定海帮见她父亲,这隐秀园也已非善留之地。可雪儿却是怎么也不肯离开隐秀园。小丁道:“雪儿,即便你不肯去见你爹,你也不能留在这里。此处已非久留之地......”小丁还要说些什么,忽听得夜空中传一阵响亮的铁哨之声,瓦片踩得乱响,不出小丁所料,有人已经来到隐秀园!
在隐约的月光下,许多蒙面人的头脸在屋顶的飞檐下晃动,与之相映的还有数不清的黑铁箭头!那些箭头微微抖动着,就像是黑夜中的灌木丛!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飞檐之下,大喊道:“小丁!这一次你再也跑不了啦!”听得这一声叫,小丁轻轻笑道:“金二胖子?原来是你!”那人道:“小丁,今天我要捉住你,让你尝尝老金家十三大酷刑的厉害!”小丁笑道:“你也不怕寒碜!你跟了我老半年,可曾伤我一根汗毛?”这金二胖子乃是天下闻名的九州十八府的总捕头。老金家祖宗十八代忠实于朝庭,到了金二胖子这一辈,更是忠心耿耿到了极至。金二胖子最恨小丁这种家伙,因为小丁喜欢说朝庭的坏话,皇上听了不高兴, 皇上这一生气,金二胖子的日子自然就很不好过。据说最近宫里出了一件大事。大约半年前,皇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爱不释手的摩尼神珠已经不见了!这摩尼神珠看似平常,其实价值连城,每于月昏之时,便现出七色宝光,若是出海行船,可以平风息浪,保有安宁。即是平常之时带在身边,也可安神定气,祛邪避恶。
这样一颗宝珠,没想到竟有人从皇上的手掌心里把它偷走了,皇上十分震惊,责令金二胖子限期追回。金二胖子让九州十八府的小捕快们四处查访,终于打听到那个偷摩尼神珠的,即是小丁的好友,妙手神偷无锁不开的施千手。那施千手把摩尼神珠偷出来,自己却不识货,只当那是个普普通通的珠子,马马虎虎地二三十两银子就把它卖掉了。摩尼神珠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三个月前,温香阁的拍卖大会上,一个神秘人以三千万两银子的高价买走。从此摩尼神珠再无消息。妙手神偷施千手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为了寻找摩尼神珠金二胖子,只得从施千手的好友小丁下手,希望能从小丁的嘴中探出些施千手的线索,以便顺藤摸瓜找到那个神秘人,然而这半年多来都无一例外地让小丁溜掉了。此次金二胖子在这隐秀园内又找到了小丁,此时园内上上下下有数百捕快,强弓硬弩将小丁包围得严严实实,看来小丁是插翅难逃了!
金二胖子道:“小丁,你投降吧,免得变成箭靶子!”小丁道:“金二胖子,你若是只想捉我,何必派人来把隐秀园的人都杀了?”金二胖子道:“胡说!你又想败坏官府的名声么?我们做捕快的以忠君爱国为天职,爱民如子,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小丁道:“怪了!这事真的不是你做的?”金二胖子道:“小丁!休要废话,你若再不投降,弓箭手!预备——”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9
从某种程度来看,整个江湖可以说都是由一些奇怪的人所组成,但小丁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例外。说实在的,他倒常常希望自己有点奇怪。有时小丁苦恼,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过于正常。
然而人们的看法却与小丁恰恰相反,他们振振有词地说道,“先别忙着否认,小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想你那些奇怪的朋友吧,好好地想一想!”确实,在小丁众多的朋友中,不乏一些奇怪的人。这是不争之事实。比如说,已故的著名刀匠杨四呆,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杨四呆总是把手指含在嘴里,一边流着长长的口水,一边磨他那无与伦比的宝刀,就像一个三岁的幼童。没有人否认杨四呆是一个傻瓜,也没有人否认他曾铸出整个时代最伟大的兵刃:宝刀无锋。
再比如说,小丁的另外一个朋友米风,也非常奇怪。终其一生, 米风都生活在家乡大官岭一棵巨大的樟树上。他像猴子一样轻捷,从一根树枝荡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他的世界就是由树木组成的。即使刮风下雨,即使落雪,下冰雹,他也从不下来。米风出身于声名显赫的武林世家,乃是大官岭最富有的人。他做事体面,谈吐也温文尔雅,但是他固执地认为,一旦离开那棵大树,他就不能快活地呼吸了。所以,无论发生任何事情,米风都不让自己双脚沾地。米风的婚礼当然也是在树上举行的,那一次小丁,还有米风其他的朋友们,都爬上那棵大樟树,去喝米风的喜酒。然而次日天将拂晓的时候,美丽的新娘就悄然离开米风。因为她觉得,每天在树上爬上爬下,很容易让树枝划破她那娇嫩的皮肤,她那纤纤的细指也会变得非常粗糙。米风不能指责她,因为她言之有理。对这个结果米风十分伤心,因为他非常爱他美丽的新娘,并且总是在梦中见到她。
毫无疑问,这是发生在江湖中的又一场爱情悲剧。我们知道,爱情固然伟大,然而每个人都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美丽新娘的原则是,她可以为爱情牺牲一切,但是皮肤除外,因为她的本质就存在于皮肤之中。她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人,她知道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米风也同样如此,他可以为美丽的新娘牺牲一切,但是从树上下来除外。米风的原则就是呆在树上,这是不可更改的宿命。
在一棵树上吊死就是米风的命运。为了在树上呆得舒服点, 米风造了一只巨大的笼子,这只笼子隐藏在树叶最茂密的地方。正如杨四呆最崇拜的人是铸剑大师欧冶子,米风最崇拜的人是年代久远的鲁班师傅。你知道,真正的天才都只崇拜那些死去的先贤。米风心灵手巧,精通各种各样的奇技淫巧,他熟读《周易》、《推背集》、《墨子算经》等等古籍。至于五行八卦阴阳风水,那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所有这一切都被用来做这只笼子。因此,这是一只了不起的笼子,作为米风毕生智慧的结晶,其牢固和巧妙的程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米风总是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一离开笼子他就烦闷不安。笼子就是他的秘密。当他的世界越来越小时,他终于在纷乱的江湖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安宁。米风喜欢这种生活,当他美丽的新娘离开以后,他就不再见任何人,除非是他最好的朋友小丁。
自从参加那场树上的婚礼以来,小丁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米风了。现在, 当他在杨梅山结束与来一刀的决斗之后,他打算去见见这位阔别已久的朋友。杨梅山离大官岭只有一天路程。那时节,南方正沉浸在一年里的第二场大雪之中。漫天的雪花下得又快又急,连绵不绝。小丁的身上、头上都落满了白雪。
小丁来到大官岭,找到那棵巨大的樟树。当小丁踩着树干上的积雪往上爬时, 他发现笼子的铁门是开着的。小丁非常惊奇,因为一到冬天,米风总是将铁门关得紧紧的。难道米风知道他要来吗?也许。毕竟小丁与来一刀决斗的消息早已传遍整个武林,而杨梅山离大官岭不远,米风料到小丁会来相见也不足为奇。
米风正坐在笼子中央烤火。他看着小丁一步步地走上来,但是并未起身迎接。通过一些随处可见的按钮,米风的'笼子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在炎热的夏天,米风摁一摁几个小小的按钮,就可以调整出许多风口,风就从那里吹进来,使人倍感凉爽,但是蚊子却无法飞进来。到了如此寒冷的冬天,米风就摁一摁另外几个小小的按钮,这样就把笼子关紧了,当你坐在里面烤火时,简直比帝国花园的温室还暖和。然而这一次,小丁奇怪地发现所有的风口却是打开的。对此小丁百思不得其解。
“你好,小丁!”米风双手紧紧地罩在炭火上,低声说道。
“你好,小丁!”米风肩上的鹦鹉说道。米风有三样爱好, 第一就是这只会说话的鹦鹉。他一人独居,多一张说话的嘴,自然也能解去不少忧闷。第二是他养的那条鱼。此刻,那条鱼正在水底静置,好像完全与水融成一体。那是一条小小的金色的软鳞鱼,然而它的头特别大,嘴特别大,眼睛也特别大。它似乎正在睡觉,但是它并没有闭上眼睛。它没有眼睑。米风喜欢这条鱼,他常常一动不动地盯住它,看上老半天,脸上浮现出神秘的笑容。米风的第三样爱好就是在黑夜的树枝间歌唱。那时候,米风的歌声就像夜莺一样,会使林间的百合和野玫瑰竞相开放。
“你好,米风!”小丁犹疑地站在铁门之外,大雪在头顶飘飞,他的眉毛上堆着雪花。即使是在最茂密的树丛中,因了大雪的缘故,光线也非常明亮。但是笼子里仍然黯淡,小丁看不清米风的面容,不过凭着直觉,他感到米风比以前胖了些。这时候,眉毛上的雪花融化了,小丁的额头又冷又湿。他眼前一阵恍惚,猛然觉得心里很难过,就好像要呕吐一样。
“进来呀,小丁!”米风说道,“这里有一张木凳。”
“进来呀,小丁!”那只鹦鹉说道,“这里有一张木凳。”
小丁跨进笼子,但是并不坐下来。小丁道,“我还不冷。”因为才赶过长路,身上正热乎乎的呢。笼子里乱七八糟的,到处扔着米风的书。鹦鹉在笼子里扑打着翅膀,飞来飞去,学人口舌,使人觉得心浮气躁。这只可恶的家伙,它生活作风极不检点,到处都留下了它点点滴滴的排泄物。这也使小丁感到意外。从前,小丁记得米风曾经说过,一个人住在树上,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成为邋遢的流浪汉。米风是住在树上的贵族。米风一向喜欢生活井然有序,即使在细节上也会做到一丝不苟。在过去,米风会把书摆得整整齐齐,当然,鹦鹉也不至于这么没有教养。
“你不冷吗?小丁?可我觉得很冷。多冷啊! ”米风的声音还是那么低沉,“这是一个奇怪的冬天,大雪下了又下,比过去任何一年都要罗嗦。”
“是呀,”小丁道,“在我们南方,这可是一件稀罕事。 ”小丁觉得心里越来越难过。唉,为什么米风看起来那么憔悴?伤心欲绝的米风固执地相信,总有一天,那位美丽的新娘会再一次爬上树来,重新回到他的身边。米风相信,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他的新娘迟早会明白,真正的爱情远比保持皮肤完整更重要。
小丁在大雪中整整奔走一天,为的就是要看一看朋友米风,可是见到米风之后,不知为什么,他又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他觉得米风变了。虽然,在漫长的一生中,一个人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在所难免,但是小丁却不喜欢这种变化,他喜欢从前那个注重生活细节的米风。也许是因为过于孤独吧,米风日复一日地思念他梦中的新娘,渐渐地变得心不在焉了,也在情理之中。当然,米风本来就是一个奇怪的人。一个奇怪的人做出不同于以往的奇怪的事,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尽管如此,小丁的兴致还是一落千丈。
“坐呀,小丁!”米风道,“看起来,你好像有点不舒服。”
“坐呀,小丁!”那只鹦鹉说道,“看起来,你好像有点不舒服。”
“是的,”小丁道,“我累了。”在杨梅山上,在大雪的飘飞中, 他与来一刀整整拼斗了两天两夜。这场决斗比小丁想象的艰难得多,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对来一刀估计有误。很多年前,小丁曾经见过来一刀出刀,其刀法不拘一格,超然出尘,令人耳目一新,颇有大师之风范。不过来一刀刀法虽然异常精妙,轻功却并不出色。这一次,来一刀的刀法变化不大,然而他的轻功远远超出小丁的想象!他们在杨梅山之颠剧斗半日,对方居然只在雪地里留下半个浅浅的鞋印。来一刀在雪地里跳跃、旋转、飞翔,就像一只在天空扑食的秃鹰,又好像是他腰间系着一根绳子,如同风筝一般飘拂,令人难以想象。
“你当然累了。因为你的对手是来一刀。”米风的口气里充满对来一刀的赞许之情。米风虽然从未下过树,也从不走出笼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江湖一无所知。江湖里每增加一缕新的鲜血,空气中就飘散出新的气息。这样的气息,对于一位深谙江湖世故的人来说,他只要伸出他的鼻子,就能很快地闻出来。
“是的,”小丁对米风表示赞同,“因为我无法了解他。”小丁以了解他的每位对手而闻名江湖。人们对此也津津乐道,认为这是小丁身经百战,却总是能够全身而返的重要原因。然而这一次,小丁对来一刀估计有误,决斗自然就变得困难重重。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决斗,小丁耗尽所有的精力和脑汁,却仍然无济于事,最后他得以幸免,仅仅是凭着他这一生中罕见的好运气。
“你当然无法了解,因为他是来一刀。”米风道。来一刀是整个江湖经久不息,最离奇的传说之一。过去人们常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没有刀,那就没有江湖。 而如今人们更爱说的一句话则是,如果没有传说,那也就没有江湖。事实上,刀和传说都不可或缺,它们都是编织江湖图锦最绚丽的彩线。来一刀是三刀帮的帮主,三刀帮是江湖中最神秘的帮会之一。即便来一刀的刀法算不上是最出色的,整个江湖也绝对无人可以轻视他,除非这个人想自吞苦果。仅仅刀法出众,对小丁来说那是不足为奇的。说实在的,刀法精湛的对手,小丁遇到的也未免太多了。使小丁头疼的不是对手的刀法,而是因为对手工于心计,行事之诡秘,无人可出其右。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10
从前有一个人叫大佩勒,还有一个叫小佩勒。大佩勒很富有,而小佩勒是个穷光蛋,他的全部家当就是一间小屋和一头小牛犊。他的老母亲和他住在一起。
一天,小佩勒把小牛犊放出来吃草,小牛犊闯到了大佩勒的黑麦地里。
大佩勒当时就说,如果小佩勒再不看好自己的牛,他将用枪把他的牛杀死。
后来小牛犊又一次跑到大佩勒的地里,大佩勒真的.拿出枪射死了小牛犊。
小佩勒看到牛被枪杀了,就把它拉回家去剥了皮,他在干燥室里把皮弄干,直到牛皮干得一动就嘎啦嘎啦响,然后他想把那张牛皮卖了。
一天晚上他来到一个农家,他要求在那里借宿一个晚上。但是农夫不在家,老太大对他说,他还是走他的路吧。刚走了一会儿,他恰好碰到了那个农夫。他们互相搭起话来,小佩勒说他到那边那个农家去过,本来想借宿一晚,然而遭到了拒绝。这时农夫说:
“那是我的家。跟我来,咱们一起回家去,那里一定有你过夜的地方!”
小佩勒跟着他回去了,农夫拴牲口的时候,他从窗户里偷偷往屋里面瞧。
他正好看见牧师在老太太的屋里,桌上摆了很多好吃的,他们正坐在那里欢宴呢。一听见农夫回来了,他们非常害怕,赶忙把桌子上的东西都藏起来。
其中有一张很大的白面烙饼。他们拿过烙饼把它包在一块破布里塞进了地板一个洞里。他们把一瓶烧酒放在了炉子后面,牧师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往哪里躲藏,但急中生智,他最后钻进一口箱子里。
小佩勒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农大拴好牲口之后,他们一起走进屋去。
农夫对老太婆说,小佩勒要在这里过夜,他还让她为他们准备点晚饭。她拿出来的东西并不多,但他们还是在桌边坐下开始吃起来。过了一会儿小佩勒把他的牛皮弄得嘎啦嘎啦响。农大说他能否别让皮子发出响声,免得影响他们吃饭的胃口。可是小佩勒向他解释,那张牛皮不同于其它的皮,它能告诉他很多事情。农夫又说:
“那块干牛皮能告诉我什么新鲜玩艺呢?”
“它呀,”小佩勒说,“它是说,在这间屋子地板上的一个洞里有一张很大的白面烙饼。”
“没有,那里根本没有,”老太婆立刻说,“因为这里很长时间没有白面烙饼了!”
老头子一听说有好吃的很高兴,他走过去瞧了瞧,真的拿到了老太婆藏在那里的烙饼。
吃完烙饼以后,小佩勒又开始把牛皮弄得嘎啦嘎啦响。
“那张牛皮是说还有好吃的吗?”农夫问。
“是的,他说在炉子后面有一大瓶烧酒。”小佩勒说。
“没有,在我的记忆里这里很长时间没有烧酒了”老太婆说。
农夫过去找到了烧酒瓶,他们又开始喝起来。
现在农夫对那张皮特别感兴趣,他想把它买下,但是小佩勒说,那张皮是他唯一赖以生存的东西,因此他不想把它卖掉。然而农夫很固执,他的意思是说,那张皮值多少钱他可以付多少钱。小佩勒思索了片刻说,他特别想要屋里那口箱子作为报酬。老大婆一听说马上尖叫起来: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11
元宵舞龙会是赣东北湖口县一年一度的盛会,旨在祈求上苍怜悯,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风俗至明清进入盛期。
正月十五月圆之夜,鄱阳湖畔石钟山到处张灯结彩,临时搭建的观龙台上衙门官员、乡绅名士边品茶赏月边看舞龙表演,城中百姓也是云集山中,一时热闹非凡。从各乡调集来的舞龙队鱼贯上山,龙的形态各异,有纸龙、布龙、板龙等,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敲起,只见龙走之字,变化着游弋、起伏、翻滚、腾跃、缠绕,更有五谷灯在龙身边穿花、扭步、逗龙、搔痒、逐龙,穿插助兴,妙趣横生,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天上朗月清辉,山中灯火通明,伴着鄱阳湖上吹来的微凉湖风,舞龙会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高潮。当晚表现最佳的龙知县会亲手在龙头上扎上红绸,定为头龙。随后,参加舞龙会的龙会在城区大街小巷游走三天三夜,叫做串街,意在迎春送福。串街时每条龙配有八名少女举“祥云”随行,表现龙在云中穿行。龙前有龙凤旗开道,一前一后各有一班锣鼓,龙行进时要打五番鼓,龙翻身时要打震天鼓。谁家迎的龙多、龙在家门前舞动的时间长,预示着谁家来年喜运连连,好事多多。达官贵族会摆香案、备点心、鸣火铳迎送,并不忘送上一份厚厚的礼包。就是普通百姓家,也会放上一鞭二踢脚,给每位舞龙者敬上一杯香茶。
光绪二十四年始,湖口连年大旱,田地无收,民不聊生。百姓怨言,这龙王怎不开眼,我们每年祭拜它、供奉它,却不保佑这一方生灵。因此连续两年的舞龙会,各地舞龙队虽都听令前来,但龙形皆草草扎就,舞者精神萎靡,观者更是连连摇头。第三年,舞龙会正待草草收场时,山下突然冲上一条遍体金黄的龙,此龙长约二十米,十节,龙眼巧妙地编成圆锥体,龙角层层编出角鳞来,龙嘴里悬空吊一盏撞花灯,龙头一摆,滴溜溜地转动,栩栩如生,舞龙者共十人,一律赤裸上身,头扎红巾,耍龙珠的却是一位年轻女子,年约十八九,红衣红裤。到了观龙台前,女子前后左右摇摆龙珠,引起龙游走飞动。随着紧密的热闹锣鼓声,只见这条金龙变幻出玩鲤戏水、翻江逐浪、海里戏珠、冲霄飞舞等多种套路,就在众人看得目不暇接时,女子突然舞动龙珠跃上龙背,众舞者迅速围聚,成蟠龙缠绕状定格在怀苏亭前,那龙头却还在左右摇摆。“好!”观看的人群不由发出一阵喝彩声。知县走下台来上前细观,只见整条龙系稻草所扎,没有一根连线,正是失传多年的鄱湖草龙。知县仰面朝天,激动地叫道,民以食为天、万物谷为首,草龙现世,来年湖口必定五谷丰登!
草龙编制者正是那耍龙珠的女子,名叫隐香,县城流泗乡人氏。隐香从小跟着爷爷学习扎龙、舞龙,成年后,她根据祖传家谱记载,在爷爷的指点下,细心钻研,终于再现了草龙这一古老绝技,并于元宵舞龙会上,率乡里一帮小伙子在石钟山上一举夺魁。
第二年,鄱阳湖沿线果然风调雨顺谷物丰收,湖口终于度过荒年。一时,关于草龙的传说不胫而走,人们对草龙几乎顶礼膜拜,称它为真龙、老龙。此后每年舞龙会,草龙均作为群龙之首压轴,就是串街时,其他诸龙途中若是遇到草龙都要侧身相让。串街三天后,隐香会亲手点燃草龙,将它放入鄱阳湖中顺水漂走,意在送龙归海,祈福求安,她来年又会重扎一条草龙迎新。隐香编扎草龙十分严谨,要精选干鲜、杆黄、无断须的稻草,以竹木材料“放龙架子”,采用编、插、织、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等十多种手工技巧,用不同规格的稻草编织成龙头、龙身、龙节、龙尾和鳞须,整条草龙浑然天成、伸缩自如、惟妙惟肖。一条草龙隐香要扎上一整年,每年扎出的草龙总有新的变化,成为正月十五人们的一个期盼。这草龙材料虽然是柔软的草,却能缠、能滚、经舞,游上几天下来,不见一丝松懈,隐香因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小龙女”。湖口舞龙会也因草龙的出现更显神奇,愈办愈热闹。
民国二十七年,日寇侵占湖口,舞龙会因此停止。次年,驻扎在石钟山上的日军指挥官小野一郎为了粉饰太平,宣扬大东亚共荣圈的胜利成果,决定于当年正月十五恢复举办舞龙会,届时还将邀请鄱阳湖沿线的日军将领组成军官团前来观赏,并准备拍照登报宣传。迫于日军淫威,各乡不得不派舞龙队前往,只是一个个舞得无精打采,小野一郎气得拔枪“哇哇”直叫,翻译说道,大家再不打起精神,将统统枪毙。说话间,日军机枪已经架上。
就在这时,十三位壮实的小伙子舞动一条长二十五米、十三节金黄的草龙冲上山来。舞龙头的小伙子浓眉大眼,面容刚毅,那十多斤重的龙头在他手中仿佛变成了毫笔,走八字、斜挥、转圈,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灵巧而轻盈。随着缓和的锣鼓声,草龙开始绕场小跑,三圈之后,就猛听得“龙头”大喝一声,顿时全队为之一震,那锣鼓也仿佛得到了指令,立即由舒缓变得急骤了,草龙便随着鼓点上下翻飞,时而狂奔冲天,时而卷地盘旋,时而浅游低吟,时而摇摆飞转,草龙仿佛不是在地上舞动,而是真真切切地腾起了云,驾起了雾,龙的动感之美和雄壮之美呈现得淋漓尽致。围观百姓的心随着草龙的起伏翻腾激荡着,民族的'振奋感一下子激发了,大家伴着舞龙的锣鼓,齐声呐喊起来。日军军官们都看呆了,那照相的日本兵兴奋得连连抢拍,连警戒的日本兵都翘首张望。趁日军松懈之际,领头的小伙子突然点燃龙头,火焰倏地漫延龙身,整条草龙顿时成为一条火龙。日军还没有明白过来,那火龙就在年轻人的引领下朝看台冲去,到了台下,众人怒吼一声将火龙向上抛扔,火龙旋转着冲向看台,随即“轰隆隆”炸开了,台上小野一郎等日军军官全被炸死。混乱之中,舞龙的小伙子们跑向临江塔前,纷纷纵身跃入湖中。领头小伙子为了掩护众人,腿部中弹,不幸被俘。
那舞龙头的小伙子是隐香的孙子,草龙第三代传人云林。抗日战争爆发后,云林加入了鄱阳湖抗日游击队,并担任湖口分队副队长。根据上级指示,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游击队决定借敌人举办舞龙会之机,游击队员乔扮成舞龙队员,在草龙上遍洒柴油,内装土制炸弹,利用舞龙的机会引燃草龙,一举消灭日军军官团。民间传言,那晚,城里的百姓看到一条火红的巨龙从石钟山上升起,越飞越高,映得鄱阳湖亮如白昼。舞龙会后,游击队曾多方组织营救云林,无奈他已被日军押解去省城,从此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此后数年,草龙在湖口销声匿迹,成为一个传说和记忆。直到解放后,鄱阳湖畔荒僻的大洼口,一位独居的双目几乎失明、又聋又哑的老渔民用稻草扎出一只神形俱备的草龙龙头,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位老人的传说很多,却没有人知道他是从何处来,何时在此地落户的。过往的渔民只看到,老人常常端坐在湖边,摸索着将一根根稻草准确插入龙架中,老人沧桑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喜怒哀乐似乎早已与他无关,神情如身边的鄱阳湖一般风平浪静。
公元20xx年,鄱阳湖口的草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盛世草龙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更具龙的神韵,更趋美丽、神奇。更为神奇的是,当代草龙传人又是一位叫阿莉的年轻“小龙女”,她放弃深圳的生意回乡专攻草龙编扎技艺。至于草龙绝技如何传入她手,更是众说纷纭,充满传奇色彩。
经典民间小故事 篇12
民国初年,秀明村有一对姓苗的堂兄弟,哥哥叫苗胜,弟弟叫苗风。
这天暴雨,苗风坐在家中,突然一道闪电划过院子,击中了地上的一块圆石板,石板表面立刻裂开几道缝来。苗风走近一看,只见石缝里隐隐透出一丝光亮,于是他拿来锤子敲打起来。不一会儿,石板表面就被敲开了,露出闪着青色光泽的石面。
苗风有些意外,这块圆石板是祖父留下来的,原是一张石桌,因为年代久远,桌腿断了,他就把桌面放在地上当窖井盖了。没想到这块看似粗糙的石头里,竟然还有这样漂亮的断面。苗风看着石头,觉得再放到地上可惜了,想了想,决定把它做成一张嵌石圆木桌,反正堂兄苗胜会做木匠活,请他帮忙最好。不久,圆桌就做成了,苗胜的手艺也真不赖,桌面和桌架都做得很精细,再配上中间的大青石,看起来大方贵气。
几天后,苗风正在吃饭,一个乞丐来到门口讨饭,苗风没有像别人那样把饭倒在他碗里,而是叫他进屋上桌来吃。那乞丐受宠若惊,小心地坐到桌边。吃完饭,乞丐突然敲着桌面,道:“是个好宝贝,到城里至少能卖五百大洋。”说完飘然而去。
苗风只当乞丐在说疯话,就把这件事当笑话说给村里人听,谁知有人听后神秘地说道:“你们知道那乞丐是谁吗?是省城洋行的周老板,我在他家做过事。想当初他生意没有败落时,真是富甲一方,什么稀罕物没见过?他说这张桌子是个宝,那上面的石头必是玉石了!”
这下苗风傻眼了,他想起,当年祖父是个商人,家中颇为殷实,很可能是祖父特意买了块玉石,传给后人。于是他把桌子擦拭干净,用一块布遮住,小心地珍藏起来。
苗风手中有了宝贝,心里便不平静起来。原来苗风曾结过婚,妻子姓李,长相秀丽。半年前,李氏带着儿子去县城抓药,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有人在背后议论,说李氏是嫌苗风穷,跟有钱人跑了。苗风起初很伤心,后来想到妻子这么漂亮,跟着自己确实委屈,就慢慢地想开了,可现在,他又动了寻找妻儿的念头。
晚上,苗风带着一瓶酒来到堂兄苗胜家,对他道:“哥,你走南闯北做买卖,到的地方多,如果碰见了娃儿娘,就把家里的事告诉她,对她说,如果愿意回来,我们还是好好过日子。”
苗胜听完这番话,一下子呆住了,其实自从得知苗风有宝贝,他心里就盘算开了:弟弟没有儿子,到时这玉石圆桌还不是归了自己?可哪料到,弟弟竟动起寻找妻儿的念头。苗胜心里不快,可也不好表露出来,只得随意地点点头。
不久后,苗胜进城贩货,突然看到集市上走来一大一小两个乞丐,仔细一看,竟然是李氏带着孩子在乞讨!苗胜本能地想躲起来,却发现李氏目光呆滞,似乎并不认识自己。苗胜很疑惑,就向人打听。打听完他才知道,原来那天李氏从药店出来,摔了一跤,伤到头部,失去了记忆,连自己名字都忘了。有好心人给母子俩一间杂房栖身,母子俩就靠着乞讨度日。
苗胜暗想:村里常有人来县城办事,万一碰上这母子俩,也许会把他们带回去。想到这里,苗胜走到李氏面前,说要送她回家。李氏问他是谁,苗胜道:“我是你哥啊,我现在带你去找苗风。”
听到“苗风”两个字,李氏的眼里放出了光彩,只觉得这名字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于是忙点点头,抱起儿子就跟着苗胜走。苗胜雇了辆马车,带着李氏母子向省城方向赶去,他心想,一定要把他们送得远远的,让苗风再也找不到。
来到省城,苗胜不知把李氏往哪里送,想来想去,觉得省里大户人家多,一定需要用人,于是就走到一家宅门前,刚好里面出来一个体态发福的女人,苗胜忙问她要不要女佣。女人打量了他们一眼,道:“我家是缺用人,可这女的看着精神不好,还有这个孩子,是不是也要带在身边?”
苗胜忙道:“她什么事情都能做,只要一口饭吃,不要一分工钱。”女人这才点点头。于是苗胜告诉李氏,苗风就在里面,李氏听了,高兴地抱着孩子进去了。
办完这件事,苗胜才放心地回村。他也知道这事办得有些缺德,但又想到,当年祖父偏心,去世前分家,把值钱的器物都留给了苗风的父亲,自己父亲只分得三间空荡荡的老屋……现在,自己不过是把应得的东西拿回来而已。
苗胜回到村里,听说苗风因为一直找不到妻子,整天酗酒度日,村里人都说,这样下去,苗风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一天,苗胜从家里出来,突然看到村里的寡妇雪花扶着苗风进了屋,又倒水给他洗脸擦身。苗胜暗暗吃了一惊,苗风什么时候被这寡妇盯上了?苗胜的妻子秦氏似乎早知道这事,她小声对苗胜道:“我看雪花老实忠厚,对堂弟又细心,咱们不如找媒人帮他们撮合撮合。”
苗胜一听,差点叫出声来,自己好不容易才把李氏送走,哪能让苗风再娶一个女人?这雪花分明就是冲着他家的玉石圆桌来的'!于是他严厉地喝斥妻子:“别人家的事你少管!”
渐渐的,雪花往苗风家越跑越勤,苗风的精神也一天天地好起来。苗胜见此,不由百爪挠心,暗生歹意。这天,秦氏带着孩子回娘家了,苗胜便备下一桌酒菜,叫苗风来自己家喝酒。苗风却红着脸对苗胜道:“哥,我已经戒酒了,雪花不让我喝了。”
苗风道:“今天一定得喝!你知道吗,你嫂子已经去向雪花提亲了,今天咱们就提前喝你的喜酒。”
苗风听后脸更红了:“哥,你对我太好了,我敬你一杯。”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就这样,兄弟两人推杯换盏地喝起来,不知不觉间,苗风有些醉了,就趴在桌上睡起来。苗胜见状,忙把早已准备好的桐油倒在屋里,然后把煤油灯打倒,自己急忙走出屋子,躲到了后面的茅房。
不一会儿,屋里燃起了熊熊大火,附近人家听到动静,都跑来救火,苗胜装作刚从茅房出来的样子,见状就呼天抢地喊起来:“不得了,我兄弟苗风还在里面啊,也许是喝醉了打翻了油灯,大家快救火啊!”
大家听说里面还有人,更着急起来,可是因为屋里倒满了桐油,火苗呼呼蹿得老高,不一会儿屋顶都烧起来了,根本没法施救。苗胜假装要往里冲,被人死死地拉住了。不到半个时辰,苗胜家的三间老屋已烧得片瓦不留。火渐渐熄灭后,苗胜走到里面一看,苗风早就烧死了。
苗胜的房子烧了后,没有地方可住,村里人都劝他:“就住你堂弟苗风家吧,他如今走了,又没有后人,财产自然归你了。”
苗胜要的就是这句话,苗风的房子归了他,房里的东西自然也归他了,至于自家烧掉的房子,反正也破旧了,烧了就烧了吧。苗胜当下就搬到了苗风家里,他抚摸着那张玉石圆桌,心里感慨万千:经历这么多波折,宝贝总算到手了。
苗胜守着宝贝,也没心思干活了,不久后就动起了卖玉石桌的念头。消息传开后,从城里来了一个收藏家,他来到苗胜家,揭开圆桌上的布罩,不禁赞道:“真是好东西啊!”接着就问苗胜要卖多少钱。
苗胜想起那个乞丐说过的话,就说:“最少要八百大洋。”收藏家却说:“我做买卖讲求诚信,不愿欺人,这样珍贵的东西,给你一千大洋吧。”说完把一只装满银元的箱子递给苗胜,然后叫人把圆桌抬上车去。
苗胜赶紧问收藏家:“这桌面究竟是什么玉,这样值钱?”
收藏家摇头道:“你弄错了,圆桌的桌面确实是青玉,可质地普通,并不值钱,值钱的是圆桌外围的木架和桌腿,用的是上等紫檀木。前清时紫檀乃皇室专用,民间很少见到,此树需几百年才能长成,明清两朝早已伐尽,现在已见不到成年的木材,因此弥足珍贵。”
苗胜听完仿佛晴天霹雳,他发疯似的来到自家焚毁的那片废墟,翻找了好一阵子,终于找到了一根烧黑的木柱,可是刚拿起来,木柱就断成了几截。这时,地上露出了一块铁片,苗胜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余年前下南洋购得紫檀两柱,然朝廷禁令不敢擅用,遂藏之于山野,传于吾辈后人。”后面落款写着祖父的名字。
苗胜看罢,禁不住对天大笑起来。原来当初苗风做圆桌的木材,就是苗胜从家里拿给他的。那时苗胜见自家正房中除了主梁,还立着两根无用的柱子,很是碍眼,就取下来一根。他切料时就感觉木质特别坚硬,但他从没在谁家见过这种木料,还以为只是一种好点的硬木罢了,哪想到这就是传说中高不可攀的紫檀啊?
到此时,苗胜才明白祖父当年的良苦用心—自己的父亲和苗风的父亲是亲兄弟,苗风的父亲为人踏实,自己父亲却是个败家子,祖父分遗产时看似偏心,其实却很公平,把钱财留给了苗风父亲,贵重的紫檀却留给了自己一脉。想必祖父是寄希望于这一脉的后人能有出息,到时改朝换代,房屋也需拆了重建,后人看到铁牌,就可以把紫檀拿出来使用……哪料自己疯狂的贪欲,不仅害了兄弟性命,还毁掉了另一根珍贵的紫檀!
苗胜拿着铁牌,失神了半晌,突然拿起一截木炭,在地上写下长长的一行字,然后跑到后山,从悬崖上纵身跳了下去。
苗胜自尽后,妻子秦氏怎么也想不通,现在家里有花不完的钱,丈夫为什么却自杀了?秦氏回想起丈夫死前的那个下午,似乎去老屋看过,于是就赶了过去。当她看到地上的字迹时,不禁一声哀叹……
第二天,秦氏坐车赶到省城,来到一座大宅前,听到里面传来一声声惨叫,走进去一看,只见一个肥胖的女人正拿着竹条狠狠抽打一个女佣和孩子,两人身上都是伤痕累累。秦氏仔细一看,认出来了,那挨打的女佣正是李氏,她忙走上前说道:“他们是我的亲人,我现在要带走!”
那胖女人看了一眼秦氏,道:“好啊,留着这女人也干不了什么活,不过这孩子刚打碎了我家一只古董瓶,你得赔我八百大洋才能放人。”
秦氏把带来的箱子打开,放在那女人的脚边,那女人一看,两眼立刻放出光来。秦氏走过去,拉起李氏和孩子,道:“走,咱们回家吧!”
【经典民间小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民间小故事08-19
[实用]经典民间小故事08-19
中国民间小故事11-15
经典民间小故事通用(13篇)11-15
(实用)经典民间小故事14篇11-15
经典民间小故事实用[15篇]08-19
经典民间小故事锦集[12篇]11-15
民间的故事03-12
民间传说故事03-14
民间传说的故事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