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时间:2024-06-10 15:51:3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学评论范例

  文学评论范例 篇1

  摘要:古今中外,文学界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视程度都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高,而且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我们渐渐的发现,对于同样的作品,不同的国家对其的评价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文学批评受到各国文化差异的影响。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而这些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该国家的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正是存在差异的文化评论造成了文学评论的多样性。英美文化也是如此,存在着差异,对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简单认识。

  关键词:英美文化;文化差异;文学评论

  一、文学评论的内涵

  文学评论,顾名思义,评论文学。用专业的术语来讲,是应用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特定的文学内容,比如说文学作品,文学思想等进行探讨、研究等一系列文学性质的活动,以解释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帮助相关的文学家进行文学创造,推动整个文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英美文学的相关内容

  英美文学是对英、美两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总称。同样的是两个现实生活的生动反应。我认为文学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表述功能,而且英美两国的文化比较多元化,决定了其文学风格的多元化,戏剧、小说、诗歌等类型多样,各具特点:

  (1)英国文学的特点英国是一个临海国家,不仅气候极具海洋性,其文学也是如此,包容性十足,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再加上英国的经济、历史发展传统,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英国的文学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开始转向写实主义,这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般趋势。

  (2)美国文学的特点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建国的时间比较短,在xx世纪之前,美国文学可以说是依附于英国文学,具有英国文学的一些特征,但是在xx世纪末期之后,美国文学开始脱离英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多方面、平民化、自由化等。就像美国的社会一样充满着自由、民主的气息。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内容

  各国的文学评论各具特点,但是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文学伦理问题,这是要放在首位进行考虑的问题;其次是道德评论,这是进行文学评论的关键所在;最后是审美评论问题。具体到英美两国来说,文学评论与该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女权主义、殖民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文学评论研究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方向。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1)英美两国的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英国的语言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拿英国的官方语言:英文来讲,许多的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进行评论时,使用语言十分的谨慎,这既能说明文学评论家谨慎的态度,同时也更能说明英文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说英文便是英国的象征,因此出于这样的态度,英国文学评论是相对拘谨的、缺乏新时期的创新与个性;

  2.美国的语言美国官方使用的语言也是英文,但是却是美式英文,虽然说在本质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就是美式英语的称谓便能很好的说明问题,美式英语是美国的创造,是美国争取独立的体现,众所周知美国发展历史比较短,而且是移民国家,文化发展多元化特征十分显着,在独立之后,美国在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美国的民主革命是十分成功的,相应的在文学评论方面美国的文学评论就彰显个性和创新性。

  (2)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人本主义是英美两国共同宣扬与崇拜的,但是英美两国的人本主义又存在着具体的差别:

  1.人本主义是英国发展历史上很早便出现的,但是在文学评论领域人本主义是十分保守的,神权和禁欲主义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我认为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生动体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在文学领域的再现,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为伟大的文学家,我认为没有之一,莎士比亚不仅影响了英国一代人,更影响了整个世界。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对其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人文主义在其作品中有很多的体现。

  2.相比英国的人本主义,美国就十分创新、独特。当然这和美国发展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独立是十分果断的,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争取独立自由的观念理论深入人心,美国的人本主义十分的激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对人本主义的创新理解。在这基础上美国的文学评论就显得更加激进、创新。

  五、小结:

  影响文学评论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影响因素最大的便是历史文化因素,不同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发展方向,同时也影响到了之后出现的文学评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学评论必须建立在自身的文化之上,不可用自身的标准去衡量他国文化,这样对于理解他国的文化是不利的。

  文学评论范例 篇2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是他的早期作品。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就抒情内容来看,《雨巷》的境界和格调都是不高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

  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悉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有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此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间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这些诘难和论断,对于《雨巷》来说,未免过于简单和苛刻了。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竹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

  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增表现得更加含蓄蕴籍,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景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愁愁!青鸟不传云外久,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

  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醒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人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诗论零札》十三)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道德等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脚韵。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类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见,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虽然不能说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至少也是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戴望舒这种对新诗音乐性的追求,到《雨巷》是高峰,也是结束。此后,他开始了“对诗歌底他所谓‘音乐的成分’勇敢的反叛”,(杜衡语)走向对诗的内在情绪韵律的追求。他的另一首著名诗篇《我的记忆》,就是这种追求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戴望舒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他新的美学见解和艺术追求,但这新决不能否认《雨巷》对新诗音乐美尝试的意义。偏爱是艺术欣赏的伴侣,比起戴望舒的其他作品来,使我读而不厌的,还是这首《雨巷》。它是新诗中一颗发光的明珠,值得我们珍读。

  附:雨巷的写作背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雨巷的艺术手法:

  抒情意境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的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深情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大去处。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南唐李璟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系在一起了。他的《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想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唐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本诗巧用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既实又虚,朦胧恍惚的氛围。“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似乎有满腹的愁苦,但又不愿说出。

  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第二,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定西那个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第三,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分。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的。”(《诗论零札》十三)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文学评论范例 篇3

  正如评论界所公认,苏中是安徽省文学评论界的灵魂性人物。苏中的文学评论,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文学、文学批评、文艺思潮的发展轨迹,亲历了安徽本土文学创作、文艺评论的各个重要阶段,对众多文艺创作的理论命题,对流行的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在提出质疑的同时,作出了深刻的个性化阐释。他的评论思想敏锐,文风犀利,针砭时弊,实事求是,语言鲜活,机智凌厉。而他对安徽文学创作于评论、文艺评论队伍的建设、评论期刊的创办,以及文艺论坛开始等方面所作的历史性贡献,值得肯定和尊敬。

  苏中是安徽省文学评论界的灵魂性人物,安徽当代文学评论的发展与成就,几代评论家的成长,都与他有直接的关系。苏中其人其文,是一篇大气贯通的好文章。但最感染我的,还是他超越其上的人格魅力。

  我做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深知专以文学评论为业的艰难,对其中的奥秘有深切体会。读苏中其人其作,深感苏中先生至少在三个 方面有过人之处。

  一是在60多年的文学活动中,他一直保有现代而中正的批评品格。

  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现代性主导的价值观经常矛盾,甚至对立,执其一端,往往偏执,实际上都以牺牲二者的有效性为代价。苏中辩证科学,他取二者之要义,即从文学的审美规律出发,以真善美作为衡量一切艺术的最佳标准,在两种价值观的高端找到它们的.结合点。《当代文艺批评之我见》《文艺批评断想》等文直接体现了这种批评品格:“在思想价值层面上,我们应当化解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思维,力求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要尊重……以人为本的人权、人道、人性、仁爱理念,尊重具有恒常性和超越时代的道德精神,把对艺术品的思想要求,放在人类性和世界性的视点上,放在长远的大局视点上,而不是放在眼前的局部功利视点上。”这种批评品格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二是倡导直言批评并身体力行。

  苏中的文学批评有着良好的质地,敏锐、犀利、深刻、准确,立足于文学创作现状,思考文学重大问题,其思想的锋芒与理论的勇气尤为明显。他的文章简洁直接,从不绕圈子,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他擅长“直言”,凭借敏锐的眼光,直取要义。这种实用批评,不仅需要评论家具有一双睿智深透的眼光,还需要评论家具有深厚的学养、深刻的见识和现代的观念。

  苏中从事文学研究,非科班出身,基本是自学成才。对于读书、治学,自有一套不同于学院派的路数。陈平原曾经评金克木的治学为文的特点,有一段很精彩的话,我以为非常适合苏中。他说,金克木凭兴趣读书、靠自学、重联系、轻规矩的读书法,终其一生,受益匪浅。“这种自主性很强,略嫌驳杂的读书习惯,好处是视野开阔,缺点则是根基不牢靠。从事专业著述,这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可是要转而写作随笔,则保证得心应手。没有做过认真的统计,但隐约感觉到,自学成才者生命力的旺盛,以及写作寿命之长,均在科班出身者之上。后者乃‘名门正派’,学问上容易‘登堂入室’;可一旦范式转移,或早年积累消耗完毕,很难再有勇气和能力开辟新境界。前者不识‘规矩’,基本上靠自己摸索,难免走许多弯路,故成活率极低。可一旦获得‘出线权’,其不拘一格读书,不拘一格思考,不拘一格作文,会有绝佳的表现,而且,往往能够衰年变法,退而不休。”苏中亦如此。

  三是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他倡导直言批评,即实用批评,但并不反对学术批评,即学院批评。在《当代文艺批评之我见》等文章中,他认为学院批评和实用批评(苏中称其为“专业批评”)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在当前文学批评中,二者各自偏于一端,相互否定,致使各自在批评实践中暴露出严重缺陷。他提倡整合直言批评、媒体批评和学院批评,以形成一个强大而宽广的批评系统,使批评成为能够正常发挥导向影响力,并对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力量。

  文学评论范例 篇4

  在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地域的差异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人文特点等条件的限制,导致英美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作品形式多样化,英美文学作品中高雅、通俗、婉约、狂野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作品的魅力。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评论分析,文学评论家可以对知识的结构、研究方向等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实现英美文学评论的综合性发展。

  一 英美文学发展与英美文学评论的分析

  1 英美文学发展的研究

  对于英美两国文化形式而言,其艺术结晶的体现广泛集中在英美文学作品之中,并以其自身的艺术特色使英美文化得到了个性化的体现。英美文学作品创作中主要采用了英语语言的交流形式,通过语言的表达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思想以及基本情感。在英国文学史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英国的文学主要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等,在每个阶段作品表现的艺术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也体现了时代背景下文学创作的艺术魅力。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在文化邻域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很多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受到特定艺术形式的影响,直到19世纪,其文化形式得到了一定的变化,美国文学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特定的风格,在新旧文化冲击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美国文化的发展。

  2 英美文学评论的研究

  在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研究的形式被称之为英美文学评论。通过研究可以认识到英美文学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为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有效依据。其中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对象,其评论形式根据作品的形式被分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以及诗歌评论等,通过这些评论模式的构建,可以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艺术表现进行充分的体现,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英美文化有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英美文学的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主要的原因是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会在英美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作品评论及解析。而且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特定的艺术形式,英美文学评论主要是更多的关注作品外在的表现及艺术形式。

  二 英美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1 语言运用中存在的差异

  虽然英国与美国都采用英语语言的交流形式,但是,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中英国人的发音十分清晰,连续发音的`部分相对较少,使人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有一种字正腔圆的感受,而美国人的英语发音连续的部分较多。

  2 人文环境中存在的差异

  英美文化发展中,人文环境的出现是影响文化差异最主要的因素。由于英国的历史悠久,英国人在作品分析的过程中十分谨慎,而且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理解能力较强;而美国人的创新意识较强,不会受到传统文化的限制。例如,美国人的穿着较为随意,不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而且也不会随意评论他人。与此同时,英美两个国家的人口组成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英国的文化形式相对单一,而且对于外来文化的接收能力较弱,这样也就导致英国人性格过于内敛。美国的人口多为移民,所以多样性以及包容性就成为美国文化中较为明显的特点。

  三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解析

  1 生活背景对英美文化评论的影响

  首先,美国文学评论的特点主要是自由、民族以及具有创造力,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的评论形式。例如,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美国人的言行举止较为随意,不会注重别人的评价;在饮食方面也不会讲究食物的精细,而快捷性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因此,美国的快餐文化丰富;在教育过程中,美国人较为追求自由、平等;而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较为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使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其次,英国文学评价则具有保守以及理性的特点,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当他们在接待朋友时会注重穿着;饮食方面注重食物的精致,追求完美,而且在餐桌上不能发出刀叉碰撞的声音。因此,通过对两国文化背景的分析可以发现,文化的差异性不仅与历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也与地理环境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对于英美文学评论家而言,在英美作为分析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进行作品的评价,从而使各国的文化内涵得到充分性的体现。

  2 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的影响

  民族发展中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而在文学作品之中,语言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差异性的出现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评论造成影响,所以,在作品评论的过程中,评论家应该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分析,构建评价标准。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而言,虽然他们的语言形式相同,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以及人文差异等因素的限制,其评论的内容也出现一定的不同。因此,在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过程中,评论人员应该认识到语言的差异性。首先,在英式英语研究的过程中,评论者应该认识到英式英语具有严谨性的特点,在英国文学评论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严谨以及尊重的心理,在这种评论环境下可以充分体现出英式英语的沉稳性;而对于美式英语而言,其语言形式是在英式英语基础上形成的,由于美式英语的发展时间较短,历史背景也相对薄弱,所以在美式英语的文学作品之中,其创新性的语言形式相对较多,作者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也不会受到传统因素的限制。其次,在文学评价的过程中,其语言的评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虽然英国文学评价相对传统及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英国文学作品相对死板,其严谨的意义主要是指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相对严谨,并具有一定历史性的特点;而在美国文学评价的过程中,由于其具有创新性,通过评价及阅读可以激发人们的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文化的综合性发展。

  文学评论范例 篇5

  1、美国文学的历史和特点

  英美文学有着相似的地方。美国文学的特点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较深。最初的美国文学一直是以模仿英国文学为主的,随着美国的独立和美国人的意识的转变,美国文学已经脱离出英国文学成为独立的文学分支。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出现,美国的文学也越来越繁荣,甚至可以和英国分庭抗礼,成为真正独立的文学。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美国文学也具有类似的忒单,但是美国文学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表达,同时更加具有浪漫主义思想。

  2、文化差异对评论英美文学的影响

  正如莎士比亚所讲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接受到的教育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在评论文学作品时的感想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讲,不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评论英国文学概括的来讲就是在反叛和继承中挣扎;第二方面,美国文学和文学评论的产生时间相差不多,因而,评论美国文学时要先探讨有关的文学起源问题;第三方面,英美文化评论之间的差距。

  英国文学评论的特点和莎士比亚描写的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类似,英国的文学评论自十七八实际开始就具有神秘的色彩。无论是神秘的宗教色彩还是现代化个性的文学评论概念等都表明了英国文学不断在突破和继承传统的文学评论理念。客观来讲,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英国文学的评论没能实现其应有的作用。但是,无论从结构主义还是新历史主义的文学理论中都能看到英国文学思想的痕迹。因而,从英国文学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英国文学评论是从荒诞与绝望中反思,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来理解英国文化。由于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评论的出现时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无法从美国的文学进程中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评论文学作品的影响。然而,随着美国的崛起,美国文学这颗陌生的种子在不断成长,虽然美国文学中有英国文学的影子,但是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学体系。

  我们通常把英美文学放在一起评价。在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文学的评论模式和理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尤其是和美国文学比较之后,英国文学显得更加纯正。但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犹豫不决的性格特点使得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被美国迎头赶上甚至远远超过。对于读者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的精神源泉,然而,很多情况下,却使我们在求新追变的层面上陷入困境。和英国相比,美国是开放的,是没有历史负担的,这种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使得美国可以充分的将各个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收为己用。

  3、结语

  总而言之,在评价英美文学的过程中,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评论者不可忽视的内容。评论者的个人喜好、知识结构和阅历等因素都会影响英美文化的评论。虽然评论者的评论角度千变万化,理论也是不尽相同,然而文化差异在评论英美文学中一直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学评论范例 篇6

  “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戏剧一般: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了不得;下了台,摘下面具,便各自散了。······与其相互牵连,不如相互遗弃;······”这是冰心笔下主人公,何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个冷心肠的青年对待身边的一切事情总是抱着一种漠然的态度,然而一个叫禄儿的小孩儿却触动了他的心弦,唤醒了他心中的爱。冰心通过她细腻的笔描绘了这个冷心肠的人儿的内心的纠结和感触,让我们体会到了爱的神奇。

  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尤为细致。这是一天晚上,何彬被对面楼下凄惨的呻吟声吵醒了,“这痛苦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在这沉寂的黑夜里只管颤动。他虽毫不动心,却也搅得他一夜睡不着。”其后的好几个夜晚,何彬都都在呻吟的夜中无法入眠,他无法控制地想起他那慈爱的母亲,,“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的想摒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直到天明,才微微的合一合眼。”那呻吟声是厨房跑街的孩子禄儿,他摔断了腿却无钱医治。“为了拒绝他的呻吟,拒绝我的母亲,拒绝宇宙的和人生,拒绝爱和怜悯”,他给钱让房东程姥姥给禄儿看病。“呻吟的声音,渐渐的轻了,月儿也渐渐缺了。何彬还是朦朦胧胧的——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呻吟声没了,但他止似水的感情早已被重新荡漾起来了,无法摒绝。他的感情终于被激荡起来了,在梦中,“十几年来隐藏起来的`爱的神情,又呈现在何彬的脸上;十几年来不见点滴的泪儿,也珍珠般散落下来。”

  在何彬即将离开前,禄儿不知如何报道恩人,他采了一篮花送给先生,并留下一封信,孩子在信里天真的几句话让何彬泪流满面,这冷漠的人儿,心中沉睡的爱终于被唤醒了。在他离开留给禄儿的信中,他忏悔自己是“冒罪丛过”的,“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

  是爱,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文学评论范例 篇7

  内容摘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差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但与此同时,很多方面都受到了这种文化差异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领域也不例外。文章立足于英美文学评论视角,从文化内涵、文化发展载体以及文化历史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文化差异对英文文学评论造成的实质性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评论;文化内涵;文化载体;文化历史;

  影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其中要数文化差异的对文学评论影响大。文章针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英美文学的概述

  在英美文学中,英语成为英美人民表达感情和思想的工具,其风格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英美文学包括的内容如下:小说、戏剧、诗歌等。英国文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然而在不同的阶段其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由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文学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与英国相比较,美国文学的起步较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文学始终模仿着英国文学。在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学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在世界文坛上与英国文学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这个时候美国文学开始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英美文学评论的概述

  所谓文学评论是指借助文学理论现象来分析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此来推动文学创作活动的发展。文学评论的内容如下:评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等。在文学评论中,英美文学评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美文学评论是借助文学理论现象来分析英美文学,它不仅发现了英美文学的规律,还指导着英美文学的创造。英语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客体,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创作风格,以此来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英美文学作品。

  三、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内涵、文化发展载体以及文化历史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一)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的影响

  英美文学评论一直徘徊在传承传统文化与挣脱传统文化这两者之间。众所周知,《哈姆雷特》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然而在《哈姆雷特》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哈姆雷特也是徘徊在“复仇”与“生存还是灭亡”这两者间,从而将主人公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个时候英国文学评论与莎士比亚所塑造的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是一样的。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呈现出宗教色彩,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纠结于传承传统文化与挣脱传统文化这两者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文学评论开始向着后殖民、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方向发展。在文学评论的过程中,既要从横向来审视理论,又要从纵向来思考理论,然后确定与当前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文学理论。英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也会深深的影响到文学评论。文学与文学评论是相辅相成的,要研究美国文学评论,那么首先就要研究一下美国文学。尽管欧洲大陆文学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文学,但是美国文学在摸索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特征。同样的,美国文学评论也是这样的。美国文学评论在摸索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了质的飞跃。美国文学评论是一种创新的、具有包容性的文学评论。其充分借鉴了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学评论理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确保美国文化是多元化的。

  (二)文化发展载体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的影响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语言起着桥梁性的作用。同时语言也成为区别民族的重要标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语言上的差异影响到了英美文学评价。从本质上来讲,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这两者是没有差别的,但是美国是一个新生国家,不管是从文化制度上来讲,还是从政治制度上来讲都是新生的,所以美式英语也是新生的。因此文学评论家在评论美国文学作品的时候,其往往会大胆选用语言,这就导致美国文学评论中带有创新和个性自由。

  (三)文化历史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价的影响

  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这就导致许多文学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仍然比较保守。我们知道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蕴藏着人本主义的思想,但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很多文学评论家开始否定人本主义思想,最终导致英国文学评论过于保守。然而美国这个新生国家的文化历史远远不同于英国,因此美国比较重视人本主义思想。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多文学评论家在评论美国文学作品的时候进行了创新。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特点呢?究其原因在于美国是一个独立、民主的国家,并且所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也是独立、民主的,这就导致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用考虑到外界因素。因此,美国文学评论是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的创新,从而导致美国文学评论具有激进、自由的特点。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其中文化上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文学评论范例 篇8

  文学理论(包括文学评论)首先是对文学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同时也是应用与解释。

  一个时代对文学的理解,既决定了那个时代的文学,也决定了那个时代的文学理论与评论,乃至其时文学理论家与评论家的命运。

  苏中先生从事文学评论六十多年,新中国的文学评论也是六十多年。了解新中国历史包括文学史的人都知道,这六十多年中的前三十年一切都是政治挂帅,文学评论自然也是这样。苏中先生前三十年的文学评论,为什 么现在仍然可读,并且还能时而给人启迪?不在于他的文学评论不属于当时的“理解”,即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属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一点上,“不属于”就必然不可能存在),而在于他那时的文学评论虽然同样承受着时代的压力,但仍然忠实于文学,是文学评论,而不是那个年代实质上是用政治学并且是特定的政治学取代了文学的所谓文学评论——

  在时代对文学的理解的大框架中,苏中作出并坚持了他个人的理解。苏中能够作出并坚持个人理解,应该是因为他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和他概括的评论之道:“求真、求实、求异”。“求真就是说实话,求实就是尊重文本和评论对象的实际,求异就是说出自己的真知独见。”

  由上述可以得出两个概念:时代理解;个人理解。任何时代的文学理论都是由时代理解和个人理解构成的。只是这个前三十年对文学的时代理解是以政治取代文学,而且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压力,排斥任何个人理解。在这样的历史境况中,坚持个人理解比得出个人理解更为艰难。苏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一般只被认为是小说家,而我认为也是评论家的许春樵先生指出过:“在密不透风的强权话语中,苏中努力表现出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对文学批评立场的阐释,在千篇一律中迂回突围,在桎梏和夹缝中张扬个性。”(《正直文人的正直声音》)

  春樵这句“苏中努力表现出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说得很到位,苏中在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文学评论中努力表现的,就是他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自己对文学的理解”是一个独立的即区别于他人、有建树的文学评论家所必需的。我在这里想补充的是,苏中先生“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前三十年是以不放弃文学标准,在政治学与文学二者之间“辩证”,如王达敏先生评论苏中的文学评论时所说,“在两种价值观的高端找到它们的结合点”,来体现的。这样的方式,和以这样的方式确立与体现的对文学的理解,亦即文学理论观念,肯定会有极大局限,甚至可以说,能够表达的,只是对文学的最基本的理解。但是,在那种稍有偏离即会获罪的时代压力下,能够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文学的这种理解,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已经体现了一位文学评论家的正直、真知乃至人格。而且,必须看到,文学的最基本的东西是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不能舍弃,舍弃后就没有了文学的命根子。因此,苏中前三十年的文学评论虽然表达的只是对文学的最基本的理解,但那是对文学命根的表达和坚持,是一个文学评论家的操守和一个人人格最后不能退让的原则的坚持。

  但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压力大到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坚持对文学最基本的理解的时代,摧毁掉了多少本来极其可能是杰出的文学评论家!论及苏中前三十年文学评论的,都着重称赞苏中文学评论表现出的人格,其实对于文学评论来说,这是苦涩的,因为人格可以表现在所有领域,对于文学评论最重要的就是文学评论。从苏中前三十年的文学评论坚持文学标准可以看出,苏中理解文学,但彼时彼地的存在境况,反对并制约着这种理解——苏中无疑也理解这一点。而理解,是人处于他生活的社会的方式,也是他存在的方式。于是,苏中的这两种理解(前者,即理解文学是他的选择,后者则是不由个人理解和选择的“理解”),就决定并形成了作为文学评论家的苏中的命运:他必须将非文学的理论话语与文学理论的体系糅合到一起,并且以非文学的理论话语统帅文学理论体系,文学理论只能处于“基础”即基本的文学标准的状态。这无疑压制了苏中文学评论乃至文学理论才华

  的正常发挥与深入。

  后三十年是又一个时代,时代对文学的理解回归于文学,吻合于苏中对文学的个人理解,苏中连续写出并发表了一些产生全国影响的'文学评论,例如《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对十六年提法的异议》、《从“真实的辩证法”走到真实的禁区》、《百家》杂志《创刊词》等等。这些评论中,文学标准居于突出位置,但政治标准也基本都平分秋色。这与当时是拨乱反正时期,须用正确的政治去拨以前“左”的政治之乱有关。但其后的评论也基本还是这样。由此推测,这可能与苏中的个人经验有关,即前三十年他的个人经验,影响着他后三十年中的理解与表达。我这儿所说的他的“个人经验”主要是指政治。但读他后三十年的评论,可以发现,政治其实被他置换成了道,他写的是载道的文学评论。这可以看成是中国文人自古就有的载道传统在他那儿的体现,也可以看作是他使当代的具体的即某一时期的政治升华到了道。难能可贵的是,他曾经在指出“在批评了文学为政治服务之后,我们的文学淡化,淡化到什么东西没有,比白开水还白开水了”的同时,又声明:“我个人认为,不在于文载不载道,只要你是文,载道也可以,不载道也可以,载情也可以,不是文你什么也不行。”(《马钢作家的新视野》)

  读苏中的文学评论,基本就等于沿新中国六十年文学评论的路走了一遍,当然,看见的是苏中,是他理解并说出的这六十年的文学。

  真正的理解可能有戏剧性,但绝对没有随意性。

  文学评论范例 篇9

  人类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差异,文学作品是一种借助语言表达展现文化内涵的方式,英美文学作品多以诗歌、戏剧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代表了作者的思绪,更体现出了民族的情感,但因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导致英美文学之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对其进行的评论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基于此,研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域文化之间的潜在逻辑与人类思维的具体呈现。

  一、文化差异影响的内涵

  通俗来讲,没有英美文学就没有英美文学评论,英美文学评论是以英美文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衍生品,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主要针对英美文学进行的审视和解析。英美文学评论促进着英美文学的发展,英美文学是英美文学评论存在的基础。英美文学评论离不开英美文学,这二者间有着紧密相连,是一个体系中的两个主题。由于英美文学深受历史、文化、地域影响,英美文学评论自然也深受文化影响。英美文学评论主要集中于小说、诗歌、散文几大方面。评鉴目标是作品所反映出的思想内容、其表现形式以及作品创作风格等,目的是提高人们阅读和欣赏水平,推动英美文学发展进程。英美文学评论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探索英美文学发展规律,为英美文学创作提供依据。英美文学评论的对象是英语作品。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有着较大区别,但英美文学评论建立在对文学作品分析的基础上。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作品分析的最大区别是,英美文学评论更关注作品文学艺术表现和作品给人们的思考。

  二、英美文化差异对英关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美文化从其产生到其成熟经历了完全不同的阶段,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生活方式,这就影响了人们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但对此进行分析不能通过一方面进行评述与讨论,需要借助不同的视角与方法进行分析。

  第一,英美语言存在非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英美文学评论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表现。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人类的繁衍与生产正是因为有了语言的存在,可以认为,语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存亡。英美虽然都是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的表述,但是两者之间的发音以及某些语句隐含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即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之间的区别。英语的发源地是英国,其具有超过上千年的历史,英国文学评论中体现出了人们对语言的尊敬,评论性语言一般都是用传统性语言。而美式英语则是在英式英语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其语言并没有经历上千年的文化沉淀,因此,语言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叛逆与创新,因此,美国文学的评论相对更加开放,且表现出明显的自由气息。

  第二,英美文化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对两国文学的评论产生了影响。英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过程,英国是在土著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与奋斗在本土地区生存下来,通过各种形式将文化传递下来而形成了英国文化,因此,其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而反映在英国评论中更加明显,即评论的方式与内容相对比较保守,而随着英国进入现代化,国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文学评论也开始出现反转态度。与之相反的美国,则是由移民人口组建成国家,虽然主要人口是欧洲人口,但在经历建国、西进运动、南北战争后,逐渐形成了另一种文化,即崇尚自由的文化,且美国的历史相对其他国家而言非常短暂,它并没有历史包袱,因此,其文学评论并不顾忌太多,内容表现得激烈且具有创造力。

  第三,民族文化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影响了两国文学评论的内容与形式。英国相对于美国而言,其历史悠久,有着非常严格的皇室文化,话语表达时以伦敦腔调作为骄傲,很多英国影视作品以及文学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英国的文学评论通常按照固定的评论规则,不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个性,而美国则是以多国移民组成的国家,文学评论则更加民主与自由,并不拘泥于常理。

  综上所述,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是深刻的,且表现出的内容更是明显的,从不同的评论中可以挖掘出不同民族之间潜在关系与影响,其存在方式更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结构。

  文学评论范例 篇10

  本文主要对“元文性”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元语篇与文学评论篇之间的互文互动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元文性”思想起源和发展概述

  “元文性”主要是指一个语篇与它评论的语篇两者间的互文互动关系。它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的。虽然在世界文学领域,不断有学者投身到互文理论的研究中,但是元文性的系统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在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互文表现形态的众多概念术语之一,对于互元性尚没有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长久以来能够影响和支配学界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结构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元文性理论比较艰涩且抽象难懂难以把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开始了文学语篇的早期研究。这种早期研究更多的是一种“语篇语法”的研究。因为这种语篇关系研究重在研究语篇句子层面盘桓着的的句法语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转换生成语法的支配和影响。这种早期的语篇关系研究常常依靠语篇的语法特征来解释篇章的结构关系,它认为句子的上一层结构的单位即是语篇。

  在八十年代,屈承熹提出的相关理论认为篇章与句法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没有明显的界限,是能够形成一定的互补关系的。这种理论强调了篇章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句法结构的影响,同时又会对句法结构进行一定的制约。

  随着对语篇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的理论也日臻成熟。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加开阔的领域。对语篇的功能研究中逐步引入了互文理论。语篇关系的研究也真正步入了语篇层级。

  二、元语篇与文学评论篇的对话关系

  元语篇与文学评论篇之间首先是一种对话关系,评论语篇则是在对话关系的基础上的互文结构体。这种互文结构体的结构单位构成主要是语篇的功能成分。巴赫金的语篇对话关系阐释了语言并非存在于单纯的句子之中,而是在话语中生成和存在的。只要是话语,就会涉及到假设或者实际中的受话人和发话人,因此从本质上而言,全部的话语均具有对话性。能够有效理解语言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话性。

  1作者与作者

  元语篇作者与当下语篇作者之间的对话关系,即文学作品作者与文学评论作者之间的'对话关系,是研究和探讨其他一切对话关系的基础。在所有对话关系中,它是一种最基本的互动关系和对话关系。元语篇作者与文学评论作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一般情况下事关一个作者群,最少的情况下是关系到两位作者。这种话题链更多的是呈现出网状结构,形成一种前接后续的关系。其主要的关系有评论关系、影响关系以及记忆关系。

  2作者与读者/传媒

  (1)作者与读者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主要是文学作品从出品到消费、从生成到理解的一个生产过程和互动过程。读者对作者的作品分为回应与不回应两种类型。如普通学生接受课本知识就是一种不回应的关系,而教师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过程就是一种回应关系。

  (2)作者与传媒

  传媒是一种能够顺利使文学作品到达读者的重要的中介工具和载体,作者与传媒的关系主要包括书面传媒(如出版社、报纸、杂志等通过书面文字对作者简介、导读、书评、内容简介等进行传播)和口头传媒(如广播电视等通过语音形式对内容简介、新闻报道等进行传播)。

  (3)作者与人物/人物与读者

  作者与人物/人物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关系是一种复杂的施受关系和主客关系。由于人们的认知特点,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知视域内的事态和对象。而必然会或多或少加上认知者的主观痕迹。为了客观梳理视域下的复杂对话关系,应该仔细分析认知者的情感态度、其本身具备的价值观以及所持的观察角度。文本是由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视域中创造出来的,对文本的理解不仅包含文本的视域,也包含理解者的视域。它是一种由理解者和文本共同决定的关系。

  三、“述”与“评”两大板块的互动关系

  进行语篇分析和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系统地探索文学评论语篇的结构规律性以及分析其生成动因。“述”的核心板块与“评”的延伸板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元语篇与文学评论语篇相互互补互动的互文结构体。互文结构体中“述”的核心板块主要分为非文学的叙事与文学叙事,它服从语体要求,是互文结构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文学评论语篇对元语篇进行主动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展开的进行“评”的延伸板块。

  互文结构体中“述”的核心板块主要分为非文学的叙事与文学叙事,在评论语篇中,直接或间接将评论语篇插入主要是通过“述”的呈现手段。在忽略元语篇之前的背景关系时,“述”的核心板块主要是指一种论据、一个论点或者一个话题等,评论语篇则围绕这个论点和话题进行解说、评论、推理、分析等。“评”的延伸板块主要是用来对“述”的核心板块进行回应。评论语篇的基础时述的核心板块,而评的延伸板块则是其进行评述论证采取的手段。

  四、互文结构体的语体交叉渗透

  从互文结构理论考虑,由于在评论语篇中加入了述类文学叙事,使得文学评论语篇互文结构体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典型的语体交叉渗透性。这种互文结构体的结构表征主要是语体交叉渗透的语体范式,它主要又评论者的知识背景结合其主观认知,与元语篇文学式话语共同形成了一种相互互补、多元的互动关系。文艺评论语体由于不属于“实用语体”,因而语言学家在研究语体分类的过程中,没能给出“文艺评论语体”一个明确的指称和归属。李熹宗将文艺性政治评论与一般性政治评论作出归类,将它们作为政论语体的下位语体。我们将政论语体类型代换为评论语体类型,并将科技语体、公文语体、文艺语体以及评论语体共同列为书面语体的上位语体。由于文学评论语篇中加入了文学叙事,就形成了由评论者诸多知识背景与个人主观性同元语篇文学体式话语相互渗透融合的多元化评论语体,形成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语体交叉渗透体式。评论语篇叙事表达与其谋篇的基本策略是评说的审美效应以及逻辑力量。

  结语

  元语篇与文学评论语篇的结构互动关系首先是一种对话关系。通过将其与语体交叉渗透、述核心板块与评延伸板块互文组合共同进行探讨,能够更加全面地考察文学评论语篇与文学元语篇之间的互文互动关系。通过将元语篇与文学评论篇从互文结构理论角度进行考察,能够开拓一条语篇结构评述的新途径,为其增加了形式分析以及理性色彩要素。通过互文结构的理论思路进行分析,使元语篇与文学评论语篇之间的互动关系、建构与解构关系以及共现关系更加明朗。

  文学评论范例 篇11

  摘 要:文学人类学真实的把握了人类学与文学、知识全球化的关系,从人类学和文学的相互作用方面入手,解析了自20世纪以后文学创作观念的变化和文学研究的模式变革的一个主要的学术思想动力。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网络文学;评论

  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以来,各种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的陆续的建立起来,网络文学空前繁盛。“网络”这个特殊的存在让所有的“声音”、“文字”都有了一个平等的、公平的、自由的发表机会,使得文学逾越了被“精英”和“权威”掌控的文学话语权,尽管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背后还有着作品良莠不齐、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是它的兴起让原本神圣的文学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坛,打破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在网络文学中的评论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近些年来,文学人类学对于业界的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践,文学人类学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研究突出的成绩之一。而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学已经毋庸置疑的遭到了巨大的威胁,就是网络文学。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发展,网络文学应运而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学就坐以待毙,叶舒宪先生曾经在其著作中提到,从人类学的角度开启在知识全球化阶段文学研究的空间和美好前景,本文就讨论了现今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论中的重要性。

  一、文学人类学和网络文学

  1.文学人类学文学人类学即从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相关与互动着眼,是首次系统地专门研讨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关系的理论专题,是文学和人类学两种学科的边缘交叉性科目。顾名思义,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从文学视野来研究人类学,用文学来充实人类学;二是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自1970年以后,随着全球知识化的发展,从文化背景着眼,考察文学,或者考察文化现象等都成为文学人类学的范畴。

  事实上,我国的文学人类学尽管已经有所发展,但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其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都很多。由于我国研究文学人类学的学者都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因此造成知识结构失衡、理论知识不全面。

  2.网络文学

  实际上,网络文学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定义,其简单说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文学方式。但是很多专家对于网络文学还存在着质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文学根本不是文学,本体空置、主体缺省、空间虚拟,根本不符合“文学”的规范。

  然而,这种质疑并没有阻止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自1995年我国出现本土的网络站,十几年了已经达近千个,发表原创作品约8亿多。

  网络文学的存在表明,传统的文学经过互联网的这种特殊媒介的传播,在一定阶段内影响了很多人的写作和阅读习惯,从一个新的角度、视野给人们提供了全面认识文学的机会,包括文学的功能、本质等等。

  二、网络文学评论的局限性

  尽管网络文学蓬勃发展,但是文学界对这一新兴的文学方式却态度冷淡,并不十分热衷。文学评论界一边哀叹传统文学生不逢时、日渐衰败,另一边却对被称为“文化快餐”的网络文学嗤之以鼻,不予评论,即使评论,也仅从文学的角度对其百般刁难,将其与传统文学进行比较,并且不重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所处的大环境、阶段不同,只一味的指责网络文学其中的肤浅和浮躁。然而,网络文学并不是全无经典的作品,必须要经历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成就经典,并且还要看某个阶段的文学特点。例如,陶渊明的诗作在当时根据评论标准《诗品》仅列二流作品,莫扎特的音乐也仅仅是流行,并未到广为传播的境地。以此来看,网络文学尽管发展迅速,但实际仅十余年间,某些专家就断定其不会出现经典还言之过早。

  有些评论也只是一边倒,认为网络文学不属真正文学的范畴,但是并不能这样简单的就将其否定为非文学。李敖称其为厕所文学,陈村称其为卡拉ok,更有甚者说其是文字泡沫。但是其实网络文学跟传统的文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其发布的方式不一样,传播的方式不一样,都是为读者提供阅读素材,很多的网络文学,都是在网下写好了传至网络上的,即网络只是文学的表现工具;另一方面就是笔者可以不用担负过多的重任和局限于身份,超越名利进行自由写作。

  拘泥于现有的角度对网络文学做出种种的否定和否决,更多的是对新事物的恐惧和对旧事物要消逝的担忧,更显示出网络文学评论的主观的、人为的视野的狭隘。

  三、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论中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网络文学而言,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其与传统文学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其创作特点及文本特征;二是对其创作现状进行文学价值评定,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预测;再者就是探讨网络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网络文学的兴起,正是文学传统与革命的差异的体现,表明我们的文化正在发生着变迁。因此,对于网络文学进行评论时应当考虑文化、文学所处的'大环境,应该站在人、人类的高度来研究和评论网络文学。

  文学人类学就是从人类的高度上认识和评论网络文学的。

  无论是从文学的视野看人类还是从人类的角度看文学,都必须要对人类和文学有着透彻的研究。而我国的文学研究方面着重于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甚至少数民族及外国的文学,基本没有网络文学,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不可否认上述文学都有着让人们探索的渊源,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同样的,网络文学同样能够成为人们研究现代的文学特点、状态和文化变革的重要对象。

  据可考证的文献记载,我国文学最开始的传播方式是人们相互用口、用手、用肢体来传播,直至五千年前传说中的仓颉造出文字,才有了现在所谓的传统文学,如果稍稍的深入研究一下网络文学,就会发现,现代的网络文学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回归了最初的传播方式的特点,自由——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超越了权利和名利。那么,这是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呢?研究网络文学是一种对文学的重视,是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大环境下的“自视”,这明显要比“后视”和“他视”更为重要。首先,网络文学虽然传播广泛、速度快,但是由于其发表方便,发布量大,很容易也会像最初的口头传播一样消逝在网络的海洋里。及时的对它进行现行研究,肯定要比它成为历史时像现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一样要容易的多的多,并且更能从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到我国文化的变迁和革命。

  其次,只有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够坚持比较文学的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正确的认识我国的文学、文化,才能够尊重其他的文化,欣赏其他的文化,才能够有真正的文化自由;再次,只有正确的自视,才能够在全球知识化的趋势下保证我国的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蚀。从人类学的高度出发,我们需要重视的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还要看到其潜在的文化侵蚀和文化殖民。在全球知识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但是只输入不输出,那么早晚有一天,我们所为之骄傲的文化会彻底的化为虚无。

  在研究网络文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较为直观的看到文学上对文化变迁的实际反映。专家们认为庸俗的例如拯救世界或者拯救人类的英雄小说,虽然比较落入俗套,但是其中的不同情节却反映出了儒家文化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换句话说就是体现出了在不同时代的社会特点和人性特点。这个简单的例子表明,运用人类学的视野能够看到更多深层次的含义,能够以更公正、更宽容的态度对待网络文学,对其进行评论、研究。

  四、总结

  通过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我们应该摆正对于网络文学的态度。不能因为它对传统文学的威胁而不屑一顾,更要看到它的优势和真实的表现出的一面,毕竟网络文学宽待所有的文学内容,不强制、不打压、不屏蔽,有充分的自由和话语权。综上所述,文学人类学能够以其视野的优势公平、宽容的对待网络文学、评价网络文学。我们应该对我们现在所处的文化大环境以及文化的变迁有所了解研究,这也是文学人类学重视网络文学的问题所在,是文学人类学的实际意义和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户晓辉.关于文学人类学的批评与自我批评[J].广西民众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5).

  [2]贺仲明.学科的界限与本土的距离——评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J].文艺研究,20xx(01).

  [3]肖伟胜,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何处去?——评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xx(04).

  [4]刘华芹.网络人类学:网络空间与人类学的互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3).

  [5]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10).

  文学评论范例 篇12

  一、认识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文学作品及相关内容进行的评论。文学评论不只是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评论,它还包括对作品的创作者、历史背景及作品的地理背景,更有可能涉及到作品的异域文化背景。因此,对文学评论的写作,既要重视方法论的研究,更要强化对评论主体思维特点的了解。

  文学评论的写作,与其他文章的写作有所不同,区别在于文学评论的写作有一个作品作为写作的评论对象。可以说,一篇好的文学评论可以极大地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原作者以及原作品的方方面面,能够使读者更快地提升自己欣赏文学佳作的水平,以及准确地把握这部作品的主流想法,真正达到自己与作品以及与作品的知行合一。以此,文学评论的写作便不能想到哪写到哪,天马行空,天女散花般乱写一气。如果这样,我们的读者便会受到很大程度的误导,对原作者或者原作品的理解产生极大的偏差,影响原作在读者心中的美好形象。

  二、文学评论写作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写文学评论的过程中,初学写文学评论,容易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混淆文体;第二,述而不议;第三,言过其实;第四,面面俱到,主题不明确。

  作为一个好的文学评论创造者,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往往能打破常规,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取得常规思维所达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文学评论者常常是对现成的规范提出疑问而引起的,并且能够从一般人觉得不是问题上找出新的答案。在文学评论中,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对作品形象意蕴的独特发现。作家按其创作规律创作作品,可是作品一旦进入鉴赏和批评的流通领域,就脱离作家而独立存在。作品形象所蕴涵的'意义也脱离作家的主观意志,任凭世人评论品味。

  三、文学评论写作的改善建议

  (一)品读作品,找出特色

  一篇文学评论可以全面系统地论述作品的成败得失,写成洋洋可观的长篇论文;可以取其一点评判作品的瑕瑜优劣,写成娓娓叙谈的短章随笔;可以专门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也可以着重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既要点面结合,又要深浅结合。点面结合的“点”是指的评论的作品本身,而“面”则是指作家生平经历、作家其他作品、其他作家的作品等。其中,作品本身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依据。只有在仔细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深入准确地了解到评论的对象,评论时才能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研要透彻,要深入阅读,就要多读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真知灼见。

  (二)抓住重点,深入反思

  写好一篇文学评论文章,一定要有聚合性思维,聚合思维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集中于同一方面,即向着一个相同目标思考。在文学评论的写作过程中,往往会收取许多材料。当论题选择之后,紧接着,就必须思考论据的编排。证据是支持论题并为论题服务的。只有通过论据序列的系统排列,才能使原有的思维更加清晰化,固定化和逻辑化,即为了证明论题,要对相关的论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一思维过程,其实就是聚合思维,是文学评论构思过程中所体现出来聚合性思维。从文学评论的具体实践中,也能体现出聚合思维特点。中学生写文学评论,一般评论的对象,无外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也就是说,不外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因此,可以分开来说。在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述时,要顾及全篇,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本质和个别现象,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总的思想倾向;要以作品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让读者觉得评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能口服心服。评论人物形象的重点应放在人物性格特征上,要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和行为等特点,要抓住作品刻画人物的细节,还应该准确地剖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让读者充分认识人物形象的本质和社会意义。

  (三)小中见大,深入本质

  写文学评论时,一定要发散思维,解放思想。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它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也就是说,从一个思维出发点出发以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当我们要评价具体作家的作品,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分析,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有规律性的问题时,往往先应用的就是发散思维。例如我们要评价一部小说,脑子马上会浮现作者的时代背景和气质构成、文本的语言、主题、题材、人物形象,社会性,创作方法等等。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部小说。对于中学生来说,要使评论观点鲜明,主旨突出,议题不宜定得太大,论述的范围不宜开得太宽。评论一部作品,不要从思想到艺术,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都去作全面的论述。可以从一个侧面入手,评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场面,一个镜头,一个细节,一句话或一支小插曲。总之,应该抓住使你感受最深的一点,针对现实中某一问题,有感而发,小题大做,写出自己的真切体会。这样,文章就容易做到笔墨集中,主旨鲜明突出。

  (四)评论为本,文学为用

  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是发挥不了文学的特殊功能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创作,是“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论家强烈的情感注入,会使评论增加单靠逻辑和理性力量所达不到的生气、活力和魅力。文学评论也是一个作品创造的过程,它既是“评论”,也是“文学”;因此,有人叫它作“评论文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说,一篇好的文学评论文章,它不但应该有正确的论点,有力的论据,透辟的见解,严密的逻辑,同时还应具有优美的言辞,生动的形象,使人一读为快,从中得到一种艺术享受。

【文学评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