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的饮食习俗和宗教信仰

时间:2024-03-31 18:28:3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仡佬族的饮食习俗和宗教信仰

  仡佬节

仡佬族的饮食习俗和宗教信仰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吃虫节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贡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吃新节

  仡佬族每年农历七八月新谷成熟即将要收割时,仡佬族便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也叫尝新),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祭祀当日,各家主妇到田间摘新粮,做好祭祀祖先。有的地区还杀鸡杀猪,甚至杀牛祭天、杀马祭地。吃新日这天摘谁家的新粮都不为基诺族的吃新节是在八九月间谷子成熟时举行。节日早晨,各家到田地里摘新粮、蔬菜来做,并杀鸡祭祀。蒸饭时注意观看甑子里冒出的蒸汽的方向:从东方冒出预示子孙兴旺;从南方冒出预示丰收;从西方冒出象征狩猎顺利;从北方冒出则是不祥的征兆。饭菜煮熟后,由家长主持祭祀寨神、铁匠神、火塘神等诸神。传说基诺人原来只吃山芋和野菜,是他们的狗带回一粒谷种,他们将它种下,但是所获不多,后来一位白发老人传给他们种谷子的知识,于是他们收获了满仓新米,从此他们才有了过新米节的传统。

  敬雀节

  雀鸟为仡佬族民族图腾,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的敬雀节节日,进行祭祀仪式、表演传统民间技艺等。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尧上在这一天举办20xx年尧上仡佬族敬雀节。敬雀节是仡佬先民世代流传下来敬奉雀神的崇拜综合性民俗活动,为仡佬族百姓祈祷子孙发达、家业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活动。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敬雀节至少有300多年历史,敬雀节以敬雀为核心,包括了敬雀保存的生态环境居民建筑和动态民俗文化的内容。

  敬雀节上,仡佬族同胞向游客展示魅力独具的活动内容:举行敬雀节祭祀、唱拦路歌、敬拦路酒,表演长号唢呐、仡佬毛龙、仡佬婚俗、山歌对唱、印象尧上等。开展斗牛、拉牛、抵杠、掰手腕、抵牙巴劲、捉放活鸡等独具乡村特色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

  山节

  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献祭,呼请名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

  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抢春水

  遵义县和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人,有抢春水的习俗。

  春季农历立春的头一天,家家户户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挑足,并准备好鞭炮。立春这天,不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把春水搞脏,也不扫地,不挑水。抢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担任。如家中有几个未婚男子或女子,那就由家长指派其中既诚实、能干,又机智、勇敢的人担任;如果家中没有未婚男女,就要向亲戚或邻居借一个并在头一天晚上请到家中居住。

  鸡叫头遍,抢春水的人悄悄起床,提上装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边,不出声,也不能响动,否则认为会惊动春水。然后用碗轻轻舀水,一般舀十二碗(闰月舀十三碗)。舀完以后就开口大叫一声抢春水了!接着点燃鞭炮,震得全寨子噼噼啪啪作响,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那家抢着头水,那家的娃娃勤快。人们纷纷到水井或泉水边提水,在回家的路上还要高喊着春水到我家,到我家...回到家立即烧水,把春水烧开。然后烧一罐茶待全家起床后,每人喝一盅春水香茶,再喝一盅蜂蜜米花茶,吃元宵,祝福全家人平安。

  六合宴

  所谓六合,是指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这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精神依赖。

  那么,为纪念仡佬的先民开荒劈草、倡和合、兴七规(仁、义、礼、忠、孝、敬、让),每年喜庆或者年末时,人们就会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聚集在村中祠堂斗酒斗菜,共叙一年的辛勤耕耘、共庆一年的丰收喜悦,这就是仡佬族传承至今的六合宴。

  仡佬族的饮食习惯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农忙季节日食三餐,农闲多食两餐,正餐之外,尚有过早、歇闹(歇劳)、宵夜等习俗。肉食以猪肉为主,鸡、鸭、羊肉次之,多数人不吃牛马肉和死禽死畜肉。嗜吃酸味和论辣食品,有三天不吃酸,人要打捞窜之说。糍粑常作亲把祖宗神灵供品,亦为待客和节日食品。糯米粑是仡佬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用一升或几升糯米打成一个大的粑粑,放在簸箕或方木盘内,供奉祖先,三天之后才可食用。黔西的仡佬族还用豆豉叶(扁竹叶)插在粑粑上,以表示祖先开荒辟草时插草为标;广西的仡佬族还有在除夕的供品中加粽粑和红薯之习。在端阳节、重阳节及其他所有节日,都要宴请宾客,但均要做粑粑。

  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

  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仡佬族人爱饮酒,多为自酿。先年有咂酒,以编谷、高梁、玉米、小米、大麦等为原料,发酵后贮坛密封,预置竹管,用时含管吸饮。后多为甜酒、烧酒。甜酒俗称酷糟,用糯米或玉米、小米酿制,多用于煮汤圆、鸡蛋,或用凉水冲饮。烧酒亦称火酒,用玉米或高梁酿制,其味浓烈,平常待客和筵席必备。男子喜抽上烟(亦称叶子烟),亦有中老年妇女抽叶子烟的,青年中吸香烟者增多。茶分清茶、油茶。清茶多用老鹰茶、藤茶、家茶或苦丁茶熬饮。油茶以家茶用油煎炒后加水煮沸,将干,用木瓢背反复揉成浆状,称茶羹,再加油煎羹,添水煮沸,加盐,佐以芝麻、核桃仁未、花椒调味,即可饮用。可以粑粑、粽子、麻糖、瓜子等佐食,亦可煮油茶鸡蛋、油茶汤圆、油茶稀饭等食用.大多数地方信佬族都有吃油茶的习惯,并视为待客佳品,有的日食三餐不离,否则精神不振。居住在旧城、隆兴一带的记佬族多无吃油茶习俗。

  筵席常以酥扣(亦称烧白)、昨扣为主肴,加配滑肉(亦称酥肉)、粉条、黄花、木耳、豆类制成品等凑满八大碗或十大碗,俗称大水席。托情议事,往未酬醉,肴暖尤丰。大矸、三桥一带盛行三么台,即筵席分三台吃完,先酒次茶后饭,或先茶次酒后饭。油茶佐以糕、糖、干果、葵花子,酒佐冷盘热炒,饭加蒸碗汤菜。坐席多为每桌10人(上下席各2人,左右席各3人),旧城、蟠溪、院溪一带每桌12人,县城每桌8人。

  仡佬族的宗教信仰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蛮王老祖;认为万物有灵,故信奉多种神灵。清代渐习汉俗,崇奉佛、道、儒三教,并信巫术。每家堂屋均设神龛,书供天地君亲服、左昭在穆、古圣先贤、观音、牛王、财神等香位。老人亡故,要做亡斋超度。逢节庆给祖先烧纸时,要给地盘业主、早老先贤烧袱纸一封。如遇灾祸病痛,则许愿还愿,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请巫师(俗称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冲滩,或设坛敬坛,或还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免祸,益寿赐福。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还相信烧胎、叫魂、观花、顿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占卜、问卦等。

  清末民初的酸会有:清醒会(亦称和瘟会),多在正月,祈求一年清吉平安。秧苗会(亦称保禾会),多在六月,祈五谷丰登。黑神会,多在六七月,设。坛求雨。太阳会,八九月间久雨不晴,影响秋收,:打辞祈晴。虎豹会(亦称山王会),冬腊月间,设酸驱遣虎豹,保境安民,亦有于三月间做会的。

【仡佬族的饮食习俗和宗教信仰】相关文章:

小年饮食习俗03-06

立秋时节民间饮食习俗08-07

小满的由来和习俗03-04

小年的习俗和由来03-04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介绍03-04

年夜饭的由来和习俗01-04

仡佬族的吃虫节是在什么时候04-30

高山族的民族特色和生活习俗03-27

腊月二十三有什么习俗和讲究03-12

立冬的饮食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