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唱歌方法

时间:2024-03-25 18:51:3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正确的唱歌方法

正确的唱歌方法1

  歌唱的发声

正确的唱歌方法

  歌唱时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说话,都是不对的,这会没有色彩,不是音乐化了的发声。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歌唱的的需要的,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帮助学唱歌的人把普通的声带磨炼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来。

  1、喉头和声带。喉头和声带,是歌唱的发声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体歌唱的要塞,是打开歌唱艺术宝库的金钥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头与声带在歌唱时应处的.位置和状态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歌唱时喉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就像我们深吸气时的喉头感觉,因为吸气时的喉位,比静止时的喉位略低一点)有很多人把喉头处于吸气时的位置称为水平位。在歌唱时字与字、句与句的转换中,喉头要始终处于这一位置,而不应做离开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动,当然喉头位置的稳定是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僵死不动的稳定。

  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远稳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样,若把皮球比做喉头,皮球浮在水面的状态就好像喉头稳定在吸气位的状态一样。所以歌唱时的喉头位置应始终处于低而自如的稳定位置和喉头壁打开的状态。

  2、打开喉咙。在歌唱训练中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那么如何能帮助初学者打开喉咙呢

  1)打哈欠的状态。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所以在唱歌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哈欠状态确实是打开喉咙的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的打哈欠,闭口打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那你的声音就不会是白的、扁的了,你的声音就会是竖的、圆的了。

  2)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歌唱状态就是里边的哈欠,处头的微笑,这话很精辟。

  3、良好的中声区。中声区是唱歌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中声区,就谈不到其他的一切。我们应当重视中声区的练习,多在中声区下功夫,不要急于唱很高的音。

  练习时,我们先从中声区以中、小音量练习开始,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巩固以后,再慢慢向较高一点或较低一点的音域发展,初学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一开始就猛练高音,不但不会获得正确的高音,反而会毁坏声带。中声区应该靠前,明亮,轻松流畅,不费力,这样才能往上发展,为演唱高音打开通路。中声区的声音不要强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优美和声音的灵活性。

  每个声部的重要音区都是中声区。中声区要做到吸气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弹性,积极向上,有支持点,喉头稳定松驰,不论唱高、低不同的音,喉头的感觉都在一个位置上,声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声音从头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们常比喻说声音要像穿珍珠一样,把每个音穿在一条线上等等,就是说声音要连贯、统一、圆润。

  4、关于换声区。当你从低音往上唱时,唱到一定的地方,就会感到困难,容易卡壳,这就是到了换声区了,这时,你必须运用某种方法才能继续入上唱。正确练声方法

正确的唱歌方法2

  歌唱的呼吸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一般距离较近时所需音量就较小,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传得很远,而且我们说话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能胜任了。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要做到这些,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呼吸运动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

  1、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吐气,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3、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我闪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4、不同的乐句用气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不同的呼吸练习法。

  1)缓吸缓呼,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运动一样,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出。

  有一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呼气时下肋和横隔膜的保持状态:就是在缓吸后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尘的动作,这里需要长长地吹气,也就是在做长音的呼气练习,我们常说:长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蜡,是一种吐气的感觉。

  2)急吸急呼,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我们在演唱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因为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通话你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入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较好。

  卡鲁索说过,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于呼吸器官的操纵和运用,是否建立了强固的基础。

正确的唱歌方法3

  一、歌唱发声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1

  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 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

  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 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 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

  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 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 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 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 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

  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 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

  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 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

  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

  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 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

  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 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 力和生命。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以上我 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行,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 促进、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歌唱”的涵义。

  二、 歌唱发声练习的步骤

  1

  第一阶段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 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 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 的道理。

  2

  第二阶段

  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 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 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 的练习。

  3

  第三阶段

  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 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这了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 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 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这样我们歌唱发声的乐器基本制造完毕,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三、歌唱发声练习曲

  激起声

  是当吸气完毕后,胸腔保持不动,声带先自然闭合,然后,再以恰当的气息冲击声带使之振动发声,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结实有力,我们在发声训练如顿音、跳音的练习中常常使用,也用这种方法纠正声带漏气的毛病。此时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急吸急呼。

  软起声

  软起声是声带在开始闭合的动作时,气息也同时往外送,开声门与气息振动声带同时进行。这种方法气息的冲击力比较“激起声”要柔和,发出的声音比较平稳、舒展。我们发声训练中也常常在练连音和长音中采用,同时也用“软起声”的发音方法来纠正喉音的毛病,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缓吸缓呼法。

  舒起声

  舒起声是声门先开,然后气息再振动声带,它的特点是先出气而后发声,像叹气一样。在劳动号子中,常常用到这种起声法。在发声训练中,这种方法可用来纠正声音过于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较多,较口语化。总之,歌唱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饱满,全身协调,根据不同类型的练声曲例来确定起音的方法,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过分强,以舒适的mf或mp音量为合适。

  注意事项

  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适当地练唱,发声练习的时间,初学时20分钟一次为宜,以 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一小时,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绝对避免用全音量来练习。大声地乱唱, 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损。

  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练习,经常唱一组你最满意的音,选择曲目更要谨 慎,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

  每次练习应有新鲜感,精神集中,感兴趣地练习。

  练习时要多用慢的、短的乐句作为最初的练习。

  声乐训练特别需要时间,奇迹是没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百分之九十的努力

正确的唱歌方法4

  因此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

  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行,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歌唱”的.涵义。

  歌唱发声练习的步骤

  1、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2、第一阶段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3、第二阶段

  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4、第三阶段

  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

  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这了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这样我们歌唱发声的乐器基本制造完毕,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歌唱发声练习的起音

  1、发声练习开始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如何起第一个音的问题,我们称它为歌唱时的“起音”或“起声”。歌唱的起声可分为激起声、软起声、舒起声。

  2、激起声是当吸气完毕后,胸腔保持不动,声带先自然闭合,然后,再以恰当的气息冲击声带使之振动发声,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结实有力,我们在发声训练如顿音、跳音的练习中常常使用,也用这种方法纠正声带漏气的毛病。此时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急吸急呼。

  3、软起声

  软起声是声带在开始闭合的动作时,气息也同时往外送,开声门与气息振动声带同时进行。这种方法气息的冲击力比较“激起声”要柔和,发出的声音比较平稳、舒展。我们发声训练中也常常在练连音和长音中采用,同时也用“软起声”的发音方法来纠正喉音的毛病,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缓吸缓呼法。

  4、舒起声

  舒起声是声门先开,然后气息再振动声带,它的特点是先出气而后发声,像叹气一样。在劳动号子中,常常用到这种起声法。在发声训练中,这种方法可用来纠正声音过于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较多,较口语化。总之,歌唱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饱满,全身协调,根据不同类型的练声曲例来确定起音的方法,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过分强,以舒适的mf或mp音量为合适。

正确的唱歌方法5

  正确的歌唱姿势

  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

  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

  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

  6、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7、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的面积,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叉叠起。

正确的唱歌方法6

  如何把嗓子打开

  若想把喉咙完全打开,必须首先搞清楚用力的部位和感觉。在歌唱时如果能将喉咙完全打开,那么歌者自身的感觉应该是喉咙即有向外扩张,又有使喉结向下的力量。“正确地打开喉咙是感到颈部往四周扩张。”“要感到喉咙的的两侧的肌肉发酸,在促使喉结往下放,这才是对的。”大家可以将两只手自两肩像推 开两堵墙一样向外推,以示说明这种力量的方向和感觉。

  1、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

  “有种办法能把喉咙打开,当你困了,一面讲话一面打哈欠,这时喉咙就打开了。”

  “要防止打哈欠打得太过头了,那样会使声音太靠后。”

  2、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

  “唱歌时声音是从咳的地方发出来的。”

  “声音是从两锁骨中间那里发出来的,声音要深”,“声音是从喉咙最底部发出来的。”

  3、模仿嗓子宽的人歌唱有助于打开喉咙

  “模仿嗓子宽的人去唱,不要模仿那人的音色,主要模仿他的技术。做为技术无论对哪一个声部都是同一的要求。”

  4、不张大嘴唱歌可以迫使喉咙打开

  5、大笑和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

  6、向后仰头常可以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

  除此之外,我个人还有这样的体会:当喉咙完全打开时,在歌唱时会感到头部有一种向前和向上顶的力量,即在某种程度上有梗脖子的感觉。美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舍瑞尔·米尔恩斯在谈到纠正某些歌者在歌唱中头和下巴的状态不够自然时,主张将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部的后上方,在歌唱时轻轻用力向前搬,而头部又轻轻向后仰,这时头和下巴便处于歌唱时的状态。

  还有一种感觉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当喉咙完全打开时,歌者在歌唱时会感到喉咙似乎不复存在了,只有气息的支持和响亮的面罩共鸣 是歌者能明显感觉得到的'。“歌唱时只有横膈膜和面罩发生接触”。就是说,完全打开的喉咙似乎是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声音在这里不会受阻,而是送进了上面的面罩,这虽然是一种感觉和想象,但似乎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感觉是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都认可,并非常强调的,所以歌者一定要努力寻求这种感觉,只有这样喉咙才是完全打开的。

  如何寻找面罩共鸣

  我认为面罩共鸣实际上是打开鼻咽腔的产物。就是说,当歌者的声音获得了充分的面罩共鸣时,他(她)的鼻咽腔是完全打开的。如果说打开喉咙是要求打开喉咽腔和口咽腔,那么,要想把声音送进面罩,还必须同时把鼻咽腔打开。所以所说的打开喉咙是要求上下左右都打开。……如何做到在打开喉咽腔的口咽腔的同时,把鼻咽腔也完全打开,从而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呢?

  1、面带微笑声音容易进入面罩位置

  古代的老师教唱歌只教两件事:一是打哈欠打开喉咙;二是微笑地唱有助于声音进入面罩。就靠这两点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歌唱家。

  2、用哼唱的感觉到面罩共鸣

  “在哪里哼就在哪里唱。”当然这种哼唱必须是以完全打开的喉咙和良好呼吸支持为前提,否则是哼不到面罩里面去的。另外在哼是要尽量找到一种晕乎乎的感觉,这说明打开了鼻咽腔真正哼到头上去了。

  3,不张大嘴也有助于找到面罩共鸣

  除不张大嘴外,歌者不要用嘴去控制声音或用嘴去做声音,这样往往会影响面罩共鸣。

  4、小声练唱有利于找到面罩共鸣。

  5、讲话时也应该尽量运用面罩共鸣。

  说话要像唱歌那样好听,唱歌要像说话那样自然。

  关于高音问题

  1、唱高音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确,这个高音的印象早就印在你的脑子里了。

  我理解这句话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说,在你的头脑里必须 树立起正确的声音形象,其二是说,唱高音之前,发声器官的各个部位,如横膈膜的支持、喉结的位置和面罩共鸣等,都要做好将要积极工作的准备。

  2、声音的动作与音高正好是相反的。

  就是说,越往高音唱,歌唱发声器官某些部位的动作与感觉越要往下。这种反向动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唱高音时别用外在的力量往上冲,而是用内在的力量:一是喉结两侧的肌肉将喉结往下拉;二是横膈膜有力的控制呼吸;三是头别往前伸,也别仰头,而应略低头。”

  3、高音最需要面罩共鸣。

  4、唱高音要有自信感。

  练声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练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2、练声时要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3、练声时要培养歌唱意识

  4、练声时要力求主客观统一

  5、练声要有的放矢

  6、练声时不要过于追求音量

  7、练声时注意力要特别集中

  8、要用科学的态度练唱

  歌唱发声练习的步骤

  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 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二阶段

  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第三阶段

  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这了阶级的练 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这样我们 歌唱发声的乐器基本制造完毕,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正确的唱歌方法7

  1.腹式呼吸

  这是唱歌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一般人所说的用丹田唱歌。一般人呼吸多用胸腔,呼吸时,会看到胸腔的起伏。如果有机会观察婴儿呼吸的样子,会发现,婴儿呼吸多是腹部起伏,这就是腹式呼吸。婴儿的哭声很宏亮,为何?因为腹式呼吸能将气压的更沉,我们能因此吸到更广的气,身体也有更盈余的空间去发出共鸣。

  要练习腹式呼吸很简单,有两个部分:一,是习惯使用腹部来呼吸;二,是练习如何将气留在身体里面。这样听起来很笼统,其实有很简单的方法可以依循练习。首先,每次唱歌前,花约3-5分钟时间做呼吸运动;吸气时,控制让气吸到肚子里,并明显看到肚子起伏的动作。之后,尝试将气吸入腹部,闭住气约十秒,再开始慢慢的吐气,并练习花最久的时间将气吐完。练习这个阶段的时候,也可以在最后气剩下一点的状况下,用力把气一口气吐出去,同时练习两种运气方式。

  如此一来,久后唱歌自然习惯运用腹式呼吸,且运气也更稳。在练习时,除了身体一定要放松外,可以试着一手压住腹部,也确保丹田用力的程度。

  2.运气技巧

  运气的技巧其实跟腹式呼吸很有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更灵活运用。简单的运气技巧练习方式为,用腹式呼吸并将气维持在肚子后,试着以规律并有力的方式,快速地吐出间断的气。每次吐气,都确保丹田使出力道;这些力道是单独的,而非一股脑儿的从头用力到尾。可以试着将一手放在肚子上,若方法正确,会感到肚子随着吐气的规律,一起起伏。

  腹式呼吸与运气技巧都熟练后,唱歌会相当稳,即使遇到较长的乐句,也能小心的把它唱好。或者换气时,也能做到完美,所以非常重要。

  3.共鸣发声

  乐器在乎共鸣,共鸣得好,音色美且声音传得远,人声也不例外。共鸣需要的是一个空间,而人的身体里面也有许多的腔位可以用来共鸣。主要有头腔、鼻腔,和胸腔(当然还有别的,这几个最常用来唱歌)。每个腔位传达出的音色不一样,适合的.音域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头腔适合高音,胸腔适合低音,以此类推。

  共鸣的练习比较抽象,常常要运用想象来练习。试着想象声音要从哪里发出来,并配合调整身体;如果方法正确,手摸腔位的时候,会感到一点的震动力,那就对了。想象的方式有几个歌唱老师很喜欢提到的例子,比如唱高音时,可想象声音像抛铅球一样,从头上用力丢出,这就是头腔共鸣;若想象声音像一湖泉水,又广又富含包容力,这就是胸腔共鸣。

  4.嘴形

  嘴形的链习非常重要,也可以帮我们更正确的达到共鸣状态。

  嘴形练习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要张得够大!较残酷的方式,是用手指宽做测量。一般歌唱老师会要求,唱(ㄚ)音的时候,起码要能放入三指宽的手指(垂直的高度),我个人还遇过要求四指的,实在有够折腾。不过这个练习会让嘴巴习惯张大,练习时也可以试着手摸耳朵与鬓发间的部份,若嘴形够大,会感觉那边有一个凹洞产生,这样就对了。

  再者,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做(A、E、I、O、U)五音的练习,并且在发每个音的时候,都确保口腔的完整。可以想像嘴巴里好像含着一颗无形的糖果唱歌,让口腔维持一定的空间,这样可以让色更圆融更好听。此外,可以设计简单的音阶来唱这五个音当练习,效果更好。

  嘴形若练习得好,唱歌咬字也会进步。虽说唱歌不一定都要咬字清楚,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嘴形可以帮助共鸣,也可以用此来表达歌曲情绪,真的很重要。

  5.音准练习

  音准的练习重点不在於唱,而在於听。要听正确的音,也要听自己的音。

  (听)非常重要,仔细发现自己与正确的音的差异,慢慢就能使音非常准。音最小的差别是一个半音,练习的时候可以自己先规划好一个乐句,然后每次唱的时候,都将其中一个音微调半音去唱,并练习唱出其中的差别。

  更进阶的练习为,一样唱C到HighC一组八度的音,并以唱名去唱(即Do、Re、Mi….);然后试着每一次练习,就把唱名的顺序稍微改变,如音还是C到HighC,但唱名的顺序为(Re、Mi、Fa、So、La、Si、Do、Re),以此类推。这样有点产生错觉的练习,可以让我们对音准更为敏感。

  6.音域练习

  音域的练习是循序渐进的,可同时配合姿势。以高音来说(我是唱高音的,低音比较不了解),在最高音时会稍微蹲一下,增加丹田的力量,练习久了,也会越唱越广。

  不过就唱歌而言,高音的歌不一定就是厉害的歌;技巧高的歌唱得完整,也不代表就唱出感动人心的乐章。练习音域的宽广给我们更多的发挥,但了解自己适合的歌曲更为重要。每个人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音域,唱得舒服,才有更多的空间去表现歌曲。

  唱歌基本的发声的方法

  1.呼吸肌肉群撑开,.吸气和呼气状态始终保持张力。

  2.气流线感觉沿着腰部、背部、颈部、后脑直达面罩。

  3.「成声」的整体过程为:舌头放松平放,微微向口腔外翻成呕吐状或打哈欠状;嘴唇按个母音的动点方向牵引;小腹外撑胸口下含 ,以上动作的同时配合、形成「上抬下张」的感觉引导气流振动声带成声。

  4.随音高、音区之变化,三个主要共鸣腔亦随之配合,将声音扩大而出。

正确的唱歌方法8

  很多学生在还未学习声乐时,也许声音都是好的,而且喊得也很高,但自从经过一些声乐训练后反而唱不高了,于是好多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可能天生没高音,甚至有些学生武断地把自己定为女中音、男中音。听过雨夜盲女的哀曲或是陕北男女高亢的山歌对唱的人也许都知道,这些人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但是他们的歌声同样使我们为之震撼,因为他们完全发挥了自然的歌唱机能而获得了美妙的歌声。为什么一些学生会在歌唱中遇到各种反常情况,如呼吸肌肉群僵了,气息的支点也不对了,声音也不通畅了,甚至手脚发软、头冒虚汗等。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惧高症”。其原因除了歌唱者没有自信心外,更重要的是违背了人类自然的发声机能,而误用了人为的不当的歌唱方法。只有解决了思想上的误区,合理运用科学方法才能实现漂亮的高音。

  一、胸腹部肌肉是高音的动力之源

  胸腹肌肉群是气息的来源、歌唱呼吸的原动力,它包括肺、胃及肺部下端的一片肌肉——横膈膜,是一个大而有力的肌肉膜,它的作用是控制呼吸,在静止时呈倒置的盆型,吸气时变成顺置盆型。在整个歌唱过程中呼吸的程序是:口鼻吸气使腹部向外突出—横膈膜和胃下降—腹部向内收进呼气—胃上升,横膈膜还原。这一过程支持着整个歌唱,无论演唱中音区还是高音区。

  很多人都知道气息的支持力,但有些初学者为了强调这一点总是不管轻、重、强、弱都把气息憋紧来唱,使气息像木棍一样顶在胸部,腰部肌肉更加僵硬,用气不灵活,声音缺乏生命力。其实气息应该像一条软鞭轻轻挥动而猛然击打,使其灵活有力。唱强音和高音时气息更应松畅,靠加强气息的弹性力量,增强气息的流量和流速来完成。

  在演唱高音时,气息支持和控制被认为是最难的。很多学生在唱到a2这个音时就会很紧张,就会提前高挺胸、猛吸气的做准备,然后憋着气唱出来,这样的声音又挤又紧,甚至还会破音。虽然演唱高音比起唱中音要更为费力,但我们要知道“力量来自于放松”。因此在歌唱高音之前除了心理上放松之外更要放下胸腹部各肌肉群,借助于叹气的感觉将气充分吸到腰部四周,感觉前后腰部都膨胀起来,胸肩随之放宽,然后整个腰部及下面张开的肋骨向内一收,产生一股强流,随后撞击我们的声带便产生了高音。呼吸肌肉群不能因为音高的变化而上伏,要找到整个身体的两个支点,即小腹和声带,使之产生对抗,保持住腹肌向下压的力量使气息更具支持力。另一方面,在歌唱一个长拍高音时,很多学生会因为气息不够而保持不住音高,使其偏低,这因为不能有效地控制腰腹部的收缩及气息的流量与流速。

  二、声带振动高音

  音高取决于振动的.频率,而振动的频率则与振动体的长短、厚薄、张力有关。声带的发音过程中就是按照这种振动规律发音的。

  从声带振动部位上,常常分为整体振动、边缘振动。整体震动,随着声音的升高,声带的张力逐渐加强,但仍然以拉紧声带并快速振动为主;边缘振动,发高音部分时,由于声带被拉长,变薄,声门没有完全靠拢,气息相对轻松经过声门,只引起声带内侧的振动,于是出现了边缘振动。

  由此可见,从低音区到高音区,声带始终是在一定的张力范围内,声带向下挡气的情况下完成发音的。其振动过程是由整体振动再到边缘振动,这是运用正确的声带生理机制理论来指导演唱高音。

  三、口腔器官在高音时的协调兼顾

  口腔器官中的喉、舌、唇、齿、牙是歌唱的吐字主要部位,“字正腔圆”无论在中国戏曲还是西洋美声都是一条演唱准则。为了更好地兼顾共鸣与吐字,我们必须协调喉与口腔内器官的作用。

  在歌唱高音时更需要让自己的喉与舌等口腔器官保持最大的空间,使它们保持对抗的状态。在发声最基本的五个母音中,每个母音的发音在口腔里的位置都不同。发“o”音时最靠近舌根部,“a”音在舌部偏后,“e”音在舌头的中部偏前,“i”音在舌尖部,“u”音在舌尖前的嘴唇部位。不难发现“i”“u”母音的咬字位置最为靠前,离喉部的距离更远,所以它们被认为是在高音区很难发清楚的两个母音。此外,语音中的辅音是在发音时气流受唇、齿、舌、牙、喉阻碍的音。如:b、p、m是唇阻气;d、t、l、n是舌阻气;k、g是喉阻气。这些辅音在高音区运用时,其中喉阻气的辅音相对容易些。

  因此,在高音区演唱时应该运用口腔器官自身所具备的机制,清楚而又不失良好共鸣地唱好每个字,还要了解母音在口腔的发音部位以及辅音的阻气方式有效地帮助或纠正在高音区的吐字,然后有机地配合其他腔体肌肉的协调动作,使我们的高音不再顾此失彼。

  四、用鼻腔和口腔的生理机制挂住高音

  我们知道声音是在硬口盖处振动共鸣,高音则是在硬口盖和鼻腔之间共鸣。鼻腔是指从鼻孔到咽腔这一段管道,当我们唱歌时,气息(振动波)能达到鼻腔的顶端,使鼻腔产生了共鸣。所谓“高位安放”就是指振动波通往鼻腔的共鸣。

  鼻腔往上就是由额窦、蝶窦、筛窦各血腔组成的头腔,歌唱时由于声波引起了蝶窦空间的振动就产生的强烈的共鸣,这就是我们所要的高音。这种声音极其明亮、光彩、辉煌,富有穿透力。根据鼻腔和头腔振动产生高音的生理机制,具体方法是: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后移,下腭放下,软腭和会厌用打哈欠的感觉尽量往上提,使口、鼻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声波便会沿着上腭骨传到鼻腔和蝶窦等,引起振动。找到头腔共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前面的要领进行“哼鸣”练习,使声音集中在眉心,声音有了聚集点和高位置后,音质才能纯净明亮、结实丰满、穿透力极强。

  综上所述,歌唱能力最终取决于我们自身的生理机制,只要具备完整的生理构造,树立科学的高音观念,遵循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原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力,不急于求成,用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地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高音。

【正确的唱歌方法】相关文章:

正确睡眠的方法04-12

正确的把尿方法04-25

午睡的正确方法08-07

唱歌练声方法03-25

唱歌练声方法【热门】03-25

正确涂眼霜的方法11-18

冬季洗脸的正确方法12-09

饭后养生的正确方法05-18

正确的有效养生方法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