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经典故事

时间:2024-03-25 18:19:2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隋朝的经典故事

隋朝的经典故事1

  宣华夫人陈氏,本应是南陈宣帝侄女宁远公主,可是因国破家亡,辗转间成了隋朝妃嫔,可是厄运一直伴随着她,致使一代佳人郁郁而终。

隋朝的经典故事

  陈氏原是南陈宣帝之女,陈后主之妹。生长于建康皇宫中的她,本应享尽人间富贵,可是,陈后主不理政事,宠爱张贵妃等后宫佳丽,致使北方的隋朝皇室有机可乘。结果于隋开皇八年,晋王杨广领军兵渡长江,直抵建康,南陈皇室不战而降。陈氏与众皇族女子全数发配隋朝后宫。

  当时,隋文帝之妻独孤皇后善妒,不许文帝立妃嫔以及亲近诸后宫佳丽。陈氏在隋宫中又生活了几年。后来独孤后病逝,文帝才开始无所顾忌的遍幸妃嫔,其中,陈氏获封宣华夫人,另一美女蔡氏则为容华夫人。

  这时,隋文帝已垂垂老矣,政事也委之于太子,亦即从前被封为晋王的杨广。杨广本是文帝次子,表面孝顺有礼,实际上却是个心机深沉之人,他首先获取了母后独孤氏的喜爱,然后又挑拨离间,使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愈来愈不满。后来更利用苦肉计,令文帝与独孤皇后以为太子意图毒杀杨广。于是杨勇被废,杨广如愿以偿被立为太子。

  可是杨广不安于室,不仅急于要当皇帝,对父皇的两位新宠更是虎视眈眈。仁寿四年,文帝病重,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都侍立在侧。文帝见她们一直侍奉自己没有休息,赶紧让她们更衣小憩。宣华夫人离开仁寿宫往更衣时,遇上了太子杨广。杨广见父皇病重,眼前人又是如此绝色,便恣意妄为上前非礼。宣华夫人哭喊着,好不容易才挣脱了杨广的纠缠。她衣履不整的赶回仁寿宫,向文帝哭诉杨广的无礼。文帝听后自是大怒,悔恨当日废杨勇而立此忤逆之子,本来他打算召大臣前来商讨废太子一事,可是,宫中早已遍布杨广的爪牙。结果,文帝病重身亡,也有传说指杨广知道父皇打算废太子后便先发制人杀了久卧病榻的文帝。

  文帝驾崩,宣华夫人的恶梦才刚开始。就在文帝病逝的这一天,宫人们知道并非赐死,都感到十分欣慰,可是宣华夫人却不这么想。杨广恐怕是不会放过她了。在众宫人的请求下,宣华夫人勉强收下了同心结。当夜,杨广便迫奸了宣华夫人。当时同样被杨广强占的还有容华夫人蔡氏。

  只是,这一切都瞒不过杨广的嫡妻萧氏。结果,萧氏在宣华夫人面前痛斥杨广奸淫父妃的罪状,又威胁他若不送走宣华夫人,便把这丑闻公诸天下,迫得杨广只好把宣华夫人送到远离禁宫的仙都宫居住。但他对宣华夫人念念不忘,不久又把宣华夫人迎回宫中。

  但宣华夫人心里在不愿以身侍奉父子二人,以致终日郁郁寡欢,回宫一年多便病逝,终年二十九岁。

  照《礼记·昏义》所说的,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人。其实,《礼记·昏义》的说法,只是古人设想的.一种制度,并未真正实行过,而炀帝所做,实前帝王所未有。此外,还有大量宫女充斥后宫,唐太宗即位之初,出宫女三千人,后又出三千人,足见隋代后宫之盛。宣华夫人事迹在《隋书》中的记载与野史传闻基本一致。但隋炀帝与宣华的艳史在后人看来具有太多荒淫之处,但在当时却很平常,并不面临太多道德上的谴责,也没有我们今天想象的严重。因为隋唐皇室的祖先是鲜卑化的汉人,多与鲜卑人通婚,具有鲜卑的血统,又长期耳濡目染鲜卑族文化而深受影响,所以在皇室中多有行鲜卑人以继母为妻、以寡嫂为妻的婚俗事例。到了唐朝,太宗也循鲜卑之俗而收继弟媳。《新唐书·太宗诸子传》云:“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巢王就是在玄武门事变中被杀死的李元吉,巢王妃就是李元吉的王妃。后来唐高宗、玄宗的事就更不必说了。朱熹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隋唐文化本为一体,此说同样可以解释隋朝的诸多“乱”事件。更有甚者,还有公卿子孙,嫁卖父祖的遗妾。据《隋书·李谔传》:“礼教凋敝,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

  对隋炀帝在文帝病榻前奸宣华夫人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隋书》是唐初编纂的,有可能诋毁炀帝,即便如此,也只是持怀疑态度,可见并没有找到炀帝杀父的证据,不然,是决不会放过这个充分诋毁炀帝的机会。郑显文在《隋文帝死因质疑》一文中认为,史书载的因隋炀帝逼宣华夫人说,经不起推敲:(一)文帝病重,炀帝宫中侍疾,宣华夫人起身更衣,旁当有宫女侍候。其时炀帝尚未继承大统,处于仍受威胁的地位,一向以谨慎著称的炀帝绝不会在众宫女面前欲行非礼而做危及其继承帝位之事;(二)其时宣华夫人二十八岁,已是半老徐娘,若她与炀帝俩人以前没感情基础,炀帝绝不会对她欲行非礼。事实上,炀帝早与文帝二妃宣华有过不正当的关系。而且这种交往使俩人感情发展很深。这从宣华夫人死后,炀帝制《神伤赋》的内容便可得到验证。

隋朝的经典故事2

  1、隋朝故事:隋炀帝与杨柳

  在扬州的树木中,唯柳树最出名,于是人们说杨柳是隋炀帝赐的姓。

  其实植物中的杨柳并不是从隋炀帝开始的,原因是杨柳本属杨柳科,杨与柳同属并科。

  为何将柳和杨与隋炀帝相联系,并有隋炀帝赐姓杨柳这一说呢。这是因为当时隋炀帝确实大力提倡种柳,说隋炀帝开凿成运河,宫内大臣请隋炀帝允许在堤坝上栽种柳树。当时这一位大臣陈述栽柳树好处:一是柳树长成,树根则四处伸展,可保护河堤;二是背纤的妇女可得树阴遮阳;三是牛羊可吃树的枝叶。隋炀帝听后大喜,广向民间诏柳,规定凡进献柳树的都给予奖励。老百姓积极性比较高,纷纷进献柳树。隋炀帝亲自种一棵,群臣一起种植。隋炀帝御笔赐垂柳姓杨,称杨柳。

  2、隋朝故事:隋炀帝与石狮子守门

  据民间传说,在隋炀帝登基时,文武百官前来朝贺,百鸟齐鸣,百兽跪拜,就是狮子没有来。隋炀帝大怒,便派人专捉狮子,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去捉。

  这时来了一个和尚拜见隋炀帝,表示愿意去深山把狮子捉来。和尚用五色绸缎扎了一个大彩球,来到深山用彩球去引逗狮子,狮子见了就跟和尚跑,和尚一直把狮子引到隋炀帝面前,和尚叫狮子表演一段滚绣球。隋炀帝高兴地说;“就叫狮子给我看守宫门吧。”狮子不满他暴虐昏庸,只守了一天,在晚上就逃走了。

  隋炀帝大怒,传下圣旨,召来数名工匠,命令刻两只狮子,放在金殿门口,叫他永远跑不掉。此后,各个朝代都用石狮把守宫门、寺院、府第、牌坊等,相传至今。

  3、隋朝故事:杨广拉旱船

  隋朝末年,昏君杨广,杀父药兄,奸嫂欺妹,不顾百姓死活,整天吃喝玩乐,无恶不作。

  有年夏天,扬州琼花开放,洁白如玉,几十里能闻见香味。这个事一传十,十传百,一时轰动全国,很快传到隋炀帝耳里,隋炀帝一边选美女,一边想到扬州看琼花。隋炀帝走到商丘,嫌马车坐着不舒适,就改花样要坐船。在这平原旱地上咋能行船呢?他就下令三天内造好龙船,找来香油和菽子,选美女百名,分成十几批,每批十二人轮流拉着他。

  抓来的美女批着轻纱,拉着沉重的龙船,走到溜滑的香油拌菽子铺成的路上,走一步摔一跤,摔倒了起来再走,不知走了多少天,来到了一个集镇。就在这个时候,探马来给隋炀帝报信:“扬州的琼花已经败了。”停了一阵子,又有人给他报信说:反王作乱。隋炀帝大吃一惊,随即回京平乱。他临走也没忘记作恶,把所有美女和龙船一把大火烧掉。这就是相传有名的杨广拉旱船。

  4、隋朝故事:马虎子的传说

  在扬州一带,“马虎子”是大人吓唬孩子的一大法宝,每当小孩哭闹,大人就会说:“不要闹,不要吵,马虎子来了!”有时,大人还屏气禁声,瞪眼张嘴,装出恐怖的表情,甚至把自己的脸一抹,装成凶恶的“马虎子”样子,往往便能把小孩镇住,立刻止哭止闹。

  “马虎子”也有说成“麻胡子”的,它的来历有这样一段传说:隋炀帝手下有一名大将叫麻祜,也就是麻叔谋。隋炀帝为开凿东京洛阳至扬州的运河,任命麻叔谋为开河督护。麻叔谋残暴酷虐,验收工程时,用铁脚木鹅测量水深,遇到搁浅,就认为民工对隋炀帝不忠,即施酷刑。河开成,共死去民工二百五十多万人,沿河两岸遍地见尸。

  更为残忍的是,麻叔谋因为患病,常以小孩蒸食。每天要吃一个。他的部下便偷盗了乡间小儿换取赏赐。附近的吃光了,麻叔谋就命他的部下到外地去偷,当时,附近村庄接连丢失小儿达数百名,到处可以听见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哭声。于是,当地凡是有小孩的人家,都特别制了一个大木柜子,用铁皮裹封,夜里就把小孩藏在柜中,用大锁锁牢,而且全家人点着蜡烛轮班看守。到天亮打开柜子若小孩还在,全家老幼一齐庆贺。即使如此,丢失小儿的事件仍不断发生。

  沿岸百姓对麻叔谋又恨又怕,因为麻叔谋是大胡子,人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麻胡子”。久而久之,“麻胡子”成了恶魔的代名词,大人小孩闻声惊惧。麻叔谋本名麻祜,因孩童口齿不清,“麻胡子”后来就讹成了“马虎子”。

  5、隋朝故事: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传说

  隋朝扬州东门外有一座小村落,村里住着一位老妈妈,老妈妈有一位俊俏端正、聪明伶俐的女儿叫芍药。村子里还住着一位憨厚善良的小伙子,名字叫观郎。芍药和观郎,两小无猜,相濡以沫,终于再乡亲们的撮合和老妈妈的应允下订了亲,就等着来年春天办喜事了。

  一天,观郎和芍药正在河边散步,突然见到一只白鹤被箭射伤后跌落再水面挣扎。他二人赶紧跳下水去把白鹤救上岸,带回家替它包扎伤口。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白鹤很快就养好了伤,重新飞上了天。白鹤走的时候,还特意调过头来感激地对观郎连叫三声。

  春天来了,观郎和芍药在一个明媚的日子又来到河边,悄悄地商量着结婚事宜。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只美丽的白鹤,翩翩地歇落在二人面前,一转眼白鹤又变成了一位鹤发童颜、慈祥可亲的老翁。他二人正在惊诧时,老翁开口说道:“好心的孩子们啊,我是西天瑶池的鹤仙,谢谢你们救了我孩子的性命。在你们喜庆的日子即将来临的时候,我带来一粒仙花种子,作为礼物送给你们吧。”说完老人又化作仙鹤远飞而去。观郎鹤芍药高高兴兴地把种子捧回家中,然后又认认真真地把花种种在一座高高的土台上。说也奇怪,花种种下只一夜就开始发芽,没几天就长成一株又高又大的花树,树上结满了美丽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香气四溢,吸引了四乡八邻们前来观看。观郎和芍药看到此花像宝玉一样珍贵,于是就给花树起名叫琼花。

  扬州有个美丽的姑娘叫芍药,又有株美丽的花树叫琼花,信息传遍大江南北,也传进了皇宫,隋炀帝听到后,既想选美又想看花,于是决定平地开河,千里载舟下扬州。为开河调用了数万民夫,也把观郎抓去为龙舟背纤,沿途歌舞升平,饮酒作乐,百姓苦不堪言。到了扬州,隋炀帝即派人抓来老妈妈和芍药姑娘,威逼老妈妈送芍药姑娘入宫,还强要芍药姑娘带他去看琼花,老妈妈和芍药不从,隋炀帝残忍地将老妈妈杀害。

  待到隋炀帝一行到了土台前,琼花却突然凋谢了。隋炀帝气得拔剑欲砍琼花,琼花树突然放出万道光芒,刺瞎了隋炀帝随从的眼睛。接着,天上飞来一只白鹤驼起芍药姑娘飞向天空。隋炀帝吓得连夜逃回城里。

  没过多久,观郎聚集了一些开运河的苦工,投奔了瓦岗军。他带着一支人马赶回城里,把隋炀帝和大臣们杀了。后来,人们看见白鹤又飞来,把观郎带到西方去了。

  从那时起,人们常想起美丽的琼花,想起这段故事,就把长琼花的土台子唤作琼花台,把芍药住过的地方唤作芍药巷;把观郎救过白鹤的地方唤作观巷街;把观郎和芍药共同住过的村子唤作芍药观。

  6、隋朝故事:隋文帝徐陵妙答

  陈国(为隋以前周代诸侯国)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的官)徐陵出访隋国。

  隋文帝正在洛阳,赶忙选派朝官中机敏善辩者去接待。当时初夏已热。徐陵是陈地来的南方使者,隋官中有—人以此戏说徐陵道:“今天天气真热哪,大概是徐常侍带来的吧?”

  徐陵笑答:“太妙了,想不到我到洛阳,使你们懂得了寒暑。”从官无对。

  徐陵这年已75岁,又一官问他:“徐常侍高龄多少?”想以此发挥作些文章。

  徐巧妙答道:“小于如来5岁,大于孔子2年。”众人都笑,隋文帝为朝官中无人能对深感耻辱。

  7、隋朝故事:隋炀帝陆地行舟的故事

  隋炀帝是个昏君,他欺母戏妹,很是昏庸荒淫,他下扬州是为了看琼花,这琼花就是他的妹妹,他这样荒淫,所以才会暴死外地。

  隋炀帝下扬州的过程中,出了很多鬼点子。从京城到扬州有一段没有水路,必须走陆路,但是他觉得坐车不舒服,还是要坐船。怎么办呢?他就叫沿途的州府派出许多老百姓,用黄豆子铺在大道上,隋炀帝的龙船在黄豆上航行。

  龙船是很大的,也蛮漂亮的,插了许多旌旗。隋炀帝挑了一千多名美女去拉纤,每个美女之间还夹着一个男仕,让他们一起拉纤。他让美女都把脸朝向龙船,就是让她们背着拉纤。男仕的脸不许朝向龙船,就是让他们朝前拉纤。隋炀帝看了非常高兴,就用刀子把纤绳一割,拉纤的人全部倒下了。男仕全都趴到了美女身上,隋炀帝看了高兴得哈哈大笑。

  8、隋朝故事:麻胡子 吃伢子

  相传,隋炀帝要到扬州来看琼花。走京城到扬州有几千里,就是说这个河也就要挖上几千里,这几千里的河要多少人挖啊?他就征上几十万的民工,叫手下的一个大将军麻叔谋当大总管。这几十万人都归他管。麻叔谋长得一副凶相,不光是一脸的横肉,还有一脸的兜腮胡子,胸口都长了毛。光是样子凶就罢了,待人还真凶,杀人不眨眼。他看到那个不顺眼,上去就是几鞭子,你不要看这几鞭子,只要被他的鞭子掸到,就是一个大口子,顿时就血洒洒的。

  麻叔谋还有一个坏病,无荤不下饭,天天要吃肉,还只吃羊肉,旁的什么肉都不吃。一开始还有羊,后来羊就越来越少,什么事呢?一来到了南方人家不养羊,二来劳力都被弄去开河了也没得人养。没得羊肉吃,就人肉代,这个人肉还要嫩的,嫩的人肉那就是伢子的肉。这人肉一吃就吃上了瘾,据说伢子的肉比羊肉好吃。这一来一天就要吃一个伢子。

  伢子更不好找,哪家肯把自己生养的伢子给他吃呢?麻叔谋有办法,就叫他的部下出去去偷。左近的吃光了,就到外地去偷,偷不成就抢。这一来,老百姓都很惊慌,一到晚上都把小伢子囥藏来,关照伢子不能则声。伢子一出声就没命了,大人只要说一声“麻胡子来了”,伢子就不敢则声了。假如小伢子不睡觉,只要说“麻胡子”来了,小伢子就吓得赶快闭上眼睛睡觉了。

  怎么又叫麻胡子的呢,我前头说唻,麻叔谋不是一脸的大胡子嘛,老百姓背后叫“麻胡子”。久而久之,“麻胡子”又喊成了“麻虎子”,一直到现在,扬州人吓伢子,还不离的用到这“麻胡子”。

  9、隋朝故事:隋文帝饮茶治头痛

  杨坚(541年-604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北周武帝时袭爵隋国公,大定元年(581年)代周称帝,国号"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大军渡过长江天险,攻占陈都建康(今南京),俘获后主陈叔宝,陈朝灭亡。至此,西晋末年以来延续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宣告结束,这是隋文帝的一大历史功绩。

  茶之行世,常以廉俭为本。而据史籍记载,隋文帝勤于政务,自奉甚俭,茶却也侍于左右。《隋书》中曾记有一个颇为怪诞的事:某夜,随文帝做了个恶梦,梦见有位神人把他的头骨给换了,梦醒以后便一直头痛。后来遇一僧人,告诉他说:"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隋文帝服之以后果然见效。因为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所以当时人们竞相采啜,并有一赞云:"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意为做人苦心钻研孔子的《春秋》,殚精竭虑去演绎谶书《河图》--想出人头地--还不如有许多茶喝来得快活。

  南朝齐武帝也是一个尊茶的君主,并明文规定天下无论贵贱,有祭奠必须供茶,但因南齐地偏南方,其上行下效的影响和成效却远不如隋文帝。隋文帝一统天下,结束了南北朝长期的对峙局面,南北的饮茶等风俗文化才得以迅速交融。而且以他帝王之尊而嗜茶(《隋书》的记载过于神化),于是普天之下(尤其是黄河流域)茶不再被卑视为"酪奴"。从茶文化角度来看,隋文帝同样立有一大历史功绩,尽管他当时对饮茶未必自觉,对其历史功绩也未必有意识。

  10、隋朝故事:“雷击三塘”的传说

  作为“隋炀帝陵”所在地的槐泗一带,流传着许多有关隋炀帝的故事。传得最多、最神奇的当推“雷击三塘”的故事了。

  据传说,由于隋炀帝的荒淫残暴,天理不容,致使死于宇文化及叛乱的隋炀帝几无葬身之地。当下葬于迷楼北侧的今平山乡荷叶村的荷叶地时,突然暴雨倾盆,电闪雷鸣。一声惊雷将坟墓劈开,炀帝被抛尸在外,墓地也被击成一个深塘,此谓“上雷塘”。此后,又将他改葬于雷塘桥东,今平山乡丁魏小杨庄旁“雷塘埂”的南闸窝,又是一阵惊雷,墓地又成了一个大塘,此谓“中雷塘”。再后,改葬至今槐子村和槐二村交界处“官埂塘”的北闸窝,惊雷再起,墓地再成一塘,此谓“下雷塘”,这令主持葬礼的隋左武卫将军陈秣实在为难。最后将其改葬于今维扬区城北乡综合村的“铁佛寺”,因雷不打佛,隋炀帝才有了停尸之所。

  隋朝灭亡以后,大唐开国。唐太宗李世民既是隋炀帝的姨表侄,又是隋炀帝的女婿(萧后之女是唐太宗的宠妃),他登基为帝后,才将隋炀帝迁葬至今槐泗镇槐二村的徐庄,即现在的“隋炀帝陵”。此处墓地几经荒芜,直至清朝的阮元与扬州知府伊秉绶共同主持维修,重新立碑,并由伊秉绶题写了“隋炀帝陵”碑文。

  几经沧桑,墓又残败,墓碑断裂。经邗江区人民政府重新修缮,复制了墓碑,建了牌坊、陵门等大量设施。如今,这里已是专门的隋炀帝景区,成了人们的游览胜地。更奇特的是,新修的陵墓门阕于2005年8月20日下午两时又遭受了雷击,好在只击毁了门阕一角。这又为人们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隋朝的经典故事3

  马虎子的传说

  在扬州一带,马虎子是大人吓唬孩子的一大法宝,每当小孩哭闹,大人就会说:不要闹,不要吵,马虎子来了!有时,大人还屏气禁声,瞪眼张嘴,装出恐怖的表情,甚至把自己的脸一抹,装成凶恶的马虎子样子,往往便能把小孩镇住,立刻止哭止闹。

  马虎子也有说成麻胡子的,它的来历有这样一段传说:隋炀帝手下有一名大将叫麻祜,也就是麻叔谋。隋炀帝为开凿东京洛阳至扬州的运河,任命麻叔谋为开河督护。麻叔谋残暴酷虐,验收工程时,用铁脚木鹅测量水深,遇到搁浅,就认为民工对隋炀帝不忠,即施酷刑。河开成,共死去民工二百五十多万人,沿河两岸遍地见尸。

  更为残忍的是,麻叔谋因为患病,常以小孩蒸食。每天要吃一个。他的部下便偷盗了乡间小儿换取赏赐。附近的吃光了,麻叔谋就命他的部下到外地去偷,当时,附近村庄接连丢失小儿达数百名,到处可以听见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哭声。于是,当地凡是有小孩的人家,都特别制了一个大木柜子,用铁皮裹封,夜里就把小孩藏在柜中,用大锁锁牢,而且全家人点着蜡烛轮班看守。到天亮打开柜子若小孩还在,全家老幼一齐庆贺。即使如此,丢失小儿的事件仍不断发生。

  沿岸百姓对麻叔谋又恨又怕,因为麻叔谋是大胡子,人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麻胡子。久而久之,麻胡子成了恶魔的代名词,大人小孩闻声惊惧。麻叔谋本名麻祜,因孩童口齿不清,麻胡子后来就讹成了马虎子。

  楼船殿脚女拉纤的传说

  隋炀帝下扬州是众人皆知的故事。运河开通后,隋炀帝下扬州的船队自洛阳出发,前后绵延二百余里。批彩拉纤的民夫就有八万多人其中有男有女,这些人统称殿脚。行进途经各地,都有官员迎送,声势浩大,空前绝后。

  据说,船队在行进途中,偶有短距离的水路不畅,隋炀帝突发奇想,命令陆地行舟,特地挑选年轻貌美的殿脚女千余人专门为其乘坐的龙舟拉纤。这些殿脚女一丝不挂,拉着龙舟前进。陆地上铺满黄豆,船在上面滑行。殿脚女脚下踩着黄豆,人站不稳,成堆成排地跌倒在地,隋炀帝看得心花怒放,抚掌大笑。他还嫌不够刺激。致令男女殿脚各数百人,前后交叉排列,男殿脚面朝前方背纤,女殿脚面向后方拉纤。脚踩黄豆的殿脚们常跌成一堆,男子趴在女子身上是正常的现象,隋炀帝还出其不意地用刀割断纤绳,男女殿脚们成排成堆地跌倒在地,引得龙舟上的人笑声不断。说来真是荒唐之极。

  杨广夺取太子的故事

  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每当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浓装艳抹的姬妾锁进里屋,王府中只安排几个又老又丑的妇人,穿着粗布衣服,在左右侍侯,他又故意将乐器的弘弄断,使乐器上布满了灰尘。放置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文帝见了以为杨广象自己,十分称心。有一次,杨广外出狩猎,正逢大雨。侍卫给他送上油衣(雨衣),他拒绝着说道:兵士们都在大雨中淋着,我一人岂能穿上独自避雨呢文帝听了以为杨广还具备仁爱之心,日后能成大事,更加喜爱,与此同时,杨广又勾结和杨勇不和的越国公杨素,在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极力中伤杨勇,诬陷杨勇在文帝生病期间,说他盼望父皇快死。文帝听后逮捕了杨勇,于公元600年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篡位的第一步成功。

  破镜重圆

  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故事是由华阴人、隋越国公杨素的一段成人之美的佳话而来的。杨素,字处道,在辅佐隋文帝杨坚结束割据,统一天下,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仅足智多谋,才华横溢,而且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在朝野上下都声势显赫,颇著声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杨素与文帝杨坚的'两个儿子陈后主叔宝的嫔妃、亲戚,其中有陈叔宝的妹妹枣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陈国的乐昌公主。由于杨素破陈有功,加之乐昌公主才色绝代,隋文帝就乱点鸳鸯,将乐昌公主送进杨素家中,赐为杨素小妾。杨素既仰慕乐昌公主的才华,又贪图乐昌公主的美色,因此就更加宠爱,还为乐昌公主专门营造了宅院。然而乐昌公主却终日郁郁寡欢,默无一语。原来,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两心相知,情义深厚。陈国将亡之际,徐德言曾流着泪对妻子说:国已危如累卵,家安岂能保全,你我分离已成必然。以你这般容貌与才华,国亡后必然会被掠入豪宅之家,我们夫妻长久离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梦中神会。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断我们今世的这段情缘,你我今后定会有相见之日。所以我们应当有个信物,以求日后相认重逢。说完,徐德言把一枚铜镜一劈两半,夫妻二人各藏半边。徐德言又说:如果你真的被掠进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将你的半片铜镜拿到街市去卖,假若我也幸存人世,那一天就一定会赶到都市,通过铜镜去打问你的消息。一对恩爱夫妻,在国家山河破碎之时,虽然劫后余生,却受尽了离散之苦。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经过千辛万苦,颠沛流离,终于赶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见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而且价钱昂贵,令人不敢问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铜镜,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泪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价给了钱,又立即把老者领到自己的住处。吃喝已罢,徐德言向老者讲述一年前破镜的故事,并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铜镜。颤索索两半铜镜还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声卖镜老人被他们的夫妻深情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答应徐德言,一定要在他们之间传递消息,让他们夫妻早日团圆。徐德言就着月光题诗一首,托老人带给乐昌公主。诗这样写道:镜与人俱去, 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 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看到丈夫题诗,想到与丈夫咫尺天涯,难以相见,更是大放悲声,终日容颜凄苦,水米不进。杨素再三盘问,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动。他立即派人将徐德言召入府中,让他夫妻二人团聚。乐昌公主看到当年风流倜傥的徐德言两鬓斑白,二徐德言看到变为别人小妾的乐昌公主(作为小妾一切要看人脸色行事),两人感慨万千。杨素见此情此景,于是让乐昌公主对此景赋诗一首,于是乐昌公主吟道: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杨素听后非常感动,于是决定成人之美,把乐昌公主送回给徐德言,并赠资让他们回归故里养老。府中上下都为徐陈二人破镜重圆和越国公杨素的宽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叹不已。在欢庆的感激之情。宴罢,夫妻二人携手同归江南故里。这段佳话被四处传扬,所以就有了破镜重圆的典故

隋朝的经典故事4

  杨暕生于公元585年,是隋炀帝杨广的第二个儿子,其生母是萧皇后,他的同母哥哥就是当朝的太子杨昭。杨暕字世朏小字阿孩,长得很是俊美,浓眉大眼,非常有帝王家的气质。从小备受宠爱,隋文帝杨坚非常喜欢杨暕,但是杨暕做起事来却常常不合法规,很是骄纵,经常亲近小人。开皇十九年即公元599年,隋文帝任命杨暕为内史令,仁寿元年,杨暕被任命为扬州的总管,负责统领淮河以东的军事事务。

  仁寿四年,隋文帝去世,杨广即位。公元606年,杨暕被任命为豫州牧,后来隋炀帝到东都的时候,杨暕曾向隋炀帝展示过不少户籍的图册。606年的六月二十九日,杨暕被封为齐王,食邑被增加了四千多户。公元607年,杨暕转任雍州刺史,同年的九月改任河南尹和开府仪同三司。因为606年太子杨昭去世,所以杨昭身边的两万多人都归到杨暕手下,隋炀帝杨广对杨暕也是越来越宠爱,满朝文武对杨暕更是争相致礼。直到后来杨暕发生了和韦妃的姐姐私通的事情,杨暕的地位才渐渐降低。杨暕不仅和这个女子私通,还剩下了一个孩子,一个看相的人说杨暕孩子的母亲以后是要做皇后的,这也就暗示杨暕以后是要做皇帝的,杨暕听说后,便做了许多诅咒之事。后来这些事情被杨广知道了,杨广便不再像以前那样恩宠杨暕,还慢慢架空了杨暕的权利。后来宇文化及作乱,杨广和杨暕都被杀死了。

  杨暕是隋朝隋炀帝杨广的第二个儿子,长得非常俊美,浓眉大眼,所以杨广也颇为喜爱这个孩子。但是杨暕为人非常骄纵,一身的公子哥坏习性。那么杨暕的故事有哪些呢?

  说起杨暕的.故事就不得不提他平盗护驾的故事。大业六年即公元610年的正月初一的早上,有十几个强盗身穿白衣,头戴白色的帽子点着香拿着花,并且自称是弥勒佛,然后从建国门进入城内。守城的士兵还都向这些人叩头致意,但是不一会,这些士兵的武器就被这些强盗抢了,开始准备作乱。当时杨暕正好遇到了这些强盗,带着人将这群强盗杀死了,还在京都进行了大搜捕,整个京城受到牵连的有一千多户人家。公元615年八月,隋炀帝开始到北部边塞巡视。东突厥准备袭击隋炀帝,义成公主派使者向隋炀帝报告,于是隋炀帝便开始向雁门走,但是突厥却是越喊越勇,随军节节败退,隋炀帝心中非常害怕,隋炀帝想亲自带兵去图为,但是被当时的尚书劝阻了,这时候杨暕变带领西军在崞县筑造了城堡来保护隋炀帝,九月,东突厥便解除了对雁门关的包围。

  杨暕后来之所以被隋炀帝厌恶主要还是杨暕自己不检点,当时乐平公主和隋炀帝是活有个姓柳的女子长得非常美丽,因为当时隋炀帝没有说什么,于是乐平公主就将这个女子给了杨暕,后来当隋炀帝再次问起这个女子,乐平公主说被杨暕带走了,于是隋炀帝心中便非常不高兴,觉得杨暕在和自己抢女人。后来隋炀帝对杨暕越来越不喜欢,因为杨暕做事确实是太放荡、任性。

  杨暕的评价

  历史上对杨暕的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如魏征在《隋书》中对杨暕的评价是为人骄纵,亲近小人,远离贤臣,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李延寿也在《北史》中评价杨暕是为人骄奢,对外没有好名声,对内和他的父亲隋炀帝最后也闹得不愉快。

  杨暕是隋炀帝杨广的儿子,因为长得非常漂亮,所以隋文帝还没有去世的时候非常喜欢杨暕,对杨暕也非常宠爱。开皇十三年即公元593年的时候,隋文帝就封杨暕为豫章王,食邑达一千户。杨暕长大后也读了不少书,还很擅长骑射。所以从个人能力上来说,杨暕还是很不错的。

  前期的杨暕虽然骄纵,但是做事还是有些分寸的,跟随隋炀帝一起出征过,还曾护驾过隋炀帝,所以隋炀帝对杨暕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是自从杨暕将一个姓柳的女子从隋炀帝身边夺走后,隋炀帝就开始有点讨厌杨暕。后来有一次杨暕跟随隋炀帝去榆林打猎的时候,杨暕打了很多猎物献给隋炀帝,但是隋炀帝因为自己没打到,所以隋炀帝非常生气,加上手下的人说因为杨暕的人马堵在路上才导致隋炀帝没有打到猎物的,于是隋炀帝大动肝火,还专门让人查杨暕的过失。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杨暕不是个机智的人,也不懂得功高盖主的道理,所以在宫廷的斗争中,地位只能是越来越低下,形势也越来越不好。最后杨暕和隋炀帝都被乱军杀死了。

隋朝的经典故事5

  宣华夫人

  开皇九年,隋文帝派五十多万大军碾压了最多只有十万兵力的南陈后,陈朝这个国号就此成为历史。陈朝后主陈叔宝成了亡国之君,连同他的姐妹和女儿们一起被送到隋朝皇宫。而在这群亡国公主中,最有名的当属宣华夫人。

  这位大名鼎鼎的隋文帝宠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的生平事迹也耳熟能详,比如在独孤皇后的高压政策下居然奇迹般地得到了隋文帝的宠爱,开皇年间还与容华夫人一起在金城坊修建了开善尼寺,甚至就连晋王杨广也要来讨好这位庶母,送上各种奇珍异宝就为了请她帮自己在父亲面前多吹吹枕边风。不过宣华夫人红颜薄命,虽然先后得到了隋文帝与隋炀帝两位君王的无比宠爱,但年仅二十九岁便抑郁而终,一代风流帝王隋炀帝杨广黯然神伤之下,还专门为这位好不容易才得手的爱妃写了一篇《神伤赋》名垂后世。

  宣华夫人虽然是以没入掖庭的亡国女身份进入隋宫的,但她的生母施姬和两个兄弟却因为她的得宠在隋朝都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待遇。

  根据施姬的墓志铭记载,施姬入隋后“移居戚里”,住在颁政坊,又根据《长安志》,颁政坊位于朱雀门西边第三街西从北第三坊,虽然在皇城之外,但也属于皇亲国戚的居住地,如果不是宣华夫人得宠,作为嫔妃家属的施姬也不会被安置在这里。

  墓志中说施姬得到了隋朝很优厚的赏赐,“优赏既隆,汤沐之资,咸从檀舍,式营寺宇,事穷轮焕”,因为施姬平时爱好礼佛,所以捐了不少钱给这些寺庙,且颁政坊里正好有惠云、澄觉、建法尼、证空尼等佛寺,《长安志》也记载建法尼寺就是由施姬母子赞助修复的,这与墓志所言正好相吻合。

  宣华夫人的同胞兄弟临贺王陈叔敖在大业初年被杨广封为从一品的仪同三司,沅陵王陈叔兴则被杨广封为给事郎,不过陈叔兴的墓志记载他此时疾病缠身,所以并未能上任。如果宣华没有那么早就香消玉殒的`话,想必陈家的风光还能更上一层楼,不过没有关系,没了宣华,还有陈婤嘛。

  话说陈婤也是相当的了不起,作为陈后主的第六女,陈婤同样是在陈朝灭亡后随之没入掖庭的,然后因为得到了杨广的宠爱,史书记载为“绝爱幸”,大业二年被封为贵人,她的族人也因此被杨广爱屋及乌。原本隋文帝在灭陈后将这些陈朝宗室都发配到了陇右及河西诸州,给点田业自给自足,但随着陈婤的“绝爱幸”,杨广将这一百多位陈氏子弟全部召回京城,封他们为各地长官,于是几乎一夜之间,陈氏子弟遍及天下。

  除了宣华夫人、陈婤这些得到大幸的陈朝公主,隋文帝的后宫中还有陈宣帝的第二十四女临川长公主,封为弘政夫人;而杨广的后宫除了陈婤外,还有一位陈后主的第四女广德公主。不过临川长公主与广德公主都是后宫中的籍籍无名者,因为不得宠,所以除了封号和生母,什么也没在史书中留下。

  隋文帝的第三子秦王杨俊府中也有个陈朝公主,即陈后主的第五女临成公主。不过杨俊的身边本来就姬妾众多,再加上王妃崔氏极为悍妒,就连杨俊本人最后也是被醋意大发的崔妃给毒死的,所以陈氏的不得宠完全在预料之中。

  除此之外,由于陈朝公主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杨坚干脆来了个欢乐大派送,将14个女妓和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一起赏给了杨素,又将两部女乐和陈叔宝的另一个妹妹一并赏给了贺若弼——正所谓是落架凤凰不如鸡,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公主一旦亡了国,也就只能沦为和女妓、女乐这些卑微的贱籍一样的存在,任人当做物品随意打发。

  不过比起那些同样亡国却自诩为大一统王朝的公主们,只能算是割据政权的陈朝公主已经是风光太多了。

  陈朝就算灭亡后也有好几个公主在隋朝混出了名堂,不仅坐上了顶级宠妃的宝座,还握有掌管后宫的生杀大权。而想想西晋还没亡国,广平公主、武安公主就在八王之乱时失了身,西晋灭亡后就连皇后贾南风的嫡女临海公主也被人当做奴婢买卖;再想想隋炀帝的爱女南阳公主在隋朝灭亡后不得不出家了此残生,其他得宠公主们和嫡母萧皇后一起沦落突厥人之手,被留在长安的无宠公主则成了唐朝的战利品,幸运一点的因为给皇帝生育了皇子这才得以留下6个字的记载。

  所以别看陈朝不过是南朝一个割据的小朝廷,但亡国后公主们还能在新王朝成功立足,相比之下,某些自诩为大一统王朝的亡国公主们就只有自愧不如的份了。

【隋朝的经典故事】相关文章:

隋文帝杨坚是怎么建立隋朝的05-06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懒蜜蜂肥肥的故事少儿故事05-14

成长的故事09-13

鲸鱼的故事09-15

感觉的故事09-17

岳飞的故事12-18

我家的故事04-11

家风的故事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