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时间:2024-03-22 10:02:3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1

  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王勃:"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

  杜黄裳:"然事有纲领小大,当务知其远者大者;至如簿书讼狱,百吏能否,本非人主所自任也。昔秦始皇自程决事,见嗤前代;诸葛亮王霸之佐,二十罚以上皆自省之,亦为敌国所诮,知不久堪;魏明帝欲省尚书拟事,陈矫言其不可;隋文帝日旰听政,令卫士传餐,文皇帝亦笑其烦察。为人主之体固不可代下司职,但择人委任,责其成效,赏罚必信,谁不尽心。"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尚驰:"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

  吕温:"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2

  智能之士,武勇将才投奔者众多,这得益于曹操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曹操的雄才大略深得认可。当初人们并不认为曹操是汉贼,而是忠臣。当时的诸葛亮也不可能确认曹操就是"汉贼"。但从历史经验来考察,曹操的发展前景,却令人怀疑。曹操具有人格风险性。诸葛亮也不能冒此风险。

  诸葛亮的.至交,杜袭、赵俨、石广元,孟公威等投奔了曹操。连徐庶都投向了曹操。好友投,他偏不投。他自视高,想做管乐,必与众不同。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3

  当初,曹操、孙权和刘备都不知道诸葛亮。统治荆州的刘表,也未重视。不像汉末许多名士,他出山前,未得天下认知。深识他的,只有身边有限的朋友。身在南阳"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的他,自比管仲乐毅,而"时人莫之许"。与友人谈以后的官位时,他说友人官职可达到郡守、剌史。友人问他,他却笑而不答。他自视甚高,志向非凡,虽只20余岁,身在乡野,却心怀天下,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隆中对"。说他无意入世显然不对,他在等待。凤栖何枝,才是他极重要的考量。无此,他是宁可无限等待的。

  众多军阀中,他首先就放弃了曹操。他心目中的诸侯,是求贤若渴的齐桓公、燕昭王,而曹操不是。投奔曹操,他成不了管乐,建立不了"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的伟业。他要兴复汉室,而汉室在曹操的`手里。曹操是敌而非主人。而最有希望统一天下,最有资格代表汉室者,是曹操。许多公认的经国治世的智能之士投奔了曹操。他本身对曹操也深为佩服,称曹操用兵"仿佛孙吴"。如果投曹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是有疑问的。他自己也未必自信。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4

  何去非:"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元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聂文豹:"古今论孔明者,莫不以忠义许之。然余兄文龙,尝考其颠末,以为孔明之才,谓之识时务则可,谓之明大义,则未也。谓之忠于刘备则可,谓忠之于汉室则未也。"

  苏轼:"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戴少望:"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杰之才;有英雄豪杰之才者,未必有忠臣义士之节;三者,世人之所难全也。全之者,其惟诸葛亮乎!"

  洪迈:"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

  章如愚:"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畧,管宁之渊雅高尚,毛玠之典选清正;在吴,则周瑜、鲁肃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甘宁、凌统之徒奋其威,黄盖、蒋钦之属宣其力;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费祎、董允之志虑忠纯,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

  陈亮:"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孔明,伊周之徒也。"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5

  且不谈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传说,根只据正史上的记载,诸葛亮能辅佐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开创帝业,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的过人之处,称他为"天下奇才"绝不为过。另外,在刘备入主川蜀之地后,诸葛亮把他的管理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蜀国国力日益增强。

  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蜀国与曹魏的'差距逐渐缩小,若不是关羽失荆州,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还真有可能完成匡扶汉室的目标。经过几次交手之后,司马懿对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终还给出了第二句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意思是说,诸葛亮谨小慎微,好听点叫三思而后行,其实是优柔寡断。若是诸葛亮听到司马懿对他的这句评价,会感到非常扎心,肯定会怒怼道:"司马老贼,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我们蜀国缺兵少将,只有我一个在顶着,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我不得不慎之又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这两句评价,你最赞同哪一句呢?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6

  在曹操去世后,还有许多曾经是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功勋老臣在曹丕甚至曹睿手下任职,曹操的主君魅力是如何的高,因而很多人为了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纷纷倾心辅佐于曹丕等人,张郃,就是其中一位。张郃原本是袁绍手下将领,官渡之战后,袁绍竟然相信谗言,反过来要处决一直忠心耿耿的张郃,这让张郃对其大失所望,便投靠了袁绍的敌人曹操,没料想,曹操竟然能够不计前嫌,大度地接纳自己,甚至还提拔张郃作为先锋,极其重用他。这让张郃十分的感激,因此,他就成为司马懿谋反之路上的一颗大钉子。

  为什么说张郃是一颗大钉子呢?我们先来说另一位将领,他叫做徐晃。徐晃比张郃资历更老,对曹操的忠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曹丕去世,曹睿继位后,徐晃此时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将了,他的身体并不好,长年累月的沙场征战,即便是强壮的徐晃,在老年也是吃不消,可是,就是这样,在曹丕南征的时候,徐晃仍旧愿意跟随出征,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在敬佩徐晃的忠心的同时,也能够设想一下,徐晃是否有什么别的目的呢?笔者从史料记载中看到,徐晃在曹丕去世,东吴乘机从荆州北上来犯的时候,和司马懿共同领军击败东吴的诸葛瑾,保卫了魏国的领土。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来了,原来司马懿每次出征,都会跟随着一位忠诚于曹氏的功勋将领,譬如徐晃,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司马懿有野心,当然不能放心让其独自掌控兵权,因此,徐晃的存在,就是防范司马懿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避免其涉足兵权。

  同理,张郃的存在,对于司马懿就是一颗大钉子。西北战区,诸葛亮频频在此作乱,大将军曹真屡战屡败,无奈之下,曹睿只好让司马懿前去领兵抵御诸葛。司马懿到任后,他发现一个问题,自己的军功比不上张郃啊!张郃从曹操平定汉中之后,就一直待在西北战区,可以说,在西北将士的心中,张郃是高大的存在。不仅如此,张郃镇守过汉中,以及之后的西凉诸地,蜀国不能屡屡占得便宜,正是依靠张郃的勇武,因此,张郃所立下的军功,比之司马懿来说,是多如天上繁星。司马懿却当了张郃的顶头上司,虽说从能力角度,这毫无疑问,但是从资历上来说,十个司马懿都不足以踩到张郃的头上,因此,司马懿每每的军令,张郃都会质疑,甚至反对。这让司马懿明白,张郃的存在,对自己在军中培植势力,是多么棘手的问题。于是,司马懿开始设想,怎么样才能悄无声息地干掉张郃呢?思来想去,左顾右看,嗯?司马懿的目光投向了西南方,那诸葛亮,不就是完美的一把能够借来杀人的利刃吗?

  司马懿奉命领军抵御北出祁山的诸葛亮,司马懿下令,将大军集合在一起,死死的钉在诸葛亮北伐的必经之路上;而张郃提出反对,他认为分兵留守,因为张郃的内心,是不愿意看到司马懿统帅如此庞大的军队的。司马懿想的正好相反,他就是要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他好在军中渗透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羽翼,并且,限制住张郃这些忠心曹魏的将领的发挥。也就是这个时候,司马懿明白张郃看透了自己的野心,于是,借刀杀人之计开始了。

  当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无计可施,蜀军粮草耗尽,被迫撤退的时候,司马懿高兴的不行,他不只是为诸葛亮退兵高兴,更为张郃的死期到来高兴啊!诸葛亮粮草耗尽退兵,其兵力、士气都未曾有过多大的耗损,因此,有道是穷寇莫追,魏军如果追击诸葛亮,必然遭到诸葛亮的`埋伏以至于全军覆没。这是一般的将领都能够想到的结果,司马懿却执意要张郃领军前往追击,说什么蜀军粮尽,必然急忙撤军,怎么会有埋伏呢?《魏略》中便记载到,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以至于,祸事的发生。张郃毙命在了蜀军的乱箭之下,死无葬身之地。

  张郃为何不反对司马懿的军令呢?官大一级压死人啊,司马懿是奉皇命在此领兵的,他的军令,几乎等同于皇命,张郃如果违背,就如同违抗圣意,即便没有死在蜀军的手中,也会死在司马懿一句不尊军令者,杀无赦的话里。伸头也是死,缩头也是死,不如死在敌军的手下,死在战场之上,对于张郃来说,更加地死得其所吧。因此,张郃慷慨就义,领兵前往死地。

  张郃死后,司马懿对兵权的掌控就到了无人可撼动的地位,这也象征着,外姓将领里,再无能威胁到司马懿的存在了。司马懿的成功,不是光凭借好运的,也有他狠辣,智慧的原因在其中。封死了张郃的生路,逼迫他为国牺牲,这就是司马懿的本事所在。诸葛亮在此,竟然扮演了一把利刃的角色,被司马懿着实利用了一番,这让许多认为诸葛亮之智,远超司马懿的人们应该是感到惊奇的吧。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相关文章:

和诸葛亮聊天作文08-13

和诸葛亮聊聊天作文07-21

我和诸葛亮聊聊天作文09-01

和诸葛亮聊聊天作文(通用)12-03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作文10-28

我和诸葛亮聊聊天作文【通用】10-12

我和小狗的故事04-05

我和公鸡的故事04-06

我和成长的故事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