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导学案
教材分析
《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讲的是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
逐走:追赶,赛跑。
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
欲:想要。
饮:喝。
河、渭:黄河与渭水。
大泽:大湖。
未至:没有赶到。
道:路途中。
弃:遗弃。
邓林:桃林。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夸父追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图画中的太阳似燃烧的火球,天空和大地火烧火燎,巨人夸父顽强地追赶太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4、帮助学生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夸父逐日的积极意义,感悟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
【教学建议】
(一)上学期,通过学习文言文《寓言两则》,学生已初步接触了文言文。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再作小结。教学本课,可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学习: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2、在逐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交流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讨论: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的什么精神?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二)本文篇幅短小,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且课文配有注释,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通过互助学习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三)引导学生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从夸父其人以及他追赶太阳,可以感受到古人想象力丰富;从文中夸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弃其杖,化为邓林”等细节中体会到这个故事想象奇特,塑造了一个无比顽强的巨人形象。
(四)课时安排:本课可安排1—2课时。
教学资料
1、《夸父逐日》参考译文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2、关于夸父
①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夸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
②《山海经·大荒北经》(晋郭璞《山海经注》)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即“戴天”,山顶连接着天,形容极高)。有人珥(戴在耳朵上的饰物。这里用作动词)两黄蛇,把(手里攒着)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话中的人名),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影,即日光),逮(追上)之于禺谷(禺谷又叫“虞渊”,是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处)。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3、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六年级下册)中的《杞人忧天》和《神农尝药》。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夸父逐日》导学案】相关文章:
《老王》导学案03-07
《秋天》导学案12-17
《背影》导学案02-29
(精选)《秋天》导学案02-29
《太阳》导学案02-28
枣儿导学案12-16
《论语》导学案03-14
苏教版九下语文《送行》导学案03-08
初中语文《荷叶母亲》 导学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