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与地理教学

时间:2024-03-03 21:10: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发散思维与地理教学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扑面向我们快速走来,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必须十分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力于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和思维境界,造就出思维敏捷灵活并有一定开拓精神的人。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散思维与地理教学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当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时,以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大胆设想,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具有三个特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它们反映了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这三个特性是相互关联的,流畅性是基础,反应迟钝既难变通更难独特;变通性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是“流而不畅”的,也更谈不上有独特之处;独特性是精华,没有不寻常的新颖的反映能力,也就见不到创造性思维了,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应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入手。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对刺激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它以“发散”的知识绝对个数为指标,只要切题,在短时间内表达的概念越多越好,地理规律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应多进行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训练,教师可创设发散型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沿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关于如何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在短时间内从水土流失的含义、地形、土壤、气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区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意识之网,最终获得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当解决问题的思路受阻时,能另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它以“发散”的知识类别数为指标,只要切题,表达的知识类别越多越好,这里关键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因此,培养思维的变通性,首先要对学生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通常所说的“倒着想”。其次,要利用知识间的相似或相近部分进行联想与类比,以获得新的启迪,发展学生应变基本途径是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要新颖、巧妙,从内容上讲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从形式上讲,要灵活多样,有新意,不雷同于教材,而是变换提法,变换条件,变换角度的题目。例如:在学习地球转动时,提出假设,地球不是自西向东运转,而是逆转,地球上自然现象至少可产生哪些变化,可启迪学生从以下方面考虑:(1)昼夜时间长现在短。(2)地球上将会看到太阳等星辰西升东落现象。(3)风向和洋流的流向将发生较大变化。(4)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将会有较大变化。(5)植被,自然景观将发生变化。通过相关练习,有效地避免了一味正向思维的机械性,活化了学生的思维。

【发散思维与地理教学】相关文章:

我的思维作文12-10

逆向思维作文10-03

初中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05-03

坚持用户思维价值营销09-06

揭示“品牌化思维”的要点02-27

思维训练课作文10-14

怎样提升自己思维能力12-20

思维何妨转个弯作文12-15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