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稿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稿 1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它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学生在学习时既能学习语言文字,又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和熏陶。郜老师在这节课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四季美景为线,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体会小兴安岭是座“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
一、利用媒体,直观感受。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体会美、感受美。学生欣赏完小兴安岭的录像后,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孩子们带着一种轻松的心情去学习,并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感受“汇、淙淙”的用字优美时,学生表达不到位,老师适时地使用了媒体,四面八方的雪水融汇到小溪中流动的'声音。学生在享受美图的同时又理解了课文难以理解的词语,一举两得!
二、以读促悟,读中悟情。
在新课标下,朗读已成阅读教学的“热点”。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郜老师在教学本课时,读的形式比较多样,有男女生赛读、指名读、齐读等,把读的训练落到了实处。我们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听见像“你能读出这种茂密的语气吗?”“爱美的同学一起读。”这样的话语流淌在课堂中,是老师赋予了它生命的灵动,所以小兴安岭在孩子们心中也变得鲜活起来。如:教师在指导读“…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的…。”让学生读出树木的茂盛,并配上遮天蔽日、像绿色的海洋一样的树木,入情入景的以朗读来体现树木的特点。
三、指导学习方法,有扶有放
老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了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心情,像文中“抽出”和“长出”一词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紧接着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类似的词语来体会,学生做的很好,很有成就感。最后教师将重点字词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提示的词语练习背诵,学生很轻松的就完成了任务。整个环节一环套一环,有扶有放,简单明了。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很到位。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春、夏两段,余下几段,都是在孩子们自我推荐,自我阅读,自我感悟中进行的,老师在整个环节只起到一个启发、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孩子们愿意主动去学,他们在反复朗读,品词品句的基础下,从字里行间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景。
四、依托练笔,学以致用
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郜老师抓住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学习文章写景的方法后,结合提示写练笔小片段,化难为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习作的能力。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稿 2
暖暖的冬日,我带着一颗求知的心,来到上海世外教育附属秋山中心学校参加浙江省何夏寿、张玲名师网络工作室教学联谊活动。每每参与这样的活动,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沉淀与升华。能浸润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学习,我的心中充溢的不仅是欣喜,更多的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思。活动中,一位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和讲座,让我感受着教育的深邃和宽广的同时,又一次领悟了"学,然启知不足"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在这整整一天的活动中,我总共听了6节课和一个观点报告,看到了很多新颖的设计,课堂十分高效。但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来自温州知临教育集团黄晓鸥老师所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老课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特别的准确、生动、优美。在部编版教材中保留这篇课文,尽管内容相同,但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却发生了转变,教学的重点是借助关键词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黄老师为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整堂课的设计真所谓是用尽心思。黄老师的课是一节朴实的扎实的语文课,她深入吃透教材,目标定位准确,课堂思路清晰。
一、生字词教学,扎实而有效
黄老师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学比较扎实,如导入课题时,注意兴的读法。理解“抽出”一词时,让学生给“抽”换个词,再与“长出”作对比,接着出示植物发芽的视频,感知“抽”字带来的生命力。在集中识字环节,黄老师又把字词教学分成两关,一是挑战生字关,二是挑战词语关。在教学中黄老师有条不紊,慢慢推进,渗透对生字词的理解。比如理解“浸”字的意思时,先让学生根据偏旁猜测字义,再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整个森林都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理解。接着再通过朗读,拓展“雾很大可以说浸在浓雾里,花很香可以怎么说?今天这堂课的声音很好听,就可以怎么说?”通过具体语境的说话练习,学生对“浸”字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二、巧抓关键词,理文章结构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梳理文章的脉络,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走进文本,为深入理解文本,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很好的铺垫。而梳理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整理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黄老师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绿色的海洋、春、夏、秋、冬、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并且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学生通过观察,理解了文章结构,快速把握文章的脉络。思维导图的设计,看似无心,其实是有意。因为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对文章的结构更一目了然,阅读更高效。
三、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兴趣
黄老师的课上亮点多多,最能吸引孩子的亮点还是“电子杂志”这个情境的'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学习“春之篇”这一内容时,黄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内容,提出了活动的要求:推选你最喜欢的景物,圈关键词语,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借助关键词给电子杂志配音。接着老师范例的展示,让学生发现了有景必有特点的写作方法。学生在此环节中自主阅读并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老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了文中的关建词去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心情。
这节课,黄老师就是找准了教学难点,化难为易;吃准了单元整体的要求,达成目标。要说课上有什么遗憾?我觉得最大的遗憾是时间不够用。我建议字词教学这一块内容可以安排得紧凑些。
总之,这样的学习活动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我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我得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快速成长,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稿 3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统编三上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尾篇,是一篇精读课文,从文体看,它和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相似,都是写景文章,表现了相同的人文主题——“我爱你祖国壮美的山河”,所不同的是,《美丽的小兴安岭》表现的是(北国)的风光,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
从编排意图看,这是尾篇,《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前两篇文章一样,都是为了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而设,与前两篇文章相比,本文的每一个自然段所写的内容,都没有明显的所围绕的关键句,那么,这篇课文该训练什么?我认为应在前两课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习和探究作者围绕一个意思进行构段的方法上,以此来达成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的训练要求,“在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为学生的习作服务,实现一课一得。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感受小兴安岭四季景美物丰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喜爱之情;而将教学的难点,应放在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上,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进行构段方法,降低学生单元习作的难度,以体现本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今天我着重讲讲第一课时的设计。教学内容为课文的第2、3自然段。
基于教材和学情特点,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感受小兴安岭春、夏两季的特点。
3、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进行构段的方法。
为了有效落实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版块。接下来。我具体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第一版块:观图引入,揭示课题
在课始,我会创设情境,勾连前文,在回顾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的基础上,出示一组小兴安岭的风景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兴安岭层林尽染、恍如仙境的秀美风光,受到心灵的震撼,随机引入今天学习的课文———刚刚大家看到的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引导学生读准“兴”的读音,并随机出示小兴安岭的地图坐标,它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林区之一。
这样设计,主要考虑本地的孩子和小兴安岭有一定的地域上的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采用观图引入的方式,更能激发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版块:字词反馈,整体感知
进入第二学段,对于课文中音形易错的字词,我认为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较为高效,我将重点强化多音字“舍”的读音及“严严实实、密密层层、葱葱茏茏”等特殊构词方式——叠词的.积累,“舍”字通过据义定音的方式进行教学,明确当表示房屋的意思的时候,读“舍”。叠词,主要通过读的方式,发现构词特点,朗读积累。
中段的字词教学,我认为要有针对性,据学情,有落实,忌面面俱到。
整体感知环节,我会采用学生自读,和前文比照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了解课文的大意和行文脉络,分两步走,第一步,请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小兴安岭的哪些内容?并随机抓住“春天”等时间词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按季节转换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的特点。第二步,引导学生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和《富饶的西沙群岛》进行比照,发现结构特点,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现我们可以用结尾中的关键句来帮助我们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认为,第二学段,我们在整体感知环节,可以对学生相机渗透篇章的意识,不讲概念,但可以让学生有所感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学以致用。
第三版块:潜心会文,感受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体感知后,我会以这样的导语介入:小兴安岭的四季有怎样的特点,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春、夏两季,到作者所写的文字中去感受。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并随机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圈划特别吸引你的词句,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环节,我会采用版块教学,随机聚焦2、3自然段进行整体教学。
第二自然段,我主要采用词语比较、视频辅助、想象画面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重点聚焦“抽出”、“汇成”、“涨满”、“欣赏”等词,多角度体会春天小兴安岭充满生机、美丽迷人的特点。其中“抽出”一词重点学,将采用词语比照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比较“抽出”和“长出“的不同,抽出的速度更快更有力,在此基础上,出示“树木抽枝长叶”的视频资料,进一步感知“抽出”和“长出”的不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贴切,“抽出枝条,长出叶子”一个“抽出”就把“树木枝条快速而有力地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生动形象”,辅以感情朗读。
第三自然段的教学,重点聚焦长句子的教学,第一句是一个长句子:在借助符号,引导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紧扣三个叠词“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及“封”这一动词感受夏天小兴安岭树木又厚又密的特点。第二、三、四句,重点抓住“乳白色”、“金”、“红的”、“白的”等色彩词感受夏天小兴安岭色彩斑斓的特点,其间,随机聚焦“浸”字,通过想象说话的方式,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体会“浸”用词的贴切和准确,它把小兴安岭在浓雾笼罩下宛如仙境的美写出来了。最后辅以感情朗读。
第四版块:比较阅读,发现构段奥秘
在充分感悟语言,体会小兴安岭春夏特点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比照阅读,比照两段文字在构段上的异同,从而发现作者连句成段的奥秘,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进行构段的方法。相同点:通过圈画景物,发现作者都是抓住景物来表现季节特点,而且都是先写树,再引出其他的景物,来表现特点,写春天,写了融化的积雪,淙淙的小溪,可爱的小鹿这些景物来表现小兴安岭的春天充满生机的特点;写夏天,写了乳白色的浓雾、蓝蓝的天空、千万缕金光、各色的小花等景物来表现小兴安岭夏天色彩斑斓的特点,像个美丽的花园。不同点:从景物的叙写顺序看,第2自然段作者是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来写的,先写山上融化的积雪,再写溪里涨满的春水,最后写溪边散步的小鹿,让我们读者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电影镜头,由远及近,景物一一呈现,用方位顺序来呈现景物,这样的构段条理清晰;第3自然段,作者的构段方式则不同,它是以时间为序,先写早晨山谷里升起的雾,再写太阳出来后,阳光穿过树梢,照射到草地上的景象,草地上花的多彩。
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比照阅读,一是因为比照阅读能触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通过两段文字构段方式的比照,发现作者连句成段的构段奥秘,我们可以按方位顺序来构段,表现景物的特点;也可以以时间为序来构段,从而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要求,学习作者的构段方法,为学生在习作时能围绕一个意思写,提供可借鉴的方法,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
第五版块:总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小兴安岭春、夏两季的特点,也发现了作者第2、3自然段的构段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学习课文的4、5小节,继续探寻围绕一个意思构段的奥秘。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稿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稿 4
近期,学校举行了以“品质课堂教学研讨”为主题的全体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我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她们或浅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老师们教学的思路明晰,句句鼓励的语言,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吴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给我印象最深。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吴老师从文章的结构入手,以写作特点为突破口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教材,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再引导学生搞清“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地方?哪些事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这几个问题来理解感悟。随着板书的完成,文章的全部内容、全部结构已经完整地刻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从这篇文章中学会了如何构思文章,如何把事物写具体等写作知识。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吴老师讲《美丽的小兴安岭》时,通过课件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激发起学生对小兴安岭美的向往。春天的小兴安岭,充满了生机,充满着生命的气息。接下来的几个段落,她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学生用语言来解读;有的学生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来展现语言文字的美;有的学生把课文语言转换成画面,形象地再现美丽的景色;有的学生发挥想象,把文中没有的景物也添加了进去,这就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学生既能舒展灵性,又能获得一种愉悦的体验。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教师师范作用。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回答精彩时,她带头鼓掌,当某个学生鼓起勇气举起双手时,让学生给他鼓掌,当全班齐读课文很棒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鼓掌,让学生在掌声中成长。看着学生因鼓掌而激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啊!我觉得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学生的掌声,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掌声的内涵,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稿】相关文章:
狐假虎威听课稿03-06
小兴安岭作文04-20
初中行政听课点评稿07-22
教研听课反思08-14
语文听课反思03-09
数学听课反思03-17
听课后反思03-13
我的听课反思03-14
听课后的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