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4-02-17 00:29:41 好文 我要投稿

(推荐)家乡的风俗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1

  照福建闽南那一带的老规矩,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同样也是祭灶日。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的老人长辈都忙着做各种特色糕点。

  红龟粿就是其中一种。它扁平约巴掌大小,红色外压龟印内包馅,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之供品。一些庙宇也会用之为祭祀品。红龟粿的口感软糯,香香甜甜,小孩子们尤其爱吃。长辈们做完,便放在蒸炉里蒸,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红龟粿就出炉了。一人捧一个在手上,吃的.欢。但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拿来祭奉灶神,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

  过春节,自是少不了贴春联,不仅增添过年的气氛,还寓意着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在闽南,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除夕的前一天,在村中心搭上戏台,通过投影,播放电影,俗称“做戏”。还记得小的时候,一到晚上,我就拉着爸爸妈妈跑到台前,已是人山人海,运气好时,就有座位,运气差点,就自己搬来小板凳,光看图画,也看得津津有味。

  大年初一,按福建的习俗,不能扫地。这是迷信的说法,人们认为扫地会招来“扫把星”,带来霉运。除此之外,还不能倒垃圾,洗碗,剪头发,用剪刀,吃荤食。

  过了元宵,春节结束了,人们纷纷散去,地上没有了鞭炮纸屑,乡镇又安静了下来……

家乡的风俗作文2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家乡的风俗作文3

  我们家乡宝清的风俗习惯有很多,例如:过年时吃的杀猪菜、粘豆包、扭秧歌、打陀螺等,都很有趣。

  说起那又香又甜的粘豆包,谁不是馋得直流口水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其实做粘豆包的方法并不难,需要的材料有:粘米面、水、红豆和白糖。做粘豆包需要先烀豆馅后和面。先把红豆放进锅里煮,等煮熟了就把它捣碎,捣成豆泥状,再撒一些白糖,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毛毯似的,白糖的多少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然后开始和面,首先把粘米面和水和到一起,使它形成一个大面团。因为是粘米,所以做的时候要撒些面粉,这样它就不会粘到面板上了。再把这个面团揪成一些拳头大小的小面团,整齐地排放在面板上。接下来该把豆馅放进去了。那怎么放呢?其实很简单的,先用大拇指在小面团上按一个洞,注意不要按漏了,再盛一勺豆馅放进去,最后把它团成一个团,放到锅里蒸半个小时,刚出锅时,看着它白白胖胖的样子,像一个个雪娃娃,让人不忍心下口。当你拿起来时,香气扑鼻而来,当你咬上一口时,又甜又糯,仿佛置身于白茫茫的雪地里,欣赏着冬季的美景,让人无法忘怀。

  以前,在农村杀猪是一件大事,谁家杀了猪,都要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杀猪菜。就是用自己家腌制的酸菜和新鲜的血肠再加上猪肉一起放到锅里炖,再放一些姜和蒜,味道好极了!让人回味无穷……

  我爱我美丽富饶的家乡宝清,更爱这里地风土人情!

家乡的风俗作文4

  我记忆中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过新年,按照四川的风俗习惯,过新年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准备了,家家户户都要挂长长的香肠,而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你们知道人日是什么吗?听爸爸说这个节日大有来历呢!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出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生日。当然了,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我更在意的是过节这一天吃什么,至于习俗什么的一提到吃,我就把它们抛之脑后了。人日这一天要吃面条,寓意是长寿;戴人胜,所谓的人胜就是头饰;登高,这个习俗可不是只有在清明节的时候才有的;吃七宝羹,所说的七宝就是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有新年大丰收的寓意!

  在初七这一天更是热闹,我们家院子里传来一阵阵笑声,这个笑声自然不是那些古板的大人们弄出来的.,而是由“开心果”本人弄出来的。初七早上,我看见桌子上摆着一碗又一碗的“白条子”,我走近一看原来是面条,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今天为什么吃面条啊?”妈妈说:“因为今天是人日!”我说吃面条是不是有长寿之意?”妈妈说:“对!我急忙跑去找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你们今天要多吃面条!”爷爷奶奶一脸惊奇的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吃面条有长寿之意呀!”不出半秒,一屋子的人哄堂大笑,虽然不知道在笑什么,反正跟着笑就是了。

  每当回想起这一切时,就好像自己还留在那时候一样,热闹的大街,特别的风俗,欢乐的笑声,那里的一切让我无法忘怀!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小村子,也没有特别的风俗习惯,只有过年的时候最热闹人最多,因为过年了,大人们就回家了……

  我现在回想起来,还依旧怀念以前的新鲜空气,树林,池塘和傍晚的萤火虫,还有家乡过年时候的氛围,祖庙祭祀,舞龙,跳舞……然而现在已经看不见了,都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一块块水泥地,在也没有舞龙,欢快跳舞了,很多有趣的`节目,因为每人参加而取消了,过年时候氛围也慢慢减淡了。家乡的风俗还在,但是风俗的氛围已经慢慢没有了。

  我回想起过年时候,白天里去叔叔伯伯家拜年,一起围在一桌吃饭,大人们说着一年的工作和生活的艰辛,而我们小朋友们从来都是沉迷于放烟花,炮竹;晚上时,我们聚在火炉边月光下聊天,唱歌跳舞,那时候的笑容是多么的开心和真实。然而现在,再也体会不到当初的那种过年的氛围了。现在的大人们还是在一起谈论一年的工作生活,小孩子也还是在玩游戏。但就是感受不到以前的氛围,有些人说是因为过年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不能放烟花炮竹,才没有过年的氛围。

  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原因,只是大人世界里的一种自我麻痹而已。以前,他们聊天的都是家常理短,但现在都是围绕着工作事业。一板一眼,没有以前的抱怨和啰嗦;现在都是吹捧和炫耀。我很怀念以前家乡的风俗,一家人围着桌子,烤着火的美好时光。家乡的风俗还在,但是风俗的氛围却不在了。

  我满满回忆起,过年时候村里人真实的喜悦,家人一起团聚吃饭玩耍的温馨。我希望,可以再一次感受家乡的风俗,再看一次我们节日欢乐的笑容。

家乡的风俗作文6

  “细伢儿细伢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听到这首歌谣,我就知道,家乡的春节就要来了。

  在腊八这天,人们都要喝上几口热乎乎的腊八粥。春节的序幕便由此拉开了。腊月下旬,人们便开始做过新年的准备了。买年货、买新衣。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每家每户都要祭灶神以庇护一家平安和丰衣足食。腊月二十四,这是约定俗成的“除尘日”,全家人都一起大扫除,辞旧迎新。除夕来到了,人们贴春联、放鞭炮。从早晨开始,便不绝于耳。

  春节的高潮来到了。无论是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一大早,我就跟爷爷和奶奶道贺:“新年好!”中午之时,先祭祖,奉上自家做的饭菜。之后,便可享用午饭。吃完午饭后,我和家人一起去亲戚家拜年。无论遇到谁,都要说:“新年快乐”。每户人家都准备了瓜子、葡萄干等来招待客人。并还其乐融融的聊天呢。一下午的.拜访结束了。家人们都给了我压岁钱,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夜晚来临,邻家的孩子正玩烟花呢,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在空中划过。远处,一道道烟花在空中绽放开来,既明亮又格外美丽。春节,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至今,我还记得每一年的春节,是那么美好又快乐。

  家乡的春节,的确是一个美好的节日。这是一年中,人们最喜爱与向往的节日。每一天都是热热闹闹的,也是团圆美好的。春节,它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家乡的风俗作文7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中国老话都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可以透过当地的特色美食,知微见著,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风俗的独到之处。有一道独特的美食,是每一个老文昌人味蕾上不可磨灭的记忆。

  无论是宴会的酒席上,还是一家人的团圆饭内;无论是过年佳节,还是亲朋好友登门拜访,文昌人家的案桌上都一定会有文昌鸡的身影。尤其是在我们文昌人“做公”的时候,绝对不能少了鸡肉。每到“做公”这一天,我常常瞧见家里的大人们,早早起来将处理干净的.鸡放入沸水中熬煮。然后,在鸡嘴巴上夹着一撮红纸,再将其和猪肉、茄子等其他一些祭品一起摆放到供桌上,进行祭祖仪式。

  经过烹调的鸡肉香味四溢,再配上自制酱料,简直好吃的没话说。鸡肉的做法多种多样,翻炒后的鸡肉外酥里嫩,清蒸后的鸡肉美味可口。鸡肉制成的菜品也是五花八门,如可乐鸡、三杯鸡、椰子鸡等等。无论是哪种做法,无论是哪种菜品,都别具一番风味,使人垂涎欲滴,难怪文昌鸡被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

  文昌鸡不仅味道鲜美,更有着美好的寓意。“鸡”通“吉”和“祭”字,过年吃鸡,就是为了图个大吉大利。鸡翅,寓意展翅高飞,飞黄腾达;鸡爪,寓意新年抓财;鸡骨头,寓意出人头地。哦,对了,新年过节,可别忘了喝鸡汤,它寓意着清泰平安。鸡肉,不仅让人大饱口福,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渐渐的,人们借助过年佳节吃鸡的方式,将这种独特的风俗和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

  如果你有机会来文昌,一定要尝一尝我们文昌鲜美可口的鸡肉,品一品文昌的独特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8

  我有一个可爱的想家,那里有许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纯洁,农民栽的稻子是最灿烂的。这么美好的故乡也有它的习惯,也有它的风俗。

  特别是春节的时候,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起床刷牙、洗脸、叠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着再去准备早饭。一般来说春节的早饭和平常一样,不需要很丰盛。对了,早上,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是我们家乡习俗之一。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这也是我们家乡春节习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丰富,几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种菜,那便是鱼。因为人们知道“年年有鱼”嘛。每年春节都要有鱼,所以少于也成为家乡春节的一种习俗。无论哪一顿饭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随着鞭炮声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饭。其实纯洁的'这一天,全世界都应该在这一天办大喜吧,这应该不算进去的。

  晚上,对于每一户家庭来说是最开心而又幸福的时刻,因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饺,而且水饺里面还包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而且听家人说,如果,孩子吃到钱便会学习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钱,就会发财有很多钱;如果老人吃到钱,就会使他们延长年寿。家乡的春节习俗好有趣呀。吃完饭后还要放烟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开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乡春节还有一个习俗——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我也要到了好多钱,真高兴家乡有这么多的春节风俗。

  算一算,家乡有哪些习俗:放鞭炮、吃水饺、贴对联、放烟花、烧鱼、给压岁钱。哇、这么多的家乡春节风俗,好爱我的家乡,好喜欢在家乡过春节呀!

家乡的风俗作文9

  春节是热闹的、幸福的,可元宵节更是令人期待的。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挂花灯。

  终于到元宵节了,我最期待的是元宵节的夜晚。晚上,我看爸爸在做汤圆,就问:“我们为什么要做汤圆?”爸爸回答:“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做汤圆,汤圆,也叫元宵。”我又问:“为什么要吃元宵呢?”爸爸接着说:“在宋代,民间就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接着,爸爸又说:“元宵以白糖、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枣泥为馅,将馅儿团成形后在糯米粉中滚成,汤圆则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儿,再包馅而成。它们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都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元宵或汤圆。”

  不知什么时候,汤圆已经做好了,我们吃了汤圆就去挂花灯,这时,弟弟问:“为什么要挂花灯呢?”这个问题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挂完灯以后,我去上网查询,这才知道,原来挂花灯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是这样的':古时有一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鹅,玉帝听后大怒,要为神鹅报仇,要于正月十五焚人间,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间向人们报告这一消息。人们就决定在正月十五家家挂红灯,放烟火,待天兵下凡时,火光一片。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才得免一难。此后,每至此日,家家便会挂花灯,还真是有趣啊!

  红红火火的元宵节过去,中国人的新年也就过完了,多么难忘的元宵之夜啊,我要永远记下这美好的夜晚。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这就是我们漯河过小年的特殊风俗,是不是不一样呀,你们那里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共庆佳节。

  在龙游,元宵节与春节一样重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一年的元宵都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情回忆的,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深刻铭记。

  过元宵时,全国各地的风俗都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这天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民间习俗。我的家乡也是如此。

  我喜欢吃汤圆,不仅是因为汤圆的味道鲜美,夺人眼球,更是因为汤圆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一家人团团围坐在餐桌上吃汤圆,如此画面,是多么和谐,愉悦啊!或许,那时的汤圆是充满爱的,是最为鲜美的吧。那一个个圆溜溜的白滚滚的大汤圆惬意地躺在带汤的玻璃碗中,它们紧密的挨在一起,别提有多可爱了。此时此刻,想起汤圆的鲜美,不经意间,早已垂涎三尺。在元宵节这天,汤圆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美食。

  我还曾在一次元宵节之夜有幸赏过一次花灯。那时,不管是地上,树上,湖中,都可以见到花灯的`身影,五彩缤纷的花灯无处不在,你仿佛就置身于一个花灯的世界,全世界都是五彩的幻影,看似飘渺虚幻,却又是人间真实……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绝伦,梦幻无限。

  传闻,在水中放置花灯可以祈福许愿,人们都深深地相信,天上的神明会实现平凡的人们的所有奇特,独一无二的愿望。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一样地方的风俗文化肯定也会不一样,我家乡有很多趣味的风俗,下头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最趣味的风俗之一——龙灯会。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聚在一齐,有说有笑的。一齐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最终,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我十分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在我们那里,谁也不能从龙灯那里跨过,因为龙灯是具有威严的,谁也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他。要是谁敢这样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龙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移动,我们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龙灯。想在他身上沾点光……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龙灯会,是不是很趣味呢,如果有机会,必须要亲眼来看看,相信你必须会喜欢这个趣味的活动的!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俗。”我们的组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中也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五十六个民族经历五千多年的繁衍生息,岁月的年轮,我们周围积攒出许多独特的风俗。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春节就是每年中的第一天,家人们称为“大年出初一”。这一天有着“开门爆竹”一说。

  家家户户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感受到欢说我在燃放爆竹的`时候。看她姐姐在玩,我感觉姐姐好幸福。我兴冲冲的跑去妈妈那说:“妈妈,我也想要燃放爆竹。”妈妈却说:“你还太小,现在不能玩。”我伤心的撇了撇嘴。

  春节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也就是除夕。大年三十除夕吃年夜饭,家家餐桌上少不了几道菜。一条鱼,鱼与余同音,年年有“鱼”,图个吉祥,图个喜庆。一道煮水饺,为驱鸦恶,求个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剩一些,因为年年有余,所以要剩一些。

  春节我最喜欢的环节是包饺子。妈妈把刚绞好的肉放进盆里,搅了搅,放了两颗鸡蛋。我兴冲冲的跑到妈妈那边说:“妈妈,你去忙别的活吧,把搅肉的事放心交给我。”我一直搅啊搅,知道妈妈走过来,手里拿着盐、香油、十三香等调味料。把香料放进去,妈妈又让我搅,知道我全都搅匀了,妈妈在我绞肉的时候,把面也和好了。然后妈妈就把面团拿出来,揉啊揉。把面团都揉的不怎么软了,妈妈才把面团搓成一个个的小球,在拿手掌一压,小球球变扁了。然后把面团擀一擀,改成一个小面皮,我拿了一张面皮,把面皮中间放上搅好的肉,再捏就成型了。捏出来的样子很像元宝。

  春节是一年里最美好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不猜你也知道,这是一首写端午节的童谣。

  端午节,你们做什么呢?那年端午节,我跟外婆学包粽子,外婆把洗干净的粽叶平铺在桌子上,还有一大盆腌过的肉和剥好的栗子,一旁的椅子上放着用酱油和盐调好味的糯米。

  我一看食材便起了劲,迫不及待地催外婆包粽子。我学着外婆拿起一张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哈哈,这真像我们吃的甜筒。紧接着,我舀进了几勺糯米,放进一大块肉,几颗栗子,再加两勺糯米,再跟着外婆笨笨拙拙地把多余的部分给裹了起来。正当我准备扎绳子时,手没抓好,粽叶豁开一个大口子,米和栗子便逃回了刚才的盆子里。外婆见我这狼狈样,慌忙来补救我那不成形的粽子……

  终于,在外婆的努力补救下,一个不正常,但还算可以的畸形粽子就登场了。我学会了包粽子的步骤,便熟练地包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粽子包好了,接下来的'步骤便是煮了。粽子刚下锅便有一股淡淡的调味香,过一会儿,一阵浓郁的糯米香飘了出来……

  时间从棕香间流逝,不一会儿,粽子便出锅了。我挑了一个畸形的粽子,这可是我包的。我小心翼翼地撕开粽叶,一个金黄饱满的粽子便出现在我眼前,我轻轻地咬下一口,感觉这粽子比平日里都要好吃。

  我一边品着粽子,一边与外婆聊着端午节的习俗,我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棕香回荡在屋子中……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春姑娘的.到来,我们将迎来一个岁时节令——清明。

  每年清明节,无论有什么事情,我和爸爸妈妈都会赶到奶奶家去,因为在这一天,要祭拜我们死去的亲人。在绍兴我们基本不叫扫墓,而叫“上坟”。我们绍兴人对上坟时间也有特别的讲究,在当天一般只是给这三年内或者当年过世的亲人上坟,俗称“应清明上坟”;而清明前后15天,选定日子上的坟是“老坟”,到谷雨后一般不会再上坟了。

  按照传统习俗,上坟时,各家会根据经济情况携带上水果,老酒,纸钱,报纸等物品。把报纸铺在坟前,将这些食物摆在上面,点上烟,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中,然后全家人一个一个叩头行礼祭拜。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清明节根据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并且,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会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风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这些风俗习惯,给了我深深的启示:祭祖,告诉我们要牢记出心,不能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