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家的年味作文(共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家的年味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家的年味作文1
农历庚子年,终于走到了我们身边,老家村子鞭炮声声,人们互相拱手祈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村里的老老少少又度过了快乐祥和的一年。
最能展示我才艺的,就是贴对联。捋捋思路,曾记得,语文老师指导过:面对大门,左边贴下联,右边贴上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读音是第三声或第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第一声或第二声。短的应该是横披吧。我连忙在舅舅、妈妈面前逞能。他们连夸我学习认真,连对联知识都掌握得这么炉火纯青,我心里一阵窃喜!
除夕吃猪头肉是村子时的大年招牌动作:村民们年前宰杀了猪,少说也得二三百多斤,猪头会被腌制起来。据我所知,要将整个猪头用盐抹遍,放在缸里,一月以上;挑一个大太阳的日子,拿出来洗净,晒上一两天,那猪头被晒得油光发亮,甚至耳朵都被晒得硬梆梆的'。外公说,这样的猪头,吃起来才香呢。
吃猪头肉我最在行了,都说我是个小吃货,一点都不假。猪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水煮,那香味老早就溢满了整个村子。只见外公开始主持掰猪头,两只手将猪头里的两块大骨头往两边只一拉,骨肉就分离了,外公操起菜刀,切开里面的肉,油亮油亮的,递给了站在边上的我,我一口就将肉吞进了肚子里。外公见我猴急的样子,硬是优先让我吃了好几块,一直把肚子吃得滚圆为止。外公说:凡事都要有个度,要懂得进退,你看,年夜饭还没有开吃呢!我心里在想这句话,觉得字字有理,不过,年夜饭每道菜,我还是一样都没能落下!
讨红包,也是村里小孩优选的敛财方式,跟我一样大的小屁孩,往往乐此不疲:因为平常我们的零花钱并不多,大人往往会网开一面,让我们把红包放在裤兜里,讨个吉利。
今年我讨到了两千元红包,爸妈、外公、舅舅他们有说不尽的吉利的话,我有道不尽的酸甜苦辣:过去的一年,我的表现平平,我何以对得住这些红包,以何面对大人们的期望啊!
村子里浓浓的年味,伴随着烟花爆竹的声音,远处树林中氤氲升腾而起的薄雾之中,我似乎看到新年的瑞气在袅袅升起。
老家的年味作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到一年除夕夜,爆竹声中,我们一家又在老家团圆了。老家的除夕,总是跟东莞不同,微风徐徐地吹到脸上,风中,弥慢着田野和乡村的味道。
下午,我们一家围在一个大桌上,桌上摆满了家常菜,虽然不够大酒店的豪华大餐好吃,但是却充满了团圆的味道。桌子上的菜热气腾腾,家乡菜那股久违的味道扑鼻而来。即使自己家养的,菜是自己家种的,汤山上装的山泉水煲的汤,每一道菜,都是那么的充满家乡的味道。
一口鸡肉下去,肉的嚼劲十足,客家的口味十足。我对年味的思考,有山了一层,肉虽然只是吃的.,但是在以前,中国还是个农业大国的时候,吃一次肉也不容易。那时,只有在过年,和亲人团圆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到肉。又到了一个和亲人团圆的日子,我们吃的嘴里的是肉。荡在心里的是团圆的味道……
我们一边吃,一边谈起了家常。我看着亲人们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我看着堂弟,他仿佛又长高了,记得去年过年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刚会走的小屁孩。
爷爷奶奶看着我,说:“一年不见,又长高了那么多!都比爸爸高了!”我看着爷爷奶奶一天天衰老的样子,不仅端起茶杯,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在亲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在爷爷奶奶的赞叹中,家里充满着团圆的味道。
吃饱年夜饭后,我们就开始布置新年的装饰。我们先是贴对联,对联上的毛笔字是早上刚写的,还飘着墨水的香味,我想:这应该是家里传统的年味吧!
我们还在门前的树上挂满了彩灯,五颜六色的灯在夜里闪烁着,这是我们第一次有创意的布置,因为在新的一年里,灯寓意着前方一片光明。
爆竹声渐渐想起,天上的,地上的,新年倒计时开始了,“十,九,八,七,六……”随着爆竹声的巨响,我们和20xx再见了,和20xx相遇了!
一阵烟飘进屋里,是爆竹的味道,是新年的味道。
老家的年味总是与众不同,在爆竹声中,我们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们在爆竹声中和亲人团圆了,在我心里,那空中阵阵气息,是团圆的味道……
老家的年味作文3
每年回东阳老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美味----藕饼。紫红色圆圆的一个个,表面那一层煎得金黄,咬进嘴里,香香糯糯,嚼一嚼,满嘴是藕的鲜味……
今年,我也要学做这道点心,不仅能学到这个本领,还能为家里准备晚餐出出力。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一大早,爸爸就去菜场上买了几段藕。可奇怪的是爸爸并没有留下藕饼中段,而且只留下了藕的两头,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问爸爸。
爸爸听了,笑着说:“以前呀,每户人家家里都很穷,哪像现在有那么多钱。之所以把这中段的藕取出,因为它嫩些可以炒炒吃,而两头又老又小,炒进去不好吃,可扔掉了又很可惜。怎么办呢?有一人很会动脑想办法,就琢磨出了藕饼这一道点心了。”“原来如此!那用藕的'中段做肯定更美味。”我叫道。
“那当然了!”爸爸回应道。“做藕饼,先要准备好藕泥。”只见爸爸一手拿擦板,一手拿藕,在擦板上轻轻地擦了起来,下面用锅接着。不一会儿,一层层、一团团就堆积起来了。我也照着爸爸的样子如法炮制,“嚓嚓”的声音如同一曲交响乐在耳边回响。
终于擦完了藕,拿着半锅的藕泥,奶奶便教我做起了藕饼。只见奶奶先取了一团藕泥,在两只手间来回地跌,有些水从指间漏下来,藕泥就越跌越光滑了,跌了一会儿,她在中心挖一个小坑塞进一点肉饼儿,用周边的藕泥把它捏平整,然后再跌一会儿就可以了。我也依样画葫芦,“啪啪”的声音好像欢乐的鼓点在我的耳际回荡。
不一会儿,两盘藕饼就大功告成了。不过这时的藕饼还不能入口,先要用水蒸一蒸熟,再等要吃的时候,在油锅里煎至金黄即可。
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望着满桌的美食,热闹地边吃边谈论着。“我们小时候,只有年夜饭上才能吃到肉哦!现在就连藕饼也越做越精致,口味从原味到肉馅等。”爸爸感慨地说。“是啊!现在国家富强了,人们富足了,不仅这些鱼肉天天都可以吃……”大伯也补上一句。“来,祝我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干杯!”
老家的年味作文4
我的老家位于衡阳常宁的一个小村落——西南村,村子四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远远望去,宛如身处于一个大盆底之中。村子只有一条道路通向县城,道边有一条小河,蜿蜒向北,爷爷奶奶就住在小河边的邓家湾。
年前爸爸妈妈就约定今年带我回老家陪爷爷奶奶一起过年,我也有将近一年没见着爷爷奶奶了,心里特别期待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大年。在老家,我见识了很多充满浓浓年味的老家特色——有爸爸最喜欢的传统工艺酿造的糊子酒,有妈妈喜欢的纯茶油泡的圆溜溜的油豆腐,还有奶奶精心准备的早餐——米豆腐。在奶奶做米豆腐的时候,我帮奶奶一起推石磨——磨米浆。头一次见到石磨的我甭提多兴奋了。奶奶还告诉我,做米豆腐的必须是早稻米做出来的才好吃。
最有意思的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湾里所有的男性族人都不约而同的一起到湾里的祠堂“会年”,每家每户都带着长长的一大卷鞭炮,在刚进入湾场时就点燃。在震耳发聩的鞭炮声中,族人相互作揖问候,相互祝贺新年。寒暄一番后,大家按长幼排序在祠堂大厅中跪拜行礼,告慰祖宗,迎贺新年。
住在祠堂附近的人家早已准备了桌椅,酒水,茶盘果实,热情地招呼大家围坐一堂。等大家全部就座后,再点起一挂鞭炮——名曰“挂红”。挂红完了之后,由湾里的长者领头,各人排着长队,挨家挨户的串门拜年。每到一户,家中的男主人提前到家等候,在门前迎客派烟,女主人也在旁热情招呼。我也欢天喜地得和湾里的其他小孩跟在后面,逢人就道新年好,恭喜发财。虽然这时天气有点春寒料峭,但每个人心里都暖融融的,脸上显露着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在老家过年的'短短的这几天,我感受到了家不仅仅只是房子,更多的是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感觉。老家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喧闹,也没有城市的灯光璀璨,但却有着城市所没有的浓浓的,淳朴的——老家年味。
老家的年味作文5
什么样的年算是有年味的年?
年味体现在返乡那一刻,家门口老人翘首以盼的身影。
每年过年,心情最激动的一刻是到家时的那一刻。坐在回老家的车上,眼前熟悉的风景越来越多,遥遥望见一个在家门口屹立着的身影。那是年迈的爷爷奶奶等候我们的身影。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他们在等候我们时,心里该是怎样的一番欣喜!
为了迎接子女,他们提前撕下旧的窗花贴上新的窗花、对联,挂新灯笼,打扫卫生。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派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景象,背后蕴含了多少老人对家人团聚的喜悦、对子子孙孙的`美好祝愿。
年味体现在除夕夜,家人围坐一团时的交杯推盏、唠家常。
除夕夜总是最热闹的,爷爷奶奶用传统的地锅做了“满汉全席”,孩子们围着那些冒着热气的美味,馋得直流口水。
在开饭前,爷爷奶奶会在屋里的观音像面前摆上水果和其他各类美食。奶奶还会在观音像前念叨着吉祥的话语,祈祷一家人健健康康,万事如意。
等到屋外的鞭炮声响起,终于开饭了。爷爷奶奶会率先领着大家一起举杯,庆祝新年快乐,接着就是几个晚辈的敬酒。一圈敬下来,大人们终于开始吃饭唠家常了,此时小孩子是吃的差不多的了。
爷爷说:“满汉全席,满汉全席,一家人到齐了才算‘全席’。”
年味还体现在大年初一的拜年声中,孩子们玩炮仗时的欢笑声中。
大年初一,响彻云霄的鞭炮声,如仙境般的迷雾,孩子们“咯咯”的笑声,构成了一幅天堂的画面。
以后的每一天,亲戚朋友都会相继登门拜年,这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日子,因为会有压岁钱。我们小孩子总是会特别自觉地向每一位来的长辈说新年祝福语。
除了有人来拜年,最开心的是有更多同龄的小伙伴一块玩耍。拿出家里的炮仗,我们总是会拉着那些伙伴一起出去放。
相比于深圳过年时的一片平静,老家的年是温暖的、是热闹的,是充满欢笑的。
这不得不让人生出感叹:老家的年才是真正有年味的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