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皮影戏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皮影戏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皮影戏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皮影戏作文 篇1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xx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艺术。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到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人影很像李夫人,非常高兴。
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奇妙的过程。在我看来,最讲究的一步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
而关键的一步是缀结合成。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等,共计十一个部件。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萎靡不振。
在这一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制作一个皮影的费时费力。皮影戏,让我爱上传统文化。
皮影戏作文 篇2
晚上,我们一家人到湖南大剧院看皮影戏《猩猩与天鹅》,它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次洪水冲毁了小猩猩的家,失去了妈妈的小猩猩爬上一棵快要断的树上喊救命,这时天鹅姐姐飞来了,她救了小猩猩,并且用魔法变了房子和食物给小猩猩,还送给小猩猩一支仙笛,她说:“你如果遇到了困难,只要吹三声笛子,我就会赶过来,现在我还要去帮助别人。”天鹅姐姐飞走了,小猩猩在房子里睡着了。
这时一只饥饿的大灰狼敲门说:“快开门,我是大灰羊。” 小猩猩开门一看原来是大灰狼吓得说不出话来,大灰狼猛扑上去,小猩猩可怜地哀求:“狼大哥别吃我,我给你好吃的!”边说边把天鹅姐姐留给他的食物端出来。大灰狼奇怪地问:“你哪来这么多好东西?” 小猩猩说:“是天鹅姐姐送的',她还送给我一支仙笛,只要我吹三声它就会来。”大灰狼一边流口水一边说:“吃了天鹅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你赶快吹三声叫她来,否则我就吃了你!” 小猩猩只好拿出仙笛吹了三声,善良的天鹅姐姐马上飞回来。
狡猾的大灰狼连忙说:“谢谢你的帮助,我们要送给你一件礼物。”他把天鹅姐姐骗了下来并狠狠地咬住她的脚,小猩猩很惭愧,赶过来扯住大灰狼。上当的天鹅姐姐愤怒地用力甩开了他们说:“你们忘恩负义再也别想得到我的帮助!”天鹅姐姐飞走了,收走了房屋和食物,大灰狼气急败坏,转身扑向小小猩猩把它给吃了。
皮影戏结束了,我喜欢天鹅姐姐,它很善良、乐于助人;小猩猩可怜,但是它不该轻信别人、忘恩负义;大灰狼最坏,真希望天鹅姐姐把它赶出森林。
皮影戏作文 篇3
皮影戏也叫影子戏,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门艺术早已被人们遗忘在生活的角落里。然而,在我们海宁的南关厢、皮革城,就有着几支皮影戏的队伍,坚持给大家的生活增加古色古香的味道,让我们这一代人还能了解皮影戏的文化。
记得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正在锦霞馆吃饭,爷爷指着东北角说:“等会儿,那边有一场皮影戏表演。吃完饭。我带你去看看,怎么样?”“皮影戏是什么啊?好看吗?”我睁大双眼,好奇地问。爷爷神秘一笑,说:“等会儿,你就知道喽。”我匆匆把饭扒完,催爷爷赶紧带我去看演出。
我们刚来到广场上,就听见锣鼓声、笑声、喝彩声交织成一片。演皮影戏的场地已经被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只见戏台中央用一块半透明的驴皮挡起来,驴皮上孙悟空把妖精打倒在地,挥动金箍棒来了一个高空翻斗使劲打去。妖精也毫不示弱,奋力反击,从地面打到空中,又从空中打回地面,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一阵较量后,妖精大叫起来,从空中坠落下来,变成了一只老虎。此时,锣声、鼓声、加油声、喝彩声更响了。接着又表演了《哪吒闹海》、《武松打虎》等精彩的节目。
爷爷告诉我,这些道具都要先在牛皮上画好,并根据不同的'人物和服装涂上不同的色彩,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后须将身体各部位用线缝接,并在背后装上翎管,套进竹签棒。一个节目至少要2人以上在幕后操作才能完成。哇,皮影的制作这么复杂!制作和表演的人真是太厉害了!
我爱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更爱我们海宁的皮影戏!
皮影戏作文 篇4
小时候,一到元旦,村里就会演皮影戏。
那时,有钱一点的地方,都会请戏班;再好一点,放露天电影。而像我们那种小村里,一穷二白,首选就是皮影戏了。表演皮影戏的,都是一些乡间的手艺人,价钱低,且对场地没那么多要求。所以,就成了我们那种小村子的首选。
往往月上柳梢头的时候,皮影戏的手艺人,就会挑着两口箱子,到村里来了。很快就搭好了小台子,前面早已密密麻麻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一声锣响,皮影戏开始,各号人物陆续登场,台下不时掌声雷动。
每次在前头看皮影戏,总觉得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于是,小小年纪的我,不禁对台后的世界心生好奇。那是什么样有趣的地方,才会生出如此吸引人的皮影戏?那时,一心想着,哪天有机会了,一定得到后头瞧瞧。
后来,还真有那么一次机会。有一回,演皮影戏的人,少了一个帮手,于是让孩子们去帮忙。其他孩子都想在前头看,谁也不愿到后头。于是,我自告奋勇,到后头去帮忙。本以为那会是有趣的事儿,可一个晚上下来,看着那些毫无生趣的道具,觉得和想象中的模样大不同。再听听台前不时雷动的掌声,我顿时后悔到后头来了。
这事儿,一直烙在我的脑子里。我一直不解,那么有趣的表演背后,为什么是那么枯燥的活儿?直至后来,年岁渐长,我才慢慢明白,隔着一层幕布,我们看到的尽是美好,却不曾想到,那些美好,都是背后枯燥的一举一动,慢慢汇聚而成的.。
后来,到了外头的世界,历经波折。每次碰到啥坎儿,我总会想起那年的皮影戏。生活不也是这样?精彩的表面,背后都是长期冷冰冰枯燥无味的功夫累积而成。这么一想,顿时充满了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是呀,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里戏外,不都是一个理儿?
皮影戏作文 篇5
星期三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城隍庙看皮影戏表演。远远地,我们就听到庙里悦耳的锣鼓声和动人的弦乐。
庙里燃着两支红色的蜡烛。观看皮影戏的人还真不少,不过大多是老人。他们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皮影戏,一边吃果子,非常惬意。
戏台搭在地上,前台是个木质的四方框,上面镶了一层白布,后面的灯光照着皮影,就可以看到皮影的动作了。另外三面用竹棍子撑起来,外面包了一层红布,就成了一间小小的包厢。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有三个皮影师傅,一个师傅负责掌影子,不时唱上几句,有时还跺脚助兴。另外两个师傅负责好几样复杂的乐器,如敲锣打鼓,拉二胡等。他们还要分几个角色,用几个腔调唱台词。
一个小丑模样的人物出现了,一边跳一边说着什么。戏词好像是方言和普通话混在一起的,我和刘洋都听不太明白。
“刚才唱的是什么?”我问刘洋。
“我是一个肚。”刘洋说。
“不对吧?‘这是一条路’还差不多。”我忍不住笑起来。
由于听不懂台词,我稀里糊涂地看完了这场皮影戏。后来问旁边的爷爷,才知道表演的`是《樊梨花》的故事。
那位爷爷告诉我,皮影戏主要运用方言说唱,还临时掺杂了其他地方的方言和腔调,刚开始听时会有些难懂。如果在观看皮影戏之前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听起来就容易多了。
皮影戏作文 篇6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皮影戏”,又叫“灯影戏”,是一种用动物皮做的剪影表演。
这次,我在西安就看到了“皮影”——这种古时候的“电影”。
到了看“皮影戏”的地方,只见屋子正前方的墙上安着一块白色的幕布,布后有些许亮光,我屏气凝神,期待着这从未看过的表演。突然,一阵敲打声响了起来,锣鼓齐鸣,一堆“白骨”随之浮现在了幕布上。接着,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白龙马、树木山水也接连浮现在了白色幕布上。这部戏的名字叫“三打白骨精”。
这些人物都是彩色的,看上去就像半透明的.剪纸在幕布前动来动去:他们一会儿赶路,一会儿休息,一会儿说话,一会儿打斗,栩栩如生。他们说的是陕西方言,我有些听不太懂,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还是挺熟悉的,我觉得既好看又新奇。只是热热闹闹的演出一会儿就结束了,意犹未尽。
看完演出,我们来到卖“皮影”的小卖部,原来“皮影”都是染成五颜六色,半透明的皮做的,有猪皮,有驴皮,摸上去很硬。但我很好奇这些放在橱窗里不能动的“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这时候,来了一个售货员阿姨,她说:“小朋友你看,每个关节上都有一根细线连接着,只要牵着线的棍子一动,关节就跟着动,人就好像动起来了。所以只要会控制这些棍子,就能让人“动”起来。”
我恍然大悟,这真是件神奇的事情,古人可真聪明啊!我试了一下,其实让它做动作还是很难的,于是我也买了一个“皮影”,准备回去好好练习,试试也演一出“皮影戏”。
皮影戏作文 篇7
“好!好!”这天晚上,我正在看电视,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阵赞扬声。“今天社区里在搞什么活动?”我心里嘀咕着。跑到社区一看,呀!原来正在放映皮影戏。我赶紧跑回家,叫上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皮影戏。
一走进社区大门,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有的站着,有的坐在自己搬来的凳子上,有的手里还抱着孩子,但有一个动作是一致的——都笑呵呵地盯着屏幕,还不时地大声喝彩。我钻进人群,挤到前面一看,哇!来晚了,很多小朋友坐在第一排,都目不转睛,津津有味地看着皮影戏。
今天放映的皮影戏片名叫《斗鸡》,讲的是两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公鸡因争夺一条蜈蚣而激烈地打斗着,非要斗个你死我活。台下的.观众们不时地发出喝彩声,好像是在为某只公鸡加油助威。
出于好奇,我来到了屏幕后面。看到了三个爷爷正提着皮影贴着屏幕一拉一抖,嘴里还说着、唱着,在灯光的照射下,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正在上演。边上还放在一堆皮影,有公鸡、蜈蚣,还有许多人物皮影,像牛郎、织女等。
看完皮影戏,我意犹未尽,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20xx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雕刻3000余刀而成。看来,演出一场皮影戏很不容易啊!
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种,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传承这门手艺,让它永不失传。
皮影戏作文 篇8
小时候我是看过皮影戏的。只是记忆太模糊,如今回忆起,也只有那灯火辉煌、华灯初上以及络绎不绝的看官罢。
那时的我不过是六、七岁的小丫头,不知人事。我坐在爷爷的肩上去看皮影戏。“哦,哦!去看耍皮影儿喽,看耍皮影儿喽!”那皮影馆在巷子的中央,巷子很长,黑白的房屋,翘起的屋檐,乌黑又显破旧的瓦砾紧挨着小巷。
皮影馆里透着一股味儿,像是那皮影们身上散发的独特生命力,又像是那些老艺术让人无法自拔的感染力。馆子不大,也容得下百人。昏暗的灯光下是个小舞台和一块布幕,随着那柔和欢快的二胡声,节目开始了。那兽皮做的皮影好看极了,做工精细,惟妙惟肖,就连人物头上小小的钗花也做得光彩夺目。
至于唱的.是什么,我便不知了,应该是一些名曲。在台下师傅的摆动下,那皮影如同活了般,演绎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底下的观众随着故事高潮的来临连声叫好,观众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来。还有好多卖小玩意的,卖冰棍的、汽水的、小灯笼的、糖葫芦的都来。这过节才有的气氛如今因为这皮影戏而每天夜里都上演,谁能说这不是皮影戏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呢?
而现在,皮影戏怕是无人问津了,那些个老艺术也渐渐被人们淡忘出视线。
如今,在那漆黑的夜中,再不见儿时的霓虹闪烁,再不见那如黄昏般昏暗灯光下舞动的皮影。
【皮影戏作文】相关文章:
看皮影戏作文05-06
以皮影戏为话题的小学范文03-10
作文05-05
比尾巴作文07-09
画画的作文07-09
盲的作文02-22
漂流的作文02-22
郁闷作文02-22
笔筒的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