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那一边作文

时间:2022-05-02 17:43:38 好文 我要投稿

回望那一边作文

  这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好题目。尽管作为命题者,这样说是典型的王婆式自夸,但我还是要这样肯定它。它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那一边”是什么,你尽可以去想:一片树叶,一朵云彩,一道晚霞,水面的一轮涟漪,山间的一丛灌木,树上自在吟唱的蝉,河边专注的钓者,一个人,一座房子,一个村庄,一片田地,一个国度,一个世界,一个场景,一段情感,一段记忆,一段历史,一个梦境,一种怀想。“那一边”必然隐含着一条分界线,是一条路还是一棵树,是一条河还是一座山,是一条街道还是一条小溪,是一条线还是一个地界,是做人准则还是道德标准,是大是小,是实是虚,是明是暗,任由你去想象。

回望那一边作文

  形式的选择也是极自由的。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寓言童话;你什么拿手就写什么,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你想得出什么花样,你有什么招数,尽管使出来好了。

  但越是空间大的题目,越要写得集中明确,否则,就掉进了命题的陷阱。什么都可以写绝不等于什么都写,什么都能写不等于你都能写得好。你必须有着明确的指向,作出智慧的选择。“那一边”的'“那”不仅仅是指方位,还隐含着限制和要求。你的“那一边”是指什么,有着什么样鲜明的特征,又有着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世界;借助“那一边”你要表达什么,是一种追忆,还是一种向往;是一种追悔,还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失落,还是一种矛盾……这些都必须具体明确。你写什么文体,用什么招数,也必须心中有底,手中有数。这是你眼中的“那一边”,这是独特的“那一边”,这是你的“那一边”。

  文章无疑必须把笔墨用在“那一边”上,但你的心必须坚定地站在“这一边”。“这一边”是文章的潜台词。没有“这一边”就没有“那一边”。“这一边”是参照,是映衬。“那一边”是实,“这一边”是虚;但“那一边”,正是为了表现“这一边”。有了“这一边”,“那一边”就有了依托,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层次,就有了张力和厚度;没有“这一边”,文章就浅,就单薄,就缺少意味。将“那一边”和“这一边”拉开一点距离,形成一种冲突,安排一点交错,文章就更耐看,更好玩。

  可以写自己眼中、自己心中的“那一边”,也可以写别人眼中、别人心中的“那一边”。其实,许多经典的作品,都是对“那一边”的一种独特表达。《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心中的“那一边”,《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心中的“那一边”,《石壕吏》是杜甫心中的“那一边”,《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心中的“那一边”,《西游记》是吴承恩心中的“那一边”,《红楼梦》是曹雪芹心中的“那一边”,……当然,我们更希望同学们能立足现实生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写出自己眼中或他者眼中的“那一边”:一个孩子眼中的“那一边”,一个老人眼中的“那一边”,一个失学儿童眼中的“那一边”,一个农民工眼中的“那一边”,一个权贵眼中的“那一边”,一个普通人眼中的“那一边”,一个事业蒸蒸日上者眼中的“那一边”,一个身患绝症的人眼中的“那一边”……

  但说到底,所有人眼中、心中的“那一边”,其实还是你眼中、心中的“那一边”。只不过是一个视角的选择、一种叙述方式的选择而已。你如果能合理处理本我视角和他者视角之间的关系,文章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张力。

【回望那一边作文】相关文章:

回望乡愁作文04-30

那石榴味变了作文04-30

追寻那渐远的年少作文05-01

花丛中那娇姿的彩蝶作文04-30

伞兵作文04-30

中举作文04-30

争执作文04-30

体贴作文04-30

披红作文04-30

卖书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