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造成固执心理的原因
是什么造成的固执心理?有的人说固执是天生的,其实,它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你身体在变好,你会发现,“拒怕我”的现象在慢慢消失,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开朗起来。下面小编解答是什么造成的固执心理。
何种因素导致执迷不悟
“执迷不悟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如果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心理咨询师曹芬元表示,人本身对事物是有自己认知的,对事件的态度是由自己的评价来决定的,而且这种评价是依赖于其自身的经验。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执迷不悟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他认为,人都会遇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承认事实,一是找到一个理由来维持平衡。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失调――当你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遇到跟你原先预想的不一样的信念、情感或价值观后,引起内心冲突,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李玲认为,认知失调可能会导致执迷不悟,但执迷不悟并不一定是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导致执迷不悟的原因有许多:首先是思维定式,以前认识事物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后来认知事物的方式,而不会因时因事而进行变化,这表现为人们的固执;其次,有的执迷不悟是由于心里的保护,有时人们未必认识不了事物的客观,只是由于自我防御机制,会使人坚持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说我们在劝解别人的时候语言要恰当,如果不恰当的话,两人会因为言辞争论,而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再者,有的是由认知失调引起的,比如说曾经有一个女孩深陷爱情骗局,别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是在骗她,但女孩子就坚持认为那个男人是爱她的。这就是另一种的固执。
执迷不悟常见吗
每个人都会产生过执迷不悟心理,这是很常见的。人在认知时会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受主观影响,有时认知会偏离客观事实。就比如说“旁观者清”,就是因为旁观的人没有先入为主的那种经验和情绪,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事情,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清”。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一位女士谈道:有时候自己太过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所以就觉得以后的每一件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同时又想着“你们说不行,我偏要试一试,证明给你们看,你们都是错的”。还有人说:也说不好为什么会那样,只是觉得有样东西自己没有尝试过,很想试一试。有时别人也说了,自己心里也觉得可能会失败,但是又隐隐觉得有成功的希望,就有强烈的欲望去试一试。
固执这类人有如下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拒、怕、我。
①拒-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当别人劝解他时,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批驳别人的观点。根本不考虑别人说的对还是错,反正内心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人多少都有一些征服欲望,总是希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总希望别人听自己的。
②怕-害怕与人交流:固执的人,外表看上去很强势,但自己也会遇到问题和困难,但害怕与人交流。因为,一旦与人交流时,总怕别人说自己不愿意听的事。害怕自己在交流时,占不到上风。怕与人交流体现在,不爱出席集体活动,宁爱发短信而不爱打电话。实际上内心里很不自信。
③我-与人交流时总是自己在说:你会发现,固执的人,不仅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而且,当朋友、家人、同事在一起时,几乎都是自己在说话,别人根本插不上话,没有别人说话的份。换言之,固执之人,不是一个倾听者。
固执的人可以调理好吗?我说,完全可以,前提是,他至少要能听得进一个人的意见,否则,固执就会越来越严重。
什么是固执?
固执一般是指坚持己见、不懂变通的心理现象,它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做什么事情,都不懂得听其他人的意见,只相信自己。这样的性格危害性极大,往小了说,一意孤行,自己会犯很多错误,会使自己利益受损,往大了说,身居高位,不但会影响自身事业发展,还会损害他人利益!
固执和偏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固执的人大多是心理问题,比如好面子,心理是有一定的因素在左右人的行为的,通常来说固执和倔强比较接近,在某些方面是有好处的,是一种执着追求的意义。但是把固执应用在生活上,那么必定会遇到很多困扰。
固执者心理都清楚自己的固执可能是不对的,但是偏执则不然,偏执者往往是无法意识到对错的,是自我无意识的,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过度的固执,长期的固执,这种不良的心理同样有可能演变为偏执,失去自知力,在mmpi量表中,偏执用pa来分析,也叫妄想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造成固执心理的原因】相关文章:
固执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02-18
造成听力受损的原因02-22
造成小孩磨牙的原因02-23
造成儿童近视的原因04-28
造成脱发的主要原因08-30
造成宝宝睡觉不安的原因04-25
心情不好是哪些原因造成04-26
造成执行不力的原因有哪些02-19
造成家长溺爱孩子的原因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