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时间:2022-09-16 01:43:17 好文 我要投稿

《渔父》

《渔父》 1

  古诗原文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翻译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注释解释

  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

  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

  是以见放,是:这。以:因为。见:被。

  淈(gǔ):搅浑。

  餔:吃。糟:酒糟。歠(chuò):饮。醨(lí):薄酒。 成语:哺糟歠醨

  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

  沐:洗头。

  浴:洗身,洗澡。

  察察:皎洁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

  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

  莞尔:微笑的样子。

  鼓枻:摇摆着船桨。.鼓:拍打。枻(yì):船桨。

  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沧浪之水清兮"四句: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濯:洗。

  缨:系帽的带子,在颔下打结。

  遂去,遂:于是。去:离开。

  不复与言,复:再。

  诗文赏析

  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旬》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但此说漏洞颇多。从外证来说,司马迁在《史记·屈贾列传》中引述《渔父》文字时,只是作为行文的一部分,而并非作为屈原的原作转引。王逸《楚辞章句》在明确指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则作者又非屈原而成了“楚人”。从内证来说,《渔父》中的屈原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以下当是赴湘自沉的一幕,似不可能再有心绪用轻松的笔调续写“莞尔而笑”的渔父。何况全文采用第三人称,亦与屈原作为此文作者的身份不合。故近人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郭沫若说:“《渔父》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屈原赋今译》)按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接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泽畔;其时屈原的情况是正心事重重,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在这部分中,渔父上场,并开始了与屈原的问答。对渔父不作外形的描述,而是直接写出他心中的两个疑问。一问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官名),显然渔父认出了屈原,便用反问以认定身份。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这地步,当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由此一问,引出屈原的答话,并进而展开彼此间的思想交锋。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针对屈原的自是、自信,渔父提出,应该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榜样,并以三个反问句启发屈原“淈泥扬波”、“哺糟歠酾”,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的道路。他认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举”,从思想到行为无不高标独立,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之祸。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庄子说:“虚而委蛇。”(《庄子·应帝王》,后世成语作“虚与委蛇”)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他所标举的“圣人”,指的正是老、庄一类人物。儒家的大圣人则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坚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九歌·橘颂》)的高尚人格的屈原,对于渔父的“忠告”当然是格格不入的.。他义正辞严地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他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两个浅近、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又以不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玷污的两个反问句,表明了自己“宁赴湘流”,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屈原在《离骚》中就曾旗帜鲜明地表示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渔父》中的屈原,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司马迁将《渔父》的文字作为史料载入屈原的传记中,当也是有见于所写内容的真实性,至少是符合屈原一以贯之的思想性格的。

  全文的最后一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他唱的歌,后人称之为《渔父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三卷将此歌作为《渔父歌》的“古辞”收入),也《沧浪歌》或《孺子歌》。歌词以“水清”与“水浊”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所谓水清可以洗帽缨、水浊可以洗脚,大意仍然是上文“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意思,这是渔父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的一种较为形象化的说法。

  最后这一部分,不见于《史记》屈原本传中。从全篇结构来说,这一部分却是不可或缺的:它进一步渲染了渔父的形象;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获得了悠远的情韵。不少研究者认为《渔父》这篇作品是歌颂屈原的。但从全文的描写、尤其是从这一结尾中,似乎很难看出作者有专门褒美屈原、贬抑渔父的意思。《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而与此同时,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后世众多诗赋词曲作品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如果一定要辨清此文对屈原与渔父的感情倾向孰轻孰重,倒不妨认为他比较倾向于作为隐者典型的渔父。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从文体的角度看,在楚辞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采用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的写法已比较接近。前人说汉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在文体演变史上,《渔父》无疑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的。

《渔父》 2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形容枯槁(非常) B.何故深思高举(行为)

  C.受物之汶汶者乎(玷辱) D.可以濯吾缨(洗)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游于江潭 室西连于中闺

  B.自令放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与时俯仰,以通其惑

  D.安能以身之察察 不知老之将至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B.第一段通过屈原的心理和外貌描写,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为下文写他的坚持理想、舍生取义作铺垫。

  C.结尾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劝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

  D.本文语言简洁,屈原、渔父的对话多运用比喻和反问,既表达各自明确坚决的立场,又形象富于哲理。

  12.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3分)

  ②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3分)

  参考答案:

  9.A形容:形体容貌

  10.B助词,译为呢( A在,介词/和,介词 C那,指示代词/自己的,代词 D定语后置的标志/取独)

  11.B 动作和外貌描写,没有心理描写

  12.①整个世上的人都污浊不堪只有我干净,个个都喝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放逐。(清见各1分,共3分)

  ②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于推移各1分。共3分)

《渔父》 3

  一轮赛讲中,我讲的是《渔父》这一课。这是必修五“直面人生”这一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篇幅不长,共有四小段。

  首先,我设计了两个主要的学习目标。一是基础知识目标,一是情感目标。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通过梳理课文知识点,翻译句子,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文意。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问题: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一位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3、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让学生真正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那伟大的爱国胸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其次,教学方法上遵循“学生霸占,立即落实” 的教学原则,以学习小组为学习单位,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全班共划分七个小组,便于他们合作学习。各组之间,有时是推荐一人回答问题,有时候是抽签按座次叫人回答问题,重在人人参与,那种“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充溢其中。整堂课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热烈参与,收到了预期效果。

  再次,注重补充课外知识。集中体现在对渔父意象的探讨上。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

《渔父》 4

沉醉东风渔父

白 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①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 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D. 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②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4分)

  A.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D.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E.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③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5分)

  阅读试题出处:20xx年北京房山区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7.①C(对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准确理解应是:渔父虽然不识字,但他自在美好的生活足以让人间的万户侯羡慕。)

  ②A E(题干中两句诗的意境优美恬适,A、E两项的诗句亦然。)

  ③答案要点:相同情怀远离世事(远离纷扰、远离尘嚣、不满于现实),崇尚自然(钟情自然、寄情山水)。(1分)

  不同情怀白朴有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于淡泊宁静、崇尚逍遥自在生活的情怀;(2分)柳宗元虽孤寂郁愤,但却仍有着清高而孤傲的情怀。(2分)

  评分建议:按要点给分。

  赏析

  这支曲子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江图。然而这仅仅是表层,作者还另有深意。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看到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相映成趣,就容易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黄芦白蘋绿杨红蓼摇曳于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渔夫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环境里打鱼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便给那位渔夫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对于渔夫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令人羡慕。

  一二两句写了岸、堤、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写了却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用秋字修饰 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平平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点鸥鹭。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仅就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前面写渔夫有忘机友,那忘机友正是指 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鸥鹭才没有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黄庚的《渔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杀人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杀人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这句的傲字,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风波千丈担惊怕,希图逃世的思想。虽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的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的暗影,抒发了他们的不平之慨。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又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著名散曲家卢挚的【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乘舟》,就是摹拟这首小令的: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苹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其中的好几个句子都来自白曲,思想倾向也完全一致。不过所写不是渔夫。而是退隐江湖的官员。

《渔父》 5

  楚辞·渔父

  作者:刘向

  【原文】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①。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②。

  渔父见而问之,

  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至于斯③?”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④。”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⑤。

  世人皆浊,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⑥?

  众人皆醉,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⑦?

  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放为⑧?”

  屈原曰: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⑨。

  安能以身之察察⑩,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

  葬身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

  不复与言。

  【注释】

  ①既放:指屈原被楚襄王放逐。游于江潭:指在江边漫游。潭:原指深渊,这里指江边。行吟泽畔:指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

  ②颜色:指脸色。形容:指体态容貌。枯槁:枯瘦。

  ③三闾大夫:楚国官名,掌管楚国贵族屈、景、昭三姓贵族谱牒等事物。

  ④见放:被放逐。

  ⑤凝滞于物: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与世推移: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王逸注为“随俗方圆”,即随波逐流。

  ⑥淈(ɡǔ)其泥:搅动泥沙。淈:搅乱。扬其波:扬起水波。此句意为推波助澜,随波逐流。

  ⑦餔其糟:吃酒糟。啜其醨:喝薄酒。此句亦随波逐流,变本加厉之意。

  ⑧深思:指思虑深远。五臣注:“谓忧君与民也。”高举:行为高尚,不同于一般世人。深思高举,正是屈原独醒独清的具体表现。自令放为:让自己遭放逐呢?为:疑问语助词。

  ⑨新沐者:刚刚洗过头发的人。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新浴者:刚刚洗过澡的人。振衣: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⑩察察:洁白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

  湘流:湘水,流经今湖南省。赴湘流:指投江自杀。

  皓皓之白:指纯洁高尚的品格。

  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鼓枻(yì):敲击船桨。

  沧浪:水名,在今湖南省境内。蒋骥以为“本沧浪二山发源,合流为沧浪二水。”濯:洗。缨:系结帽子的丝带。

  《沧浪歌》又见于《孟子·离娄》,可能是流传于江湘一带的民歌。

  【译文】

  屈原被放逐以后,

  在沅江岸边漫游,

  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唱。

  脸色憔悴,

  身体枯瘦。

  渔父看见他,

  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为何到了这种地步?”

  屈原说:

  “世上的人都混浊,唯独我清白。

  众人都喝醉了,唯独我清醒,

  所以被放逐了。”

  渔父说:

  “圣人不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

  能够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

  世上的人都混浊,

  你为什么不搅乱泥沙扬起水波同流合污呢?

  众人都喝醉了,

  你为什么不也去吃酒糟喝薄酒一同烂醉呢?

  为什么要思虑深远,行为高尚,

  让自己遭到放逐呢?”

  屈原说:

  “我听说,

  刚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要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怎能让自己洁白的身子,

  受到脏东西的玷污?

  我宁肯跳入湘水,

  葬身江鱼的腹中。

  怎能让高洁的品质,

  沾染上世俗的污垢呢?”

  渔父微微一笑,

  用桨敲击着船舷而离去,

  唱道:

  “沧浪之水清又清,

  屈原投江可以洗我的帽缨。

  沧浪之水混又浊,

  可以洗我的泥脚。”

  于是竟自离去,

  不再和屈原说话。

  【赏析】

  《渔父》和前篇《卜居》,王逸《章句》皆以为屈原作,但在《渔父序》的末尾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则又以为《渔父》为楚人采屈原之轶事而作。至清崔述明确提出《渔父》非屈原所作:“谢惠连之赋雪也,托之相如;谢庄之赋月也,托之曹植。是知假托成文,乃词人之常事,然则《卜居》《渔父》亦必非屈原所自作。”今世许多学者赞同此说。但也有人力主《渔父》《卜居》为屈原之作,如姜亮夫先生在《屈原赋校注》《楚辞今绎讲录》《屈原赋今译》诸书中作了反复的论证。

  《渔父》与《卜居》可看做是姊妹篇,《卜居》偏重于对黑暗政治的揭露,《渔父》则主要表明自己的高尚品德。两篇都是以问答的方式表现的。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

《渔父》 6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一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色,看孤鸿明灭。

  二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1),取酒价相敌(2)。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注:(1)拨刺:活鱼振鳍泼尾之态。(2)相敌:相抵。

  (1)第一首词具体表现了渔夫生活中的哪些内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4分)

  (2)第二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试简析。(4分)

  (1)饮酒、垂钓、赏景,塑造;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官场)、隐居江湖(独钓寒江)的渔夫形象。(评分说明:三要点,每点一分,具体内容体现在,醉醒更无时节,白天“绿蓑青笠”,“披霜冲雪”垂钓,晚上悠闲看新月,看孤鸿明灭;渔夫形象答到大致意义即可,一分。)

  (2)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描绘了晚烟笼罩的江面景色,钓船悠悠,塞雁与海鸥在天空自由飞翔,篓中鱼儿活蹦乱跳,渔夫满载而归等景象,(2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隐士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1分)(评分说明:分析占2分,必须要有简单的景色描绘分析。答其他手法的酌情给分。)

《渔父》 7

  学习要求:

  1. 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 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 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 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

  一. 背景介绍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二. 课文分析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三. 总结全文

  总结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大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四. 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1. “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隐忍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 “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渔父》 8

  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然而仅仅看出这一层,未免辜负了作者的苦心。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你看到“黄芦”、“白苹”、“绿杨”、“红蓼”相映成趣,难道不会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吗?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黄芦”、“白苹”、“绿杨”、“红蓼”摇曳于“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渔夫”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环境里打鱼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便给那位“渔夫”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对于“渔夫”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真令人羡慕!

  一二两句写了“岸”、“堤”、“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你看吧,写了”却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生动!用“秋”字修饰 “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平平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点鸥鹭。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仅就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前面写渔夫有“忘机友”,那“忘机友”究竟指什么呢?细玩文意,那正是指 “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鸥鹭才没有“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黄庚的《渔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杀人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我们知道,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杀人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

《渔父》 9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重、难点】

  1、 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 文中的重点实词(如颜色、形容等)和虚词(为、而、之等)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名平,战国时楚人。作品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先被楚怀王重用,后因小人谗言被放逐。楚国被秦灭亡后,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关于本文作者,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但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前后矛盾。自此,或论为屈原之作,或论为楚人悼念屈原之作,聚讼纷坛。今人持后说者居多。然无论作者为谁,本文均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

  关于渔父其人,自《庄子盗跖篇》中提到孔子见渔父一事后,即成为后世诗文稗说中的隐逸高士。然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却查无实据。故而屈原江畔遇渔父之事,亦当为民间传说、楚人口碑,本文则应当作为一篇虚拟的寓言来读。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将此文全部照抄,用以赞扬屈原人格则可,用为史实则不可征信。

  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到江南后,长期流浪,最后由沅之湘,自沉汨罗。本文以屈原被放逐江南为背景,从篇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一句看,文中事件所设置的具体时间地点,是在进入沅江之后,怀石沉湘之前。此时屈原已有以身殉国之志,故而文中屈原的话可当作他的临终遗言来读。

  (2)《楚辞》

  楚辞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起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辞之意,故也写作“楚词”。从此,“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楚辞”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将“骚体”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3)名句分享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余光中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 李白《红山吟》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

  ——汨罗屈子祠

  ※自学评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渔父( ) 枯槁( ) 凝滞( ) 莞尔( )

  餔 ( )其糟而歠( )其醨( ) 汶汶 ( )

  淈( )泥 鼓枻( ) 濯( )缨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颜色憔悴 ( )

  (2)是以见放 ( )

  (3)新浴者必振衣( )

  (4)鼓枻而去 ( )

  (5)举世皆浊我独清( )

  (6)形容枯槁( )

  (7)新沐者必弹冠( )

  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2)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古义: 今义:

  4、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枯稿( ) 震聋发聩( ) 浩首穷经( ) 苍海桑田( )

  5、(1)《楚辞》是战国时代 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楚辞”是继《 》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代表作有《 》《 》《 》《 》和《远游》等。

  (3)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 ,

  ?宁赴湘流,葬身江鱼之腹中。 ,

  ?”

  6、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A、受械于人 B、是以见放 C、重为乡党所笑 D、审矣,何足怪乎?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语基提炼 课文对译】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既: 于: 颜色: 形容:

  译句 :

  2、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而; 何故: 至于斯:

  译句:

  3、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举世: 是以: 见:

  译句:

  4、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于; 而: 与: 淈:

  译句:

  5、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餔: 歠: 醨: 高举: 为:

  译句:

  6、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之:

  新:

  译句:

  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以: 察察: 汶汶:

  译句:

  8、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译句:

  9、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句:

  10、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莞尔: 而: 鼓枻:

  译句:

  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之: 可以: 濯:

  译句: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一、文本研习

  1、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首段点明屈原“既放”的总体处境和具体环境,以及渔父的问话。展现主人公流浪、行吟的行为神情和憔悴、枯稿的面容身影,透露出他内心极度的精神痛苦。屈原回答渔父的问话,阐述了自己遭放逐的原由。“ ”、“ ”揭示世道的黑暗和世人的昏聩;“ ”、“ ”彰明屈原志行的高洁和认识的清醒。

  第二、三两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这是渔父玉屈原之间的第二次问答,否定了渔父“与世推移”的态度,高扬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精神。“ ”、“ ”的比喻,表明他要永葆高洁的志向;“ ”、“ ”的誓言,暗示他将以死殉志的决心。此两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第四段以渔父离去时所唱的“沧浪歌”收结全文,留下无尽余味。

  2、内容评述

  本文主要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是屈原的 ;另一是渔父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结果只好异途殊归,各行其志。总体说来,作者的意图和倾向是:以屈原为主,以渔父为副,以副托主,赞扬屈原的崇高精神,贬抑渔父的消极态度。

  能不能把《渔父》看作一个“故事”?大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回答。“虚”:虚构的人物、场景;“寓言”式的故事,未必确有事实。“真”:表现了两种典型的人格、追求间“对话”。

  结尾处让渔父高唱“沧浪歌”“鼓枻而去”,不轻易论断,让读者自行思考,却是在谨慎之中流露出对渔父所走的隐逸道路的一定程度的保留。这保留恐怕与在先秦时就己形成的政治清明则仕、政治昏暗则隐的传统观念有关。

  3、艺术特色

  (1)对比

  作者没有单一地铺陈颂扬屈原的伟大人格,而是别具匠心地为他设置了一个对立面,让渔夫与屈原分别代表两种相反的但各自又十分典型的人生观,并让他们在江畔相遇,展开对话,这就使文章内涵全部熔铸在一个整体对比性构架之中。在这个构架中,至少包容着三个方面的对比关系:一是两条人生道路的对比。屈原坚持人世,渔父乐在出世。实质上一个是从社会着眼,目的在于济世;一个是 , 。二是两种“人世”态度的比较。屈原 、 , ;渔父是非不分、随波逐流,乃至混水模鱼。三是两种结果的对比。屈原积极用世,深思高举,结果却惨遭流放,行吟江畔,痛苦万分;渔父 、 , , , 。屈原那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崇高精神,在层层对比中显得璀璨夺目。

  文章在具体阐说人生态度时,也每每用对比手法。例如:“浊”与“清”,“醉”与“醒”,“身之察察”与“物之汶汶”,“皓皓之白”与“世俗之尘埃”, “深思高举”与“众人皆醉”、“举世皆浊”,“我独清”、“我独醒”与“物之汶汶”、“世俗之尘埃”等等。

  (2)比喻

  文章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将丰富的人生哲理蕴含在形象生动的喻体之中。“ , 。”这是用水的清浊比喻人的品格高下,用喝酒的醉醒比喻人的认识明暗,借以彰明世道的黑暗、世人的`昏聩和屈原的“深思高举”。“ ”“ ”这是用把泥水搅得更混,让酒醉得更加沉重,来比喻那些“混世”者的丑恶灵魂和卑劣行径。“ , ”这是用洗澡涤污、振衣去尘,比喻人要不断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免精神污染,借以彰明屈原的高洁白奉。“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这是以身体的清爽洁白比喻精神道德的高尚,以污垢沾物、尘埃蒙世比喻世事世人的昏暗蒙昧,借以彰明屈原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格。“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也是一个隐喻。

  二、问题探讨

  “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纵览古诗文,我们读到了庄子的《渔父》,读到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读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

  ﹡知识点链接

  “渔父”意象

  ①清静淡泊的渔父: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杜牧《渔父》

  ②孤高寂寞的渔父: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③逍遥自在的渔父:叶艇悠扬鹤发垂,生涯空托一纶丝。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从波上移。风漾长歌笼月里,梦和春雨昼眠时。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

  ——罗隐《赠渔翁》

  ④随缘任远的渔父: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宋惠洪《冷斋夜话船子和尚偶》

  ⑤看破红尘的渔父: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 ——马致远《金字经》

  ⑥洒脱率真的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渔父词》

  【课后练习】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弹冠 凝滞 振衣 憔悴 B、沧浪 流俗 惹事生非 流放

  C、鼓枻 莞尔 摇尾乞怜 势不可当 D、枯槁 隐忍 一家之言 濯足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而”“于”“以”。

  (1)而: 渔父莞尔而笑( )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

  (2)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 )

  何故至于斯( )

  葬于江鱼之腹中( )

  (3)以: 是以见放( )

  安能以身之察察( )

  可以濯吾缨( )

  3、补出下列各句的省略成分。

  (1)行吟泽畔( ) (2)不复与言( )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5、下面是对唐代张志和《渔父》的分析,其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A.这首词牌为《渔歌子》的词,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

  B.青山、白鹭、红花、绿水,景物色彩鲜明,再现了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

  C.“青箬笠,绿蓑衣”用借代手法勾画出一幅剪影式垂钓图,表现了隐者怡然安适的情趣。

  D.“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诗人敢于迎击风雨、不怕困难、决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渔父答案:

  一、 学评价

  1、fǔ gǎo zhì wǎn bū chu lí mén gǔ yì zhuó

  2、颜色:脸色。 见:表被动。 振:抖动。 鼓:敲打。 举:全鼓:敲打 形容:形体容貌

  3、形容 古义:体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至于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情。

  4、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枯槁 振聋发聩 皓首穷经 沧海桑田

  5、(1)《楚辞》是战国时代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和《远游》等。

  (3)略

  6、选(D)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句式的能力,其余都是被动句。D是疑问句

  二、文本研习(此中答案仅供参考,大意对即可)

  1、“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我独清”、“我独醒”。

  “弹冠”、“振衣”; “宁赴湘流”、“葬身鱼腹”。

  2、明辨是非、高洁自奉、积极用世,乃至宁死不折、以身殉国;不问是非、明哲保身,乃至消极避世、飘然自乐。

  3、(1)从个人出发,意图在于全生。明辨是非、高洁白奉,而且至死不渝。消极避世、钓鱼江滨,反而能身心自由,鼓枻高歌,欣然自乐。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三、1、参考意见:

  据王逸的阐释,渔父的“沧浪歌”恍然点化了屈原,使他在悟“道”后自投汨罗江而亡。钱澄之《庄屈合诂》自序云:“屈子徘徊恋国,至死不能自疏,观其远游所称,类多道家者说,至卒章曰:‘超无为以至清兮,与太初而为邻。’而太史公称其‘蝉脱于浊秽兮,以浮游尘埃之外’,亦诚有见于屈子之死,非犹夫区区愤激而捐躯者也。是故天下非至性之人,不可以悟道;非见道之人,亦不可以死节也。”(《自序》)很显然,至情至性、尚治有为的屈原在遭谗被贬之后已渐渐“悟道”,这就必然导致了他投江身亡的结局。而“渔父”正是引他 “悟道”的最关键人物。据《孟子》所载,当年孔子曾听孺子传唱《沧浪歌》,并有“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评语。(《离娄上》)由此看来,渔父即“道”的化身,而渔父之道就是隐遁之道,也就是儒家“独善其身”、“杀身成仁”之道,与道家中的避世思想亦相接近。

  2、参考意见:

  可以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知识分子的责任、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比如司马迁“隐忍苟活”,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垂名不朽,实现人生的价值;屈原“毅然赴死”,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可以明志,生,可以践志。

  可以从东西方生死价值观来探讨:比如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舍生取义……

  四、1、有生存就有死亡。作为人类,我们无论怎么认为,逃避死亡也只是一种自欺欺人或者欲盖弥彰的话题。但作为个人,我们可以把愿望寄托在书本、竞技等等和孩子的身体上,也希望从中发现真理或者生命的真谛,或者延续生存以寻找真理或者生命的真谛,这种观念几乎成为所有人的生存目的。

  我们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敢于面对死亡,但又要珍惜生命,寻求生抑或是死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2、参考意见:

  此探究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渔父的文化内涵。

  庄子说:“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好也”。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渔文化,或者说是钓文化,的确都体现了无为与非功利的特点。由此,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情趣所在,帝王将相、文人豪士、贩夫走卒,诸色人等,都有过“江海情趣”;可以说,自古名人,没有不钓的,自古隐士,没有不渔的。在古典文学与古代文献中,渔父与钓翁,都是隐逸与智慧的象征。钓翁,是没有完全出世的渔父。渔父,才是彻底隐逸的士人。但他们精神实质是基本一致。

  【课后练习】

  1、B

  2、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于:介词,表被动关系,被;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介词,在。

  以:介词,因为;介词,拿、用;介词,表目的,用来。

  3、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 ;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

  4、①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②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污呢?

  5、D (A 项除涉及诗词常识的识记外,重点考查诗词意境的整体把握。景物构成及特点、人物行动的分析,都有显性的原作依据,而对人物情感(悠然)的理解,则是分析的难点。 B 项从景物色彩的特点分析了作品选材的典型性和表现力,评价准确。 C 项侧重分析画面中心——景中人的描写,用借代手法勾画出剪影式写意形象,对描写方法和形象特征的分析易于理解,对人物的身份和情趣的分析是把握的关键。 D 项涉及对“斜风细雨”含义的理解和对景中人精神世界的认识,实际是对作品主旨的领悟。统观全诗,“斜风细雨”只是特定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困难的象征物;人和景融为一体,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而非对立斗争的关系,“不须归”是乐在其中而非不屈斗争。初中生要直接理解到这一层有一定的困难,但比较四个选项可以发现, A 、 C 两项对人物精神的理解是“悠然”、“怡然”,而 D 项则可谓“毅然”了。 D 项的分析显然与 A 、 C 不统一,硬是把一个“隐士”说成了“战士”,完全违背了诗意。)

【《渔父》 】相关文章:

《赠渔父》鉴赏05-07

《木兰花慢·慢渔父词》刘克庄词作鉴赏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