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趣的作文4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乐趣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乐趣的作文1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是作家高尔基的名言。这也是我的真实写照,下面就说一说我读书的故事吧!
我家的床上、沙发上、卫生间的抽纸箱上,都是我的书逗留的地方。记得有一次,爸爸买回来几十本科普书。我高兴坏了,一到家就如饥似渴地看起来。这时,妈妈说:“周奕,开始爱家大扫除”!我极不情愿地拿起了扫把,也同时拿起了书。妈妈一看这情景,无奈地摇了摇头独自去忙了。我一头扎进了书堆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万里长城;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在一次科学课上,何老师问咱们:“人一共有多少个牙齿?门牙、尖牙、磨牙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我忽然想起《十万个为什么》上所看到的关于人牙齿的`介绍。我站起来说:“牙齿一共三十六颗,上下各十八颗;门牙是切断食物的,尖牙是嚼碎食物的,磨牙是磨碎食物的。门牙四颗,尖牙四颗,剩下的全是磨牙”。听完了我的回答,何老师点点头,赞许地说:“对”!这时,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佩服、羡慕的眼光。
通过上面的两件事,我明白了。在学好自己正课的情况下,看课外书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而且还能增长不少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关于乐趣的作文2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小时候识字不多,就看些漫画书,字少,又好笑。慢慢长大后,我就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书,比如《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等等,这些书籍不仅培养了我的想像力,更丰富了我的课外知识,我犹如一只饥饿的小蜜蜂,扑到知识的花园里,不知疲倦地采集“蜂蜜”。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的海洋里,我不断汲取着甜美的营养,用来提升自己的'素养。
记得我曾看过这本《诚实的列宁》,它讲述了列宁到姑妈家去玩,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他诚实地承认了是自己打碎了花瓶,最后得到了原谅。这个故事发人深省,我虽然不是什么坏孩子,可偶尔也会犯些小毛病,因为怕被家长骂,所以常常说谎,自从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就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书籍教会了我非常多东西,《西游记》让我体会到了古典名著的风采,《十万个为什么》帮我解答了非常多难题,《海底两万里》让我学会了勇敢坚强……
读书能够给咱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书真是咱们的好朋友啊!
关于乐趣的作文3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给咱们以智慧的火种;书,给咱们以寒冬的暖炉;书,给咱们以黑暗中的一盏灯。书卷中淡淡的墨香,引领我探索知识的海洋。博览古今多少事,尽在书中满乾坤!
在《水浒传》里,我结识了忠义宽容的宋江;在《三国演义》里,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我汲取了战胜困难的力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非一日之功。诗仙李白,天资聪颖,而他的.成功也来自哪“三万六千日,夜夜当在烛”的勤奋;诗圣杜甫,生性睿智,他的神来之笔也来自“读书破万卷”的积累。书读得多了,不仅写作能力提高了,心灵也仿佛被清泉洗过一般,变得清澈明亮。
雄鹰要到宽阔的碧空中搏击风雨,鱼儿要到无边无际的海洋里劈波斩浪,咱们也要到丰富的书籍里去获取精神食粮,在这海阔天空中快乐的成长!
读书人是幸福人,在书中看遍万千世界,在书中遨游飞翔,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吧。
关于乐趣的作文4
我爱狗所以也爱养狗。但还没有成为养狗专家,因为没有时间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养狗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只要狗不生病,我就高兴。
去年我五年级的时候,在爷爷家曾养过一条狗,这狗毛长的出奇,它全身都是黑的,只有胸前那一道是白的,像穿着西装带着领带的绅士,所以我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叫“小黑”。
他刚来的时候感到非常的陌生与胆怯,只要一有人从屋里出来,他就赶快跑到窝里去,生怕别人将他抓走,但过了几天,他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开始慢慢的胆大起来,一次我玩回来的时候看见了小黑,他一直跟着我,一路上助了我不少胆子。
这只狗一天吃两顿饭喝三碗汤,饭菜不要太辣,也不要太咸。汤也不要太甜,摸着门道,狗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养狗多么有意思啊!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啊!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它虽然很可爱,也很会说话,但却被人领走了,我和小黑待在一起的时间已成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即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狗的乐趣。
【关于乐趣的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乐趣的作文[经典]11-12
关于乐趣的作文07-17
关于乐趣的作文[荐]04-23
【精华】关于乐趣的作文09-24
关于乐趣的作文[通用]01-01
[荐]关于乐趣的作文10-25
(优秀)关于乐趣的作文15篇08-21
关于乐趣的作文11篇【集合】04-23
[经典]乐趣的作文09-16
乐趣的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