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腊八”

时间:2022-03-07 11:10:27 好文 我要投稿

又逢“腊八”

又逢“腊八”1

  似乎只是眨眼之间,曾经以为会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摆在眼前时也不过如此,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今天是腊八,可惜好多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晕头转向如我的人是记不清这些日子的。一早起来,我用高压锅做了小米粥,煮了鸡蛋,这才跑到网上,这也算一种统筹安排时间的方法吧,做饭上网两不误。看到搜狐社区首页有关于腊八的来历,教做腊八粥之类的帖子,这才恍然,原来是腊八啊。

  曾经,我也很喜欢喝腊八粥。母亲用红枣、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绿豆、红豆之类加上白糖熬成的热腾腾的粥在我眼里曾经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当然,并不需要在腊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亲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心情。每当母亲说要熬腊八粥了,那我会开心的帮母亲剥栗子、花生等等,还热心的尽可能凑着八种原料,回想起来,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麻烦很热闹的事。

又逢“腊八”2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因为进了腊月门,天气也就真正的到了“数九寒天”了,所以,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饭,“沾沾下巴”。

  腊八节,在我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绵长了,各地的习俗不同,过法也就不同,饮食的差异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视程度可不比其他的传统节日差。因为过了腊八,就离过年不远,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小的时候,过腊八这一天,总能让我们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黄米干饭。每人再给那么一小勺白糖,吃得那个香啊!就觉得老过这样的腊八多好。可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腊八吃粘米饭,其实是很奢侈的事情,粮店里定量供应的粮食中没有黄米。有的人家农村有亲戚种的或者有什么其它门道搞到的,否则,所谓的腊八饭,就只能用带粘性的其它米来充当了。不管怎样,们对腊八的盼望值还是很高的,因为能吃上一顿饱饭啊。

  不知道是听谁说的,腊八这天采来的映山红花(就是野生的杜鹃花),放到瓶子里用水生上,到了年三十这天一定盛开。那个时候,也没有卖鲜花的,要是大年三十,家里有一瓶子盛开的鲜花也不错!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在郊区的东山上,踩着没膝的积,登山爬砬子去采那些干枝的映山红。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小丫头,也是够龙性的了,干脆就没想到,山上会出现什么野牲口,会随时有坠崖的危险。由于山上的太深,到了家以后,每个人都湿了半截裤腿子,被风打过,冻得硬梆梆的,当然也免不了被家里人责怪。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伺弄得精心,到了腊月二十九,这一瓶子的花啊,开得那叫欢实呢?我也终于有了一些成就感,家里人也为这盛开的鲜花感到节日的喜庆。

  还记得在同学家吃过一种绿色的大蒜,酸酸的,很爽口。尤其是吃油腻菜肴时,用它做辅餐,那是相当得味。同学的妈妈说:腊八这天,把剥好的大蒜瓣放到白醋里浸泡,到了春节时,大蒜就变成了翠绿色,叫做“翡翠蒜”,也叫做腊八蒜。名字好听,也很喜庆。从那以后,我们家的餐桌上就多了这道菜,当然也是我的杰作。

  小时候经历过的事物,永远地留在记忆的深处。这欢乐的腊八,这的童年记忆,如今都远远的离去,只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还让我酸酸地想起。

又逢“腊八”3

  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句俗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因为进了腊月门,正值“数九寒天”,那天气可真是冷啊,所以,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饭,“沾沾下巴”。

  腊八节,在我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绵长了,各地的习俗不同,过法也就不同,饮食的差异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视程度可不比其他的传统节日差。因为过了腊八,就离过年不远,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小时候,过腊八这一天,我们总能让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黄米干饭。每人再给那么一小勺白糖,吃得那个香啊!那时候就觉得老过这样的腊八多好。可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腊八吃粘米饭,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粮店里定量供应的粮食中没有黄米。有的人家农村有亲戚种的或者有什么其它门道搞到的,否则,所谓的腊八饭,就只能用带粘性的其它米来充当了。不管怎样,们对腊八的盼望值还是很高的,因为能吃上一顿饱饭啊。

  不知道是听谁说的,腊八这天采来的映山红花,也就是野生的杜鹃花,放到瓶子里用水生上,到了年三十这天一定盛开。那个时候,也没有卖鲜花的,要是大年三十,家里有一瓶子盛开的鲜花也不错!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在郊区的东山上,踩着没膝的积,登山爬砬子去采那些干枝的映山红。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小丫头,也是够龙性的了,干脆就没想到,山上会出现什么野牲口,会随时有坠崖的危险。由于山上的太深,到了家以后,每个人都湿了半截裤腿子,被风打过,冻得硬梆梆的,当然也免不了被家里人责怪。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伺弄得精心,到了腊月二十九,这一瓶子的花啊,开得那叫欢实呢?我也终于有了一些成就感,家里人也为这盛开的鲜花感到节日的喜庆。

  还记得在同学家吃过一种绿色的大蒜,酸酸的,很爽口,那就是腊八蒜。尤其是吃油腻菜肴时,用它做辅餐,那是相当得味。同学的妈妈说:腊八这天,把剥好的大蒜瓣放到白醋里浸泡,到了春节时,大蒜就变成了翠绿色,叫做“翡翠蒜”,也叫做腊八蒜。名字好听,也很喜庆。从那以后,我们家的餐桌上就多了这道菜,当然也是我的杰作。

  小时候经历过的事物,永远地留在记忆的深处。这欢乐的腊八,这的童年记忆,如今都远远的离去,只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还让我酸酸地想起。

又逢“腊八”4

  过年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每到这时候,好像天地气息到处都不一样了似的,连人也似乎换了个新的。而这过年的年味儿则是一系列的小节日给慢慢烘出来的,而这第一个节日就是腊八。时日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到了腊八了。

  腊八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了,但当时腊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

  在历史上,每年的腊日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日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仪式和情景。而到了现在,过腊八马上让人想起来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腊八粥了。

  腊八粥顾名思义,是要凑够八样的,红枣、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随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宝粥。到了腊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妇就开始准备了,在街头巷尾碰巧见了,不妨站一会儿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样,我是哪八样。总有人忽然的惊叫一声:哦,我忘了!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当地大声笑起来。腊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飘着浓浓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学生一直讨论到上课仍争执不休到底谁家的粥更好喝。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以来源于佛教的说法较多,一说传为佛教徒仿牧女供养世尊乳糜之典故,而于腊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一说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佛诞日,诸大寺作法佛会,煮果品、五谷等物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馈赠信徒,以邀佛佑。其后,此风气渐传至民间,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不过,我老家却有一个和这毫不相干的传说,倒也有趣。讲的是很久以前,一个非常不仔细(方言:其意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钱就象流水。这一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了,我想就是腊月初八日吧,才忽然发现所有的家产都已经花完了,甚至连吃的也没有了,饥饿之下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装粮食的缸底儿给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刚好凑了八样,就熬了一锅粥,这锅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最终这个人还是饥饿而死。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这一天都要熬腊八粥吃,以示珍惜粮食和财富之意,也有过日子要思量,别钻过头不顾屁股之意。

  小时候每年喝腊八粥母亲都会讲这个故事,然后说:“其实也就是快过年了,让人家儿都把缸底儿的剩粮食清清,打扫干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母亲对什么事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的,我想也许真的是这个意思吧。那就让我们别忘了清清自己的粮食缸,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吧。

又逢“腊八”5

  今天是腊八,可惜最近,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晕头转向如我的人是记不清这些日子的。一早起来,我用高压锅做了小米粥,煮了鸡蛋,这才跑到网上,这也算一种统筹安排时间的方法吧,做饭上网两不误。看到社区首页有关于腊八的来历,教做腊八粥之类的帖子,这才恍然,原来是腊八啊。

  曾经,我也很喜欢喝腊八粥。母亲用红枣、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绿豆、红豆之类加上白糖熬成的热腾腾的粥在我眼里那可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当然,并不需要在腊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亲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心情。每当母亲说要熬腊八粥了,那我会开心的帮母亲剥栗子、花生、洗红枣等等,还热心的尽可能凑着八种原料,回想起来,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麻烦很热闹的事。

  而如今,小吃摊上随处都可以买得到的八宝粥让腊八粥对我的吸引力消失贻尽,只要想吃,出门就可以买的到。我再不会对母亲央求:“今天我们做腊八粥吧。”只因为,实在没必要费工费时去准备那些东西,也没有了那种兴致,真想自己做,超市里就可以买到一应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准备的那番忙碌,喝腊八粥也便没有了以往的乐趣。有时候,我们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完成这件事的过程而已。就象腊八粥,没有了为其忙碌的必要,品尝起来便仿佛失去了当日的香甜。

  腊八是如此,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也是如此。当月饼不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节在我的眼里便黯然失色。当新衣服不是只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买,随时随地就可以购置新衣;当麻花、丸子、耦合之类不在是必须在年前准备的美食,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吃得到,春节在我眼里便也成了越来越不热闹的节日。为什么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只因为,已经没有什么能令人企盼的东西。曾经和母亲忙碌着拧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经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关将近却暗暗叹息又老了一岁。似乎只是眨眼之间,曾经以为会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摆在眼前时也不过如此,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又逢“腊八”6

  又逢腊八节,天寒地冻,雪落无常!腊八节吃腊八粥,已成为传统习俗。今年很是郁闷,又没有吃到腊八粥,昨天还跟同事念叨着明天一定要吃喇叭啊,可今天找了好几次都没有找到卖的,原打算自己弄有没有时间怕麻烦!问了好多人,竟然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就想多说几句,别忘了中国传统的节日啊!尽管当代中国人已成功地将西方的圣诞节改造成了打棒节,但我认为在外国节日中,被中国人改造得最成功并深深留在中国人血液中的还是腊八节,这个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节日,因为有腊八粥的存在而使得善于用胃记忆的国人有了极深极重的印象。在中国这个同一天之内有春夏秋冬几个季节的庞大国度里,很多东西,除了称谓相同之外,便再无什么联系了。腊八粥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同样被称为腊八粥,北京人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和枣泥熬成,味甜而腻。而在青海,则是用麦仁和牛羊肉姜皮草果等熬成的乳糜。在江南苏州,腊八粥里必有茨茹荸荠胡桃仁等清甜的蔬果。而在四川,其原料则主要是黄豆花生山腊肉香肠胡萝卜白萝卜。陕西人喜欢面条,煮腊八粥也不忘放上几根;而山西盛产柿子,煮腊八粥少不得要往里掺上几个。

  也是因了地理和民俗的原因,在同一个腊八粥的名号下,便有了酸甜麻辣不同风味的腊八粥孪生兄弟。也是因了口味和物产的不同,人们烹制腊八粥的调味品也是千奇百怪,写成书来恐怕会压死一头牛,而且,随着各地人们的交往和流动,谁又敢说今后几年里不会出现像各大菜系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各式杂交腊八粥呢?既然洋派的现代人能想出用可乐炖鸡之类的时尚美食。那不久的将来,用啤酒加热狗加燕麦加奶酪再加苏打熬成的时尚新潮腊八粥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腊八粥的口味和做法之外,关于吃腊八粥的程序和仪式也是很有意思的。古代印度人和中国人吃粥前的上香礼佛自不必说,而北京人,除了礼佛自己吃之外,还会拿去馈赠街坊和亲友。可以想象,寒风呼啸的冬天,四合院里穿梭着满含笑意端着腊八粥的婆婆爷爷们满脸的笑意。于是,各家各户桌上便摆上了口味不尽相同的各式各样的腊八粥。这样的场景是可以从眼入胃直暖于心的。

  陕西农家,吃腊八粥是要全家在一起的。除了自己吃,还会拿来供奉祖先和仓神。而甘肃的农人们更加淳朴,他们除了把腊八粥送邻里,还会给家里养的动物们分上一杯羹,让他们也跟着喜庆喜庆。

  往往在这些时候,粥已不是粥,而是一种心情。这就如同月饼是中秋的心情,棕了是端午的心情。一旦失去后者,月饼就成了一团只会增高血脂的糖饼,而粽子,也无非就是一个不易消化的糯米团。

  但可以肯定的说,越来越务实的现代人在得到许多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这就如同超市里天天可以买到一大堆精美的八宝粥,但买不到的却是异乡老母亲老外婆满含慈爱笑意的熬成的那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腊八粥,但一千种腊八粥背后,却永远只有一种眼神。这是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越来越远离却越来越渴望得到的爱的眼神。这东西,是用任何的价钱在任何的商店里都无法买到。

  过了腊八,新年也一天天临近。小时候很盼望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还有平时不怎么能吃到的糖果可以随便的吃,还有压岁钱,压岁钱好像也不多,也就是几块钱吧,最多的时候也可能就是十块钱,拿在手里热呼几天还要被爸爸妈妈给骗回去,但收到压岁钱的那种快乐却是很美好的。

  工作了,对年的感觉越来越淡,特别是这几年,总感觉过年也就是放几天假而已,再也没有了小时候那种很盼望的感觉。不知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