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作文

时间:2022-11-20 02:13:00 好文 我要投稿

关于老子的作文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以下是关于老子的作文,欢迎阅读。

关于老子的作文

  关于老子的作文1

  老子的大气,是我们世人不能所为的。初看道德经,谈一点点浅陋的认识。

  老子第第八十一章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近期无聊读了几本佛教和道教的书,我非常崇拜老子的大气的思想和道德,对佛教的思想,我到不敢苟同。从自己浅陋的认识中,体会到老子的道教,比较贴近现实。也可以说老子是古代的唯物主义者。

  老子针对世人爱听好话,不辨真假。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警句。

  老子教化世人,要以事实说话,不要只听花言巧语,不要卖弄学识,做一个胸有成竹的博学强识之人。

  老子的道教,它不是讲对天、地、自然的崇拜,不是讲对图腾的崇拜,不是讲对神的崇拜。而是老子基于万物皆有阴阳观点,对错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用辩证法思想去阐述。你认为对的,也未必就对,你看是错的事情,换一个角度也未必就真错。

  老子阴阳观点,有对立性,又有和谐统一性,既是现代哲学的对立,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的规律统一。

  以及“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精神,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

  老子在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道德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名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老子死了,众多的人,都在学习和用以老子的道德经。到现在我们也真正体会了,老子的虽死犹存的学说。

  老子的人生哲学、政治思想都是以自然为宗,他的宇宙论观念也以自然为法。因此我们若把老子的哲学,说成是“自然哲学”,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的哲学观念是自然,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也是自然。老子的思想体现在人生的哲学上时,就是无欲——无私、无为——无争,前者是修身的根本,后者是处事的原则,因为无欲所以能够知足,因为不争说以能够谦和。

  知足者常乐,谦和者受益。愿我们都能学习老子的大气,老子的智慧。

  关于老子的作文2

  老子是一种大格局

  ——灵遁者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被各种各样的色彩和形式所吸引。钱啊,名啊,利啊,权势啊等等这些东西,会围着你。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心态很燥,但是深陷其中。

  理由是人是社会性动物,现在的人都是这样的。我要往上走,往上爬。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准则,生活态度。我一直说没有敬畏之心,是我们现代人最大的原罪。

  我有时候看看我自己,看看周围的人,看看网上的图片和信息,真的会觉得老子啊,庄子啊这些人活得才是真性情,真自然。

  我们是该回到远古,去心对心的听听这些老者肺腑之言,听听他们的恬淡心态。找到这种智慧,普及这种智慧,我们这个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嫉妒,有那么多不正常,有那么多神经病。

  圣人从来没有走远,就在我们身边,如春风,如大山,如清泉。“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出子老子《道德经》,说的就是老子本身。他的五千言字,字字鎏金闪光。生命力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强大。

  诗人臧克家也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没有真正去生活的人,去好好观察生活的人,去思考自己,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人。记得上面的话,它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指导。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眼界有多远,格局就有多大。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没有望远镜,更没有飞船。老子的格局是咋样。道德经第一句话就很清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大概翻译是这样的: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可以叫的出的名,就不是永恒存在名。无,是天地原始的称谓;有,是万物母体的名称。所以常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

  这就是老子的格局,这就是老子对于世界的思考。他的格局不是吃饭,不是睡觉,不是一个村,不是一个县,也不是一个省。他的格局是宇宙,是道。

  我们知道“道”是贯穿《道德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道德经》本身也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用我的话,可以这样说,道经就是世界观,德经就是方法论。

  老子显然不是理科生,但他是生活的实践大家,大师。从朴素的事物中,总结出的道理,令我们现在的人都瞠目结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些句子如洪钟一样,响彻了2千多年。还会继续鸣响。

  物理学上的真空不空,隔空传输不都是老子口里的话吗。所以说大道至简。老子很早就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了。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就是老子。他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祭品一样

  。” 所以说老子是最恬淡的人,他轻灵如水,是无人反驳的。他与自然一样,他有宇宙常心。这就是圣人。试问这样的人,会计较吗?会嫉妒吗?会贪财吗?会痛恨吗?

  会的,因为他也是人。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他能理解,他能控制,他能做到我们做不到的。用他的话说:无为而治,宠辱不惊。当代的我们真的要记住老子的这句话:“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别太把自己看的那么重。

  上面说了,老子肯定不是理科生,由于生产力和理论知识的条件限制,老子肯定不清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以及物质世界具体的运动规律。

  所以他也提出了一些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显然这是行不通的,也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但是这点瑕疵是必然的。不影响老子是一个真性情,恬淡不争,洒脱无伪的圣人。

  他还提出“以无为用,以有为利。”的'思想。在当代社会,应该奉为生活心态的圭臬。所以他也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对上面思想的最有力支撑。

  人的强大,不是多学了多少技巧,语言,服饰,而是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宠辱不惊,这样就可以做到以无为做无不为。这样不断的进步,格局会小吗?别人还会不愿和你交朋友吗? 别人还会不愿意和你做生意吗? 弄巧成拙,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这些词不都是太“有为”了吗?

  而现在的我们呢? 不正是这样的急躁吗? 能多挣点就多挣点,能捞一把就捞一把,不管不顾后面的人,甚至后代的人。

  经济空前繁荣,空气质量,水土质量空前下降。不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态度的警示吗?

  老子对于后代人的影响很深,很多地方都有老子的塑像。他被我们顶礼膜拜,这是好的。尊敬一个心怀宇宙的人,是好的。可以我们顶礼膜拜的时候,很多人是求财,求权,求精神病康复。

  老子如果真的地下有知,只会摇摇头离开。 是啊,明明良言妙药就在那放着,你们还一天大喊:药在哪?幸福在哪?钱在哪?呜呼,哀哉!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老子没有生活在当代。生活在当代,说不定他比我们世俗,爱钱如命。环境是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于这种假设我们只能呵呵而笑。以我们的心度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竹林七贤等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生活不管你处在那个年代。脑袋还是架在肩膀上,人还是有两只手,两条腿。浩瀚的宇宙在中华上下5千年,只不过是一眨眼而已。圣人就在我们身边,不要说师道不存久也。

  我在呜呼而鸣的时候,不光悲哀别人,也悲哀我自己。我也是俗人一枚。

  老子是一种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下。”于我们来说太单调。我也是这么认为。如果谁让再回农村,像小时候那样住上半年,我是不愉快的,我是不习惯的。我怕我留恋大城市,我怕害怕农村太安静。

  但是身在闹市中,心中常常有老子这些字,出现在眼前,与我们来说是大恩惠,大太阳。

  世界的种种有规律,你可以利用的上,那么恭喜你。如果你利用不上,那就改变自己。竹林七贤中的人,不是一开始都那么放荡不羁,是因为报国无门,事业受阻,甚至不那样装,反而又生命危险。想想何苦呢,不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来的自然,来的舒服。

  所以说老子是一种境界,就5000多字,去看看,去听听。不要人云亦云,说老子多好多好。你其实感受不到的。

  关于老子的作文3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

  《道德经》是一部难得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有人在研究它,但是没有人能真的完全读懂它。《道德经》为老子(李耳)所作,原文分上下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后将《道经》提前,合称《道德经》,也被称做《道德真经》、《五千言》等。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德经》中的“道”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有世界的本源说、自然界的规律说、真理等等。至于它究竟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去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方便,我勉强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对道近乎虔诚的膜拜,并对道进行了种种构想。有人说他提出道是源于对自然和规律的崇拜和信任,为了彻底摆脱时代的思想局限性而重新论道。通篇看似不言道,实则都是在他对道的预设中展开。

  通读全书,就算无法精通,也可以对道家的道有一点点认识,老子在《道德经》里的每一句话都闪耀着思辨的光芒,尽显老子处世的智慧。

  首先是其中体现的辩证法,老子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一定情况下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先提出了他的观点,既然世间的`事物都是转化的,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老子接着又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接着谈谈老子的另一个观点:不争。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不与人争方可无尤。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在这里强调,人不要有妄念,世间之事如果太圆满就会溢出去,要知道委屈也是一种保全,而且这种保全是我们实实在在可以达到的。

  老子也有很多治国思想,是很有批判力的,比如第六十章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就和烹饪小鱼一样,一直翻炒就把鱼弄碎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这句话流传极广,深刻影响了几千年的政治家们,汉初的无为而治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在六十一章老子也提出来对大小国关系相处的观点: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老子认为在大国和小国相处要各取所需,互相忍让,当两者冲突时大国要礼让小国,只有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现在我们谈一谈老子的另一个观点:平衡。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句话是说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去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用有余的去补足不足的任务由谁来做呢?只有有道的人才愿意这么做,所以他们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成就而不居功,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贤德,却在努力维持人类社会的平衡。

  最后我们说说老子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可以算是老子在政治上的终极追求了,在老子看来最好的国家应该是这样的:人民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老死不相往来。这个观点颇遭人诟病,人们说它违背了人类的本性,没有实现的现实基础。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也可以对其合理性做出一些解释,读这段话我们应该先注意最后一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几个信息,首先是有不同的国家存在;第二他们虽然鸡犬相闻,但是他们之间没有战乱。我们首先假设有这样一个时代,各个国家相邻,但是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安居乐业,而统治者也不会有冒犯他国的意图,就像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然后再想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的思想有没有合理性?其实人们之间的合作交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说到底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假如人们都可以完全自给自足,那么交流还有那么重要吗?我们之所以需要与人交流并且觉得它非常必要,是因为我们需要别人。老子为何要强调小国寡民?因为他觉得这种情况只有在小国寡民的情况下才容易实现。

  老子之道,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五千文,却建构了上至帝王治国之术,下到平民修身法则。通过它你可以知宇宙之奥妙,识国家治理之大道,可以这么说:世间万千事,尽在《道德经》。

  关于老子的作文4

  《老子》一书中对于“味”,这个关于中国艺术美特征的重要范畴,有三处论及:十二章中谈到“五味令人口爽”,三十五章中讲“道出言,淡无味”,又有六十三章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笔者认为这三点有着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五味”是美的初级阶段,“道”的“淡无味”是美的至高境界,而“味无味”则是体道和审美的方式与过程。

  一、“五味令人口爽”

  所谓“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这里又代指丰美的食物。“爽”,伤,败坏。“口爽”,就是一种相当于口腔溃疡的病,这里比喻味觉差失。“五味令人口爽”就是说“丰美的饮食会使人味觉迟钝”。

  “味”的最初产生由人的饮食感受而来,人品尝食物时身体会有或愉悦或难受等一些复杂的感性体验。如果食物甘美则人吃得“有滋有味”、“津津有味”,反之,味道不好则会食欲消减或丧失。“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味”对于人的精神愉悦与否是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美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的精神愉悦,只有在人类感受到愉悦时,人才会认为那样事物是美的,无论是在听觉、视觉,还是在味觉方面。当“味”不再是物理性质的“味道”,而上升到了审美感受的层次时,它就是一种美,是美的体现。它的美的程度也是有阶次的,而“五味”是它最初级的表现。

  “五味”,既单纯地指五种味道,又形容味道的多种多样,放在审美领域里,它指向的是那些绚烂的、多彩的、繁富的、奢华的艺术形式。它能带给人惊艳,令人眼花缭乱,迷狂不知所以,它的美是爆炸似的,但却是短暂的,当人清醒过来,它的美也消失了,愉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美的失落,和对形式的厌恶。“五味令人口爽”,老子想要指出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他不是抹煞美的形式,而是反对那种纵欲式享乐型的审美理念,他主张的是那种见素抱朴、怀秀其中的美,是“淡无味”的美。

  二、“道出言,淡无味”

  《老子》三十五章“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老子认为,“道”说出来淡而无味,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其实,这里“视不足见,听不足闻”可以用老子在四十一章中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注解,这将更好地有助于我们理解“淡无味”的内涵。所谓“道隐无名”,“通道必简”,因此,“淡无味”,实际上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味”,一种“大味”、“真味”,它是恬淡的,虚静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它似无却有,似寡却多,是美的最高境界。

  “道出言,淡无味”,当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时候,往往更能从简单的形式里获得更为宽广、丰富的涵义。在冲淡平和的艺术中,更能触及灵魂深邃的本质,了解到艺术的真谛所在。“恬淡无味”的境界,不是完全取消艺术的物质形式,而是在精神层面上达到浑然不觉其形式存在的程度。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以有形化无形,超越外在,从而获得了内在的美感体验。这一审美追求对后世的诗画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意境”、“神韵”等挂钩,譬如说国画创作中的大片留白,看似寡淡,实则大有深味。诗画中最高的境界,不是在浓摸重彩的那部分,而是在随意朴素的那部分。大美无色。虚而似无,淡而无味,孕育着真正的道,真正的美。

  三、“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以“无味”去体味。这句话主要表明的是老子的人生观与治世处事的哲学,就是要顺应自然,恬淡处世。而它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审美领域,尤其是“味无味”,与审美活动的联系非常密切。

  “味无味”,前一个“味”,是动词,玩味,体悟,即是对道、对美的特征的体验、感受和把握。它是主体把握对象的审美体验方式。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的“神韵”、“意境”等,由于其微妙复杂,必须依靠审美主体的深思揣味,通过“味”的方式才能真正理解把握审美对象内在丰厚的意蕴。

  而“无味”,即前所论述的真味,恬淡之味。它作为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创作标准,是审美活动中的终极目标之一。它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感性的物质层面,而是成为了一种价值评判和标的。在美学、文艺学的领域里,它意在要求对象包含深韵,情旨悠远,耐人寻味。它所体现的美,不是轻浮的,短暂的,而是深厚的,长久的,让人在不断地咀嚼中不断地品验到真味,余味无穷,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味无味”,不仅是通过味的方式达到无味的境界,也是以无味的标准来体味。它既是一个审美过程,又是一种审美方式。在“味无味”的过程中,我们才能逐步领悟到美的真谛。通过“味无味”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多美的艺术。通过“味无味”,我们就能真正达到“大道”,做到“至美”。

  关于老子的作文5

  老子,中国道家学说创始人。据《史记》记载,老子,楚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姓李,名耳,字聃。是周王朝的图书管理官员。传说孔子适周时,曾问礼于老子。他对老子评价是:鸟,我知其能飞,鱼,我知其能游,兽,我知其能走,至于龙,我不能知,其乘风而上天,今见老子,其犹龙邪?

  周王朝做为各诸侯国的宗主国,其文化典籍,在数量、质量上,不是一个小小的鲁国所能比拟的。所以可以想象,当孔子来到周王朝的图书馆,看到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资料时,他有可能象刘姥姥了进了大观园。而老子对于自已所管理的典籍资料比较精通。面对这个来自鲁国的“乡下人”,老子的学术素养,可能是孔子当时闻所未闻的。加上老子清净无为的谦和,老子风范,在求学的孔子眼里,确实是人中少见,所以孔子云:老子犹人中之龙邪?

  也就是这个人中之龙的老子,相传是看不惯周**败,所以想出关归隐。这个关是一个什么关,我到没有注意,知道的朋友告我。这个关的关长,令尹子到也是一个有点见识的武人。你要走了,必顺留下一点东西给我。根据史料记载,令尹子也是强行向老子索要东西。和强盗们索要卖路钱差不多。根据我现在推想,老子是见周**败而出关,令尹子是周王朝的收费站的站长。他向老子索要过关费可能是自已责任,当然也有可能是出于为自子谋私利。但老了为管多年,只有一脑子的思想,一肚子的文字。当令尹子听说老子是国家管理图书馆的官员后,令尹子可能知道自已是碰到了一个没有多少油水可以榨取出穷官。但做出了一个让后来中国人都要谢谢的的举动。决定向老子要点思想,要点文字。所以他把老子带到一人房间里。又给了他可以载刻几千字的竹编。老子一写就写了几天时间。如果老子写出的是一大堆废话,令尹子可赔了大本了。但老子没有负令尹子信任。写了洋洋洒洒的五千言道德经,然后出关而去。

  老子跨牛出关的形象刻在许多中国人心里,跨牛出关的老子去了什么地方?

  老子真是如许多历史资料所说的,出关后就不知所终了吗?

  中国历史都加进许多杜撰的神话。老子的一生活得清净无为,活得与世无争,所以以我们对于现社会的理解看,不会有什么风光会落到这类人头上。唯有让中国历史记住这个人的,就是他见周**败,出关隐退时,留下的,这五千余个光茫四射的文字。他本想找一个地方好好养老,却不想被令尹子强要过关费。但一生潦倒,唯有大脑里的一点思想,几个文学值点钱。令尹子,这个周王朝国家收费站的站长,估计也不会太清到什么地方去,他把手伸向这个当代,也是后世的文化大师。大师能给只有自已的思想和文字。然后老子就是这样完成了对中国的文化使命,在这样的布景下,他跨上青牛,走了。

  后来人不甘心,所以他们有人说,老子出关化胡为僧,后来传到中国的'佛教,就是被老子点化的结果。也有人说,老子出关,找到一个修行的好地方,他自已得道成仙。想象很多,不管什么结局,都比找到一个安静地方,又清净无为地死去的结果好、美。

  不过十分可惜,据我分析,出关后的老子,是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清净无为地活了下半,又清净无为地死了。在庄子《养生主》第三,有一段文字,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注意到。我现在贴出来。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老子出关后,是老有所终,而不是不知所终。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原注:司马云:老子也)

  第子云:“非夫子之友也?”

  日:“然!”

  “然吊焉若此,可乎?”

  日:“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我入吊,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老子与孔子子同代,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479年,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286年。也就是说老子与庄子生存时间相距不超过两百年。所以庄子《养生主》中记载应为可信。而且根据老子性格,出关之后,他应是想找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清净无为地活下去。而与世无争不等于隐姓埋名,对于当世的老子,也没有这个必要,他的大名几百年后,才被世人广知。而当世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世界上,还有一个大师,叫李聃。所以出关后的老子,不但没有埋名,他找到了一个清净地方后,还和一些文化上的朋友,有着交往,比如养生篇中所提到的秦失。从养生篇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如老子,死时年龄应不太大,因为有老者哭之如子。古人七十就是高寿了,周王朝能活到七十的应更少,所以哭的老者,小于七十岁的可能性大,而即七十老者,哭之如子,老子死时,应只在五十到六十岁之间。

  历史上有许多人知其生,不知其死,或者不知其生,也不知其死的文化人和英雄。我们今天能把他们结局考证出来,也是一件可以告慰死者的事。

  关于老子的作文6

  提起老子自然会想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老子毕生都在传播的“无为”思想,《老子》心得。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9 8 Z1 I" q$ l1 A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您正在阅览的是wWw.GzZoNgjIe.Cn/xDtH/心得体会。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您正在阅览的是/xdth/心得体会。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心得体会《《老子》心得》。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对于老子的“无为”思想,很多人误以为老子主张的是一种简单的无所作为的“无为”,其实不然,老子所主张的无为是一种变相的“有为”。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他所言的“无为”乃是非不为也,乃不乱为也,无为即自然,一切顺其自然,不妄为,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客观形势;无为即不胡乱作为,扰乱客观的规律,甚至于客观规律背道而驰。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一种对生命智慧的追求,是一种对道的渴望。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方法于态度,与中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老子身逢乱世,统治者的“无为”恰恰是人民所需要的,统治者的“无为”即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没有大的变动,而一旦统治者有所作为,那么遭受其害的一定会是广大百姓,无为恰恰放映了政治的清明,人民生活的稳定。另外,身逢乱世,对于名誉与利益这些身外之物的追求 应该减淡,不妄为,对于名利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他的“无为”思想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对于政治及个人修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

  关于老子的作文7

  水是柔弱的,却拥有强大的力量。在老子眼中,水就是智慧的化身。

  老子是智慧的哲人,他吸收了很多前人的经验,甚至包括一些地方俚语谚语。在他的书中,我们还能看到他引用他人话语的痕迹,像“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像“曲则全”,还有像“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韩非子?说林上》引用《周书》上的话作“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由此可见,老子将这些知识加以提炼从而铸造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大概也是老子思想特别精粹且富有意蕴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其实,老子之所以能将他的道理讲得那么透彻且让很多人觉得十分有道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善于运用合适的比喻,或者说他找到了一个很能说明道理并能让所有人感到非常亲切的载体——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同时水还能以至柔至弱克至刚至强。水就是道性的化身,具有“道“的德性。正是这一事物使人们在理解老子的哲学时不致于落入空洞的玄思,也不致于把守柔守弱看作是没有骨气和能力的表现。对水的深刻体察使人们很快能够进入老子的思想情境中,从而感知到一种精神上的抚慰。所以后世道家像庄子,也多以水为活动的背景,如北溟,如秋水,如濠上,并且更创造了一个影响久远的类似老子的渔父。不过,老子对于水,多是取其柔弱谦下的一面,而少强调其摧毁的能力。这是因为老子反对破坏和战争的缘故。

  关于老子的作文8

  老子,何许人也?老子,春秋时人。祖,世代为西周书官。老子继承祖宗依钵,当了西周图书馆馆长。老子三上三下,既有为官履历,又有平民生活。任馆长期间,博览群书,精通历史,通晓天文地理,深究《易经》,遂形成了自己独到见解,也称为世界观。为此,孔子关于天、地、人的问题四问老子,老子都做了解答,令孔子惊叹佩服,其评价:神龙,见首不见尾也。

  当官累也,官场险矣,世道恶矣。老子厌世弃官,骑着毛驴,西出函谷关。经函谷关,有老友关尹子留宿,促膝相谈,直到天明,老友深感老子悟道深刻,建议写书留名。应老友之邀,留下《道德经》,共上下两篇,五千言。传关伊子,再传庄子,遂成老庄之言。

  老庄之言既成,古人推崇备至,战国百家,独尊老庄,文、景二帝,奉为国学。何也?老庄讲究平淡,讲究人的自然属性。讲究道,是有情实无情的自然规律。到武帝时尊儒废道,由董仲舒发扬光大。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皇亲国戚,觉着儒教更有利于缚束人的本性,让人尊孔,始奉儒术。尊皇贱民,对统治阶级驾驭百官,安抚百姓,十分有利;自始,才把孔子用八抬大轿抬了出来。孔子从此也从布衣,登上了文化的至高无尚的宝殿,成为圣人!传至今日,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于丹,做客中央电视台,宣讲《论语》。不过,于丹宣讲的《论语》,就于丹本人所说,已成为新解,于二程所释,同朱墨所思,大相径庭。于丹所讲,从大的方面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主流;从人自身来评,大爱无边,让人有爱心,心定气闲,方为圣人。而朱程礼教,则是宣讲孔子的尊卑思想,愚弄人民,实乃曲解孔子。

  老子、孔子,都是讲天地人自有定数。可老子所说定数,与孔子所说,是不同的。老子所讲,是自然之规律。天可变,按规律之变;天无情,是正常的。天无情,是道,是恒定的。说的是,我们都要遵循这一规律,才是人之道,这个道也是恒定的。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是天的产物,更客观,更实在地反映天的变化之规律。这里说的一点,就是万物。小草,可谓渺小,冬枯春生;大树开花结籽,飞籽成林,无不是自然界运作、泼墨的结果。说明什么?说明人依地,地依天,天依道,这个道就是规律。

  比较老子、孔子,假象会让我们觉着老子无情,孔子比老子人性化,孔子有情。何也?孔子所遵的道是人道。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天地之大,人则仁也。人要讲仁义。人必须依照天地之规律,去整出一套秩序,那就是天地君亲师。有的说,孔子是假仁义,要不,怎么这边说人本善,那边又说要尊重礼法,尊卑有分呢?蔑视了人的平等之本性,所以说是假仁义。其实则不然。老子著其“源”,孔子释其“流”。老子与孔子,不是谁的理论对错问题,也不是真假的区别,更非谁伟大之排位,他们是一条河流当中,所站的位置不同而已。

  对比了老子和孔子,我觉得对老子,更应该善解。在人们的思想当中,对老子的认识,有几个误区。一是认为老子无情;二是说老子消极;三是觉得老子之术只是养身之道,远离政治,远离社会,没有大用;四是老子之言,扑朔迷离,如同天书,谁人能懂?总之,觉着老子讲的太离谱!老子说的道与情,要正确理解。老子的.道,是自然之规律,只要你按自然规律办事了,一切都是有情的。如人最大的问题,是生老病死,也就是生有何欢,死有何惧?这样做人,就会做得很实在。人与人之间很平等。亲情、友情、社会之情,就会很正常。就会去掉很多无畏的烦恼,摒弃不必要的伤痛。至于养身之术,也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千百年来,有所认同,有所发展,这里有积极的一面。迷信,那是对老子思想的错误理解,原因是老子的书,臆想多,难以推定,人们在研读当中,就会发生歧义,误入歧途,不足道也,不属于老子的思想范筹。

  老子所说的德与我们所讲的名利,要有正确的理解。老子讲,德非德。也就是说,你不要把你给予别人的,你从别从那里所得到的,都认为是自己的德所至。人要遵从自然,法度规律。从自然来时,一无所有;归入自然时,也应无所牵挂。这样去思考问题,你有名利之心吗?没了名利之心,你就会做该做之事,不做不该做之事。这样的话,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张思德时写下《为人民服务》一书中所说,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这样去思考,去做事,不就是光明磊落之人吗?

  关于老子的作文9

  简单并快乐着

  不必老去承受生命之重。

  抛却功名利禄,得失荣辱,简单地生活,一个心净,一个心清。

  一定要会整饬,就像整理懒婆娘的针头线脑。扫除心灵的尘埃。做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凡事不去枉想。

  每天都有一个清新的太阳。每天都要把心灵清扫一番,一定有一种轻松之所在。

  我常想把许多不堪回首,在文字中宣泄,静心再读,看到一种思想,感悟语言的美丽。

  简单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道法自然

  道是一种无为。君侯王公如果守道,则天下无不为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随意扰动,百姓安则天下安。

  自然界有其平衡法则,人间同样有平等的法则,这是和谐的基础。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物贵自然,人贵自然,自然而然是对人性的肯定和张扬。

  人是多角色的,戴着一张张各式面具,面对各色人等。真正的自己躲在角落里哭泣,这是一种受罪。

  露出真正的面目,或许会得到更多的自然的阳光。

  大音希声

  我们聆听不到最高的音响。高是无止境的,耳闻也是有限的。

  凡是可以说,就明白地说;不可以说,就必须沉默。

  多言数穷。一个穷字道出话多之人的窘迫。

  沉默是金,贵在适时。无语胜过开口的累赘。无言数丰,让人感到沉默的丰富内涵和修养。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一位王爷,时常无语,有言也即四个字:“皇上英明”,却永葆为官的青春。佛家常念“阿咪托福”,仿佛在阐释人世的一切。

  言多必有失。多言多心,多言多事是公认的道理。三国时的杨修的故事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而有些人平时寡言,关键时语出惊人,技压群芳,真大智慧也。

  一幅国画名曰: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几只蝌蚪游于山溪之间,传送出一种绝美的.意象。

  希声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适时的沉默同样会达到希望的结果。

  自知者明

  认识自己才是最聪明的,故曰人贵有自知之明。

  “如鱼之水,冷暖自知。”然而在生活中有多少人疲惫地折磨着自己,攀比心重,常感觉这不如人,那不如人。一而再的否定自己,迷失自我。或者高估自己的才华,自以为是,骄傲自大,妄自菲薄,或者低估自己,萎缩不前,裹足难进。

  知之为易,自知更难。古希腊的名言就直言不讳:认识你自己。然而这是人类永远难以抵达的彼岸。

  社会总在进步和发展。认清自己,比较自己的身前身后,感悟到自己的进步才是可取的。

  人在社会上需要给自己一个心理定位,不可越位,正视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心情就会感到愉快,从而减少负担。

  报怨以德

  别人有恩于我,不忘;有德于人,莫记。常念及人恩,不念及人恶,以礼待人,化干戈为玉帛。

  佛法云: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

  有一句名言叫做: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常念别人的过错,最终受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

  逢恶报善,心德报怨,作为处世的哲学,人人当心铭记。常言:结一个朋友开条道,得罪一个人围道墙。极言人际关系的重要。独木不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人人都需要社会的关爱,家庭的温暖,朋友的友情。

  以德报怨,方能化敌为友,抵制难堪,解除尴尬,迎接未来。

  博采众长

  蜜蜂造蜜,采撷百花而后香。人之成就,除涉猎专一的知识,还要对其他学科有所了解。

  江海博大,汇集众流;森林之幽,众木捧月。故曰厚积而薄发,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才会使人生更加丰富充盈。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使人生发挥到极致,实属不易。然而当今之世,知识爆炸,信息便捷,社会更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一专兼有多能,多能促进一专,是谓博学多才,出类拔萃。

  和谐思想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道生万物,包容一切,统摄一切。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的永恒规律,意为和谐循环。

  和谐就是适度,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最佳状态。

  道法自然,道是无为的,无为思想是和谐的精髓。倘人们唯道是从,无为而无不为。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生态的平衡,还有很重要的自然和谐。

  和谐是人间最为美好的祝愿。

  以柔克刚

  柔弱如水,可以胜刚,可以敌强。水滴可以穿石,绳锯可以断木。

  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马到成功。正如俗语说的好:四两拨千斤。

  细雨之于烈火,微风之于酷暑,淡月之于暗夜,牵手之于爱恋。虽不是轰轰烈烈,却可以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成就一番真意。

  女子如水,好女子是一所学校,净化心灵,引导一个男子前进。

  诤言如书,善于纳谏,必将使事业蓬勃。

  刚有刚的优势,但同时也有致命的伤,诸如冲动,盲目,武断等,而柔游于其间,如蚁穴可以摧毁长堤。

  关于老子的作文10

  《老子》二十七章中有这样一句话: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读《老子》有感。”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这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并提倡,但对“不善人”,不但不批评,还要当作我们的镜子,用“不善人”这面镜子照出自身的.缺点,以便于改正、提高自己,这不容易做到。

  难怪孔子说老子是一条龙。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也说过类似的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们基本上能做到把“善人”当做老师,当做榜样,能做到“见贤思齐焉”,读后感《读《老子》有感》。但若把“不善人”当做镜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度量,相当高的涵养和精神境界。

  我们之所以很难做到“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见不贤而内自省”,一是对坏人深恶痛绝,二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

  惟其如此,我们如果想真正的提高自己,就更应该正视自己、解剖自己,让正义之光照亮自己,让先贤的智慧唤醒自己,让恶者之行警戒自己,让道德的力量约束自己。扫除心灵上的任何藩篱,抹去心境上的所有尘垢,还一颗清纯空明的天然之心,做一个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自然人。

  关于老子的作文11

  近几日心中烦闷,搬出来一堆旧书,还不够就从网上读,一不小心读到了一本书,一本让我受益终生的书,一本让我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基石去观望世界的书,一本给了我一个可以享受生活后去回馈生命的书……他是《道德经》,他诠释了人格的标杆和人生的尺度。

  众所周知,这本书包罗万象,就像天地一样无不覆盖无不承载,加之我是初读收获肯定又少又浅。但是有一章让我感触颇深,记得书中原文第三十三章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记得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愣了一下,第一次感到很多大家说的一句话:道不远人!确实这其中的话多少次被多少人引用过啊。

  这篇,老子在人与己之间进行相对,以更好的阐明无需溢言的人生大智慧。并不是说他要告诉你非要做到知人或者是自知,这篇无非是告诉世人知人和自知的好处,然后让人自由的去选择,这就是简朴,是圣人的伟大之处。“知人”就是能看明白自身以外的所有东西,除了别人啊环境啊,还应该包括脱离物象的东西,比如一些微妙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才能称得上是智慧。其实我们经常听到“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这无非是后人对智与明的选择和补充,很显然大家都需要自知,所以我们时刻要竖起一面镜子,真正的可以把自己如实的反射给内心,然后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和对自己有一个明朗的定位,才可以称得上有所贤明。

  一个人可以战胜别人可以称得上是力大无穷勇猛彪悍,这也无非是在说出了另一个事实,力量大并非是强者,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坚毅、强大,因为人内心的疲软和惰性往往最难战胜,一个有了社会感官的人很难做到不去贪婪,东晋陶渊明就有过“既自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感慨。

  无论一个人多么的富有,与大自然相比都渺小到不堪贫瘠,所以只有一个人对自己的物质水准认可而不用过多的眼神去关注别人的财富,才可以使自己舒适的活在富裕的状态中,所以是知足者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致使竞争残酷,为了成功,人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都可能受到别人这样那样猜疑和争议,更别说自己不愿做的事,就像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说的一样“一个人为成功开始努力时,别人都爱泼冷水,都可能被说成是神经病,但是神经病的开始可能就是你成功的开始”,也就是说一个要成功的人往往要都掉别人的眼光,乘着自信带着志向朝着理想远航。

  每个人都会毫不例外的对人类至极的问题极其关注,老子又高明的说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人的形体寿命十分有限,只有一个人的精神和事迹会薪火相传成为永生。

【老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我的老子作文12-03

老子的英文简介02-29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03-29

论老子中的圣人形象09-01

圣人老子的个人信息介绍03-30

乡情作文作文10-06

我与作文作文01-01

作文啊作文02-10

神秘的作文课作文09-28

有趣的作文课作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