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优秀导学案

时间:2022-03-01 09:28:29 好文 我要投稿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导学案

  导学目标

  1.熟读文本,总体感知全文。

  2.疏通文意,弄懂大意,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4.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学习孟子为政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1.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

  2.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一、关于孟子

  1.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2.《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3.“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4.孟子名言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面对不同一般的对象和谈论话题,孟子如何让齐宣王心悦诚服的呢?

  明确:本文首先用一个引子“桓文之事”即霸道引出王道,接着用羊保牛的例子说齐宣王有不忍之心,然后分析不为与不能,最后提出自己的主张,讲述具体措施。

  2.明确孟子的论辩思路:

  第一步:转移话题霸道→王道

  第二步:提出观点保民而王

  指明基础不忍之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断其后路

  第四步:旁敲侧击霸欲危害

  第五步:水到渠成王道举措

  孟子的论辩一波三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和孟子的论辨风格,为加深认识我们一起赏析《寡人之与国也》。

  3.孟子在本文的论辩有何特点呢?

  迂回曲折

  比喻新颖

  论证有气势

  从容不迫

  4.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5.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明确:保民而王

  1.下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褊(biǎn)小无以,则王(wàng)庖厨(páo)罔(wǎng)民

  B.忖度(dù)彼恶(wū)知之吾惛(hūn)衅(xìn)钟

  C.便嬖(bì)商贾(gǔ)庠(xiáng)序鸡豚(tún)

  D.赴恕(sù)不赡(shàn)孝悌(tì)莅(lì)中国

  2.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说、说道)保民而王(安、安抚)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啬)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伤痛、哀怜)

  C.明啼以察秋毫之末。(视力)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情况)

  D.天下之类欲疾君者(憎恨)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聪慧、通达)

  3.下列句子中,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无以,则王乎

  B.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以君子远庖厨

  D.从而刑之欲辟土地,朝秦楚

  4.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B.吾力足以举百钧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D.而功不至于百姓者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天下可运于掌

  5.下列名问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B.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C.何由知吾可也?D.然则废衅钟与?

  6.按要求默写

  ①《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_______,_______。苟无恒心,_______,_______,及陷于罪,然后_______,_______。”

  ②孟子“保民而王”的理想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1题。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平?”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单,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7.下列字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则王许之乎许:答应B.百姓之不见保保:爱护、保护

  C.何以异异:区别C.天下可运于掌运:运转

  8.下列词语,古今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②今恩足以及禽兽

  ③百姓之不见保

  ④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⑤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

  9.下列各组句中的字,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今恩足以及禽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舆薪之不见百姓之不见保

  C.吾力足以举百钧今恩足以及禽兽

  D.是诚不能也是不为也

  10.翻译句子。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翻译:

  ②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翻译: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翻译:

  ④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翻译:

  11.下列对这段文字内容和表现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巧妙的设喻的方法,说明君主不施行仁政、成就王业,是自己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目的是劝齐王推行仁政。

  B.文章中间为了要分清“不为”和“不能”的区别,作者又运用设喻并结合对比的手法,把深奥的道理说得十分清楚明白。

  C.作者针对当时社会长幼无序的状况,竭力推崇尊老爱幼的崇高品质,认为只要做到这样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D.这段文字多次运用设喻和对比的方法,阐明了施行仁政关键在于有所“为”的道理,说理明白晓畅,很有说服力。

  【答案】1.B2.A3.C4.C5.C6.略7.A8.A9.B10.①视力足可以看清鸟兽秋天生的羽毛(这样细小的东西),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薪。②所以大王不能施行王道,并不是挟着泰山超越北海这样不可能的事情啊。③尊奉自己的老人,要推及到尊奉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也要推及到爱护他人的小孩。④用秤称,这样以后才知道物体的轻重;用尺量,这样以后才知道物体的长短。11.C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导学案】相关文章:

长白山导词3篇02-28

现大雁塔导的游词02-28

心情小文作文02-27

消防安全证文02-28

执着现代文阅读02-27

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02-28

《泪的重量》现代文阅读02-28

吴文英《莺啼序》词作鉴赏02-28

文言文(第五单元)知识检测02-28

桃花源在哪里现代文阅读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