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鸡蛋的正确方法

时间:2022-02-19 19:01:39 好文 我要投稿

挑选鸡蛋的正确方法

  吃鸡蛋的误区,鸡蛋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是举足轻重的。人每天必须吃一个鸡蛋,才能保证一天的营养所需。但是,吃鸡蛋同样需要注意发放,有时候鸡蛋吃的方法不对,营养就会白白流失掉。

挑选鸡蛋的正确方法

  吃鸡蛋的误区一: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的家常做法就有很多种,煮、蒸、炸、炒都很适用。从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说,煮、蒸蛋吸收率为100%,嫩炸吸收率为98%,炒蛋吸收率为97%,荷包蛋吸收率为92.5%,老吸收率炸为81.1%,生吃吸收率为30%~50%。由此可见,煮、蒸鸡蛋是最理性的饮食方式。

  吃鸡蛋的误区二:鸡蛋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相关研究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鸡的饮食营养结构。从视觉上来讲,蛋清越浓稠,其蛋白质含量就越高,蛋白的品质也就越好。通常情况下,鸡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更甚一筹。

  吃鸡蛋的误区三:煮鸡蛋时间越长越好

  煮鸡蛋如果时间过长的话,蛋黄当中所含有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对于人体吸收是大大不利的。油煎鸡蛋时间过长的话,边缘会就会被烤焦,鸡蛋当中所含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吃鸡蛋的误区之四:炒鸡蛋味精味道会更好

  味精并不是什么菜都要放的,比如鸡蛋当中就含有大量的谷氨酸与一定量的'氯化,钠,经过一定的高温之后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物——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他,有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的时候放味精,味精分解产生的鲜味就会破坏鸡蛋本身的自然鲜味。故此,炒炒鸡蛋放味精是非常不对的方法。

  有一些人喜欢直接吃生鸡蛋,认为这样营养才能更充分的被吸收。其实,上面也说道了,这样的吸收率非常低,而且生鸡蛋中的细菌也就直接被我们吃下,长久以此是非常危险的。

  教你如何正确的挑选鸡蛋

  再鸡蛋挑选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按“色”挑选最科学,其实这是极大的误区,那么如何正确的挑选鸡蛋呢?下面这些才是最好用的方法。

  专家:蛋黄颜色可人工调控,蛋壳颜色和营养无关

  一直以来,蛋黄颜色深,蛋壳颜色白都是不少人挑选土鸡蛋的民间标准。

  专家虞德兵告诉记者,鸡蛋蛋黄的颜色取决于饲料,如果饲料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含量高,颜色就深。这就给养殖户人为调控蛋黄颜色创造了机会,只要在饲料里加叶黄素等色素就可以使鸡蛋黄“品相”更好一些,目前国内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有三十多种“饲用着色剂”,添加这些色素是合法的。而这些色素对鸡蛋和鸡肉的营养没任何提升作用,惟一的作用就是增加畜禽产品的色度,卖相好。虞德兵告诉记者,国际上通用一种“鸡蛋比色卡”,将蛋黄颜色分了15 级,记者看到,比色卡最高级也仅仅是深黄而已,远没有王女士发上网的蛋黄颜色那般橙红。

  至于蛋壳的颜色,虞德兵称鸡蛋壳的颜色主要以白色和褐色为主,其次是粉色和绿色,这些和鸡的品种有关。蛋壳是鸡蛋在母鸡生殖道内的最后一个加工过程,由于蛋黄、蛋白形成于蛋壳之前,因此蛋壳颜色无法直接影响鸡蛋的营养成分,所以单凭壳色不能确定是否土鸡所生。无论是鸡蛋黄还是鸡蛋壳的颜色,都与鸡蛋的营养关系不大。对于鸡蛋黄和蛋壳的颜色偏好更多是市场对食品外观的追求。

  外壳要有光泽 蛋清粘稠度要强

  其实,挑鸡蛋关键是看是否新鲜的。据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评价所工作人员介绍,买鸡蛋的时候,要选择蛋壳有光泽的。蛋壳暗淡无光、灰灰的说明表面可能有细小霉菌,鸡蛋已不新鲜。同时也可以将鸡蛋对着强光照,看是否有散黄的情况。可以将鸡蛋打在水平的托盘上,静置一小段时间后观察蛋黄与蛋清接触处的浓稠蛋白收紧的力度如何,摊开了的就说明鸡蛋活力不行。而鸡蛋煮熟后,如果蛋白和蛋黄很难分离,这就是鸡蛋活力强的表现。

  四招帮你挑选到好鸡蛋

  一:感官鉴别:用眼睛观察蛋的外观形状、色泽、清洁程度。良质鲜蛋,蛋壳干净、无光泽,壳上有一层白霜,色泽鲜明。劣质蛋,蛋壳表面的粉霜脱落;壳色油亮,呈乌灰色或暗黑色,有油样浸出;有较多或较大的霉斑。

  二:手摸鉴别:把蛋放在手掌心上翻转。良质鲜蛋蛋壳粗糙,重量适当;劣质蛋,手掂重量轻,手摸有光滑感。

  三:耳听鉴别:良质鲜蛋相互碰击声音清脆,手握蛋摇动无声。劣质鲜蛋蛋与蛋相互碰击发出嘎嘎声(孵化蛋)、空空声(水花蛋),手握蛋摇动时是晃荡声。

  四:鼻嗅鉴别:即用嘴向蛋壳上轻轻哈一口热气,然后用鼻子嗅其气味。良质鲜蛋有轻微的生石灰味。

【挑选鸡蛋的正确方法】相关文章:

怎么挑选鸡蛋02-18

怎样正确挑选毛巾02-18

如何正确挑选优质枸杞02-18

超市食品的挑选方法02-18

挑选苹果的最佳方法02-18

挑选适合自己的瑜伽球的方法02-18

冬季正确取暖的方法02-18

正确洗澡养生方法02-18

孕妈妈正确练瑜伽的方法02-18

户外正确使用地图的方法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