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怎样为孩子减负

时间:2024-08-16 22:33:3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长应该怎样为孩子减负

  “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苦的”、“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最累的”……每当这些话在我的耳畔响起的时候,作为一名在中学任教的家长,我更感到有一种特殊的责任与使命。如何帮助孩子从各种作业与考试的“围堵”中冲出一条道路,让孩子轻装上阵,健康成长成才,始终是我关注的焦点。

家长应该怎样为孩子减负

  现在的普遍问题是,家长一方面总是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另一方面又在学校之外给孩子增加这样那样的负担。孙女士所为给广大家长带来的启发至少有这样几点: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需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脑科学研究表明,高压是学习的障碍,虽然某些高压会激励人的学习动机,但是只有压力降至最低程度时,大脑才可以进行认知学习。过度学习不仅损害人的记忆力,削弱人的发散思维能力,还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加速人的衰老进程。过长的学时显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如果真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佳发展,就要清醒地认识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必要的休息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基本保障。

  启示二,父母要积极主动与学校和教师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让家庭与学校、教师与父母的目标达成一致。更重要的是,只有当我们详尽地向学校和老师谈清楚了我们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要求和督管举措的时候,学校和教师心里才有底,不至于觉得家长“难缠”。只有相互理解,才可能相互宽容,相互承认。

  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我们做家长的必须改变观念,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扭转陈旧的成才观念,坦然接受孩子的现实存在。精神医学家斯特拉·契斯曾进行一项长达45年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的婴儿期一直延伸到成年期。从1956年开始,她就跟踪随访了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238名新生儿,观察他们父母的不同育儿之道,探究这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经过最初10年的实验探究,她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很抓人眼球--《你的孩子是人》。书中指出,孩子不是一个需要父母用程序控制的小机器人。契斯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父母能欣赏这种独特性,孩子就能茁壮成长。可以这样说,有怎样的家庭教育,就会有怎样的孩子。

  从另一个层面说,做父母的还得了解一点教育知识,“减负”同样不能跟着感觉走。我们不能病急乱投医,不断地给孩子加压;同时也要明白,学习是要有一定的压力的,适度的才是合适的,这个“度”一方面要有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还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所谓“知子莫若父”,孩子是什么情况,我们必须摸清楚,否则,我们贸然的做法说不定就会害了孩子。

  有人觉得“减负”仅仅是学校与老师的事情,其实,家庭也可以并且必须帮助孩子“减负”。

  首先,和谐、民主和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减轻孩子学习的压力和负担。

  调查显示,孩子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家长过高的期望和“高压政策”。鉴于此,家长要努力打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学习减轻外在压力。家庭环境的构建,重在和谐,这里的和谐包括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以及夫妻、子女与家庭生活中的其他成员之间的和谐。和谐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并无时不刻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它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的相互支持与共同努力。

  为此,我和爱人约法三章:一是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二是坚决不能为孩子的问题在孩子面前吵架;三是绝不允许任何一方把孩子拉进来一起吵架。

  和孩子交往的“艺术”也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我们家崇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提倡民主解决问题。孩子虽然小,但是并不是完全不懂道理。当然孩子的知识与经验有限,有些道理确实不是非常懂,那么越是不懂的道理,我们就越要通过和他讲道理来帮助他较快地明白事理。就算孩子的道理有问题,我们也会给他机会表白,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他有表达意愿和通过合理手段争取权益的权利。这就让孩子有一种被接纳的感觉,为家庭的和谐奠定了基础,也为孩子学习减轻了来自家庭环境方面的压力,避免了不必要的分心、走神以及情绪问题。孩子的内心有了安全感与支撑力,承受外界挫折的能力就增强了,挑战压力的能力就提升了,这是一种“积极抗压法”。

  其次,注重孩子的情商发展,提高孩子的情绪力,从心理上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感与厌倦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情商与情绪力的核心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这源于我们对人才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错误认识,是教育功利主义的具体体现。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孩子计算、写字等,并把孩子取得的一点“进步”作为炫耀的资本和安慰自己的依据。这样就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很多心理负担和压力,不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甚至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学习信心。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有“揠苗助长”的嫌疑。

  我的女儿上小学后,我们家围绕着是“加重孩子负担,力促孩子学习领先”,还是“减轻孩子负担,培养孩子兴趣和信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天放学后是让孩子先在户外玩耍一段时间后回家写作业,还是先写作业再玩耍的问题;二是周六、周日要不要补课,补什么课的问题。经过协商,我们达成了如下协议:一方面,每天下午,孩子先在户外玩耍一段时间,五点之前回家写作业。这样满足了孩子喜欢玩耍和游戏的天性,孩子回家后写作业就很专心、很愉快,即使作业很多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另一方面,周末坚决不参加学科类、知识类的培训班,而是有选择地参加一些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兴趣班,如画画、跳舞、乒乓球等。这些兴趣班不仅没有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反而提高了孩子的社会阅历与综合素质,对孩子情商的提高大有裨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孩子的学业负担。

  眼下,期末考试临近,作为家长,无不期待儿女能考出好成绩。但当这样的期望转化成言行时,家长一点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少唠叨、多鼓励,帮助孩子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扮演好营养师、参谋员、心理辅导员三大角色。

  要多“听”少“说”

  在冲刺阶段,孩子能否积极备考,重要一点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家长先要自己减压,不要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和唠叨,更不要过于注重孩子成绩排名,因为这时候孩子普遍会感到紧张和焦虑,关心过度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更大的压力。与孩子沟通时,要以“听”为主,“说”为辅,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谈话,家长要做的是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复习效率,告诉孩子“功到自然成”的道理。如果孩子出现成绩波动,也不应着急,而是要换位思考,帮助分析成绩波动的原因,告知暂时出现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自己的成绩下滑,没必要因为一时的起伏而失去信心。实践证明,家长的及时鼓励和适度赞美,容易帮助孩子建立起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学习动力和树立信心。如果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味埋怨或斥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其次,家长可通过以下7个方面调整心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1、积极心,信孩子

  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孩子对考试目标进行合理定位,相信孩子能够通过努力顺利达到目标,千万不要怀疑孩子的能力。

  2、多理解,多沟通

  随着考试临近,孩子的情绪波动会逐渐增强。此时,要体谅孩子的艰辛,多主动倾听孩子的内心语言,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帮助排除各种心理干扰。

  3、寓于乐,温馨家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可根据孩子的喜好,适当安排一些家庭晚宴、卡拉ok等娱乐活动,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支持。

  4、对挫折,要帮扶

  在考前的最后阶段,部分成绩较好的考生,容易因一些小挫折影响到自己的情感变化。家长应注意,当孩子出现心理异常时要及时帮扶,如果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可求助孩子信任的老师、同学或亲朋好友,以帮助孩子及时走出心理阴影。

  5、减压力,找方法

  越是临近考试,考生越容易焦虑。此时,最好不要再与孩子谈论考试的事情。不谈考试并不等于不重视考试,恰恰体现家长对孩子的豁达。建议家长可多看些如何帮助孩子应考的书刊,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但不要过分追求所谓的好方法,只要孩子适用的就是好方法。

  6、后勤部,要当好

  对于孩子的饮食,要保持高营养和清淡,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各类补品。如果备考效率不佳,一般不是营养不足,而是心理准备不够。另外,考期气温较高,可备一些清凉饮品帮助孩子降温。对于孩子提出的愿望要适度满足,但不能轻易许诺。

  7、平常心,成功心

  部分家长在孩子备考的冲刺阶段,无心上班,一心只想着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这是错误的心理导向。要明确告诉孩子,只要努力付出,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是成功,培养孩子以平常心应对考试。

【家长应该怎样为孩子减负】相关文章:

家长怎样对待孩子期末备考11-10

夏日应该怎样护肤03-02

家长怎样说话才能使孩子更自信01-17

孩子爱看动画片家长应该怎么办12-18

面试时应该怎样着装12-17

怎样与孩子交流09-21

秋季钓鱼应该怎样选择搭配鱼饵10-13

怎样让孩子正确握笔02-23

孩子成绩不好家长要怎样跟老师沟通05-12

怎样克服孩子对水的恐惧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