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7-1-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张磊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

       从生活中积累,包括对生活的观察,也包括自己从观察中得来的感受和体验。

       对生活作积累,最常用的方式是写观察日记。观察日记是一种随笔,写起来比较自由--可以成文,也可以是片段,只要及时地把观察所得、所感记下来,就达到了目的。

  2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

       这里所说阅读,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既要积累知识、经验,也要积累思想观点、语言材料等。

       积累的方法包括:

 (1) 作摘录--正确地表达精彩的观点,深刻的见解,凝炼、生动的语言,原文照录;

 (2) 作摘要--把内容要点摘抄下来;

 (3) 作提要--用自己的话对内容要点作概括,然后记下来;

 (4) 作索引--用极简要的语言,将有关内容提示性地记下来,注明作者、出处,以备查找;

 (5) 写读书笔记--一般要写清楚书名、作者、出版日期和单位,内容提要或重点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还要写出阅读的心得、体会;

 (6) 作剪报--从自己所订阅的报刊上,将自己所需要的文章剪下来,贴在剪报本上(剪报本也要有目录,以备查找方便)。

       上述(1)至(4)项,或做笔记本上,或做卡片上;最好是指导学生学会用卡片。用卡片来积累,便于分类、比较、归纳,也 便于查找。

 3 在有组织的活动中积累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帮助大家积累。常用的活动方式有:

 (1) 每日一成语--按座位轮流,每天有一位学生讲一成  语,讲意思,讲出处,讲用法,并指导运用。

 (2) 每日一格言(或警句)--做法同上。

 (3) 每日一文-- 每天有一位学生推荐一篇短文。文体不限,文章要精选。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写作特点等,推荐者可作简要介绍,最好安排讨论,大家共同作分析、评价。

       这些活动的意义,不仅在结果,而且在过程。学生准备的   过程、选择的过程,就是他们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

       组织这些活动,既要有学期的计划,又要有月计划、周计   划;既要有布置,又要有检查;既要注意不断变换活动形式,又要特别注重实效。学生学有收获,学见成效,就能坚持下去。

 

摘自:《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

            (苏立康   著     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